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救駕受皇封,宋太宗中了潘仁美的美人計,好色昏君由此誕生

評書曉伯芳 發佈 2022-10-25T04:19:14.200144+00:00

皇帝笑道:「楊愛卿,當年邊關一別,歲月蹉跎,你也快要老了。真沒想到會在危難中相見。天波溪旁,若不是愛卿救駕,朕命休矣。」

金刀楊令公16:楊令公名不虛傳,確實馬快刀更快。還沒等紅模翰清醒。紫金刀反臂一揮,早將敵人首級斬落馬下。皇帝看得驚呆:「好一個'金刀楊無敵』!」遼國的兩千輕騎兵無頭自亂,早被河南岸的宋兵宋將包圍。眨眼之間,死傷無數。楊令公見駕:「萬歲,臣一步來遲,我主受驚了。」「來的正是時候。快快見過八王千歲。」

「是。」楊令公久聞八賢王之名,今日初次相見。看他慈眉善目,滿臉福相,不由心中肅然起敬。太宗傳旨,留下自己的侍衛清理戰場,其餘人等,一律前往龍泉寺。來到行宮,楊繼業再次見駕。皇帝笑道:「楊愛卿,當年邊關一別,歲月蹉跎,你也快要老了。真沒想到會在危難中相見。天波溪旁,若不是愛卿救駕,朕命休矣。」

「陛下洪福齊天,百靈相助。非臣之功也。」「愛卿過謙,救駕有功。你鎮守邊塞十餘年,也早該提升了,快快聽封。」皇帝思慮片刻,又道:「既在天波溪救駕,朕就封你為天波大將軍。來日進京述職時,朕再為你敕建天波府。」「謝主隆恩。」「剛才兩軍對壘時,你手下那群戰將都是些什麼人呀?」「啟奏聖上,他們是老臣的拙荊及八個兒子、兩個女兒、十二個徒弟。因無官職,不敢見駕。」

「速傳。」太宗早想見見那群小將。好熱鬧:佘夫人、八姐、九妹在前,後跟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陳林、柴干、郎千、郎萬、黃龍、黃虎、石青、苗剛、吳凱、劉奇、馬巨、郭虛,一個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來到大殿,忽拉拉跪倒一片:「萬歲,萬萬歲。」

太宗眉開眼笑:「有了這些虎郎兒,大宋江山無虞矣!」趙光美就站在皇上的旁邊,他輕聲說道:「萬歲,不光是虎郎兒,還有佘夫人呢。她曾經箭射金錢豹,救過……」「知道,知道。」皇上點了點頭。「佘賽花聽封。你箭射金錢豹,搭救理王千歲,功勞確實不小。可是依朕看來,你的主要功勞卻不在這裡。」說到此處,皇上看了看左右。

「眾位愛卿,佘賽花在邊關二十年,協夫禦敵,她要耗費多少心血?為國家造就這麼多棟樑之材,她要付出多少精力?表面看來,她沒有大馬金刀的業績,仔細品味,她的貢獻誰人敢比?為此,朕封佘賽花為無佞侯,但願你的子女、你的門生中,不出一個奸臣佞黨。除此而外,另加'太君,封誥。欽此!」

趙光美心說:不怪他當皇上,我當王爺。他確實比我看得遠。我只想報答救命之恩,他卻注重國家利益。嘿嘿,我服啦!佘太君熱淚盈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楊令公代表全家謝恩:「陛下,我家若出一個佞黨,臣,臣甘願一頭碰死!」「愛卿言重了。」皇上很會用人。「誰是大郎楊延平啊?記得你滿月那天,朕曾將你收為義子,二十餘年,你怎麼不去看朕?」

延平急忙上跪:「臣子不敢當。」「是了。那時,朕還是王不是帝。可是說出的話,也不能收回。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御兒干殿下。」「萬歲洪恩浩蕩,讓臣子如何報答?有朝一日,臣願替萬歲一死!」「你也言重了。諸家小愛卿,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朕封你們一律為三品總兵,協助楊令公鎮守內、外、北九關。」

「謝主隆恩。」男女二十二員小將,一下子都當三品官了,這真是盛況空前。這時的天色已經很晚了,皇帝需要休息,眾人也都散去。次日東方破曉,楊令公就早早地起床了。因為保護皇上是自己的責任,他怎敢貪睡?初春季節,尚有微寒。他在前院轉了轉,又奔向後院。後院是塔林,安葬著龍泉寺歷代高僧。突然,他聽見大塔後側有人談話,根據聲音判斷,肯定是五郎和六郎。

五郎嘆了一口氣說:「六弟,不知道為什麼,我好像有個預感,昨天晚上那個場面,似乎不太吉利。」「五哥。」楊六郎笑了笑,「皇上才封你伏虎羅漢,你怎麼立地成佛了?」「我可不是說笑話。第一,咱爹謝恩時,說什麼不行?怎麼偏說'一頭碰死,;第二,咱大哥說得更準確,要替皇上一死!從古自今,沒有這麼許願的。我當時心裡一動,覺得不太對勁。今天一早把你拉來了,因為咱們哥八個屬你有出息。老七的大槍挺猛,心計不如你。從今以後,你對咱爹和咱大哥得關照點。」

「五哥說得對,咱爹老了,大哥本領平常,不管有事沒事咱也得關照他們。」楊五郎又嘆了一口氣:「唉,皇上也挺怪,封我個什麼'伏虎羅漢,得,成和尚啦。也挺好,將來咱爹萬一有個好歹,我就在這座塔林給他老人家也造個寶塔,自個再把頭髮一剃,真當個和尚,永遠在這陪伴他老人家……」「五哥,我見你昨天晚飯喝了不少酒,是不是醉過頭了?」

「嘿嘿,誰知道呢?」楊令公在塔前聽了這番話,本想過去訓斥五郎。又一想身為大將者,難免陣前亡。五郎說的也許有理,還是算了吧。歷史上的許多巧合,並不都是迷信。數十年後,宋、遼兩國握手言和時,大遼皇帝將楊令公的骨灰交還宋國。楊五郎果然在龍泉寺為父親造了一座三層寶塔。直到今天,您若去五台山龍泉寺旅遊,還能見到這座塔。這塔高有十米,門臉上鐫刻「令公塔」三個大字。

閒話帶過。楊令公不想再聽下去,剛要轉身離開,忽聽那邊有人笑道:「楊令公,你起得好早啊。」「啊?八王千歲,臣這廂有禮。」原來,八賢王趙德芳勤奮好學,他雖然已經參政了,仍舊刻苦讀書。他的啟蒙老師呂蒙正現已升任戶部尚書,八賢王最重師生之誼,不論走到哪,都請老師跟隨在身邊,以便時時求教。今日清晨,八賢王讀書時又遇見幾條疑難,便拿著書本請呂尚書講解。

呂尚書笑道:「讀書固然重要,王爺的龍體更重要。您總悶在屋裡可不行。這樣吧,咱們君臣邊走邊談,既能講書,又逛逛山景。」「老師言之有理。」君臣二人信步閒遊,也來到塔林。恰好遇上楊令公。八賢王笑道:「楊令公,本王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前科狀元,現任戶部尚書,本王的恩師呂蒙正先生。」「噢,」令公趕緊相見。

「當代大才子,久仰,久仰。」「不敢當。」呂尚書對楊令公十分敬佩,「令公爺,您為國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啊!」他們這一說話,五郎、六郎也過來了。小哥倆先看了看父親,見父親神態正常,便以為他剛來,沒聽到那番「私房話」。於是雙雙拜見王爺和呂尚書。八賢王笑道:「這位楊五郎被當今萬歲加封為'伏虎羅漢』,本王已經認識他了。這位少年英雄,你是誰呀?」

「臣楊延昭,排行居六。」「你就是楊六郎?好英俊威武本王在京時,常聽金鞭鎮殿王呼延贊講述,楊家七郎八虎,六郎為冠。」說到這,又沖五郎一笑,「你這當哥哥的,可別生氣呀。」「哪裡。」楊五郎心地純樸。「論文、論武、論才幹、論相貌,六弟都大大超過我等。不瞞千歲,我弟兄八人,早把六弟當為核心了。」「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弟兄起得這麼早,一定是練習武功吧?」

「正是。」兄弟齊聲回答。「本王也練過幾天拳腳,耍過幾 回寶劍。你們兄弟何不對走幾招,讓本王開開眼界。」「遵旨。」五郎、六郎對打了一套八卦拳,又對扎了一套六合槍。「王爺,獻醜了。」「楊家將名不虛傳。」八賢王似乎對六郎有些厚愛。又問他讀過哪些書,學過什麼兵法,最後問他可曾娶親?得知他未娶時,微微一笑。「楊令公,本王想為六公子介紹一門親事,不知貴父子能否肯允?」

「這……」楊令公心想:這事不太好辦。我那六郎兒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對於他的婚事,半點不能將就。出身、門第品德、言行、容貌、才華,必須樣樣俱全。缺少一樣,也對不起六郎兒。如今八賢王提親,他是不坐龍墩的天子、二號皇上,無論女方好壞,我們也不敢拒絕。這,這,這真難死我也!八賢王早已看出令公的心事,不由微微笑道:「楊令公,你把我只當普通人,別當王爺。願意就成,不願意就罷。又何必為難。」

「王爺這樣通情達理,老臣十分感激。」「其實,平平常常的姑娘,我也不會介紹。她是本王的御妹,先朝大周天子柴榮的侄女,本朝滇王柴華的女兒,當今銀屏郡主柴眉春。她從小在賀國母身邊長大,知書識禮、聰明善良。至於容貌,更是千里挑一,俊美無雙。朝中的許多王孫公子登門求親,都被本王一一謝絕。我要為她選一個當代英雄、蓋世豪傑,盡到作長兄的責任。楊令公,你們若是信不過我,可以問問呂尚書,眉春小的時候,也跟呂尚書讀過幾年書,哈哈,也算呂尚書的女徒弟吧。」

「老臣不敢當。」呂蒙正也想促成這門婚事。「王爺,您說郡主是我的女徒弟,我這當老師的就不便自誇了。依臣之見,可以請佘太君去南清宮親自相看……」令公惶恐:「呂大人,您這話折煞我也!像您和八賢王這樣的身份,一言九鼎,我們豈能懷疑?六郎兒,快快謝親!「多謝王爺許親。」楊六郎再拜。

「請起,請起。延昭啊,本王許親,總得找個媒人。哈哈老師,您就當這月下老吧。」「臣……哈哈,男方家長是令公爺,女方家長是八千歲。臣怕不夠資格呀。」令公再拜:「呂大人,且不說您是當朝尚書,賢王老師;單說您狀元出身,就足夠了!」「好,好,那我就當這媒人。」

這段故事取名《狀元媒》。後經京劇藝術表演大師張君秋先生豐富發展,又增加了許多情節,成了膾炙人口的一出京腔大戲。八賢王十分高興:「延昭,從今之後,你就是本王的御妹丈了,既是當朝郡馬,就該更好好為國效力,走,跟隨本王去見皇帝。」「謹遵王命。」八賢王領著六郎走進大殿,太宗皇帝剛起床,得知此事,也很高興。

聖旨傳下:「楊令公暫回邊關,隨時聽從調遣。郡馬楊延昭保駕進京,由朕主婚,舉辦慶禮。」這可是最大的殊榮了。楊家將少不得再次謝恩,也就不必細表。卻說皇帝聖駕離開五台山龍泉寺,非止一日,回到汴梁城。太宗說話算話,一面命令工部大臣在城南修建天波府,另一面又為楊六郎、柴郡主操辦了婚事。

您想,八賢王許親、狀元為媒,當今皇上主婚;男方是九關大帥、天波大將軍、令公之子,女方是前朝皇帝的侄女、本朝滇王的千金,這場婚事還得了嗎?雖不是驚天動地,卻也轟動當朝。由於天波府尚未峻工,楊六郎夫妻只得暫居南清宮,柴郡主果然美麗、賢慧,並很有文采,只是不會武藝。六郎對愛妻笑談:「我楊家的兒媳婦個個刀馬嫻熟,將來女將出兵時,你只好當個軍師了。」

柴郡主信以為真:「夫君,趁著現在閒暇,你就教我些兵法、戰策吧。」「哈哈,你真想當軍師呀?好,每天上午,我教你孫武子十三篇。」這本是小夫妻的閨房佳話,誰知弄假成真。到後來,佘太君百歲掛帥,帶著八個兒媳婦、三個孫媳婦,一共老老少少「十二寡婦征西」時,柴郡主還真當了「總參謀長」。卻說楊家得勢,氣壞了潘仁美。

他如今也四十多歲了,仍是個不顯眼的兵部侍郎,更何況兵部尚書由楊繼業兼任。雖說他不列朝班,終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生氣歸生氣,又無可奈何。早在先皇趙匡胤稱帝時,自己的義母趙京娘還能發揮作用。如今趙光義執政,京娘待遇雖說沒變,兄妹情誼卻無蹤無影了。尤其是最近以來,京娘年事已高,幾乎日日不離病榻,她一旦撒手而去,自己就更無依靠了。想到這些煩惱事,真令潘仁美一籌莫展。

「報,」門丁走來。「老爺,康平庵差人送信,請您立刻去一趟。」「噢?莫非老公主病危了嗎?」「他們沒說。但是,來人神色挺慌張。」「鞴馬!」潘仁美立刻趕往康平庵。果然,康平公主趙京娘快要不行了。她一見潘仁美,迴光返照:「你來啦,離我近些講話。」「母親,您覺得怎樣?」

「我還能怎樣?離黃泉只差半步了。兒呀,你雖然 是義子,也跟了我二十多年,算是我唯一的親人了。我死以後,先皇賜給我私人的三千多兩黃金,還有些珠寶玉器,歸你所有。至於廟產、田畝、家具就歸康平庵吧。這些年來,你沒受重用,心裡有怨氣,我都明白。可是我又無能為力。今後,道路靠你自己走了,你要好自為之,報效國家。」

「母親,您想的太多了。誰能不得病?過些日子,您一定會康復。」「你不必安慰我,自己的病情自己知道。」老公主閉了一會眼睛,又道:「慧娟她們母子都好嗎?我真想她們啊。」「孩兒立刻讓她們來,她們也很想您。」「不必了。」老公主微微搖頭,合目而終。潘仁美大慟。自己的地位雖然不高,卻都是老公主給的。老公主一死,自己也就到此為止了。

更何況二十多年的母子關係,也確實感情深厚。他一面令人裝點遺體,一面急回府中,準備以「孝子」的身分,上奏朝廷。這裡需要交代一筆:當時,潘仁美奉義母之命,與女尼白慧娟成親。如今,他們已有了四個孩子。女兒最長,由於是在佛堂里坐的胎,所以取名潘佛兒,今年十九歲了。大概是佛爺保佑,這個女孩把父母的優點集於一身,不但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容,並且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至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甚至吹打彈拉、唱舞嬉笑皆是樣樣精通。

為此,被潘氏夫妻視如掌上明珠,非要替她選一門貴婿。直到了十九歲,尚在閨中。除了這個女兒,還有三位公子。長子潘龍、次子潘虎、三子潘豹。潘龍、潘虎平平常常,唯有三公子潘豹力氣過人,十分勇猛。別看他才十五歲,從小跟父親練武,藝業已是格外出眾,因此很受父親的喜愛。潘仁美曾說:如果我這輩子不能騰達,那就全靠潘豹了。有朝一日,他肯定會出人頭地。

潘豹依仗父親喜歡,小小年紀,竟口出狂言:二十年後,我要當大將軍!潘仁美明白,當大將軍,光靠武藝不行,還得靠門路。潘家唯一的門路就是老公主。為此,他常常帶著潘豹去見趙京娘,希望這位「干奶奶」能在皇家面前替潘豹說幾句好話。誰知「干奶奶」死了,門路斷絕。潘仁美回到府中,仍是號啕不止。他的夫人白慧娟出身於翰林家,比丈夫更有遠見:「好,死得好。老爺,咱們潘家出頭的機會到了!」

潘仁美大惑不解:「夫人,此話怎講?」「老爺,即便你那乾媽不死,她在當今皇上跟前,還能發揮什麼作用?趙匡胤看重趙京娘,因為他倆有'千里相送』那段舊情;而趙光義與趙京娘卻無半點瓜葛。稱她'老公主』,無非是尊重前朝先皇而已。為此,我潘家早該另找門路了,這條門路,會勝過老公主百倍!」「噢!快說,這條新門路是誰?」「就是咱那掌上明珠潘佛兒!」

潘仁美也是大奸大才,他立刻明白了夫人的用意:「依你之見,借著老公主的喪儀,讓佛兒去接觸皇上。好辦法,只是……她會成功嗎?」「放心吧,佛兒的本事我清楚。不出一年,保證讓你當上皇親國丈!」「只是皇上比咱閨女大二十歲,有點委屈女兒了!」「算你還有點良心。可是,數盡歷代寵妃,有一個年長的嗎?嘿嘿,人家是皇上啊!」

「對,對。一切事宜,全憑夫人作主。」潘仁美精神振作,用最動人,最感人,最吸引人的文字,給太宗皇帝寫了一道奏摺。內中先把趙京娘捧得多老高,又把趙匡胤捧得更高。說什麼義兄義妹,親勝手足。他們在黃泉相見,一定感謝當今皇上的恩德。因為當今皇上敬重先帝、敬重老公主,始終把老公主視為親姐妹云云。這封奏摺的目的只有一個:給太宗戴高帽,促使他親自參加喪禮。

其實,潘仁美過費心機了,沒有這封奏摺,太宗也會參加喪禮,因為趙京娘與趙匡胤有著那種複雜的關係,舉世皆知。太宗的皇位得的又不光明,為尊重先帝,表面上的事,必須要過得去。即便走形式,也要非走不可。於是,聖旨傳下,老公主喪儀按皇貴妃規格舉行,朕將率領二品以上的王公大員親自參靈弔孝!潘仁美接到聖旨,可就忙不過來了。搭靈棚、制棺槨、扎紙活、點香燭,幾乎事事親躬。

康平庵正殿改為靈堂,後配殿改為接待處,東配殿改為休息室,西配殿改為「貴賓休息室」,其實,這是專為皇上一個人準備的。他有他的想法:當年,自己與慧娟就是在西配殿干那種事的。佛爺關照,生了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如今女兒長大了,也要她在西配殿與皇上干那種事,佛爺一定更會關照。如果真能成全潘家兩代人,我一定給他再塑金身。潘仁美在胡思亂想的同時,又把諸事安排妥當。應該說,他若把才幹用到正地方,還是個很有作為的人物。

這天,已是康平公主仙逝「三七」。萬事具備,只等聖駕光臨。天至未時,內侍太監跑來傳訊:「陛下駕到!」「萬萬歲!」潘仁美既是臣子、又是孝子。連忙跑到庵門,以這雙層身分,跪接皇帝。宋太宗走下龍輦,看了看潘仁美。見他頭戴白,身穿孝。年齡已經不小了,卻也滿面淚痕。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太宗覺得他有點可憐:「唉,朕在稱帝之前,一度把這個潘仁美當成心腹。後來邊關之行,聽人說了他許多壞話,回到京都後,就對他疏遠了。今日想來,這個人也有很多長處。第一,他當二品侍郎十幾年了,許多比他職位低的人都超過他去,可是他並沒有什麼怨言。第二,老公主只是他的義母,他卻能生養死葬,盡這麼大的孝心,很難得呀。罷了,待喪事過後,我也該提升一下他的官職。省得讓那些當老臣的寒心。

由於皇上有了這種想法,說話的語氣就和悅起來:「潘愛卿,生老病死,世人難免。你也該止痛節哀,以免哭壞身體。」「多謝萬歲。」潘仁美多機靈啊,他一見皇上同情自己,便裝得更加悲戚。「陛下,康平公主雖是皇親,終是臣的義母。勞動陛下親自弔唁,臣心內實在不安。請陛下點到為止,早早回宮休息。」

「既來之,則安之。」宋太宗跟隨潘仁美來到靈堂。他身後便是那班文武大臣。弔唁儀式很簡單,皇上既不能下跪,又不能痛哭,只是點燃一柱黃香,親手插在靈前。弔唁完畢,潘仁美先把皇上請到西配殿,又把大臣們請到東配殿,說什麼略備清茶,請大家賞光。出於禮節,誰也不能馬上就走,只好聽從潘仁美安排。

單說太宗皇帝趙光義,來到西配殿,本想應應景,然後就告辭。誰知他剛剛坐下,便從屏風後面走出一名少女。這少女千嬌百媚,萬種風流,淡淡梨花面,款款楊柳腰,手中托著一個金添木盤,盤內擺著一個玉碗,說起話來嬌滴滴,甜蜜蜜,勝過燕語鶯聲:「萬歲爺,請用茶。」就這一句,皇上的三魂走了二魂,七魄飛了六魄:「你,你,你是誰呀?」

「臣女潘佛兒,奉了父親潘仁美之命,特來侍候萬歲爺。」「好,好!」皇上除了說「好」,不會說別的了。「你,你怎麼取了這麼個古怪的名字?」「據我媽說,她生我那天,半懸空中鼓樂作響。又像有個和尚在她耳邊念經。父母覺得我有點來歷,就叫我潘佛兒!」潘佛兒撒謊,比她爹能高十倍!皇上大喜:「對,依朕看來,你確實有點來歷。今日初次見面,朕不能不賞……」

古代衣裳沒有兜,東西都裝在袖子裡。太宗是來弔唁的,貴重物品一樣也沒帶,袖子裡只有一把灑金素扇。有心把扇子賞給潘佛兒,檔次又太低。恰好桌子上擺著文房四寶,太宗提筆在手,在扇面上寫了一首唐詩。皇帝的墨跡,那就是寶貝了,比物品貴重百倍。潘佛兒磕頭謝恩,展扇輕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撫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讀罷,搖頭一笑:「皇上過獎了。臣女怎敢比楊貴妃?」太宗一愣:「噢,你讀過書?」「回稟皇上,我外公是前朝翰林,臣女隨母學習,算是會寫幾個字吧。」「好,你在扇子的背面寫給朕看。」「嘻嘻,皇上寫四句,臣女只敢寫兩句。」說著,提起筆來,一揮而就。皇上細看,不但書法好,內容更好:「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得,皇上剩下的那一魂一魄也飛了!他沖內侍太監一遞眼色,太監是專門幹這個的,立刻到門口「站崗」去了。

潘佛兒終究是個少女。她母親為她制定了幾套方案,並且一一進行過演習。可是到了現場,屋裡就剩她和皇上倆人了,她又手足無措,緊張起來:「皇……上,我……我……」一邊說著,一邊往後退。太宗的興致更高了。他在宮中時,成千上百的女人主動侍候,似這類天真無邪的少女,他哪裡見過?於是站起身來,緊走幾步:「佛兒、佛兒,你真是一尊活佛呀,哈哈哈!」說著,一把將潘佛兒拉入懷中………

這西配殿確實是塊風水寶地。看來,潘仁美真得為佛爺「再造金身」了!天至傍晚,太宗才啟駕回宮。第二天,聖旨傳下:令兵部侍郎潘仁美之女潘佛兒入宮當差。潘仁美喜從天降,連連給夫人慧娟作揖:「妙計,妙計,夫人料事如神!」「哼!」慧娟故意把臉一沉,「你們男人呀,不論是皇上還是要飯花子,全一個味!」宋朝初年,後宮建制仍舊承襲唐朝,嬪妃共分五等。

第一等是皇后,六宮之主,被百官和黎民尊稱「國母」;皇后之下設立四夫人,即: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第三等稱為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第四等為二十七世婦;婕好、美人、才人各九名;最後一等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五等總合一百二十二人。這是有名份的。至於沒有名份的宮娥、侍婢,那就不計其數了。

卻說潘佛兒奉旨入宮,賜名月英,被封作才人。別看這是第四等,許多宮女熬白頭髮熬掉牙,也未必能熬到這個位置。這還不算,自從她入宮之後,便受到太宗的專寵。白天,她陪太宗下棋,為太宗撫琴,給太宗作畫,替太宗寫字;晚上,夜夜承受雨露之恩,就連中宮王皇后對她也無可奈何。只過了半年,潘佛兒便由才人升為昭容。又過了一年多,潘佛兒福星照命為太宗生了一個小皇子,取名趙怡。

根據皇上家的規矩,這算是為社稷立了大功,於是,她又名正言順地升為淑妃。皇上家禮節最多,皇后居住正宮,皇太子居住東宮,四夫人居住西宮。俗稱「西宮娘娘」。西宮又分四處,即:玉宸宮、金華宮永平宮、鳳翔宮。潘佛兒為四夫人中的次席,居住在金華宮。一時,這座宮院成了後宮的勝地。不僅皇上天天來,就連各宮嬪妃也常常到此歡聚。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潘佛兒受到皇帝專寵,潘仁美立刻騰達起來。首先,皇帝傳下聖旨:由於楊繼業久居塞外,不在朝班,其兵部尚書一職,形同虛設。特免其職務。由兵部侍郎潘仁美接任。緊接著,再傳聖旨:查金鞭鎮殿王呼延贊,忠厚純樸有餘、練兵經驗不足。為此,免去其九門提督之職,令潘仁美兼任。按說,一個二品侍郎,連兼兩個一品武職,已經是空前絕後了。

怎奈淑妃潘佛兒在枕頭底下颳起十二級颱風,吹得皇上暈頭轉向。不 久,聖旨又下來了:查潘仁美練兵有功,特晉掌朝太師!這可不得了,太師、太傅、太保,俗稱「三師」,乃武官首領,地位與丞相等同!據史料記載,北宋初年,被封「太師」的武官極少。即便封了,本人 也不敢領受。潘仁美在這部評書里卻領受了。歷史上有否其事?且不必管他。

單說潘仁美,身居顯位,心滿意足。這天,他剛剛下朝回家,差人遞上一封書信。他來到書房,拆信細讀。不讀則罷,讀過此信,只嚇得目瞪口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