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人看大媽講脫口秀,網友:等不及退休了

李點點 發佈 2022-10-24T08:09:29.998460+00:00

最近補了一些之前一直想看,有沒來得及看的喜劇類綜藝。結果沒想到,這次節目我第一個粉上的竟然是一個退休大媽,她的段子我刷了好幾遍。



最近補了一些之前一直想看,有沒來得及看的喜劇類綜藝。

年輕的時候喜歡追求深度,有娃後每天忙忙忙就想看些開心的劇釋放壓力。


看脫口秀大會之前,我心裡的期待是像徐志勝、何廣智這樣的段子奇才,要麼是楊笠那樣好笑又犀利的吐槽段子。

結果沒想到,這次節目我第一個粉上的竟然是一個退休大媽,她的段子我刷了好幾遍。



三年前退休的黃大媽今年58歲,剛退休時朋友推薦她去參加老年合唱團,她很動心。原因是,因為唱得好可以去國外比賽,看看國外的老頭



然而,合唱團參加一周後她就選擇了退出,因為一周要打卡6次。她說,好不容易退休了,搞不動996了,還是看看自己家的老頭吧。

網絡上很多人吐槽大媽拍照姿勢土,總是要扶花。黃大媽直接來了個現場再現:

反問:這個年紀,不扶花扶什麼呢,扶老公嗎?

我當時看到這段的時候,剛好在喝水,全給噴出來了。吐槽老公是女性永恆的主題,一陣見血且好笑,哈哈哈。

黃大媽是那一期節目中少有的全場炸裂,不僅是四位領笑員全拍了燈,就連候場區競爭對手們也頻頻站立給黃大媽鼓掌。



黃大媽表演片段在官方視頻號上播放超過5000萬次,是所有單人片段中最高的一支。很多人留言給她點讚,表示黃大媽治好了自己的年齡焦慮。

「看到黃大媽,我突然覺得變老好像沒有那麼可怕了。」

「我現在就想退休,活成黃大媽的樣子。」

在鋪天蓋地的抵抗衰老廣告營銷和35歲即失業的輿論導向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年齡焦慮。而脫口秀+大媽這波組合,屬實給了年輕人一波衝擊。

當然這種衝擊是值得興奮和令人鼓舞的。

黃大媽的出現,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每個年齡都有它的美,年齡帶來的不止是皺紋,還是一種饋贈。

如果把每個人看做一本書,那20歲的人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50歲的人就是一本厚重的書籍。

年輕的專業選手在台上緊張到嘴瓢,第一次上脫口秀的黃大媽則顯得格外淡然和放鬆,遊刃有餘。

活了這麼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上個台又算得了什麼。

脫口秀本質就是講生活,幾十年的生活閱歷的黃大媽不用絞盡腦汁去搜集有趣的生活片段,講講年輕時的故事就能挖掘出各種梗。

節目中引爆全場「1986年出國旅遊去蘇聯」這個梗,就是黃大媽在讀稿會中無意中說出來的。

因為黃大媽是1964年出生的,蘇聯1991年解體,她把俄羅斯叫蘇聯叫了27年,蘇聯在腦海裡面已經根深蒂固。

試想同樣的話要是讓年輕人來講,未必有這樣的效果,這一種年齡帶來的奇妙幽默感。


當然,黃大媽身上最讓人讚嘆的還是她對生活的透徹感

黃大媽講脫口秀一直瞞著家裡人和朋友。和閨蜜們唱k間隙,溜到同棟樓的開放麥講脫口秀,講完之後又馬上溜回去唱歌。跑到青島參加脫口秀大會,老公一直以為她是去參加廣場舞大會。

我原先以為黃大媽是擔心家人不同意,結果她是擔心麻煩,懶得解釋:「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要幹什麼也不需要別人的批准。」


脫口秀大會黃大媽只參加了一輪,雖然獲得了晉級資格,她卻主動選擇了退賽。

黃大媽說,對她來說,脫口秀和打麻將、唱K的意義差不多,喜歡就說一段,開心最重要。比賽壓力那麼大,沒必要。

雖然黃大媽全場沒有一句是勸大家不要怕變老,但她整個人上下都仿佛在說:

變老也挺好的,因為老了你也可以向我一樣,做一個酷酷、快樂的大媽。


在很多人眼裡,老了意味著混吃等死,但現實中,其實像黃大媽「老了老了」還能開啟新愛好、新人生的女性還並不少。

誰說只有年輕、滿滿膠原蛋白、身材好才能做模特?58歲才入行做模特的馬姐,滿臉皺紋也依然能引爆時尚圈。


66歲的董奶奶主業是炸臭豆腐,2年前老伴去世後她萌發學打碟的想法,後來成為在夜店DJ、嗨爆全場的主場女王。


84歲的依然在挑戰自我、拿下最佳女主角的吳彥姝。

無論是黃大媽、馬姐、還是董奶奶、吳彥姝,她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用年齡框住自己的精神自由。管它什麼年齡不年齡的,喜歡就去做了。

年齡是問題,也可以不成問題。

緊湊的模特行程,體力跟不上。58歲的馬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鍛鍊、騎車、做運動,保持一個好身體狀態;

記憶力不好總記不住,董奶奶開始就用筆記本一筆一筆記下重點,趁休息時間不斷地練習。

獨自在外拍戲,又不想總是麻煩別人,84歲的吳彥姝自己學用手機打字,學會了用手機打滴滴、訂酒店。




董卿曾經說,她覺得人的衰老並不是以她有沒有長皺紋、長白頭髮、花眼睛來判斷的,而是在於他還敢不敢為了某一件事去傾注自己的熱情。

深以為然,很多人總覺得年齡束縛了自己的腳步。可我覺得,與其說生理上的年齡限制了我們的腳步,不如說是我們給自己套上了年齡的心靈枷鎖。


在各種社交平台上不乏這樣的提問:

今年35了,想學跳舞,老胳膊老腿了還能跳嗎?

40歲了,想學鋼琴,還來得及嗎?

xx歲了,還能xxx?

為什麼不可以呢,只要身體上能動,為什麼不能跳舞呢、為什麼不能彈鋼琴的。

這樣的疑問本質上都帶著【做不好就很失敗】的預設。

但其實我們不用背著著這麼大的包袱。無論是學跳舞、學鋼琴還是其它的,學得如何並不重要。享受做喜歡的事、從熱愛中獲取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黃大媽說的,喜歡脫口秀,就上去講一段。講得好笑,就可以說,這個大媽真不錯。講得不好,也不用太多負擔,都這個年紀了,你還要一個大媽怎麼樣?


之前看過一個採訪,提問不同年齡的人:「你覺得人一生當中,哪個年齡段最好?」

一個女孩說:兩個月大時,因為你會被抱著走,你會得到很多的愛與照顧。

一個少年說:18歲,因為你高中畢業了,你可以開車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個43歲的男子回答:25歲,因為你有較多的活力。

一個女士回答:45歲,因為你已經盡完了撫養子女的義務,可以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了。

一個男士說:65歲,因為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

人生有最好的年齡嗎?

沒有,只有最好的心態。



你好,我是李點點,5歲女兒番茄、9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學習資源和可信賴、有深度的育兒乾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