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翻拍《阿甘正傳》,男主不靈但女主成了

影視獨舌 發佈 2022-10-15T02:04:09.165645+00:00

《阿甘正傳》作為1990年代好萊塢的標誌性作品,影響了無數觀眾和電影人。但是,很少有人想去翻拍這部作品,因為影片的故事緊扣美國歷史,人物命運和歷史變遷相互交織。

《阿甘正傳》作為1990年代好萊塢的標誌性作品,影響了無數觀眾和電影人。但是,很少有人想去翻拍這部作品,因為影片的故事緊扣美國歷史,人物命運和歷史變遷相互交織。如果移植這個故事,容易水土不服。

印度電影人阿米爾·汗偏偏對這部作品發起了翻拍挑戰,由他主演的《阿辛正傳》今年暑期檔在印度公映。作為翻拍版,《阿辛正傳》與原版有何相同與不同?阿米爾·汗的表演與湯姆·漢克斯相比較又如何?

名場面復刻,亮點缺點並存

原版《阿甘正傳》改編自同名小說,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保留了故事主幹,削弱了小說的諷刺力度。導演將影像化的敘事手法發揮到了極致,這部偏劇情向的電影中,運用到了大量的電腦特效,烘托出凝重的歷史氛圍。

印度的《阿辛正傳》跳過了小說,在原版電影的基礎上進行翻拍。影片中的敘事結構、剪輯手法、鏡頭運用都借鑑了原版。

看片時,大部分鏡頭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就體現出翻拍電影最明顯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體現在作品有珠玉在前,影像的呈現有了絕佳的參考坐標;劣勢體現在觀眾先入為主,翻拍版即使做得更用心,也很難帶給觀眾驚喜。

《阿辛正傳》為了做到推陳出新,在改編上的確下了工夫,幾乎是把所有的細節都做了本土化適配。

譬如電影開場,阿辛坐在一列客運列車上,拿著一盒炸脆脆球。那段經典台詞也改為:「人生就像脆脆球,即使肚子吃飽了,你的心卻渴望得到更多。」

原版台詞說的是:「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將得到什麼。」對比來看,原版台詞強調的是人生有無限可能,翻拍版突出的是主人公對幸福感的不懈追求。

《阿辛正傳》除了把公交站長椅改成客運列車,還將阿辛大學擅長的運動改成短跑,阿辛和戰友合作的項目改成男士內衣等。通過細節改造,力求讓翻拍版能夠融入到印度的文化氛圍當中。

從影片的呈現效果來看,觀眾的確是能夠感受到印度人阿辛的不凡人生經歷。人物的命運線描繪成功,但是歷史線變弱了。

原版電影中涉及到越戰、桌球外交、水門事件等美國歷史。阿甘有意無意地成為了這些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極大增強了故事的戲劇張力。

翻拍版中呈現了英吉拉·甘地遇刺、孟買暴亂、印巴邊境衝突等印度重大歷史事件。但是,阿辛多數時候只是作為一名歷史的旁觀者,有的事件只是通過電視看到。街頭發生暴亂,阿辛還專門躲在學校里閉門不出,極大地削弱了人物的歷史參與感。

《阿辛正傳》對原版電影中的名場面復刻,有亮點,也有缺點。

少年阿辛被壞孩子們騎車追逐,他努力奔跑,擺脫了他的腿部支架,甚至他原有的腿疾也自愈了。這一段戲是全片最成功的一處翻拍,即使表演、運鏡別無二致,但是演員情緒、故事氛圍烘托得恰到好處,觀眾很容易被帶入到影片的情境當中。

阿辛參軍之後,復刻了原版中阿甘在叢林拯救五人的名場面,翻拍版在戰鬥場面的處理上有些失真。

原版的情節,阿甘來來回回在戰場中背走受傷的戰友。因為茂密的植物遮擋,才算保住阿甘的性命。

翻拍版中,戰場環境是光禿禿的山路,救人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阿辛反覆在交火前線奔走,陸續背著五個人下山,像是有如神助,子彈都躲著他。

對比來看,《阿辛正傳》的這段戰鬥場面雖然很用心思去拍攝,但比不上原版的設計合理,缺乏說服力。

《阿辛正傳》對印度歷史事件呈現流於表面,有關宗教衝突、邊境衝突的反思屬於淺嘗輒止。觀眾看到的是印度故事,但原版內容的影子仍然無處不在。

電影的內容魅力在於未知,如果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都已經被觀眾所熟知,那麼這部電影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作品如果無法超越經典前作,最好的致敬就是不要去翻拍。

總而言之,《阿辛正傳》是一部努力、用心的翻拍作品,但並不成功。

男主塑造型,女主接地氣

阿米爾·汗擔任《阿辛正傳》的製片人兼主演,影片由他主導的阿米爾·汗製片公司(Aamir Khan Productions)承制。作為印度的頂級電影明星,阿米爾·汗擁有挑選劇本和組建拍攝班底的權力。

阿米爾·汗是一位喜歡挑戰自我的電影人,他曾經憑藉《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獲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贏。他完全可以挑選一個自己擅長的劇本來操作,但是他偏偏選中了《阿甘正傳》。

翻拍版中,阿辛是智力偏低人士,這個人設和原版一致。阿米爾·汗在表演上,把握住了人物憨態可掬的一面,帶著一些傻氣。他的傻氣中,融入了單純、執著的性格特徵。

但是,他的表演痕跡較重。阿辛不說話時,他那雙眼睛總是藏不住靈氣,讓人感覺這是一個裝傻的人。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阿甘,人物的憨憨氣質從始至終沒有太大改變。他在片中眼神堅定,讓人感覺到他的思維雖然不活躍,但是心無雜念。


阿米爾·汗在《阿辛正傳》中做到的獨特之處,就是將阿辛的身材進行鮮明重塑。他飾演了阿辛從青年到中年的階段,角色身材從健美標準到壯碩發福,他的身材有極為明顯的體重變化。

可以想像,阿米爾·汗在拍攝時經歷了艱苦的減肥和增肥,才精準詮釋出角色的體態變化。

原版電影和小說中,阿甘有太過鮮明的美國標籤。改編版想要把阿甘變成印度阿辛,這本身就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男一號重塑未成功,這是導致《阿辛正傳》難以比肩經典前作的重要原因。

《阿辛正傳》的女性角色塑造擺脫了原版的影響。女主人公魯帕(卡琳娜·卡普爾 飾)童年時親歷了母親被父親家暴致死,成年後進入演藝圈,結果又被黑幫大佬控制。這個人物的身上,投射著部分印度女性的不幸人生。

卡琳娜·卡普爾的表演中,觀眾可以看到魯帕擁有堅定、柔弱、開朗、憂鬱等多面的複雜性格。魯帕童年的痛苦經歷,讓她極度缺乏安全感。她成了一名目標明確、想走捷徑的女性。

魯帕年輕時不選擇阿辛,就是因為看不到阿辛的未來,她想過更好的人生。魯帕具有強烈的現實質感,人物的命運發展緊扣印度的社會現實,成就了角色接地氣的效果。

經典電影翻拍向來是一把雙刃劍。IP的加持,讓翻拍電影有了一定的票房保障和公眾關注度。但是,經典的光環始終籠罩在翻拍作品頭上,即便技高如阿米爾·汗也難越《阿甘正傳》的高峰。

【文/崔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