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小酒館屢屢受挫,餐飲品牌難賺酒水錢?

鈦媒體app 發佈 2022-10-22T07:30:28.881349+00:00

小酒館依然是餐飲創新的方向,但顯然難承其重。與常規門店不同的是,除了咖啡產品外,該門店還提供了31款啤酒和小食等產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品牌數讀

小酒館依然是餐飲創新的方向,但顯然難承其重。

近日,Tims中國在上海開出了兩家Tims「Coffee & Beer」門店。與常規門店不同的是,除了咖啡產品外,該門店還提供了31款啤酒和小食等產品。

Tims中國不是第一家探索「日咖夜酒」的咖啡品牌。

早在2019年,中國首家星巴克臻選咖啡·酒坊就在上海外灘源開業;2021年8月,SeesawCoffee宣布首家日咖夜酒模式新店即將開業;兩個月後,咖啡品牌M Stand則宣布已布局了5家日咖夜酒主題店,分布在上海、深圳、寧波三城市。但這些並未在市場上掀起更多的風浪。

不久前,呷哺呷哺也推出了自己的「燒肉+酒茶+歡樂」多元化業態模式的新品牌「趁燒」,並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門店。開業之日,呷哺集團就對媒體透露出未來3年計劃突破100家門店的計劃。雖然趁燒並未標榜自己「小酒館」,但無論在店面裝修還是互動風格上,都更傾向於酒吧。

但縱觀市場,去年餐飲品牌密集探索小酒館模式,如今都略顯疲態,不僅難以進行規模化複製,有些門店甚至已經退回到了常規的路徑中。有相關投資人對品牌數讀說,如果消費企業的創新不能帶來商業模式的改變,那就不是好的創新。

那麼,對於餐飲品牌來說,「小酒館」是否仍舊是一條好出路,又該如何實現良性增長?

跨界小酒館顯疲態

在上海芮歐百貨的和府小面小酒雖然還掛著小面小酒的招牌,但在菜單中已經找不到酒類飲品的影子。

該店工作人員告訴品牌數讀,該店已經放棄了酒館模式,回到了傳統的和府撈麵路徑中。這家店位於芮歐百貨B2層,目前大眾點評營業時間顯示為10:00-21:00。從選址來看,在百貨中開設小酒館,運營本身就會受到諸多限制。

和府小面小酒位於上海其他3家門店是否也做出相應調整尚且不知,但翻閱大眾點評可以發現,其他和府小面小酒門店營業時間也都在9:00或9:30結束,和一般小酒館的高峰消費時間有所出入。而位於九六廣場的門店中,也有消費者反映,菜品和此前發生了很多變化,有不少菜品無法提供。

而這是不少餐飲品牌跨界小酒館的現狀。

除了和府小面小酒的後撤,奈雪的茶2019年在北京開出的酒屋「BlaBla Bar」也已經顯示歇業關閉。在老鄉雞小酒館的大眾點評中,也可以看到諸如「感覺像高級版本的快餐店」這樣的評價。此外,無論是和府撈麵、老鄉雞、喜家德這樣的快餐品牌開設的小酒館,還是塔哈爾這樣的新疆菜,以及海底撈、湊湊這樣的火鍋品牌,在小酒館模式上目前均未看到規模化複製。

究其原因,可以發現,雖然一般餐飲的毛利率在40%至65%,酒水則可以達到60%至90%。酒水可以為品牌貢獻更高的毛利,但在探索酒館模式時,餐飲品牌往往會受到原有思路的限制,簡單的元素疊加並不能真正讓自身在夜間「第二場」中脫穎而出。

「酒」只是引流入口

《2021年中國小酒館市場規模及市場格局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小酒館門店數量達3.8萬家,較2020年增加了0.30萬家,同比增長8.57%,但從收入角度看,2020年小酒館市場排名第一的公司僅占1.1%的市場份額、收入不到10億元,前五大公司僅占2.2%的市場份額,未來仍有較大的連鎖化空間。

雖然在小酒館市場的連鎖化程度仍然很低,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除了目前已經上市的海倫司,還有諸如貳麻酒館、先啟半步顛、Commune等「餐+酒」品牌,這些品牌在菜品和裝修上都切中某一類需求,或者江湖菜,或是社交需求,或者豐富的酒品。

6月29日,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在題為《縱使再多艱難,依然向善拼搏!萬字解讀2022中國餐飲》的報告指出,今年酒館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中門店數為52951家(約5.3萬家),2021~2022年5月新開店數33039家(約3.3萬家),關店數18763家(約1.9萬家),淨增14276家(約1.4萬家)。

10月13日,華西證券首次給予海倫司「增持」評級。據預測,在2022~2024年,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將分別達到0.05、4.04、7.69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02.14%、8117.57%、90.52%;營業收入將分別達到24.55、42.04、60.63億元。

新零售專家鮑躍忠也曾對媒體說,夜間消費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機會,但隨著年輕消費者消費方式和結構的不斷轉變,夜間消費的運營難度、競爭壓力、人力成本等也會上升,這是餐企需考量的一個因素。

可見,雖然"長時段、高客單、高毛利」是餐飲品牌拓展小酒館的動力之一,但小酒館模式也意味著更高的裝修投入,更多的菜品數量,更複雜的服務。這對於餐飲品牌來說,在運營成本升高的基礎上,如果品牌沒有良好的掌控力,就會適得其反。

例如,小面小酒就曾增加了很多「野性十足」的江湖菜,比如200℃的鞭炮魚、銅鍋毛血旺等。並增加燒烤炸物等,全面配合「微醺」場景,但這些對於主做麵食的和府撈麵來說,無疑增加了管理難度。

正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說,「酒」只是餐廳的引流入口和輔助,小酒館要想長期生存下去,還應在「餐」上多下功夫。

「情感共鳴」是關鍵

不斷反覆的疫情讓小酒館的生意也陷入僵局。

「小酒館做的是夜間第二場的生意,但現在第二場沒有了,很多小酒館餐飲的客單價又較低,所以生意就很差。」一位購物中心招商對品牌數讀說。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持續反覆的疫情也是對夜生活經濟的很大衝擊,這是大家需要克服的難題。

或許這也是部分品牌「小酒館」後撤的原因,但從長遠來看,小酒館需求仍舊處於增長狀態。

卿永指出,與海外國家對比,英國有pub(酒吧),美國是bar(酒館),日本的居酒屋早已成為打工族下班的精神寄託。相比於日本每百萬人擁有1825家酒吧,中國只有29家,而基於中國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個人主義及女性自主意識的覺醒,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家庭之外的第三社交空間需求愈發明確,預計未來5年中國酒館市場將持續增長。

同時,對於餐飲企業而言,主打酒吧模式,會讓餐飲品牌擺脫原先在環境、菜品上的同質化問題,同時,品牌可以與現場演出、遊戲活動等進行結合,增強社交屬性,這些基本點並沒有發生變化。

只是,開拓小酒館模式,需要更多因素的疊加。

對於品牌而言,小酒館承擔的功能影響著品牌定位以及選址策略。以湊湊小酒館為例,湊湊小酒館從一開始,就定位於湊湊火鍋千店千面中的一個系列,因此會選址在網紅城市的網紅地段,目前的5家店就分別分布在北京三里屯、上海太古里、深圳前海萬象、廣州YCC和成都大悅城。

而一開始就打算規模化複製的「趁燒」未來在門店的選址上,則會在湊湊所積累的選址經驗上進一步篩選,必須滿足有外擺區,門店外的消費者、路人也能通過門口的顯示屏等,參與門店內的互動。

此外,一些小酒館一開始就定位在了社區。例如,與海倫斯類似的貓員外就主要為社區店,面積在60-80㎡左右,通過高頻次、強復購的方式來經營。

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則認為,湊湊小酒館運營的核心關鍵點在於如何運用好火鍋+酒的複合模式,既能夯實火鍋夜宵檔的銷售,又要用酒顛覆傳統火鍋夜宵形成差異化,可以說難點即關鍵點,如何能夠滲透夜貓一族的生活圈層,切入他們的消費心智,才能把這一模式走得更遠更長。

可見,對於品牌而言,產品、選址、店面裝修、互動遊戲的設置和選擇,都是成功的關鍵。

此外,在裝修設計上,湊湊在北京的小酒館就以吉他作為裝飾,和北京的文化氛圍相結合。

產品上,湊湊小酒館也充分結合自身優勢,利用茶米茶的研究團隊對飲品進行研發。而比薩瑪尚諾所推出的酒飲也結合了當下熱度較高的「茅台」作為基底,來吸引當下年輕人的青睞。

對於酒吧而言,互動遊戲的呈現也是關鍵之一,能否讓消費者更好地參與其中,繼而打動消費者,才是形成真正體驗的關鍵。例如,湊湊小酒館就鼓勵消費者上台唱歌,趁燒則設置了「大家一起慶祝開心的事情」、抽獎等環節讓消費者之間也形成互動。

「關於湊湊小酒館系列的打造,有一個核心靈魂:就是通過美食(火鍋、奶茶、酒)、裝修、格調、氛圍、互動(KTV、駐唱、消費者自我演藝等)等多種元素疊加在一起,從而讓品牌和消費者達到一種情感共鳴。」呷哺集團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事實上,這也是小酒館的底層邏輯,只有這樣,餐飲品牌所跨界的小酒館,才能有更好地發展。

參考資料:

  • 1、「跟風」日咖夜酒 Tims中國尋更多盈利可能?
  • 2、上市半年市值大縮水,海倫司前路幾何?
  • 3、卿永:縱使再多艱難,依然向善拼搏!萬字解讀2022中國餐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