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為什麼365天都在下蛋?並且未受精?答案是人類利用了雞的bug

盒子裏的密探 發佈 2022-10-14T10:53:14.275325+00:00

雞蛋有著廣泛的市場,為了提高雞的產蛋量,人類利用了雞的bug,讓雞在一年365天之內都在下蛋,而且這些蛋還未受精,其中有著什麼原理?

雞蛋有著廣泛的市場,為了提高雞的產蛋量,人類利用了雞的bug,讓雞在一年365天之內都在下蛋,而且這些蛋還未受精,其中有著什麼原理?

未受精也能有蛋?

母雞不受精也能生出蛋來。其原因在於,雞蛋是母雞排出的卵,有的卵與精細胞結合之後,成為受精蛋,這種雞蛋主要用於孵化小雞。

而未受精的蛋是大家平時見的最多的蛋,這些蛋無法孵化,主要用於食用。

所以,想要雞生蛋,只需要讓母雞處於發情狀態,一直排卵就好了,對此,聰明的養殖場場主想到了一招妙計。

雞的bug

從本質上來講,雞生蛋的目的是延續物種,在下蛋的過程當中,雞會在自己的巢穴湊齊足夠多的蛋一同孵化。

當數量足夠的時候,雞的發情也就停止了,進入到孵化模式

這個狀態下的母雞會在巢穴當中專心孵化小雞,不吃不喝,直到小雞破殼而出。

當然,進入到孵化模式的母雞也不再具有下蛋的價值,這給養殖場帶來了困擾。

於是,養殖場的場主就派人將雞巢當中的雞蛋拿走一部分,讓雞蛋數量永遠也無法達到母雞的孵化標準,這樣,雞就沒辦法進入到孵化模式。

這個行為顯然是超出了母雞的認知,雞可不會算數,只要感覺自己巢穴中的雞蛋數量不夠,母雞就會一直下,而母雞本身也具備一直排卵的能力,所以才有了365天都在下蛋的情況。。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雞都這麼能生,在養殖過程當中,會有人挑選那些下蛋能力弱的雞,讓它們成為桌上的美食。

在人工篩選下,養殖場的生蛋雞,都是排卵能力很強的品種。

通常來講,自然養殖的母雞一周可以產下5顆雞蛋,但是養殖場的母雞一周可以產下7顆雞蛋。

除了對雞品種的挑選之外,養殖場還會在雞的食物當中增加一些激素,刺激母雞進行排卵。

這些激素對母雞的肉質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平時大家吃的低價雞肉很有可能就是這種打過激素的母雞。

母雞畢竟不是機器,不可能每天都能產下一枚雞蛋,總有下蛋的疲倦期,導致產蛋量下降。

比如在陰雨連綿的天氣,母雞的產蛋欲望很低,養殖場的工人就會加大房內光照與乾燥度,迫使母雞繼續產蛋

這也彌補了母雞下蛋的空白時期,可見365天都能下蛋並不誇張,這種「壓榨」可真是讓資本家落淚,周扒皮慚愧。

古代的科技沒有如此發達,為了能夠刺激母雞下蛋,人們會把雞扔水裡泡上一段時間,刺激母雞的泄殖腔。

當所有的辦法用盡,並且雞的產蛋能力無法達到養殖場標準的時候,這些母雞的結局就是被送往屠宰場,結束自己勞累的一生。

這個時候,人們不免會有疑惑,為什麼養殖場明明有公雞,市面上的雞蛋卻大多是未受精的呢?而且明明這些蛋沒有孵化的價值,為什麼母雞會將它們排出來?

這就要說到母雞的繁殖生育了。

未受精的蛋與母雞

雞的繁殖過程 與哺乳動物有很大的差別,由於雞的生殖器官屬於泄殖腔,母雞在與公雞的交配過程當中,在接收到公雞傳遞的精細胞之後,並不是立刻就安排精細胞與卵細胞約會,而是將其儲存在泄殖腔內。

因為公雞一次排出的精細胞量很大,而母雞排出的卵細胞量少,母雞一次只能下一個蛋。

為了避免浪費的情況,母雞隻好將精細胞儲存在自己體內,慢慢進行結合。

泄殖腔的特殊結構使得母雞能夠讓精細胞,在自己體內儲存10天以上,在此過程當中,只要母雞不間斷地進行排卵,就能增加受精細胞出現的概率。

10多天下來,母雞產下的受精蛋少說也有7個左右,扣除過程當中的損耗,小雞孵化後,雞繁衍後代的使命就完成了。

長此以往,母雞便形成了排卵的習慣,這是出於繁衍後代的本能。

而在養殖場當中,母雞和公雞是分開養殖的,兩者的活動範圍有限,除非養殖場的工人讓公雞和母雞進行交配,否則雌性可能一輩子都得不到雄性的精細胞。

對於主營業務是食用雞蛋的養殖場來說,母雞產下受精蛋的行為並不受歡迎。

它們相對於未受精雞蛋來說,更加容易變質

在母雞產下雞蛋的時候,如果回收不及時,很容易被母雞孵化成「不三不四的毛蛋」。

「毛蛋」相對於普通雞蛋來說市場更小,價值更低,畢竟不是所有人面對毛蛋都下得了口,算是一種小眾美味吧。

最關鍵的是,如果讓母雞與精細胞接觸,一些母雞會在使用完體內的精細胞之後,轉變為孵化模式

因為這些的母雞孵化標準從雞蛋的數量,轉變為了體內的精細胞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未受精的雞蛋通常蛋黃都比較大,這是因為母雞的卵細胞在未能與精細胞接觸的情況下,只停留在了二次分裂的中期,細胞更大。

種種原因下,養殖場的雞蛋大多是未受精的蛋

凡事都有例外,有的養殖場就專門運用小雞孵化業務,工人們更需要受精的雞蛋來維持產業運轉。

但對於絕大部分養殖場的母雞來說,命運都是非常悲慘的,勤勤懇懇下了一輩子的蛋,最後卻淪為低價雞肉

從小雞到產蛋只需要16周的成長時間,16周之後雞就開始了自己忙碌的產蛋生活。

產蛋母雞的巔峰時期基本只有1年左右的時間,在高強度的產蛋壓力下,有的母雞甚至連半年都挺不過。

不過,一年能夠創造的價值已經很高了,按照養殖場的母雞年均產蛋量300顆來算,1萬隻母雞就能產下300萬顆雞蛋,減去過程當中的損耗,也有290萬顆。

批發價按照每顆3毛錢計算,1萬隻母雞就創造了87萬人民幣的價值。

如果再算上雞肉本身的價格,即使是扣除了人工費,也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一切的前提都是有足夠成熟的養殖技術,因為群體養殖會帶來諸多問題,尤其是動物的流行性疾病,一旦感染,將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風險與利益並存,在看到價值的背後也要看到養殖場老闆所承擔的風險。

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則是朝著規模化、機械化的方向發展。

1萬隻雞隻能算是一個小數目,如今不少養殖場的規模都是十萬甚至是幾十萬,這樣形成的規模效應產生的價值更高,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母雞遭到壓榨。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浪費雞蛋,把母雞辛勞的結晶全部吃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