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本申請慘不忍睹,中國學生涼在哪?

葛瑞說 發佈 2022-10-21T20:17:24.489571+00:00

決定一所大學申請難度的,不是教學質量,而是供需關係。今年總計5萬人申請藤校,最終只錄取了220人左右,錄取率0.44%,競爭激烈。

決定一所大學申請難度的,不是教學質量,而是供需關係。

今年總計5萬人申請藤校,最終只錄取了220人左右,錄取率0.44%,競爭激烈。

如果我們把目光集中在名校錄取的學生身上就會發現:

申請美國名校的中國學生每年都在增加,但導致申請結果慘不忍睹的原因,不是增加的學生總量,而是相同的學生申請了更多的大學。

因此,我們也不要被「史上最難申請季、最低錄取率」給嚇到,對於優秀的學生來說,並不會因為申請人數增多而降低了錄取率。

如何判斷一所美國大學的申請難度?

經常有家長問:美國大學的申請難度是不是看它的錄取率高低就行?

當然沒有這麼片面,借用一位做美本申請顧問的話來說:今年聖母大學、紐約大學、埃默里大學和東北大學的錄取率都差不多,但這幾所學校的申請難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那如何評估一所大學的申請難度呢?

錄取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除此之外,還要看被錄取的學生最終有多少人會選擇入學,因為這代表了申請人對這個學校的認可程度。

另外,不同的學校還要考慮學校的招生偏好和風格特點,比如公立大學對國際生有限制。

總的來看,大多數高校的申請難度和綜合排名成正比,排名越高越難申請。

但也有一些學校的申請難度與排名出入較大,比如塔夫茨大學、杜蘭大學,申請難度高於排名;加州聖芭芭拉、加州歐文、加州戴維斯等,申請難度低於排名。

對於中國學生,近年來美國大學的申請難度是在不斷變化中的,若干年前,達特茅斯是一所非常難申的學校,很少招大陸學生,但最近幾年達特茅斯明顯對中國學生越來越友好。

美本申請最新趨勢

1、美高、國內頂尖中學有優勢

整理數據發現,今年美國TOP名校錄取率與去年相比有所降低,中國學生錄取數量相差不大,但大陸學生錄取更少,海外學生錄取更多。

美高有一定優勢。

國內每年被藤校錄取的學生,也都主要集中在部分頂尖高中

2、文理學院更好錄取

儘管整體錄取率在下降,但同等排名的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明顯文理學院錄取情況好很多。

3、計算機、工科等熱門專業的申請難度明顯加大

很多家長反饋,選擇計算機或是工程類專業的孩子,錄取情況不是很理想。

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專業本身申請難度就大,對數理背景、標化、競賽等經歷要求普遍比其他專業高。

另外,也與中美在高科技等領域競爭的大環境有一定關係。

能給到我們哪些啟示?

1、長期規劃很重要

ED(早申)越來越重要,所以要提前規劃標化考試。標化考試高分人數越來越多,因此軟性背景越來越重要

當然軟性背景提升不是單純的做活動,更重要的是把活動背後的你展示給大學,這都需要長期規劃。

活動不是拼湊,更重要的是你在活動中展示出來的長期性和自己鮮明的邏輯主線和特點,這些都是你與其他申請人區分的關鍵。

2、合理利用ED申請

在法學院招生中,尤其ED階段,如果候選人具備高LSAT、高GPA、多元化背景、自有成就,一般就直接鎖定了。

其次,如果考慮法學院申請,申請ED項目,這就代表申請人在向法學院招生委員會表明自己的立場,讓招生委員了解到自己的法學院是申請人的第一選擇。

這樣,即使在軟硬條件離學校標準還差那麼一點的時候,也會起到加分作用。

最後,對於那些聲明不會提供獎學金的ED項目,招生官也會更偏向錄取ED申請者。

因為他們確定不會給候選人獎學金,所以他們可以把這部分獎學金省出來去吸引他們發現的更優秀的其他的申請者。

3、文書一定要真實

寫文書時,一定要寫真實的自己,切忌編造各種故事。

每個申請人都是有鮮明特徵的個體,在申請中講出屬於自己的故事非常重要。

對於頂尖大學的來說,文書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現在,美本申請中規劃的作用正變得日益重要。

可以說,中國學生美本申請的歷史是一個標化致勝、到活動致勝、到文書致勝,再到規劃致勝的歷程。

當然,標化、活動、文書這些依然重要,並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美本申請中缺一不可。

最後

藤校和哈耶普斯麻等美國名校的厲害之處,其實並不在於他們的歷史有多悠久,師資力量有多強大,校友成就有多矚目,而是這些學校通過複雜的申請機制,迫使申請人在就讀大學之前就要考慮我是誰,我的興趣點是什麼,我怎樣做才能證明會成功。這些思考和成長遠比一紙錄取重要得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