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的神聖音樂——統一的特徵和濃厚的地域色彩、過去與現在

猜猜今晚喫什麼 發佈 2022-10-20T14:17:31.967570+00:00

「伊斯蘭教就像一條清澈的溪流,具有明確的特徵,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此外,在每一種情況下,水都會帶有構成其河床的海岸、沙子或土地的顏色。—— 雅克-約米埃。

「伊斯蘭教就像一條清澈的溪流,具有明確的特徵,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但小溪流經的土壤可能非常不同。此外,在每一種情況下,水都會帶有構成其河床的海岸、沙子或土地的顏色。」 —— 雅克-約米埃


伊斯蘭教控制的區域遍布亞洲南部、中亞、伊朗、中東、非洲之角和北非。該宗教的廣泛分散和多民族性意味著其信徒的音樂表達至少可以說是多樣化的。而各種所涉及的本土音樂風格共同塑造了當代伊斯蘭教為人所熟悉的神聖/虔誠音樂。



對早期穆斯林音樂傳統的影響包括柏柏爾、拉伊、查比和北非其他阿拉伯語國家的流派。同時,東非的音樂風格也有受阿拉伯影響很大的塔拉布體裁。西非部分地區存在歷史悠久的內容以歷史記載和讚美為基礎的宮廷格里特音樂。



管樂器和弦樂器,如科拉(Kora)或長笛,通常比打擊樂器更受歡迎,但在打擊樂器發揮作用的地方,諸如說話鼓和DJEMBE等樂器很常見。



在整個亞洲中部、南部和東南部,影響伊斯蘭音樂風格的因素開始於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等廣泛地區。


伊斯蘭教對音樂的總體允許性並不總是很明確的。一些古典時代的穆斯林學者認為《古蘭經》和《聖訓》(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都是禁止音樂的。在那些不允許音樂存在的教法學者中,有人認為先知是將樂器與通姦、絲綢(象徵奢侈的風氣,畢竟當時他們剛從沙漠中走出來,絲綢對於他們是及其奢侈昂貴的物品)和酒精等詞語並列使用,由此譴責了對樂器的使用。

但也有的教法學者允許音樂的存在,他們認為先知時代禁止音樂和樂器與其用途有關:當時多神教徒(阿拉伯地區一開始是多神崇拜,他們與伊斯蘭教有過長期的衝突與征戰)是將音樂和樂器作為他們崇拜的一部分。然而,有一段傳述(對先知話語的轉述)對音樂表示贊同,只要它是為了良性的目的。


在伊斯蘭教的形成過程中,正統派禁止使用樂器。歌唱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被一種複雜的、藝術化的《古蘭經》誦讀形式所取代,這種形式被稱為 "塔吉德"。然而,伊斯蘭教的皇家宮廷往往會慷慨地贊助和培養音樂。其受到的影響包括波斯和希臘音樂。10世紀的哲學家法拉比(Al-Fārābī)被認為是一種叫做Arghanūn的風琴的發明者。在印度,14世紀的詩人和神秘主義者阿米爾-科斯羅(Amīr Khosrow)創造了一種印度和波斯音樂的混合體,並且影響了後來印度音樂本身的發展。


在9至12世紀之間,西班牙(當時處於穆斯林的控制)也是音樂創新的搖籃,特別是新的詩歌形式的發展,如muwashshah和zajal,與古典的qasidah或正式的頌歌相比,它們的韻律和節拍結構的規定性較低。值得一提的是nawbah("套曲"),這種形式包括歌曲和器樂--自由或格律--通過旋律模式和節奏模式聯繫在一起。1492年穆斯林被驅逐出西班牙後,這種音樂傳統被帶到了北非,並在那裡得到了部分延續。

傳統上,伊斯蘭音樂僅限於人聲和打擊樂器(鼓)。但在這些限制下,穆斯林藝術家們既現代又創新。一些穆斯林思想家認為他們的聲音的美麗與和諧是由神賜予的,而他們用音樂來提醒人們注意神的教誨。這類歌曲的阿拉伯語術語是nasheed,與此相關的流行藝術家有優素福-伊斯蘭(原名Cat Stevens)、薩米-優素福和南非歌手/作曲家扎因-比卡。

從19世紀初開始,伊斯蘭音樂首次與西方音樂接觸。這有助於實現廣泛的音樂復興,兩個主要的影響中心在埃及和敘利亞/伊拉克。其中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風格仍然局限於自己的周邊地區,而埃及學派則以更主流的風格發展中東音樂。重點從展示個人技藝和個人創造力轉移到合奏表演。


近現代阿拉伯理論家也產生了有價值的論著。例如,19世紀大馬士革的理論家米歇爾-穆查卡(Michel Muchaqa)和開羅的穆罕默德-切哈布-丁(Mohammed Chehab ad-Din)從理論上將音階劃分為24個四分音符。

到了今天,伊斯蘭世界一方面是湧現了大量音樂方面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在很多地方音樂和音樂家卻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可以說,伊斯蘭音樂有著非常鮮明的特色,同時也糅合了各地方的要素。他們的音樂在今天也仍然有著活力,但是很多時候陳舊的鎖鏈卻依舊牢牢限制著音樂本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