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護衛隊升旗手:千錘百鍊 守好天安門廣場那抹中國紅

環球網 發佈 2022-10-24T00:52:21.915719+00:00

央視網消息:到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儀式是很多人一定要完成的心願。每天,在天安門廣場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在一代代國旗護衛隊升旗手手中展開,與太陽一同升起。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到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儀式是很多人一定要完成的心願。每天,在天安門廣場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在一代代國旗護衛隊升旗手手中展開,與太陽一同升起。下面我們來認識其中兩位升旗手——執行了11年升旗任務的張自軒以及他的徒弟張威。

今年十月一日清晨,24歲的升旗手張威身扛國旗,引領著升旗隊伍,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將天安門廣場上這面巨型國旗完美展開,順利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國慶升旗任務。這個瀟灑展旗動作背後是張威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

指導張威訓練的是有著11年升旗經驗的升旗手張自軒。天安門廣場上每天升起的是神州大地每天升降的最大的一面五星紅旗,長5米,寬3.3米,淨重就有5斤,一旦遇到下雨颳風,旗幟重量將明顯增加。為了將這面巨型國旗拋向空中,完美展開,張威要手托10斤重的啞鈴,每天練習展旗動作三百次以上。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威:我在做最後一組的時候,快到休息的時候,做不動了,反而那個時候增大了訓練量,要求我再做10個。到最後再做10個的時候,手裡面感覺拿了20斤,身上已經沒勁了。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自軒:有時候他會說累得受不了了,我會激勵他,你別看現在累,我會讓你更累。

面對張自軒苛刻的要求,張威只能咬牙堅持。沒過多久,張威驚喜地發現了自己的變化。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威:在休息之後,身體緩過來的時候,我再拿上啞鈴去練的時候,反而感覺自己能使上勁,這就是負重訓練的效果,增強自己的力量和肌肉的記憶,每次能做出來一樣的動作。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自軒:越累的時候越是他長本領的時候,只有在你越苦越累、越想放棄的時候,再給你咬牙給股勁,那個時候是最好的進步,進步也是最大的。

除了早上升旗,升旗手還要承擔每天傍晚的降旗任務。降旗時,升旗手要用標準流暢的13到15個動作將這面16.5平米的特號國旗收起。半分鐘時間裡收起一面相當於普通臥室面積的巨大旗幟,每一個動作都要快速有力。由於指尖與旗幟快速摩擦,張威幾次訓練下來,手套就會磨破,指尖也磨出了水泡。

不僅如此,一開始不得要領的張威還要忍受刻骨銘心的疼痛。

為了讓張威更快熟悉動作要領,張自軒讓張威取下手套,空手反覆砸向旗杆。

這看上去殘酷的一幕,不僅是張自軒要幫張威克服心理障礙,也是源於自身大風天氣執行任務的經歷。

作為師父,張自軒十分嚴格,面對自己,其實更加苛刻。去年為迎接建黨百年慶祝大會的升旗任務,入伍11年的張自軒比任何一個新兵訓練還要刻苦。每天拿著啞鈴揮臂1300次,扛著掛著三個水壺的旗杆正步行進5公里,三個月體重下降了23斤,才有了最終任務的完美執行。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自軒:訓練強度大的時候吃不下飯,也是硬逼著自己,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為長時間重量壓在身體的右肩上,拿筷子抬手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有時候太累了就用左手吃飯。

想到師父作為一個老兵,比自己訓練強度還大,張威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一聲不吭咬牙堅持。

11年來,張自軒經受住了各種考驗,零失誤地執行了7000多次升降旗任務。只有張自軒自己知道,這7000多次零失誤是怎樣堅持下來的,三年前暴雨中的一次降旗任務就讓他始終難忘。

因為下暴雨,天安門廣場上空空蕩蕩,當國旗護衛隊出現時,原本在地下通道躲雨的人們紛紛涌了上來。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自軒:一看戰士們渾身都淋透了,沒有打傘,自發地就把雨衣、雨傘全收了,有的人在人群中高喊國旗護衛隊好樣的,祖國萬歲,加油之類的話。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臉上流的是淚水還是雨水,那種發自內心的支持和喝彩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激勵和鞭策。我感覺我肩上扛的不僅僅是一面國旗,扛起的更是我們億萬中國人的愛國心和凝聚力。

在加油聲的激勵下,張自軒順利完成了那次降旗任務。師父的這次經歷也激勵著張威日常更加刻苦的訓練。

今年十月一日的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上,當張威分秒不差地將五星紅旗高高升起後,他也聽到了現場無數群眾的歡呼吶喊。

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升旗手 張威:都在喊祖國萬歲,中國加油,我愛你中國。我知道我扛著的不是一面普通的國旗,更是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重託。我會更加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確保任務萬無一失,不負人民群眾對這面國旗的熱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