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鎮山,為什麼不如五嶽有名?

旅遊風物誌 發佈 2022-10-24T01:58:55.352936+00:00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古代,還有「五大鎮山」,分別為東鎮沂山、西鎮吳山、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

旅遊風物誌,攬四海勝景,博人間風華。


眾所周知,山東有泰山,陝西有華山,湖南有衡山,山西有恆山,河南有嵩山,東西南北中,五座名山,各有特色, 總稱「五嶽」。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古代,還有「五大鎮山」,分別為東鎮沂山、西鎮吳山、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

這裡提出一個問題,中國五大鎮山,為什麼不如五嶽有名?

很多人會說,五嶽多有名,五大鎮山,有的聽都沒聽說過,當然不如五嶽有名了。

這麼說,也對,但是,這只是結果,並非原因。

接下來,咱們主要從帝王封禪、祭祀的角度來分析。


五嶽之所以著名,與歷史文化的厚重,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泰山,自古有封禪祭祀的傳統,這個自古,還不止於有明確記載的歷史,主要是上古時期,只要是大家能想到的上古賢君明主,幾乎都來過泰山,司馬遷認為,主要有12位,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


當然了,這個時期的人物,有些難以存證,所以說,主要是看後世之君,從秦始皇開始,到宋真宗為止,真正到泰山封禪的皇帝,一共是6位,其中,漢朝的皇帝兩位,一個是漢武帝,一個是漢光武帝;唐朝的皇帝兩位,一個是唐高宗,一個是唐玄宗。

泰山封禪,彰顯的是國力,所以說,漢唐盛世,名不虛傳。

再者,對皇帝的要求,也比較嚴苛,不是哪一個皇帝都有資格去泰山封禪,所以說,宋真宗之後,後世帝王,也就不想去了。

毫無疑問,封禪,抬高了泰山的地位,事實上,五嶽皆有封禪或帝王巡獵的事跡,比如武則天,選擇封禪嵩山,很多帝王或派人到西嶽廟祭祀,也算是到華山了,畢竟華山太過險峻,也可以理解。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五嶽的變遷。

其實,今天的五嶽,跟古代的五嶽,還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北嶽和南嶽變動較大,古代的北嶽,一度是指河北的北嶽恆山,即今天的保定大茂山。南嶽一度指的是霍山,即今天安徽的天柱山,隋開皇九年,定衡山為南嶽。河北的北嶽恆山,在漢唐宋明時,都是朝廷認可的北嶽,明中後期,才有人提出改祭北嶽恆山,滿清入關,也不了解情況,將錯就錯,便有了今天的北嶽恆山,實則,古人偽造,很多明清時期的名人,都持反對態度,比如說顧炎武,很不贊同。當然了,這也跟河北北嶽恆山因戰亂受阻、建築損毀等原因息息相關。

整體來說,帝王封禪或派遣使臣祭祀,對五嶽的地位和知名度起了作用,這也是五嶽聞名遐邇的原因之一。

那麼,五大鎮山,難道就輸在這方面嗎?

實則不然,中國古代五大鎮山,歷朝歷代,也是祭祀的重要場所,雖然不如泰山封禪那麼隆重,但是,也差不到哪去。


比如說,宋太祖趙匡胤欽封沂山為「東鎮」,建東鎮廟,率領文武百官,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其規格,不亞於封禪泰山。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黃帝曾登封沂山。另外,漢武帝親臨其下,並舉行了祭祀儀式。歷朝歷代,有16位皇帝,至此祭祀。由此可見,沂山的地位之高,故而,人稱此山為「東泰山」,實至名歸。也是中國五大鎮山之首。

至於西鎮吳山,位於陝西寶雞,也是古代重要的祭祀之地,從周朝開始,至清朝時期,很多帝王親自來此祭祀,西漢時期,就有11位皇帝,前後23次來此,舉行祭祀,清朝康熙皇帝,還御筆親提「吳山」二字,再者,這裡也是我國祭祀吳帝和黃帝最早的地方,由此可見,在祭祀方面,也不比五嶽差到哪去。

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自古以來,也是重要的祭祀場所,這麼說吧,凡是封為岳或鎮的山,都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場所,當然了,十個手指頭,還有長有短,這裡面,五嶽的祭祀規格、頻次,當然多一些,五鎮之中,比如霍山,唐玄宗派人祭祀,就沒有親自去,歷代帝王,也是如此,派人去祭祀,也就行了。

南鎮會稽山,相傳大禹在此舉行過封禪,後來,秦始皇到此,祭祀大禹,上沒上山,不得而知。歷代帝王,也是派人來此,祭祀大禹。


北鎮醫巫閭山,相傳是舜封的天下十二大名山之一,也有不少皇帝來過這兒,但是,大型的祭祀活動,好像是沒有,而且,主要是清朝的皇帝,喜歡到這來。

從帝王封禪和祭祀的角度來說,五嶽,更受重視,五鎮,略遜一籌,這可能是五大鎮山遠不如五嶽有名的原因之一,這是文化內核,畢竟古代帝王重視的程度,直接影響一座山的地位、名氣,甚至帶動並影響到地方。

當然了,還有自然風光、旅遊開發等諸多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五鎮的知名度,不過,單論自然風光,五鎮,也未必輸給五嶽,不知道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旅遊風物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