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

強詞說歷史 發佈 2022-10-24T14:15:40.340145+00:00

康熙大帝,姓名愛新覺羅玄燁,1662年8歲時繼位,中國大清王朝第四位皇帝。彼得大帝,姓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1682年10歲時繼位,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位沙皇。

康熙大帝,姓名愛新覺羅玄燁,1662年8歲時繼位,中國大清王朝第四位皇帝。

彼得大帝,姓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1682年10歲時繼位,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位沙皇。

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可以說是處在同一時期的兩個封建王朝的皇帝。但兩位皇帝在各自的執政過程中,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康熙大帝極力維護封建統治;彼得大帝努力發展資本主義。

康熙大帝是中國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帝的一生,是成果卓著的一生,少年時,挫敗了權臣鰲拜,收回權柄;成年後平定三藩、保持國內政治穩定;收復台灣、維護國家領土完整、親征噶爾丹、維護國家邊疆穩定;驅逐沙俄侵略軍、保衛雅克薩、簽訂了平等的《尼布楚條約》,確保了清王朝對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


在國內政策方面,康熙帝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將墾荒免稅時間,從三年增加為六年,後來又調整到十年。康熙同時提出「藏富於民」的思想,實行地丁合一,這一系列政策刺激了農民墾荒和生產的積極性,國家耕地面積迅速增加,社會財富也隨之增加,出現了「康乾盛世」局面。

康熙下令繪製的《皇輿全覽圖》,是當時世界地理學的最高成就,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著有《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書中稱《皇輿全覽圖》為世界所有的地圖中最好、更精確的一幅,但對於當時歐洲已經興起的科學技術,康熙帝仍抱著「天朝上國」的思想,只是聽聽或看看而已。

政治方面,康熙帝極力加強封建君主專制,一方面設立「南書房」鞏固自己的權力,同時大興文字獄,控制和打壓知識分子。

與康熙大帝同期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卻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儘管兩國都是封建王朝,而且俄國是更落後的農奴制度。可能是由於地理上較近的緣故吧,彼得一世更多的嗅到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星火,因此他以一個封建帝王的身份,開始了發展俄國資本主義的歷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生活方式的「歐洲化」,彼得一世下令,俄國人在服飾和社會風尚等許多方面向西歐學習,他剪掉了俄國貴族的大鬍子;剪掉了來訪客人的長衣袖;把俄羅斯傳統的長袍改為歐洲式的短裝;經常舉辦大型舞會、提倡文明交際。

二是生產技術的資本主義化。當時西歐盛行「重商主義」經濟思想,工場手工業發達,西歐人賺取了巨額利潤。彼得一世靈機一動,派出一個大型訪問團赴西歐考察,他自己則以僕從的身份隨團前往,通過此次考察,彼得一世全面掌握了西歐各國的工場手工業發展狀況,回國時又以重金聘得了數百位西歐的專家到俄羅斯工作,相當於挖了數百個技術骨幹。回國後,彼得一世雷厲風行,沒過多久,一座座工場拔地而起,俄羅斯的工場手工業發展起來了,俄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國力不斷提升,彼得一世成為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沙皇之一。俄羅斯完全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則是在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