湖北這座寺廟,是禪宗四祖道場,內有柳公權書法石刻,卻少有人知

少年的旅行 發佈 2022-10-14T02:01:32.615725+00:00

自公元526年達摩東渡以來,在這上千年的時候里,留下了眾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文遺蹟,比如說「禪宗祖庭」少林寺、「禪宗祖塋」空相寺等等,但其實眾觀禪宗歷史,有一個小縣城卻是不可忽視的地方,古語曾有雲:蘄黃禪林甲天下,佛教大事問黃梅。

自公元526年達摩東渡以來,在這上千年的時候里,留下了眾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文遺蹟,比如說「禪宗祖庭」少林寺、「禪宗祖塋」空相寺等等,但其實眾觀禪宗歷史,有一個小縣城卻是不可忽視的地方,古語曾有云:蘄黃禪林甲天下,佛教大事問黃梅。而這裡的「黃梅」就是指湖北省黃岡市的黃梅縣,禪宗有六位祖師,而其中的四祖、五祖、六祖都曾在黃梅縣修行過,故才有此說法,由此也可見,黃梅縣的禪風之盛。

而在黃梅縣的雙峰山上,就有一座寺廟,名為「四祖寺」,是四祖道信的道場,而且別看名字是叫「四祖寺」,但是實際上這是禪宗的第一座寺廟,其始建於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有著近1400年歷史,原來是叫「正覺院」,後面因為四祖道信在這裡傳法30餘年,於是才被世人稱之為「四祖寺」,而奇妙的是,其實「五祖寺」距離它也不過40里路,兩寺一個在西山,一個在東山,以互為掎角之勢共持禪宗之牛角。

雙峰山其實並不高,海拔只有600米左右,不過卻風景秀麗,頗為清淨,未至寺門,先見一橋,上書「靈潤橋」三字,說是橋,其實更像是一個橫跨河面的廊屋,因此當地人多稱之為「過路亭」,此橋卻也有著近700年歷史,是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修建而成,橋下流水依舊,橋面青石上卻滿是歲月的青苔,而旁邊就是當年來四祖寺遊玩之人所留的題詠石刻,其中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的《碧玉流》,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皆是珍貴文物。

而沿著石階爬上山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唐代毗盧塔,此塔卻是寺廟中最為珍貴的文物,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唐代佛教古塔之一,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堪稱國寶。此塔俗稱祖師塔,呈四邊形,磚石仿木結構,外形近似立方體,乃是五祖弘忍在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所建,而四祖道信也是於此年在塔中坐化,其真身永供塔中,可惜的是,明代時期四祖真身被燒毀,只有舍利遺留下來。

而在唐代毗盧塔不遠處,還有一座魯班石亭,此石亭頂上分為六邊,不過其中三邊蓋有石塊,而另外三邊卻未蓋石塊,非常的奇特,關於此亭卻還有一個故事,當時四祖道信修建寺廟時,缺少大木頭,於是他在廬山的朋友便捐贈了200多根大楠木,不過從江西廬山運到湖北黃梅,這可是一個難題,此時一個魯班傳人卻運用魯班術將納衣化袋子將這些木頭裝了回來,便頗有點「濟公納衣包山頭,請十七羅漢運木頭」的意思了,而此亭便是為此事所建。

而離毗盧塔200多米的地方,便是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四祖道信傳法於五祖弘忍的「傳法洞」。在寺廟中還有許多古樹,其中有三棵千年古柏樹,因為是四祖道信倒插而活,因此也叫「倒插柏」,有趣的是,在江西萍鄉楊岐山上的「楊歧普通寺」中,其中也有一棵「倒插柏」,為甄叔禪師倒插而活,由此看來,佛教禪宗雖然說是法門萬千,但是種樹方法卻是如出一轍,而「四祖寺」的這橋、塔、亭、洞、樹雖說年代不一,但是其實嚴格算下來都是殊途同歸,同出一脈,跟四祖有著莫大關係,所以才得以一併成為「國保」。

四祖寺雖然是四祖道信的道場,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其中多有損毀,特別是光緒年間只剩下祖殿三間,毗盧塔、靈潤橋等老建築,雖說寺廟前些年得以重建,但是在名氣上卻是遠不如從前,香客只能不會太多,倒是專門來修行的居士頗多,佛學之風濃郁,唱念聲餘音繞樑,行禪人繞殿不停,重在意境,不僅不收門票,免費上香,甚至還免費送經書,免費提供齋飯,實屬難得。如果大家有感興趣的,不妨來此體驗一番,黃梅探幽,問禪四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