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城市導覽:10 個地標建築+ 20 個當代建築

建日築聞 發佈 2022-10-24T01:07:38.757937+00:00

後來,紐約市從 1899 年的 Park Row 大廈開始,連續 75 年成為世界最高建築的所在地。其中包括 10 個必看的地標性建築和 20 個當代代表性建築,這些建築來自 Foster + Partners、BIG、Heatherwick Studio、David Chipperfield、Skidmore Owings & Merrill、Santiago Calatrava 和 Herzon & de Meuron 等知名建築師。

作為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市是世界上最多樣化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被許多人認為是全球媒體、文化、時尚藝術和金融的 中心。紐約市是 1624 年由來自荷蘭共和國的移民建立,此後發展成為「不夜城」。

雖然紐約市幾乎存在每一種風格的建築,但這座大都市因摩天大樓而舉世聞名,既有新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等歷史風格的高樓,也有當代建築多種表現形式的大廈。第一座給紐約帶來世界最高頭銜的建築是 1890 年的紐約世界大廈(The New York World Building)。後來,紐約市從 1899 年的 Park Row 大廈開始,連續 75 年成為世界最高建築的所在地。

以下列表展示了 30 座標誌性的現、當代建築,將為您首次訪問紐約市提供一個良好起點。其中包括 10 個必看的地標性建築和 20 個當代代表性建築,這些建築來自 Foster + Partners、BIG、Heatherwick Studio、David Chipperfield、Skidmore Owings & Merrill、Santiago Calatrava 和 Herzon & de Meuron 等知名建築師。


必看標誌性建築

西格拉姆大廈

建築設計:密斯·凡德羅

克萊斯勒大廈
建築設計:威廉‧凡艾倫

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
建築設計: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TWA航站樓
建築設計:埃羅·沙里寧

帝國大廈
建築設計:Shreve, Lamb and Harmon

熨斗大廈
建築設計:丹尼爾·伯納姆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建築設計:SANNA

麥迪遜大道 550 號(原 AT&T 大樓)
建築設計:菲利普·詹森和約翰·伯吉

紐約高線公園
建築設計: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Diller Scofidio + Renfro

第五大道 Apple Store
建築設計:福斯特建築事務所


新地標性建築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
建築設計: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世貿中心交通樞紐
建築設計: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世界貿易中心三號大樓
建築設計: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The Shed 藝術中心
建築設計: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哈德遜廣場 10、 30、 55 號樓
建築設計:KPF

MoMA 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擴建
建築設計: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哈德遜河小島公園
建築設計:Heatherwick Studio + MNLA

范德比爾特一號
建築設計:KPF

哈德遜廣場 Vessel
建築設計:Heatherwick Studio

西 57 街 111 號超高層住宅
建築設計:SHoP Architects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建築設計:倫佐·皮亞諾建築事務所, Cooper Robertson

莫伊尼漢列車大廳
建築設計: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eonard 大街 56 號
建築設計:赫爾佐格& 德梅隆建築事務所

曼哈頓西 57 街超高層住宅
建築設計:BIG 建築事務所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建築設計:倫佐·皮亞諾建築事務所, Cooper Robertson

獵人角社區圖書館
建築設計:斯蒂文·霍爾建築事務所

西 28 街 520號
建築設計:扎哈· 哈迪德建築事務所

紐約微笑公寓
建築設計:BIG 建築事務所

歷史性旋轉木馬的水晶屋
建築設計:讓· 努維爾

春街糧倉
建築設計:Dattner Architects

布萊恩特大廈
建築設計:戴維·奇普菲爾德



編輯:邵珠琦;譯者:王淳

*本文內容來自建築事務所

翻譯、標題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轉載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請聯繫設計團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