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爬坡攻堅的中國汽車工業

渝川讀書 發佈 2022-10-22T00:54:40.340730+00:00

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汽車工業代表著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的工業化水平。汽車夠不夠也屬於綜合性的組裝工業,涉及到主機與大量、複雜化、精密化的零部件的組裝,又是高水平的技術密集型工業,成為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試驗田」。



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汽車工業代表著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的工業化水平。汽車夠不夠也屬於綜合性的組裝工業,涉及到主機與大量、複雜化、精密化的零部件的組裝,又是高水平的技術密集型工業,成為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試驗田」。所以,美國、德國、日本、法國、韓國、英國等國家,而今依然以汽車工業在內的工業產業來定義產業水平。

中國汽車工業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從無到有,奠定了堅實基礎,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加快發展,加速融入全球化,已形成具備生產多種轎車、載貨車、客車和專用汽車,汽油與柴油車用發動機、汽車零部件、相關工業、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等完整汽車產業體系。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還不斷致力於「走出去」,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產品以及合資企業汽車產品加大對外出口。


新出版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2022》一書,回顧了近年來尤其是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晶片進口受阻對汽車工業造成的巨大挑戰,攻堅克難,實現了正增長,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這本書收錄了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分析了國內汽車市場供需狀況、競爭格局、技術方向、行業熱點等問題,並列入了中國汽車工業乘用車、商用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標準化等方面的分報告。

書中介紹了2021年以來,國家層面以及汽車工業較為集中的城市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節能減排、產業標準化、促進消費、擴大開放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工信部等部門已經出台政策,鼓勵廢舊動力蓄電池的梯次利用,還部署啟動了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應用試點;相關部位還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的科學布局,推動各類汽車及零部件的標準化建設。

在2021年,國家網信辦、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部委推出了《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明確要求汽車研發、營銷、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的數據收集、分析和應用,必須符合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這項規定的出台正在推動中國汽車工業更加重視保護數據安全、數據應用的合規性以及對消費者數據隱私的保護。

這本書收入了大量權威翔實的數據,有益於讀者更為清楚地研判中國汽車工業以及相關的製造、製造服務產業發展水平、發展走向,以及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具體情況。

我國汽車產銷在2021年都超過了2600萬輛,乘用車(包括轎車、SUV、MPV、交叉型)產銷均同比增長,而中重卡、輕卡、微貨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新能源汽車持續超預期增長,產銷突破350萬輛。在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了200萬輛,同比增長101.1%。全年進口汽車93.9萬輛。

按照書中所列入的《2021年載貨車行業發展報告》所述,我國載貨車市場是在經過2020年的爆發式增長,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高增長後,以重型車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為轉折點,進入了調整期。2021年,我國載貨車的產量減少了53.3萬輛,達到416.6萬輛,銷售428.8萬輛;出口36.8萬輛,增長88%。書中分析指出,國內市場載貨車銷售下滑,不僅是因為之前的爆發式增長,而且與國家治理公路超載、各地加強環保治理、加大對載貨車管控等因素有關。此外,因疫情影響,國內消費市場相較於此前確實趨於低迷,而大宗工業品價格持續上漲,限電限產也都影響了部分城市的工業生產,國內公路客運需求因此不振。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2022》書中指出,我國汽車工業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持續推進。僅2021年,國內汽車企業就在電池安全技術、底盤技術、能量密度、成本降低、電池回收利用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而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國內的科技企業也保持了與國外同行企業的同步進展,如比亞迪自主研發並量產1200V功率器件驅動晶片。在輕量化技術與應用方面,國內的奇瑞、蔚來等企業也有新技術問世。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但宏觀經濟長期向好,這對於汽車工業及其關聯、配套產業可謂長期利好。而且國家不斷出台推動汽車工業轉型升級,以及汽車產品消費的政策,這為汽車企業以及進入新能源、智能網聯業務領域的科技企業調整轉型給出了空間,也提供了驅動力。

書中認為,我國汽車工業當前以國際化為突破口,聚焦「一帶一路」核心市場,以「品牌、貿易、投資、產業鏈」為序,做好「先貿易、後投資」節奏銜接,有助於從貿易市場增長期逐步發展到本地化投資市場突破期。更重要的是,我國當前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210輛,距離發達國家和地區有不小差距;而且,依照國際經驗,當千人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輛以後,還會帶來一輪換購熱潮。

當前,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正在成為市場消費主體,推動消費理念、消費潮流、消費能力和消費方式的變化,推動企業必須同時注重研發、營銷、客戶管理的創新變革,以網際網路思維來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生態產業鏈、服務生態圈。這些調整、改革將幫助中國汽車工業企業擺脫盈利方式單一等長期問題,再攀新高。

所評圖書:

書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2022》

主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