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元宇宙是什麼?其實我們被忽悠了,原來就是玩了個概念

一書一法一工具 發佈 2022-10-19T19:15:11.860861+00:00

網絡分身的英文單詞是Avatar,而「阿凡達」在使用了這一單詞,讓我們知道了元宇宙不是真實世界,只是虛擬世界,有可能是未來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這個概念現如今很火,那到底什麼是元宇宙?

估計很多讀者和我一樣都很好奇,這個名詞來自於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創作的小說《雪崩》裡的「元界」一詞,網絡分身則出現在「元界」當中。

網絡分身的英文單詞是Avatar,而「阿凡達」在使用了這一單詞,讓我們知道了元宇宙不是真實世界,只是虛擬世界,有可能是未來的虛擬世界。

那圍繞元宇宙的產業出來了很多,更多的是遊戲產業、數位化等等。

可是說了這麼多,那到底什麼是元宇宙?難道緊緊只是虛擬世界?

其實,元宇宙不過是用一個新概念代替舊概念,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玩概念。

用一位教授的話說,元宇宙來自於飛行棋。

我們從線下的飛行棋-------大富翁-----線上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元宇宙虛擬網絡。

我們看到了核心元素是虛擬,無論是哪種概念,歸根到底用虛擬就可以代替了。

那我們現實生活當中還有多少這種玩概念的情況呢?

新概念的出現更多的是對舊概念的重新組合和註解

  • 長期主義、時間的朋友、堅持
  • 聚焦、減法、極簡、斷舍離、捨得
  • 刻意練習、專注、實踐、精益求精

上面三組詞彙,每組詞彙看似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出來,給人感覺不同;其實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而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玩概念罷了,用一些新名詞給人高大上的感覺,其實很多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從之前當中都可以一一找到。

現如今信息爆炸,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是很多的,但是由於各種新的概念和詞彙出現,讓我們誤認為這些都是新知識,其實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包裝而已。

精華閱讀:

透過現象洞察本質的3大思維:演繹思維、歸納思維、透視思維

人類認知4大核心思維:全局思維、局部思維、極限思維、變化思維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時間簡史》三部經典,顛覆你很多認知

世界本源在陰陽,掌握陰陽思維打通底層邏輯,人生從此受用無窮

解決問題的3大思維:邏輯思維、水平思維、批判性思維

面對時間的緊迫,我們該如何面對和破解呢?

其實用一招即可解決,那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當學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當學的知識和曾經的知識相關聯;我們就抓住了事物發展的本質;原來很多糊里花哨的概念都可以用樸素的話語來代替,更能讓我們知道核心和關鍵所在。

其實無論是概念還是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不能一味地往裡面增加東西,讓其紛繁複雜,以至於眼花繚亂找不到重點,而應該多做減法,重點的點綴才是美;而一味的堆砌則會失去那種美的感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