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墨重彩重現大慶油田發現的過程,若感動不了您,只能怪我沒寫好

小人傳 發佈 2022-10-23T16:17:00.052463+00:00

我國石油工業起步不算晚,但後來走過的路太曲折、太憋屈了,直到大慶油田的橫空出世,才發生翻天覆地、質的飛躍。

01 解放前的石油也

我國石油工業起步不算晚,但後來走過的路太曲折、太憋屈了,直到大慶油田的橫空出世,才發生翻天覆地、質的飛躍。本文用濃重筆墨重現這段催人淚下、感天動地的歷史,以紀念、銘謝英雄們,不忘過去,方有未來。

1859年8月2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泰特斯維爾的石油溪旁,德雷克用蒸汽機驅動一台衝擊鑽機打油井,當打到21米深時,鑽出了油流;然後,他又用蒸汽機驅動泵抽取井下之油,日出油20來桶(3噸左右),人們把這口商業油井稱之為「德雷克井」。自此,現代石油工業的帷幕正式徐徐拉開。8月27日,後人稱之為「石油工業的誕生日」,「德雷克井」所在的地方被定為世界石油工業的誕生地。

1877年,在福建總督沈葆楨主持下,自美購入頓鑽鑽機一部,聘二名美國鑽井技師指導,在台灣苗栗的出磺坑鑽鑿挖井(該坑原已自出油,量少),鑽至300多米深,每日可取油1500公斤,未及一年,因井枯而罷;出磺坑後來發現有深部氣藏,轉而以產氣為主,兼產凝析油。出磺坑油井比美國德雷克油井晚2年,是東亞第一口現代意義上的油井,德雷克井早已停產,而它至今還在產出,因此一口非常具歷史意義與紀念價值的油氣井。

1907年2月,大清陝西官府聘請日本技師,在陝北延長縣西門外七里村勘定了井位。4月安裝機器,6月5日開鑽,因鑽機是日本人用過的舊鑽機,故障多,效率低。9月10日鑽到81米處,出油而完井;日產石油1至1.5噸,以小銅釜提煉,日可得燈油12.5千克,產品經檢及運銷西安等地試用,煙微光白,不遜洋油。這是我國石油工業的「陸上第一井」。

1909年,新疆商務總局在獨山子鑽鑿了新疆第一口工業油井 ,開新疆近代石油工業之先河。

1913年底,北洋政府與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簽訂了《中美辦油礦合同》,成立「中美油礦事務所」, 決定合作開採陝北延長、熱河承德等處的油礦。美方組織了一個專家團和地質勘測隊伍,從我國的山東竄到河南,經過陝西再到甘肅,繞到河北後再奔到東北地區,利用先進技術與設備到處找石油,其中於1915~1917年在最有希望出油的陝北地區,打了7口鑽井,可惜耗資不菲卻收穫不大,而其他地方幾乎沒看到丁點兒油苗。最後,中美合辦油礦之事不了了之。

這個美國的地質隊伍中的權威克拉普(Clapp)和富勒(Fuller)下了定論,中國的這些地方都是陸相地層及其相關的淡水地層,基本產不出石油,即使零散發現石油,提煉成本也極其高昂,沒有任何開採價值。

20年代,西方盛行海相生油結論,堅信地球上所有產油層幾乎皆存在於海相地層或與海相地層密切相關的淡水地層;美國是當時高端科學技術的翹楚,美國專家的結論等於宣判了中國天生就是貧油地區,根本生產不出大量石油來。

1934年春,民國政府的陝北油礦探勘處在延長鑽井4口,在永坪鑽井3口,兩地各有一口出油,日產2-3噸;至此,延長石油有了一定的量產。

1935年,紅軍到達陝北後,接收了延長石油廠; 1940年,陝北軍民不畏困難,在「陸上第一井」的北邊半山坡上鑽出了170米深的「起家井」,初日產量1.6噸。

對陝北根據地來說,產量不多的石油非常金貴,油廠職工珍惜每一滴油,用土辦法研製了汽油、煤油、蠟燭、蠟片、擦槍油、凡士林等石油產品,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延長石油成了當時陝甘寧邊區政府主要經濟支柱之一。

1939年8月,在陝甘寧邊區支援了一批鑽機、設備的情況下,民國政府在甘肅玉門老君廟打出了當地的第一口工業油井,拉開了玉門油田開發的序幕。1948年,玉門石油年產量達到7.8萬噸,創了歷史新高,而當年全中國石油年產量也才不過10萬噸上下。玉門油田的開發,有力地支援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為解放後的建設、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另外,新疆那邊的石油業也有了動靜。1936年至1943年,新疆地方政府與蘇聯合作,在獨山子進行石油開採和煉製,獨山子油礦成為當時與甘肅玉門、陝西延長齊名的三大油礦之一,原油年產量最高達到7321噸。1943年至1949年,獨山子油礦經歷了甘肅油礦局烏蘇油礦籌備處和新疆「三區」革命政府經營管理兩個時期,採油、煉油生產時斷時續,產量時起時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獨山子油礦僅有職工150名,2口出油井,日產原油3至5噸。

另一方面,日本人從1905年東北日俄戰爭結束到1945年戰敗投降的40年間,費盡心機,千方百計在廣袤的東北大地尋找石油,可是並沒找到有開採價值的工業油流;在不得己的情況下,在遼寧撫順搞起了兩個碳礦制油工廠,從油頁岩了提取石油;儘管制油成本高昂,但極端缺油的日本人,還是投巨資搞起,最高峰時,年產油25萬噸。日本投降撤退前,將油廠設施摧毀殆盡,成了一片廢墟。日本人斷言,以後中國人只能在東、西制煉油廠里種高粱了。撫順解放後,兩個碳礦制油工廠回到了人民手中,並開始重整大修,先後恢復性生產,由於、技術、設備、人才原因,產量並不大。

據相關資料顯示:1949年我國石油總產量只有12萬噸,其中天然石油9萬噸,人造石油3萬噸,真是少得可憐,天然原油幾乎全產自玉門油田。1907—1949年的近半個世紀裡,全中國累計石油產量僅278萬噸,石油消費幾乎完全依靠進口,主要來源地是美、英等西方國家的油田;國內市場一直被美孚、亞細亞和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壟斷,大發我們的國難財;當然,解放區所需石油除延長油廠自產外,也從蘇聯進口過成品油,如:1946年為400噸,1947年增到10900噸,1948年為58700噸。

以上就是我國解放前有關石油開採、生產的大致情況,看了不免令人唏噓不已。更要命的是中國一直頂著個「貧油國」的大帽,普遍不被世人看好。

02 建國初期的石油情況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石油職工只有1.1萬人,其中,石油地質工作者僅200多人,鑽井工程師才10餘人,基礎真是薄弱,說是一窮二白也不為過,新中國的石油工業舉步維艱。

全國解放後,此前在華經營石油數十年的美孚、亞細亞和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徹底退出了中國。1950年,韓戰爆發後,打仗和工業發展計劃讓新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大增,雖有蘇聯石油的進口支撐,但不能自給自足始終是個大隱患。

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又對中國實施了嚴厲的石油禁運,想以此遏制中國,削弱中國的戰爭能力。美國經濟學家預言:石油短缺,紅色中國經濟機器也許會在某一天的早晨驟然停止運轉;美國軍事學家聲稱:石油短缺,中國軍隊撐不住一場防禦性的戰爭。

在內憂外患、百廢待興的艱苦條件下,中國人的韌性是無比頑強的,鋼性是非常堅硬的,國家上下都在想方設法尋找到自己的大油田,「為國找油」不只是響徹大江南北的動人口號,更是化作了所有地質和石油工作者們的實際行動。

1950 年4 月,燃料工業部下設了石油管理總局,下轄西北、東北、西南等局。燃料工業部邀請30 位地質專家進行座談,徵詢有關中國石油資源的前景和勘查方向。

這些專家大佬包括李四光、謝家榮、黃汲清、顧功敘、劉國昌等大佬,他們大多是海歸,有豐富的理論和實戰經驗;專家們指出:除原來己知的陝、甘、青、新、川的油氣資源外,中國的東北、西南、中南和華北廣大地區都可能蘊藏石油,但考慮到國家的財力、物力的實際情況,應該把原有的工作、基建較好的地區作為勘查的重點, 同時有計劃地進行廣泛的地質調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專家說這些話,也不是無根無據無理由。早在1928年,李四光就質疑了外國人的「中國貧油論」,他在相關文章中談到,「美孚的失敗並不能證明中國無石油可辦」; 1941年,還是留學生的石油地質學家潘鍾祥在美國發表了《中國陝北和四川白堊系的非海相石油》一文,第一次系統而又科學地闡述了陸相生油理論,認為地大物博的中國肯定蘊藏著大量石油;1943年,地質學家黃汲清在新疆進行地質調查後,也認為陸相地層可以生油。後來,翁文波、謝家榮等人在預測中國石油遠景時,都曾將東北視為有希望的地區。

中國學者在解放前,已用專業理論駁斥了所謂的「中國貧油論」,然而,理論需要實踐的驗證,新中國更迫切地期待著大油田的發現。

這次會議雖沒有確定對東北地區進行勘探,但是東北地區可能有石油的觀點已明確提了出來。

為什麼只說是可能呢,因為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戰爭勝利前的近40年裡,日本人在東北大地費盡心機、千方百計地尋找戰略資源石油,結果找了個寂寞,除零星發現些油苗、瀝青、油頁岩外,根本未發現有工業油流,因此,大部分專家都比較謹慎,在未做詳細的踏勘普查、試鑽開採前,都不敢武斷判定東北大地一定有油。至於日本人在東北苦逼找油的詳細過程,可參見前一期爆文:《歷史戲弄:日本在東北忙乎40年,愣是沒找到石油,否則麻煩太大了》,有18萬人看過該文。

1952年,國家地質部成立,各路愛國人才立刻匯聚而來,李四光出任部長,何長工任副部長、地球物理學家顧功敘也調入地質部,具體組織和指導地質部系統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謝家榮任地質礦產司總工程師,黃汲清被任命為西南地質局局長。

李四光成名很早,他的地質力學理論獨樹一幟,他根據自己對中國地質的多年深入鑽研,認為中國「貧油論」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基於扭動構造體系控油理論,他認為中國大地應該存有幾百個儲油構造,深信在我國遼闊的疆域內,天然石油資源的蘊藏量應當是豐富的,關鍵是要抓緊做好石油地質勘探工作。

理論上中國大地上可能有很多石油,但如何找到,還必須儘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自1907年延長打出陸上第一口油井以來,40多年了,根本沒發現過稍微大點的油田,過程中也不乏努力過,包括美、日、蘇(俄)他們也曾毫無結果地處心積慮找油。

唯有英雄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新中國的地質石油人就是豪氣,偏偏不信邪,一定要戰天鬥地,非得在祖國的土地上挖出個大石油來。

1952年3月,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長康世恩,給燃料工業部部長陳郁寫了《關於調撥一個建制師擔任第一個五年計劃發展石油工業基本建設任務的報告》,並轉呈朱德總司令。

康世恩何許人也?竟如此的大膽和勇氣。

河北人康世恩,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次年全國抗日爆發後就加入了八路軍,經過戰火考驗,迅速成長起來;1949年,他率領一個裝甲團解放了玉門油礦,隨即轉任油礦軍事總代表,迅速改變玉門油礦面貌,接著升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長,從此一生都與石油結緣。

在當時交通、通信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僅僅只用12天,報告就得到周總理親筆批示、毛主席點頭認可。可見在新中國初創時期,石油在共和國領導人的心中分量有多重要,需求有多迫切。
正在陝南剿匪的西北軍區原19軍第57師,奉毛主席之令在漢中就地改編為「石油工程第一師」,師長張復振率全師官兵7747人全部轉業到石油戰線;當年「八一」建軍節那天,他們舉行了莊嚴的閱兵儀式後,從此踏上為共和國找石油之路,為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石油工業寫下了壯美篇章。 

改編後的石油工程第一師,原師部機關編為石油工程師機關;原170團開始定名為石油師一團,後更名為石油師鑽井教導團,去了陝北延安;

原171團定名為石油二團,奔赴甘肅玉門油田,組成了玉門礦務局基建工程處;原172團定名為石油三團,後更名為汽車運輸團,進而與蘭州石油運輸總站合併,組成了酒泉運輸處。
當時,石油師官兵有句形象化的比喻:「一團鑽,二團煉,三團開著汽車轉」。中國石油工程師的歷史性分工,日後為祖國的石油工業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石油工人。這些優秀的鑽井工、優秀的煉油工和優秀的汽車駕駛員,在祖國石油會戰的戰場上轉戰四方,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蘇聯的技術、設備、人員的大力支持下,隨著石油師的加入,玉門油田經過緊張的修復、擴建,1953年全年原油產量達16萬噸,成為新中國最大的油田。然而,當時全國原油年產量也只僅有43.5萬噸,這個產量僅僅能滿足社會生產需要量的三分之一,缺口部分還得從老大哥蘇聯那邊進口解決。

日曆萬機的毛主席、周總理非常關心我國石油事業,在制定「一五」計劃前,又特地向李四光諮詢了石油的有關問題;面對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垂詢,李四光明確回答,中國天然石油的蘊藏量應當是豐富的,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最有可能找到大的石油富集區。

為了振興民族石油工業,1953年到1957年的「一五」計劃里 ,石油與農業、交通運輸並列為發展的三大重點。國家集中力量加快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玉門油田的建設,到了1957年,玉門油田的原油年產量達到了75.54萬噸,占當年全國石油總產量的八成。1957年12月,新華社正式向世界宣布: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甘肅玉門建成。

即便如此,「一五」計劃結束時,石油工業部仍是國家各個工業部門中唯一沒有完成任務的部門,要尷尬有多尷尬。

到了1959年,全國石油產量達到了373萬噸,主要產自大西北的玉門玉田(140萬噸)和新發現不久的克拉瑪依油田,以及延長油礦先後大力擴充的永坪油田和延長油田。

建國9年了,我國石油的自給率還僅四成,仍要進口大量石油滿足經濟恢復和國家安全需求,當時國內急需的高級航空燃料油全部依賴進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交車因為缺油不得不背著「煤氣包」。

國內產量本來就不多,但無效的消耗且很大,一車成品油從西北用大車運到經濟較好且急需用油的東部,數千公里跑下來,除掉自耗和損耗,竟然只剩下三分之二。

總量不足,產油區域也不均衡,除了幾處人造油提煉工廠外,竟沒有一處可供開發的大型天然油田,這怎不令決策者們揪心!夢寐所求地想要找到並開發自己的大油田。

那些年裡,僅有的較大收穫是新疆克拉瑪依油田。

新疆獨山子油礦早在民國時期已小批量產,其附近有個叫「黑油山」的地方,系由地下冒油後形成的瀝青小山坡,可惜的是很久以來未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解放後的1951年,中蘇石油公司開始在新疆普查勘探,後來才關注到了此地,遂開始鑽探,1955年獲工業油氣流。1956年投入試采,年產原油1.6萬噸。至1960年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超過了玉門玉田的產量,摘得桂冠。

殊不知,這頂桂冠還沒捂熱,便被斜刺里殺出的那個東北大油田(大慶油田)奪走了。

那麼,令全世界矚目、國人歡呼,具有重大歷史貢獻意義的大慶油田又是如何來到人世間的呢?只能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下面就詳細說說大慶油田奇幻般的發現過程。

03 猛人來了

1951年,地質學家劉國昌就對東北滿洲里的扎賚諾爾煤礦附近的瀝青進行過調查。1953年1—4月,根據當地群眾的報礦消息,東北石油管理局派宗丕聲等人到黑龍江尚志縣進行過三次油苗調查。同年6月,石油管理局地質處又派邱振馨等人兩次前往調查。謝家榮在1953年6月根據各種資料分析判斷,指出東北平原有很廣闊的含油氣遠景, 「松遼平原(或松遼盆地)」的提法就是他的首創。

1953年10月至1954年2月,以原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AA. 特拉菲姆克為首的專家,在我國進行了為期5個月考察,在考查報告中談到:松遼平原這個地區無疑值得給予以極大的重視,要開展區域普查,對最有遠景的構造進行詳查。

有了蘇聯和國內各專家的建議,石油管理總局隨後在東北組織了4次調查活動,分別對黑龍江省依蘭縣達連河地區、阜新盆地、阜新、北票等地的油頁岩地質、油苗情況進行摸排調查,證實了多處地方有油苗和瀝青。

1954年3月1日,李四光應邀參加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召集的座談會,會整整開了一天,李四光作了題為《從大地構造看我國石油勘探的遠景》的長篇報告。報告指出了三個遠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區,即青、康、滇地帶、 阿拉善、陝北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並提出應該把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陝台地、阿寧台地、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等地區作為普查找油的對象。

李四光還說:「我認為提出下面兩點,對我們的石油勘探工作有很大關係。一是關於沉積的條件;二是關於地質構造的條件。這兩點不是孤立的,當然是有聯繫的。」接著,他明確指出:「可以這樣考慮:從東北平原起,通過渤海灣,到華北平原,再往南到兩湖地區,可以做工作」、「物探、鑽探都可以上,看來是有重要意義的」。

原蘇聯專家特拉菲姆克和莫西也夫贊同李四光的見解,支持在東北、華北進行區域物探和鑽探工作。這是從戰略、理論上首次指出東北平原為石油資源勘探遠景區。

1954年底,謝家榮發表了《中國的產油區和可能含油區》,將其分為三大類共20個含油氣區域,松遼平原被列為8個「從大地構造推斷,希望很大,但油氣苗分布不廣或尚未證實的可能含油區」之一。謝家榮多次反覆強調了東北平原的含油遠景。

1954年12月, 為了徹底扭轉石油勘探的落後局面,國務院決定從1955年起,地質部承擔石油與天然氣的普查和部分詳查工作,燃料工業部承擔詳查細測和鑽探開發工作,中國科學院承擔科學研究工作。黨和國家這一重要決策,使我國石油普查工作進入了大發展時期。

隨之,地質部把原固體礦產普查委改為地質部全國礦產普查委員會(簡稱普委),將石油天然氣普查工作列為重點。普委的主任委員由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兼任,劉毅、黃汲清、謝家榮任常務委員、劉毅還兼任黨組書記和辦公室主任。李奔是辦公室的副主任。黃汲清、謝家榮實際上是技術方面的負責人;副部長何長工(1956年後接任地質部黨組書記)還自告奮勇,願多抓一點石油地質工作。

從1955年起,普委的任務全面轉為對全國油氣資源進行勘探。在當年的1月20日至2月11日,地質部召開第一次石油普查會議,制定了石油天然氣普查方針 與任務,強調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增加儲量和開拓遠景。謝家榮在這次會議上作了長篇報告《石油及天然氣礦床的普查》,他在會上提出在全國含油區和可能含油區內進行大規模的全面的地質普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他極力反對當時慣用的方法,即只在發現油苗的附近及地質研究程度高的地點作詳查及鑽探。

2 月 1 7 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我國今年將進行大規模的石油普查》報導,全國地質、石油人為此歡欣鼓舞。

按照會議精神,地質部遂組建新疆、柴達木、 鄂爾多斯、四川、華北等 5 個石油普查大隊,組織大批隊伍,分赴各地進行石油普查,遺憾的是這次會議定下的普查目標中並沒有東北地區。

謝家榮和黃汲清他們幾乎是天天沒日沒夜地親自部署全國各地的項目,編審計劃,擬定工作方法,並赴野外實地考察、指導工作。但他們倆還是對東北大地還是放不下心,決定緊急做補救措施,他們有一次強烈提出要上馬松遼平原的石油地質踏勘項目,並堅持當年立即做部署工作。

到了6月份,謝家榮和黃汲清讓蘇雲山收集資料並起草了一份《松遼平原石油踏勘任務書》,謝家榮親自起草了《關於松遼平原石油地質踏勘的工作方法》,其中特別強調提出了順松花江兩岸進行踏勘的建議。

兩份文件這次先後得到普委和地質部同意,以普委的名義送達東北地質局。

1955 年8月起,東北地質局派北大地質系畢業、年輕的韓景行等6 人組成踏勘組,吹響了松遼石油勘查戰略序曲。他們一行風餐露宿,只用簡陋的設備勘標了從吉林市順松花江至陶賴昭,長春沿長大線以東及大黑山山脈以西的中新生代地層。韓景行是最早進入松遼盆地內部找油的地質師,後來出任地質部松遼石油普查大隊的大隊長兼總地質師,堪稱是了解松遼盆地地質情況的權威。

讓我們看看韓景行他們是怎麼踏勘的。

8月中旬,6名二三十歲的年輕地質師從吉林市哈達灣租了兩條漁船,沿著松花江順流而下;時值初秋,松花江碧波蕩漾,兩岸美景不斷,年輕人興致高昂,開始了松遼盆地最早的石油地質普查工作。為什麼要沿著松花江找油?主要原因是:松遼平原幾乎都被厚厚的黑土掩蓋,只有大江大河切割沖刷過的地方才能比較容易地看到岩石露頭,通過岩石露頭,才能推斷地下是否具備形成油礦的地質條件和環境。

兩條小木船時拼時分,既是交通工具,又是食宿場所,一行人擠在不過幾平方米的空間內,白天以舟代步尋找岩石露頭,夜裡停泊在江中沙洲,借著燭光匯總、交流一天的情況和收穫。偶爾,捕到幾尾鮮魚,撿到幾枚鳥蛋,便是大家難得的「大餐」。

兩條小木船在松花江上一漂就是一個多月,9月底,東北的天氣已經轉涼,韓景行一行人在國慶之夜棄船登岸,沿著哈沈鐵路兩側的盆地邊緣,徒步繼續他們的野外踏勘,一直堅持到北風呼嘯、大雪封山、無法踏勘的12月中旬,才依依不捨地結束工作,其鬥志、勇氣、毅力真是太頑強了。

踏勘小組,首先在東三道溝和閔家屯附近,發現了含有豐富介形蟲化石的岩石,敲開灰色泥岩,嗅到很濃油味和瀝青臭,浸泡在氯仿溶液中呈深黃色。大家高興得驚跳起來,高喊著:發現了!發現油氣顯示了!

接著踏勘小組乘勝追擊,在第二松花江南岸邊老哨溝車站附近的沖溝中,又發現了具有油味,外觀呈「芝麻餅」狀的富含介形蟲化石的陸相地層,它就是最早建立和命名的白堊—第三紀「松花江統」,是埋在松遼盆地里的主要沉積層,但已非原先設想中所能找到的海相沉積。

後來,長期從事松遼盆地油氣勘查的高工曲福生,對韓景行他們此行的重大發現是給了非常高的評價,聲稱:「是松遼盆地油氣勘查史上的一個新紀元,揭開了蒙在松遼盆地頭上的神秘面紗,促進了松遼盆地油氣勘查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

韓景行在稍後形成的勘探報中,歡欣鼓舞地寫道:「我們在一些溝壑中發現多處可能屬於白堊紀或第三紀的紫紅色砂泥岩和黑、灰、綠等色泥頁岩……尤其重要的是在灰、綠色泥頁岩中有很濃的油味,呈『芝麻餅』狀的介形蟲頁岩和魚子狀泥灰岩薄層,他們具有螢光反應,推斷可能是生油層。」最後,報告得出了大膽的結論:松遼盆地應該而且可以找油藏,建議進一步開展油氣普查和物探工作。

面對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找礦找油好勢頭,當年的7月30日,國家決定撤銷燃料工業部,分立石油工業部、煤炭工業部、電力工業部。周總理親自點將,任命身經百戰的老革命李聚奎為新成立的石油工業部部長,毛主席還面授他要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去抓石油工業的指示。老紅軍李聚奎感動的同時,更知道自己的責任之大、意義之深。

同時到石油部的還有西北來的康世恩,任部長助理。重擔在身的康世恩對石油專業求知若渴,1955年9月到1956年2月,他曾率中國石油代表團前往蘇聯考察,因太愛提問,被蘇聯人笑稱為「問題專家」。

部長和助理都是軍人出生,干起活來就是雷厲風行。他倆先主抓了當時剛發現的黑油山油田(後來依維語「黑油山」的發音改稱克拉瑪依油田),隨後,重點投入東北找油的偉大行動中。

1956年2月1日,地質部召開第二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會議決定:乘勝前進,擴大普查規模,地質部將在12個地區組織 14 支石油勘探普查大隊和西藏黑河中隊、90 支地質大隊、24 支物探大隊、29 支淺鑽隊,進行石油普查和部分詳查細測。會議專題聽取了松遼平原踏勘組的報告,李四光給予了高度評價。

會議期間,陳雲副總理找李四光談話,詳細詢問石油地質普查情況。李四光在同地質部其他領導同志和石油工業部領導同志交換意見之後,於2月4日就「如何在總結過去所獲得的勘探成果的基礎上,在選定的油區內迅速發現油田,從而對我國天然石油遠景作出可靠的評價問題」,專題向陳雲副總理作了書面報告。

同樣在2 月,石油工業部也召開第一次全國普查工作會議,對當年及今後的工作做了部署。

當年3 月,陳雲又召見何長工、李人俊和康世恩等研究李四光關於加強石油勘探意見時指出,要在兩三年內找到一兩個廣大的油區。康世恩在隨後的石油工業部會議上,提出將全國主要含油地區分為三類,松遼平原劃入最要要的第三類地區。

有了松遼平原初步的石油地質踏勘結果和高層的重視、支持,李四光、謝家榮、黃汲清等人很是開心;地質部決定組成松遼石油普查大隊、112物探隊和904 航測隊,在接下來的一年多里對整個松遼平原進行的大規模全面石油普查活動。

1956 年下半年,「普委」改組為地質部石油地質局,黃汲清任總工程師,謝家榮轉入新成立的地質研究所擔任副所長。

1956—1957 年間,在全松遼平原進行了1:1000000的航空磁測和地面重力概查,完成成了橫貫全平原的3 條電測深剖面;在平原邊緣及內部有少量漏頭的地區,進行了地質路線調查,配合進行了一些深度在130-1000米的鑽探,以揭露下伏地層,驗證物探資料。

通過地質、重磁力、電法、地震等物探和淺鑽等多工種協同作戰的方法,獲得了比較豐富、系統而紮實的區域性資料。初步證明了松遼平原是一個大型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將其分為東部隆起物、中部坳陷帶、西部斜坡帶的構造單元,並初步建立了地層層序,除侏羅紀外,白堊系松花江群應是主要的生儲油岩系,松花江群的沉積旋迴特徵,表明是一組良好的生、儲、蓋結合,以凹陷較深、沉積較厚之處最為理想,出油概率最大。

1957年3月8日,黃繼清在地質部召開第三次全國石油普查專業會議上,作《對我國含油氣遠景分布的初步意見》的報告,重點提到並肯定了松遼平原的石油的油氣勘探工作,對找到油田充滿信心和激情。

這裡,順帶得提一下貢獻良多的匈牙利地震隊。

當時,匈牙利的Etvos研究所的石油地震隊世界知名,我國請該地震隊來中國西部幫忙做地震找油,並培訓中國作地震方法的技術人員。於是有了鄂爾多斯中匈技術合作隊116物探隊。1956年底時,Etvos所地震隊在西部的工作已做完,但合同期未滿。顧功敘跑去找謝家榮、黃汲清、劉毅,想留這個隊伍再選一地區幹活。鑑於當時松遼平原石油地質普查已取得進展,於是謝、黃、劉決定,將中匈合作的116地震物探隊調到松遼平原。1957年年初,匈牙利地震隊進入松遼平原,有了非常有幫助的發現。

到了1957 年冬,地質部在東北的各支隊伍先後發現了包括黑龍江大同鎮在內的13個可能儲油結構,遂做出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的決定。

地質部在原調兵遣將基礎上,不顧冰天雪地,再緊急調柴達木 205 物探隊、四川 303 隊重力隊和電法隊以及,日夜飛奔松遼平原,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地質部這邊緊鑼密鼓、幹得起勁,石油部那邊也不甘落後,迎頭趕上。

1 9 5 7 年 3 月,石油工業部從西安地質調查處抽調地質師邱中建(後來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等7人,成立了松遼平原地質專題研究隊,編號也為116隊。中心任務是搜集松遼平原以往地質資料及地球物理資料,整理彙編各項綜合性圖幅進行研究,提出該盆地的初步含油評價與下一步工作的意見。

邱中建他們先對北京地區各機構存放的相關資料的進行了系統調查,這些機構包括地質部全國資料局,石油部資料室,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煤炭部,國家測繪總局等,發現松遼盆地周圍地質資料豐富,內容龐雜,解放前後均有。包括日本人的資料;區域地質、地層方面的資料;構造方面的資料;油氣苗調查資料;煤田地質方面的資料;綜合找礦及土壤地理、水文地質方面的資料;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資料等。而(松遼)盆地內部地質資料卻十分貧乏,只有早期線路地質調查的資料和地質部物探及地質概查的資料。

邱中建他們在石油工業部頂層的一間辦公室閱讀了兩個多月,才把海量的資料過了一遍。他們沒有見到中外科技人員於建國前在松遼盆地內部進行石油調查或鑽探油井的確切記載,也沒有查到在安達薩爾圖地區有日本人鑽過數百米井深的確切記載。因此,他們可以認為1949年以前,在松遼盆地內部沒有正式開展過油氣勘探工作, 不排除這些地方有大油氣的可能。

邱中建116隊人員隨後來到在東北大地,幾乎踏遍了松遼盆地各處地方,他們調查、勘測,收集、補充、整理了幾大麻袋的詳實資料,目的僅有一個:找石油。

同年,石油部編制了松遼平原及周圍地區的含油遠景圖,從生、儲、蓋、圈閉等條件出發,判斷松遼平原是一個遠景極大的含有石油地區,這結論和地質部的成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1957年石油部勘探工作會議就提出,第二個五年計劃要在塔里木、吐魯番、黔桂、松遼、六盤山5個地區安排工作力量,進行區域勘探,尋找油田。

1958年2月,時任副總理鄧小平在成都召集石油部和地質部領導開石油促進會,27日、28日的整整兩個上午,他聽取了石油部李聚奎和地質部李四光等人的專題匯報。然後指出:「石油勘探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重要原則,就是要選好突擊方向,要處理好戰略、戰役和戰術三者之間的關係,重視勘探布局的經濟效益。對松遼、華北、華東、四川、鄂爾多斯五個地區,要好好花一番精力,研究考查一番」、「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把真正有希望的地方,如東北、蘇北和四川這三塊搞出來,就很好」。

大領導的指示像一盞明燈,更是吹號令。

石油、地質兩部立即確定主攻松遼盆地,提出「三年攻下松遼,儘快在我國東方找到油田」的戰略目標,堅決不辜負領導們的厚望,儘快解決我國極度缺油的困局。

1958年2月底,李聚奎授銜為開國上將 ,重新回到軍隊工作;接替李聚奎部長一職的是余秋里,他也是個老革命,1955年授銜為開國中將,是主席親自點將、鼓勵他出任石油部部長。

余秋里在1936年紅軍長征至烏蒙山區時,時任18團政委的他率部阻擊國軍,戰鬥中左臂中彈,仍繼續指揮戰鬥;因缺醫少藥,在拖延了192天後,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就這樣成為了「獨臂將軍」。

余秋里任部長一干就是7年,帶出了一支善打硬仗的勁旅。他組織指揮了大慶石油會戰,提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的口號,發現、宣傳和培育了先進典型「鐵人」王進喜,艱苦奮鬥開發建設了大慶油田,這對扭轉當時的困難局面,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偉績下面將接著講述。

1958年4月,石油工業部成立松遼石油勘探大隊,5月升級為松遼勘探處;6 月,松遼勘探處再度升格為松遼勘探局,先後從四川、西安、玉門、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區抽調來1000多名職工,以加強松遼的勘探力量。

石油工業部在松遼盆地組織了地質詳查隊、研究隊、鑽井人、重力隊、測井隊等各類勘查隊32 個,配備3200米鑽機 2台、中型鑽機 l台、1000米淺鑽機310台,力爭大干快上,儘快找到石油。

抽調人員中,就有從石油工業部西安地質調查處來的26歲楊繼良,他是大慶油田最初的地質室主要成員之一,為設計最初的三口基準探井井位出力很大。

楊繼良是在1958年4月奉命處調往東北的,他與同是石油地質專業的夫人一起,抱著剛剛8個月的孩子,從西安急赴北京的石油工業部報到。在北京只停留了幾個小時,領到一枚松遼石油勘探處的公章,夫妻倆便奔向了東北——考慮到野外地質工作環境和條件差,尚未斷奶的嬰兒被他們狠狠心留給在天津的祖母照看。

兩人日夜兼程,趕到了吉林。讓楊繼良啼笑皆非的是,新帶來的公章還沒派上用場,勘探處又升級成了松遼石油勘探局。說是勘探局,一共也只有一千餘人,他們的工作是負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深井鑽探。

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支地質調查隊、地球物理勘探隊、大地測量隊和專題研究隊,他們踏著尚未完全消融的殘雪,開始了拉網式的野外普查。一片荒蕪的松遼盆地突然熱鬧起來,數十部地質淺鑽機在松花江南北開動。剛剛來到這裡就忙活開的石油人們雖然興奮,還是禁不住擔心,地質部和石油工業部都認為松遼盆地大有希望,但這希望真的能夠變成現實嗎?松遼盆地真的能夠找到大油田嗎?

眼看有軍隊基因的石油工業部這兩年來大動干戈,動靜很猛,就要後來居上了,地質部這邊豈肯落後,無論如何也要真口氣。

地質部除了原來的松遼石油普查大隊外,將中匈合作的116隊與原112、205、303等物探大隊合編為地質部物探局東北石油物探大隊,下有4個地震隊、3個重力磁隊,、 3個電法隊等。同時,地質部抽調駐京大批技術骨幹和管理幹部,以及甘肅、新疆各地的主要技術力量,先後充實到普查大隊。到了後來,地質部在東北有了18 支物探隊、19 個地質隊和淺鑽隊,普查、勘探力量成幾何級遞增。

1958 年4月17日,地質部松遼石油普查大隊501 鑽井隊,在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達里巴村附近的淺鑽孔南17孔,首次取到了黃褐色的含油砂岩,他散發著強烈的油氣味,現場的地質人員根本用不著化驗分析,就立即斷定這是石油生成後運移過程中浸潤過的油砂。石油作家宮柯,曾飽含深情地寫道:「如果說韓景行地質師三年前嗅到油氣味是從很遠距離飄來的飯香,那麼南17孔採集的油砂就是那口蒸飯大鍋散落在灶台上的米粒。

5月,他們又在懷德縣也鑽探到了含油砂層;這兩地的重大發現,意味著人們雖然沒有見到石油,但已經可以證實松遼盆地確確實實生成過石油。喜訊很快傳到長春,又飛到了北京;6月26日,官媒大報第三版發表了一篇「豆腐塊」《松遼平原有石油》。寥寥數百字,一下子轟動了國內外。東北無油的魔咒似乎快要被解封了。

這一年,地質部完成了扶餘、保康、四平、農達等地的重力測量,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在林甸、泰康、安達、長春、德惠等地完成了大地電流測量2863 公里,在安達縣和吉林省德惠、九合等地進行了重點地質勘察,完成淺鑽孔267 口,進尺7.14萬來米。

最關鍵的是,以原中匈合作的地震隊成員為主力,在安達地區發現了大型長垣背斜構造(指地質活動中在沉積蓋層中形成的長條形隆起,其上有若干個傾角平緩、寬大,並為同一條構造等高線所圈閉的背斜帶構造,簡稱長垣)。緊接著,地質部在構造上打普查鑽,見油砂!這一關鍵性結果,使松遼平原找到大油田的希望驟然大幅升級。從而導致後來兩部在該地域集中力量鑽探,最終確定出松基三井的井位。

大油田的呼喚催人奮進,一場大會戰已箭在弦上,引弓待發。

經過兩年篳路藍縷、披星戴月的普查,基本查明松遼盆地是個大型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盆地內具有良好的油氣前景。

然而,松遼盆地南北長約 800 千米,東西寬約 350 千米,地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面積超過26萬平方公里。地質部、石油部兩部大兵團近萬人,加上東北各地地方人員,在這自然條件惡劣,交通、資訊閉塞的廣袤原野作戰,難免出現工作交叉重複、資料不共享、溝通合作阻滯,甚至為爭功而起摩擦。

如何強化勘探效率,實現事半功倍、儘快找到大油田的目的,成為廣大參戰指揮員的頭疼事。這一點,部里領導發現後也著急,必須得解決。

04 通力協作 戰無不勝

早在1958 年 4 月間,石油工業部、地質部在何長工辦公室開會。石油工業部余秋里、康世恩及唐克、翟光明等,地質部何長工、劉景范及李奔等悉數出席。會議特別指出:當前松遼盆地勘探隊伍迅速擴大,勘探技術不斷更新,但也有隊伍素質和人員思想不一、領導作風和管理水平存在差異等現實。

大家一致認為,為了實現「三年攻下松遼」的軍令狀,必須加強團結、密切配合、發揚共產主義大協作精神,否則會誤了大事,成立松遼石油勘查協作小組勢在必行。

會議確定李奔任協作組組長,宋世寬為副組長,調李奔出任吉林省地質局副局長,分管石油普查勘探,協調勘探單位間相關事宜,促進勘探順利、高效推進。何長工還提議兩部例會每年開一次, 討論年度工作計劃,協調相互間工作。急事急辦,隨時開會隨時解決

會後,地質部派李奔赴長春向參戰各單位傳達會議精神,大家反響強烈;緊接著,各層次協作組紛紛建立起來。「千里探區一桿旗,攻下松遼人心齊,不做不利團結事,不利大局話切忌」,成了各協調組的戰鬥口號和做事準則。

這是在松遼石油普查勘探史上起決定意義的會議,是松遼勘探單位間開展團結大協作,力往一處使,早日突破出油關的良好開端。

人心齊,泰山移。地質部、石油部各曾級人員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松遼石油勘探工作的整個局面煥然一新,大家的幹勁更足了,信心更滿了,離勝利也更近了。

持續幾年的普查、鑽探活動,使石油部和地質部對松遼平原的地質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兩部通過對松遼平原內部的地質條件進行了對比,一致認為中央坳陷區是最有力的含油區(這一地區北起黑龍江林甸、南至吉林省長嶺,西起泰康、通榆,東到肇慶、扶餘,總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

其中的大同鎮長垣因位於松遼盆地的中央坳陷帶,且航磁、地震法、電法資料又表明有背斜顯示,地震淺鑽更證實了它是一個背斜、沉積岩厚度達4000-5000米的大型構造帶,含油遠景良好,必須高度關注。

萬事俱備,決戰時刻已到,該是揭開謎底、驗證成果的時候了。

1958 年 4 月 17 日, 普查大隊在吉林前郭旗達里巴屯南 17 井首次發現松遼含油砂岩,隨後在其他多處也有類似發現。這促使兩部得加快鑽探基準井,以徹底了解盆地深部地質及油氣情況。

地質部與石油工業部兩部進一步明確並肩和分工原則:地質部仍以盆地普查為主,負責物探和地質淺鑽;石油部以勘探為主,負責基準井鑽探;中國科學院配合普查,開展地質、構造等方面的宏觀理論 指導研究。

當年的總體規劃部署是:把勘探重點向中央坳陷轉移;物探大隊繼續以地震圈定大同鎮長垣構造為主;普查大隊繼續加強大同鎮地區地質、鑽探、構造發育特徵研究;勘探局在地質部圈閉構造上進行鑽探。

根據布羅德教授建議,由地質部靳元貴和石油部張文昭共編1959 年松遼勘探總體設計:①橫貫松遼盆地 4 條區域性綜合大剖面,解剖 松遼盆地石油地質特徵;②選擇 10 個構造進行詳查;③選擇個構造 進行預探;④擬定3口基準井位,含松基3井。

05 不省心的三口井

所謂基準井,是指在油氣區域勘探初期,鑽得幾口從上到下全部取芯的探井,它的主要目的是鑽取地層深處的沉積岩石,直觀地了解地層的沉積規律和物理化學成分。基準井一般要使用大型鑽機,儘可能將沉積岩層鑽透,鑽達基岩,以便獲取完整的地質信息。不過,由於國內石油嚴重短缺,等不及過長的勘探時間,因此,石油工業部對松遼盆地勘探的要求是將鑽探和找油兩項任務結合起來,要求同時進行。

當時,松遼局僅有兩台能打深井的蘇式烏德鑽機,每打一口基準井,都要耗費幾百萬元,花費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物資有限,時間緊急,即便是以發現油砂的南17孔為圓心,可供選擇的面積也有3萬多平方公里,哪裡才是布置井位的理想位置?

這道難題,擺在了25歲的基準井綜合研究隊隊長鍾其權面前。鍾其權,195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系,和楊繼良一樣,他原本在西北高原進行石油地質調查,接到調令,二話沒說,一身單衣便趕到了凍土尚未完全融解的松遼前線。他帶著基準井隊隊員,現場勘察,反覆與地質部普查大隊磋商,查閱了幾噸重的物探資料。

經過磋商、論證,石油部和地質部一致決定,選擇在看好且有特點的3個地塊,各打下一口基準油井,分別命名為「松基一井」、「松基二井」、「松基三井」。

兩部相關人員經過討論,一井、二井的具體井位很快就定了下來,分別位於中央坳陷盆地中央的南北兩端, 1958年初夏,石油工業部從玉門油田抽調了兩部蘇聯製造的烏德重型鑽機,組建了32115和32118兩支鑽井隊,承擔鑽探松遼1#、2#號基準井的任務。

然而,在松基三井的選址上,地質部松遼普查大隊與石油部松遼勘探局發生較大分歧;地質部普查大隊韓景行依據資料與物探大隊研究,建議在盆地西坡一帶鑽基準井;而石油工業部松遼石油勘探局則提出在盆地靠東的位置布鑽。雙方各抒己見,都有道理,於是松基三井的定位問題成了難產兒。

為了獲得更夯實的論據,兩部的技術人員不是在野外調查,就是在辦公室研究資料。

1958年,7月9 日,松遼石油勘探局32118鑽井隊在黑龍江安達縣吉星崗鎮和星村趙家屯附近開打「松基一井」。四個多月後達到了1879米的深度,取出的岩心中意外地出現了基岩隆起的物證,說明松基一井的位置選在了凹陷隆起的翼部,鑽穿了沉積岩層。

8月6日,32115鑽井隊在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松花江南岸的登樓庫附近打下了「松基二井」。

而對於「松基三井」,大家可是操碎了心。

6月底的一天,東北石油物探大隊電法二隊在野外施工時,剖面測線穿過安達縣大同鎮西北高台子屯時,發現有明顯的基底隆起,正處於盆地坳陷的中心,這種獨特構造堪稱國際油氣藏最佳模式的中國版,引起了分隊技術負責曲福生的注意,他多次確認後,覺得意義重大,於是立即將此成果資料報送給大隊。

7月,為徹查隆起性質,大隊派出電法二隊和地震三隊先後三進三出大同鎮,地震三隊,到高台子電法隆起上進行地震驗證工作,初步確認高台子的局部構造。一再加密測線反覆驗證、追蹤 核實。終於在中央坳陷發現「凹中隆」,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發現航標一樣振奮人心。

一天,基準井研究隊隊長鍾其權、地質師楊繼良等幾位地質師到地質部長春物探大隊所屬的地震隊收集新的地震資料,看到了高台子的構造。鍾其權不由得眼前一亮:一個大凹陷之中隆起局部圈閉,這種「凹中之隆」的構造極有可能富集石油。恰巧,這個位置還與松基一井、松基二井構成了一個近似等邊的三角形,符合基準井的布探規則。就這樣,鍾其權、楊繼良提出了在高台子構造上布置松基三井的方案,果然,徵詢地質部意見後被認可了。

1958年7月底,石油工業部在玉門召開會議。審查批准了松遼石油勘探局編制的第二個五年規劃和1959年的工作安排;根據主任地質師張文昭、楊繼良、鍾其權的提議,做出在高台子構造上鑽「松基3井」的部署,把松基三井列為核心工作,要求他們儘快確定具體的井位位置。

1958 年 8月初,又發現了中央坳陷新成果; 8月下旬,物探隊技術負責朱大綬又提供了中央坳陷帶大同鎮高台子隆起的最新資料,以及布設第三基準井的建議方案。

朱大綬、韓景行與石油部松遼石油勘探局的張文昭、鍾其權、楊繼良等多次磋商松基3井的具體井位地點。直到9月3日,他們一致贊同將井位確定在了黑龍江省安達縣大同鎮高台子屯的電法隆起上,這樣就可以通過後面的基準鑽探,全面了解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的地層、構造和含油情況。

年輕的地質師們滿懷希望地將修改5次的方案報送給石油工業部,沒想到,石油工業部審定認為,尚需補充局部資料,以便更詳細論證。近乎嚴苛的態度背後,是石油工業部對既可以了解地層又能兼探油層的松基三井的強烈渴望。

地質部立即下文指令原先擔任高台子構造勘探的地震三隊,盡一切努力圓滿完成補充工作。正在明水縣的地震三隊顧大局,立刻停下手頭工作,返回舊址,夜以繼日投入加密測線、精準勘探,直至任務完成,方才返回。

10 月初,鍾其權、朱大綬、劉廣信直奔正在黑龍江明水縣的地震三隊勘探工地。他們接過該隊技術負責人郭建達交出的新高台子構造圖,那是由4條清晰地震測線而圈出的高台子構造圖;鍾其權他們精雕細琢,思慮再三後,最終微調了下,將松基 3 井敲定在大同鎮西北小西屯以東,高台子以南的永躍村旁。

「松基三井」離「松基一井」約130公里。距「松基二井」約180公里。

11月24日,石油工業部正式批准了「松基3井」井位,但並沒有馬上開鑽,而是要先看看「松基一井」、「松基二井」的鑽探情況再說,原因是當時重型深鑽機僅有兩台,得看哪台先幹完活後,再調它過來開鑽「松基三井」。

為加強高台子構造的地震勘探,地質部新組成地震四隊(技術負責于占元),橫掃大同鎮南北長130~160 千米,寬 90~30 千米的圈閉;經地質淺鑽驗證,證實高台子地震隆起延長達150公里,由8個局部構造共同組成大同鎮長垣帶。8個局部構造分別為喇嘛子、薩爾圖、杏樹崗、高台子、太平莊、葡萄花、敖包塔、鄭新莊。

轉眼就到過年了,1959年的春節是2月8號,但石油、地質人的這個春節過得並不踏實。

1958底到1959年開春期間,石油工業部的蘇聯石油地質總顧問布羅德多次親自帶隊到松遼盆地進行考察,肯定了在高台子構造上布井最有希望發現油氣藏。

1959年2月11日,春節期間,石油工業部余秋里部長、康世恩副部長等到地質部副部長何長工家中,商討共同加速松遼盆地石油勘探問題,兩部領導一致同意在春節後先停掉1井的活,抓緊將寶貴的鑽機轉去開鑽「松基3井」,並對兩部人員分工協作做了進一步部署。

到了1959年1月底,「松基一井」自開鑽以來已歷時 6個月,鑽探到了地下2300多米,下套管至一千八百米時出現了技術、材料等方面的故障,不得不停工,計劃深度3200米已不可能完成。但這一深度已經穿越了六個小油層,發現了大段的生油層和砂岩儲油層,還有能夠封存住油氣的泥岩蓋層。由於在春節期間收到了停鑽指令,接下去也只能做好善後了。1959年3月22日,「松基一井」固井,此時油井其他狀況尚屬正常,只是未見油流,算是失敗!

遲些開工的「松基二井」也不簡單,當鑽到 162米深時就出現油砂,給了人們無限期待,接著1000多米的深度都沒有任何油徵兆,再接著在1252米以下,泥漿裡帶出了油花和一串串氣泡,井場上頓時一片歡騰。這不就是油嗎!誰知,由於鑽具不配套發生了鑽杆斷開的事故,松基二井的進程慢了下來。

一井、二井的不順,讓大家的心頭涼了大半截。在巨大的失望中,扛著無比壓力的石油、地質人,決定開鑽「松基三井」,而「松基二井」則繼續深挖,一探到底,徹底搞個明白。

當年的春節一過,已結束「松基一井」鑽探任務的32118鑽井隊,在漫天冰雪中開始了大遷徙。他們帶著總重量超過100噸的蘇聯烏德鑽機,從安達縣任民鎮搬到130公里外的大同鎮;由於沒有大型載重汽車,只有鄉間土路可走,工人們人拉肩扛車推,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完成搬家。

鑽井隊的隊長是包世忠,地質員朱自成,他們到達大同鎮高台子村後,在茫茫風雪裡,花了大半天時間才找到鍾其權親手砍下並釘牢的一根木樁,那時「松基三井」 井位的標誌。

4月11日,大同鎮高台子村西側,包隊宣布開鑽,副隊長喬汝平點燃了手工製作的10掛1000響長鞭。鞭炮硝煙中,高大的烏德鑽機隆隆開鑽。附近的老百姓都跑來圍觀這轟鳴的鋼鐵巨獸,孩子們看傻了,有老人手捻鬍鬚、哈著熱氣,不緊不慢地說到:「這傢伙氣力真大!

松遼局的地質師和鑽井工人們可沒有百姓們那麼輕鬆、說笑。地質室主任張文昭直接吃住在施工現場,緊盯著取出來的每一米岩芯,唯恐漏了些什麼。工人們在1879米深的松基一井沒有見到任何油花,這次松基三井開鑽,心裡當然更加著急、期盼。

時間一天又一天地流逝,轉眼就到了7月20日,這天,艷陽高照,鑽井深度已抵達1112米,井眼返出來的泥漿中出現了油珠和油花,一筒岩芯從井下取出來,卸掉鑽頭,顏色棕黃、含油飽滿的砂岩出現了,這塊油砂雖然只有十幾厘米厚,但它意味著松基三井鑽到了油層。

自從一年前從玉門來到松遼盆地後,32118井隊人員還是第一次聞到原油的芳香,當時正在井隊擔任實習地質員的朱鼎科回憶:「見到油砂,真好比久旱逢喜雨,一切疲勞頓時消失了。全隊上下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工人們把那塊油砂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行內人都明白:這回有大戲,它跑不掉了;但被前2口井折騰夠嗆的他們,只是內部自喜歡,不敢對外張揚,誰也不敢保證接下來不會出什麼么蛾子。

繼續往下鑽,含油砂岩不斷出現,在1100米至1200米井段,含油砂岩竟多達五六層,有的油砂剛取出時,還有不少氣泡往外冒,地質人員取樣後,劃一根火柴一點,居然燃起了火苗!毫無疑問,這是與石油伴生的天然氣;在場的人都樂壞了,有老工人形容說:那股喜勁兒,比娶媳婦抱孫子時還樂!」

06 好事多磨

「松基3井」的設計井深是3200 米,在設計時就明確了要將鑽探和找油結合起來;按照一般的鑽探模式,基準井的任務就是鑽取岩芯以了解地層的沉積規律,即便發現了良好的油氣顯示也要繼續向下鑽,直到鑽達基岩。

現在已經發現了油氣,是繼續再往下鑽,還是停鑽試油?這得考慮清楚,不過這等大事勘探局也無法決定的,需要上層拍板定論。

恰好的是,康世恩副部長那時正陪同蘇聯石油部總地質師米爾琴科來到了哈爾濱。康世恩當面聽取了松遼局的詳細匯報,便提出停鑽試油,而米爾琴科卻激烈反對,說:「搞勘探要講究程序,基準井要完成基準井的任務,完井後才能試油。」

康世恩解釋道:「這口井才打了1000多米,如果全井取完芯,起碼還得花半年。井身浸泡時間長了,恐怕到時有油也試不出來。如果現在試油,有開採價值,可以立即開發,另外再打一口基準井也可以嘛。」

兩人爭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等更高級別的人決策。

幾天後,32118鑽井隊接到了石油部的加急通知:立即停鑽試油。這讓蘇聯人感到不可思議、莫名其妙,畢竟該井還沒鑽探到目標值的一半,實在窩囊、可惜了。

其實,石油部這麼做是有隱情的,可並沒讓蘇聯專家知道。一是國內急需石油,越早產越好;二是中蘇關係出現了不好苗頭,得做最壞打算;三是最關鍵的,松基三井在鑽至845至875米深度時,由於技術裝備和追求速度的原因,發生了井斜,在鑽具不配套的情況下幾次糾偏都沒有成功,如果按原計劃向3200米深度繼續鑽進,按照當時的技術水平和設備補充,肯定要壞事,到時,井廢了不說,眼看著即將到手的石油也可能飛沒了。

1959年8月,「松基三井」停鑽,開始固井,再擇時試油。

在此期間,遠在180多公里開外的「松基二井」也哈哧、哈哧個沒停;到了當年9月15日, 已幹了13個月的「松基二井」達到2887.63米深,情況很不好,經集體研究,決定就此完鑽不再深入了。通過試油,一年前發現的油花和氣泡早已不知去向,松基二井最終沒有獲得工業油流,又是一次失敗!

最後,大家的目光全聚焦在「松基3井」上,個個心眼都吊到了嗓子口,一邊默默祈禱好運降臨,一邊緊張地靜候試油佳音。

在固井專家彭佐猷指導下,松基三井固井成功,於1959年8月29日順利完井,進深最終落在1461.76米。

隨後,石油工業部派出試油專家組很快來到「松基三井」現場,組長趙聲振工程師,組員邱中建、蔣學明、張文昭和焦亞斌等。

好事多磨,幸福可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試油人員射開封層之後,井裡卻無聲無息,眾人一下子傻眼了,稍鎮定後,在現場指揮的康世恩指示大家用提撈法排乾井筒里的清水,以降低井筒液柱壓力。

原來是井筒里的水柱太深、壓強過大大,壓住了下部的油層,只有將井筒里上部分的水撈掉,減小壓強,深埋地下的油層才能在地層壓力下湧上來。

提澇工作看似簡單,幹起來卻相當艱苦。現場參與試油工作的技術人員趙聲振後來在《松基三井試油工作回憶》一文中寫道:「我們當時日日夜夜在井口工作,被提撈鋼絲繩上灑下來的原油淋得滿身油污,當時又沒有勞保服,油衣服替換不下來,個個都成了油人了。

披星戴月的提撈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了20多天,據觀察,勝利已在招手;不過,這20多天的漫長等待,對備受煎熬的地質石油人來說,簡直有世紀之長。

07 歷史一刻

9月26日,「松基三井」現場,一大群人圍著,默默地等待著。這群人中,有國內著名地質學家、有石油勘探隊的工作人員,還有前來圍觀的附近群眾。其中肯定少不了康部長。

下午3點過後,已有少量油花從鑽孔處汩汩湧出,井內的液面也慢慢回升,當墜落在井底的鑽機螺絲杆被撈了出來時,井筒液面一下子到了井口,並傳來噗噗涌動聲,現場一片肅靜,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盯著出油碰咀,不敢有絲毫眨眼。

下午3時45分,9.5毫米油嘴放噴,一條黑色的油龍順著管子噴薄而出,油流越來越大,越來越猛烈。油花飛濺中;現場「噌」的一下沸騰了起來,人們情不自禁地喊叫,歡呼,跳躍、擁泣……。

多年來的「為國找油」,不就是在等這一時刻嗎!這是見證歷史的偉大時刻,它似乎宣告著我國石油自給時代即將到來,一個大城市也將出現。

9 月 26 日當天的一晝夜,「松基三井」共噴出原油 14.9 立方米,求產得知約12噸。

沒多久,松遼石油勘探局黑龍江石油大隊位於哈爾濱的辦公室電報機響了起來,實習員朱鼎科迅速將電報翻譯出來:松基三井噴油。譯完文字的那一刻,他激動地跑到樓道喊了起來:「噴油了,松基三井噴油了!」聽到喊聲的同事們紛紛涌了出來,高興得拍手跳躍,奔走相告,不約而同地喊道:「我們給國慶十周年獻上了最好的禮品!」緊接著,黑龍江石油大隊的幹部組織人寫好喜報,敲鑼打鼓地去向省委報喜。

第二天傍晚,李四光在北京西山象鼻子溝寓所,設家宴為即將回國的米爾琴科餞行。作陪的有何長工、劉景范、余秋里、康世恩、唐克及另外幾位專家。分別在即,大家互相祝酒致辭。這時,一份電報送達,內容自不待言,何長工一看,抑制不住興奮,馬上把電報轉李四光等人傳閱,大家都由衷地高興、打趣。

緊接著,9 月 29日,地質部普查大隊二區隊513鑽井機台,在吉林原扶餘鎮雅達紅屯的扶 27 井試油成功,獲原油 2. 5 立方米。這是後來吉林油田發現的標誌。

大同高台子油田和扶餘油田的幾乎同時被發現,是石油地質人向國家10 周年慶獻上的一份久盼而珍貴的大禮。《吉林日報》最早報導了《松遼平原已經探出石油》的消息,這個干百年來從未有過的喜訊,引起了全國轟動。

新中國的石油人在松遼平原找油的艱辛,終於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前夕得到了最好的回報,32118鑽井隊的司鑽王順,作為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當年的國慶觀禮。

連續幾天裡,松基三井的原油日產量穩定在9至13噸之間。在用不同的油咀、不同的工作制度進行試采後,證實了松基3井可穩產、量產,工業開採價值大。

地質部與石油工業部就此聯合向東北三省省委及 3 個勘探單位發賀電:這是我國石油勘探戰線的重大勝利,是3 個勘探單位團結協作的勝利,在我國東北工業區發現油田意義十分重大。

08 大慶來了

有了「松基3井」的好兆頭,松遼的石油地質人意識到大同鎮地下的長垣構造大概率就是個「聚油大寶地」,接下來一個比一個勁爆的好消息逐級加強證實了這個猜想。

在論證、定位松基3井的同時,地質部東北物探大隊加緊對原圈定的大同長垣8個構造細查慢探,先是發現「葡萄花構造」是一個比高台子更大、更有就途的構造。1959年3月13日,松遼石油勘探局提出了預探葡萄花構造的總體設計,在構造的三個大剖面上布置9口探井。同年10月1日開鑽其中的第一口井「葡1井」。

1959 年底,再度地震探測構造後,進一步顯示出北起喇叭甸,南到敖包塔的完整背斜帶,是一個遠景非常好的大長垣構造,經過石油部的專家和松遼石油勘探局地質室的專業人員共同分折,得出大同鎮長垣北部的喇叭甸、薩爾圖、杏樹崗3個構照可能是油層更厚、產量更高的地區。

有了「松基一井」的出油驗證,加上葡萄花、喇叭甸、薩爾圖、杏樹崗等構造顯示可能有更大的油量,這樣看來,大同長垣儼然就是一個隱隱待現的大油田。這怎不令所有知情人驚喜萬分,幹啥活都越來越起勁。

1959年11月8日,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到大同鎮的石油勘探現場,祝賀、慰問辛勞苦幹的地質石油人;看到松基三井噴油的壯觀情景,不勝感慨,歐陽欽提議,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把松基三井所在的大同鎮改名為大慶鎮(區)。隨後,石油工業部決定將松遼盆地發現的這些出油構造群命名為大慶長垣(即原大同長垣),發現的油田命名為大慶油田。

限於篇幅,本精彩故事未完待續,敬請接著看下一篇,暫名《驚心動魄的石油大會戰》。另外,本文長達21188字,能看到結尾,大家辛苦了,煩請在評論區打出告知「看完」兩字,好統計一下這麼有愛有耐心的總人數,不勝感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