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甘嶺戰役爆發70周年

我們的天空 發佈 2022-10-23T19:44:44.326684+00:00

今天是上甘嶺戰役爆發70周年。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期間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共歷時四十三天,雙方在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又由戰鬥發展為戰役。

「雄獅怒吼豺狼盡,氣壯山河美帝驚。」今天是上甘嶺戰役爆發70周年。此刻讓我們重溫這場戰役,去銘記這段輝煌歷史,傳承並發揚偉大的「上甘嶺精神」。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期間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共歷時四十三天,雙方在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又由戰鬥發展為戰役。志願軍參戰部隊依託坑道與敵反覆爭奪陣地二十九次,最終取得了勝利。

上甘嶺戰役中的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平均每秒就達6發,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彈爆炸。美軍在此役中,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許多岩石坑道的長度被炸短了三四米。後來,美軍火力傾瀉的專用名詞「范佛里特彈藥量」就是在這次戰鬥中產生的。

上甘嶺戰役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圖騰。革命先輩們用生命鑄就了不朽的「上甘嶺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乘風破浪、奮勇前行。「上甘嶺精神」被譽為是奉獻、拼搏、勝利的象徵。

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勝利的奉獻精神。「一腔熱血因國灑,萬里枯骨起豐碑。」排長孫占元在兩條腿被炸斷的情況下,仍堅持指揮戰鬥,當美軍衝到他身邊時,他毅然地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保證了反擊戰鬥的勝利;作為通訊員的黃繼光,在部隊衝擊受阻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體堵塞敵人的槍眼,為部隊前進開闢了道路,保證了反擊的勝利;剛剛入伍不久的胡修道,在戰友都傷亡的情況下一人頑強作戰,從上午打到黃昏,打退了敵41次衝鋒,殲敵280餘人,在後續力量的增援下,守住了陣地。為了這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犧牲或負傷共有1.15萬餘人。先烈們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面目。

不屈不撓,團結戰鬥,戰勝困難的拼搏精神。「松骨峰邊忠士勇,上甘嶺上鐵軍堅。」上甘嶺戰役中,面對敵人炮火的狂轟濫炸,16個連隊全部被打散,其中堅守陣地的15軍45師134團3營8連傷亡慘重,被迫轉入坑道作戰,面對斷水斷糧的絕境,8連成立了「坑道臨時黨支部」,將來自16個單位的官兵凝聚在一起,黨員骨幹帶領剩餘官兵頑強戰鬥。坑道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堅強領導,將官兵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克服困難,堅持戰鬥。為鞏固和恢復597.9高地做出重要貢獻。其中,廣為傳頌的「一個蘋果的故事」,更是彰顯了危難關頭戰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成為上甘嶺戰役中官兵團結友愛、克服困難的典範。

英勇頑強,堅決戰鬥,血戰到底的勝利精神。「炮震槍林英烈死,金戈鐵馬霸雄歸。」15軍45師134團3營8連官兵用生命踐行「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的鐵血連魂,浴血奮戰43天,堅守坑道14晝夜,3次打光3次重建。戰士們憑著英勇頑強的革命意志堅持戰鬥,最終將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的主峰,取得了上甘嶺防禦戰的徹底勝利。

中華兒女報國心,鐵骨錚錚可愛人。正是因為可愛的志願軍將士們為了勝利一次次奮不顧身、英勇頑強的戰鬥,才有了如今的和平年代。正是他們衝鋒陷陣、血戰到底,取得了最終勝利,新中國才不會再次沉淪,民族復興才有希望。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不僅給了敵人沉重打擊、徹底粉碎敵「金化攻勢」,還奠定了朝韓的南疆北界、換來東亞地區幾十年的和平。秦基偉將軍說:「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隊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

銘記來時路,奮力譜新篇。一直以來,空降兵部隊始終把上甘嶺精神作為激勵廣大官兵戰勝艱難險阻、創造輝煌戰績的傳家法寶,代代相傳,發揚光大。新時代的空降兵部隊官兵賡續先輩精神血脈,握起傳承70年的接力棒,先後圓滿完成了搶險救災、聯演聯訓、國際軍事比賽等多項重大任務,以奮進姿態衝鋒在前行道路上,用實際行動譜寫著新時代篇章。

風雨70載,雖然上甘嶺戰役的硝煙早已散去,但留下的「上甘嶺精神」將會永世傳承。這種上甘嶺精神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勝利的奉獻精神;是不屈不撓、團結戰鬥、戰勝困難的拼搏精神;是英勇頑強、堅決戰鬥、血戰到底的勝利精神。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要把學習發揚「上甘嶺精神」作為一種使命,並將其內化為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力量源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