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瓦解蘇聯,西方國家用了四個諾貝爾文學獎

相對觀察 發佈 2022-10-16T19:09:28.803377+00:00

1895年瑞典人諾貝爾留下一筆錢,並立下遺囑將這筆錢成立基金會,用來獎勵在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

1895年瑞典人諾貝爾留下一筆錢,並立下遺囑將這筆錢成立基金會,用來獎勵在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

獎項設立之初是為了推進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但一切事物只要沾染社會屬性就會為政治服務。在諾貝爾六個獎項當中,和平獎和文學獎是受爭議最大的,也是最容易被政治操控的。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位期間發動了敘利亞戰爭,也曾多次空襲伊拉克,但歐巴馬卻將一座諾貝爾和平獎捧在手中,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爭議。

諾貝爾文學獎亦是如此,文學領域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評判標準,站在不同的立場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正是由於文學獎這種屬性,才被西方國家拿起來當做政治工具。成為意識形態滲透的有力工具。

二戰結束以後,以美國和北約為代表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華沙為代表的陣營進行了冷戰,雙方圍繞著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展開角逐。

冷戰是一種新型對抗模式,在冷兵器時代一個陣營想征服另外一個陣營直接出兵即可。二戰以後美蘇雙方的武器裝備差別不大,最重要的是兩者都有核武器,具備和對方同歸於盡的能力。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奪,並不是將自身毀滅。如果美國把蘇聯逼到絕境就會動用核武器,屆時大家都同歸於盡,沒有勝者可言,戰爭也失去了意義。

在這個前提之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陣營開始通過意識形態來滲透,只要讓對方陣營的民眾具備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剛開始美國通過影視、電台、散發傳單等方式來進行滲透,結果收效甚微。蘇聯只要切斷這種途徑,給民眾打造一個封閉的環境就可以化解,事實也是如此。

後來美國改變了策略,只要能把對方的意見領袖拉攏過來,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搞文化滲透。於是把目光放在了諾貝爾文學獎上面。

作為世界上影響力最高的獎項,此時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風靡全球。獲獎得主的作品也會被人們廣泛關注。

一種思想只要被人們關注就會引起討論,只要能引起討論就能收穫一起追隨者。於是西方陣營開始尋找目標。

這樣的作家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在國內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其次,作品還要揭露國內的陰暗面,價值觀向西方靠攏。

西方陣營開始搜索這樣的目標,在冷戰期間蘇聯內部面臨著諸多矛盾,很多作家冒著生命危險抨擊國內現狀。符合條件的作家有很多,最終西方人把目光放到了這四位身上。蘇俄歷史上有5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中的四位都在冷戰時期產生的。

第一位,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


讓帕斯捷爾納克名揚天下的作品叫做《日瓦戈醫生》,當他把這本小說完結以後交給蘇聯國家文學出版社審核。當時蘇聯政府對這本說的態度是「一本庸俗主義的作品,既卑鄙,又刻毒,有的地方更是赤裸裸的反蘇維埃」。

帕斯捷爾納克看到這樣的回覆心理也是十分害怕,好在他和史達林是朋友才免於進一步被傷害。後來一名名叫丹吉洛的義大利人,把他這本書的手稿帶回了義大利,並進行了出版。

不出意外這本書迅速成為暢銷書,隨後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西方國家敏銳地捕捉到這個信息。1958年瑞典宣布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帕斯捷爾納克,表彰他「在現代抒情詩和偉大的俄羅斯敘事文學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剛獲獎後的他狂喜不已,立刻發電報回復瑞典文學院,稱自己「無比感謝、激動、自豪、驚奇、慚愧」。

這是當時帕斯捷爾納克的最真實的情感,但沒過多久他對這份獎項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變,他告訴民眾「我必須拒絕這份已經授予我的、不應得的獎金」。

為什麼他的態度反差會如此之大的呢,因為國內對於他獲獎並不感到高興,而是對他一次次的批判和羞辱,並高喊把他這個叛徒趕出蘇聯。學生們開始組織遊行抗議帕斯捷兒納克獲獎,最終他不得不放棄諾獎。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本《日瓦戈醫生》的袖珍手抄本,在美國中情局的策劃下在蘇聯境內迅速傳播。

第二位,米哈伊爾·肖洛霍夫


在他獲獎小說《靜靜的頓河》裡,主人公是一位哥薩克民族的人,在一戰時期時期哥薩克沒有選擇和蘇維埃一起革命,而是成為一名反革命者,親手殺害了許多革命者,同時還毀掉了自己的親人們,最終落得一個遭人唾棄的下場。

當時這本小說問世的時候就引起很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認為肖洛霍夫真寫出了當時社會現狀,把鬥爭的殘酷性和階級對抗描寫得很真實。

但也有人指出肖洛霍夫過於誇張,他把哥薩克叛亂的責任歸結為蘇維埃政權,把裡面的共產黨形象描述的粗暴、冷酷、殘忍不堪。雖然小說帶有虛構誇張的成分,但會讓西方國家誤解。

西方國家也沒放過這次機會,於1965年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他,表揚他描述真實,並敢於揭露陰暗面。

第三位,索忍尼辛。


蘇德戰爭爆發後,索忍尼辛參加了戰爭,並兩次立功受獎。後來他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候涉及到敏感信息,被蘇聯內務部發現並判處8年勞改。

在勞改營期間他寫了一部短篇小說《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這部小說就是描寫蘇聯勞改營的生活,揭露了自己身處其中遇到的各種陰暗面。本來這種小說無法得以出版,但赫魯雪夫上台後全面否定史達林,這部小說最終成功問世。

後來他繼續寫揭露蘇聯陰暗面的小說,在西方的扶持下成功地在國外發表,並引起廣泛關注。對此蘇聯作協對他提出了相應的批評,而他卻不以為然,繼續把這種揭露題材推向世界。最終蘇聯作協大會發布聲明譴責他是叛徒和賣國賊。

諾貝爾獎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197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頒給了索忍尼辛。

1974年蘇聯宣布開除他的國籍,並把他驅逐到西德。後來他流亡到美國,並被美國文藝學會吸收為會員,繼續創作抹黑蘇聯的小說。

第四位,布羅茨基

之前三位蘇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在西方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成功地把蘇聯社會撕開了一個口子。也激起了社會之間的相互對立,各種矛盾頻發。人們不再滿足於被政府統治,而是要求更多的權力與自由。

這種西方意識形態的形成,和諾獎得主作品的引導以及西方媒體的煽動有很大關聯。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蘇聯人,但此時的布羅茨基已經居住在美國,直到生命結束都沒回過俄羅斯。

翻開布羅茨基的個人經歷,60年代他因為寫詩獲刑進入到勞改營,罪名是「社會寄生蟲」。這一事件導致他後來流亡西方,並被冠以「流亡詩人」的稱號。

來到美國之後,正值全世界思想大解放的時期,他用充滿想像力的文字來表達對自由的嚮往。此時的蘇聯已經搖搖欲墜,只差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適時地送到了布羅茨基的手上,給蘇聯文學留下了最後一絲光明。此後布羅茨基成為一位地地道道的俄裔美國人,在蘇聯解體的1991年,獲得了「美國桂冠詩人」的美譽。

在美蘇爭霸的40多年裡,西方國家成功地把蘇聯戰車給瓦解。在冷戰時期,大型武器無法全面摧毀對方的時候,意識形態成為最鋒利的尖刀,而且是直插對方的心臟,不給對手任何喘息之機。

直到如今,西方的意識形態還在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滲透,我國作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成為意識形態滲透的目標。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中國作家莫言,當時的頒獎詞引起了一定的爭議。如今莫言的獲獎經歷再次被人拿出來評論,人們對莫言獲獎也持有不同的態度。

莫言的水平能不能達到諾獎級別?該不該去領取這個獎?下期我們繼續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