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乳山寨鎮南司馬莊村,張學良夫人于鳳至祖籍,曾是乳山縣駐地

攝影師二木先生yyds 發佈 2022-10-23T18:55:40.666855+00:00

南司馬莊村位於乳山寨鎮西北部,埠乳公路西側。有耕地2250畝,山坡地、坡地各半。有山巒3000畝。全村576戶,1466人。明天啟元年(1621年),於象澤、於象謂由司馬莊南遷一里許立村,取名南司馬莊。後有王、趙、劉、安、張等姓遷入,于姓戶數占93%。

南司馬莊村位於乳山寨鎮西北部,埠乳公路西側。有耕地2250畝,山坡地、坡地各半。有山巒3000畝。全村576戶,1466人。

明天啟元年(1621年),於象澤、於象謂由司馬莊南遷一里許立村,取名南司馬莊。後有王、趙、劉、安、張等姓遷入,于姓戶數占93%。主要姓氏為于姓,其次有王、趙、劉、安、張、曲、楊、高等共計15姓。

南司馬莊村內海拔20米處,有一株銀杏樹,雌性,胸徑1.5米,高13米,主枝冠幅12米×11米,樹齡400餘年。從2.8米處向東、向西各長出一大側枝,好像伸出兩隻胳膊,子樹是從基部的老銀杏樹中間生長出來的,子樹高26米,胸徑1.2米,樹齡200餘年。兩隻胳膊將子樹摟在懷裡,當地村民稱為「懷抱子」。子樹頂部樹冠圓球形,好像一把保護傘,將雌性樹體牢牢罩住。

南司馬莊于氏故第(於相宸故居),建於清代,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故第共7排,每排共5間;南北長104米,東西寬20米。前三排現被村委使用,保存較好。後四排現被村民使用,整體保存較好。於相宸為司馬莊于氏第二十一代,清同治貢生,曾任曹州府教授。村中曾建有李氏貞節牌坊,乾隆五年御賜,十三年建成。1966年春被「破四舊」拆除。至今仍存在刻有聖旨的石碑。

南司馬莊村人傑地靈,自清康熙二十四年,就有叔侄三人一科得中三任教誨之舉。於紳,清康熙二十四年,舉人,任成山衛教授。於鋪,清康熙二十四年,貢生,任安丘教育。於淳耀,清康熙二十四年,貢生,任青城教育。於培基,清道光年間舉人,在清王府任教職。於相宸,清同治年間,貢生,任曹州府教授。民國年間,有於曾欣、於進階、於宗家、於延曾、於開祥、於樂慶等教授級人物。建國後輸送200名研究生和本科大學生。

1940年8月建立村黨支部,在革命戰爭年代先後有10名烈士為革命捐軀,其中,著名烈士於祥天任縣大隊偵察排長,3次立功受獎;著名烈士於學天為偵察排長,為掩護機關領導轉移英勇獻身。該村民國時期為海陽縣區政府駐地,20世紀40年代為乳山縣區政府駐地,是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女士的祖籍。該村有2位百歲老人,冷京娥,女,1903年11月出生,卒於2006年9月;於壽年,男,1904年2月出生,卒於2007年2月。

村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花生。林、果業較為發達,有果園200餘畝,年水果總產量達500多噸。草莓大棚200個,年收入300~400萬元,是村民致富的主導產業。

海陽大秧歌從清末年間在司馬莊傳承至今。1948年成立歌舞劇團,1954年改組呂劇團,1963年改編京劇團,70年代改為唱現代京劇。

新農村建設成績顯著。2008年,整修硬化街道及娛樂場所12000平方米。2009年,硬化街道4000平方米。2012年,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投入80萬元,漿砌花牆2640平方米,漿砌水溝4000平方米,安裝路燈36盞,栽種各類苗木1.43萬株,硬化街道4000平方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