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爆料近百名美國國會議員涉嫌內幕交易

環球網 發佈 2022-10-28T06:44:01.376296+00:00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披露,從2019年至2021年,有近百名美國國會議員涉嫌利用職務之便,通過獲取內幕信息進行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上獲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披露,從2019年至2021年,有近百名美國國會議員涉嫌利用職務之便,通過獲取內幕信息進行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上獲利。

《紐約時報》稱,在535名國會議員中,2019年至2021年間,有183名現任議員報告了本人或其家人的投資交易情況。其中,有97名國會議員報告的超3700次交易與他們所在的委員會工作有交叉,存在利益衝突。有49人為共和黨籍,48人為民主黨籍,兩黨幾乎各占一半比例。

德克薩斯州眾議員邁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在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任職期間,其家人交易了包括IBM和埃森哲這兩家國土安全部主要承包商的股票。在2019年該委員會就社交媒體公司處理錯誤信息方面對相關公司高管進行聽證期間,麥考爾的家人交易了數百萬美元的Meta公司股票。

新澤西州眾議員喬什·戈特海默(Josh Gottheimer)在任職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成員期間,其本人及配偶先後交易了包括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多家投資銀行的股票。

明尼蘇達州眾議員迪恩·菲利普斯(Dean Phillips)在擔任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成員期間,曾在相關銀行高管出席由該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前夕,出售四家銀行的股票。

喬治亞州眾議員奧斯汀·斯科特(Austin Scott)在2020年底曾買賣通用電氣的股票,該公司是一家軍事承包商,而斯科特為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

德拉瓦州參議員托馬斯·卡珀(Thomas Carper)在參議院環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任職期間,其妻子多次進行油氣巨頭公司的股票交易。

《紐約時報》記者 凱特·凱莉:人們不禁會對出現這樣的巧合提出疑問。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在軍事委員會任職,同時又進行雷神公司或者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股票交易,很合理地就會認為這裡面存在潛在的衝突。因為這個人很可能偶爾甚至經常性地獲取公眾所不知道的信息。

《紐約時報》指出,雖然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沒有包含在這97名議員的名單中,但她的丈夫保羅·佩洛西是一名房產和科技公司投資人。從2019年至2021年間,保羅·佩洛西買賣了價值大約2500萬至8100萬美元的股票、期權和其他金融資產。而他進行股票交易的多家科技公司都屬於近幾年被美國國會調查或者推動的法案影響到的行業。

議員大肆以權謀私

美法律監管形同虛設

事實上,美國2012年就通過了《停止利用國會消息交易法案》,簡稱《股票法》,禁止議員進行內幕交易,然而對這些「立法者」來說,所謂的法律監管形同虛設,毫無約束力。

美國2012年出台的《停止利用國會消息交易法案》,簡稱《股票法》規定,美國國會議員和工作人員不得利用非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上述人員在進行股票交易後45天內,需公開價值超過1000美元的交易。

然而該法並不禁止國會議員及其親屬持有或買賣股票,而且即使國會議員違反該法案的相關規定,處罰力度也非常小。根據法案,逾期提交上述報告通常只會被處以200美元的小額罰款,有時還會被豁免。

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播:這一法案幾乎沒有任何效力。(僅2021年)就有近50名國會議員,這其中既有共和黨人,也有民主黨人以及近200名國會工作人員多次違反《股票法》,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他們可以利用內幕消息賺數千萬美元。如果不按規定報告這些交易行為會受到什麼懲罰呢,這簡直是個笑話,只需繳納200美元的罰款。

美國民間機構「晨間諮詢」(Morning Consult)今年年初的一項民調顯示,63%的受訪者希望禁止議員進行股票交易。

針對美國政府的監督組織「華盛頓公民責任與道德」(Citizens for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 in Washington)(9月1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寫道,「我們需要全面禁止國會議員股票交易。國會議員和他們的家屬不應該有把內幕消息轉化為個人私利的機會。」

美國民主黨議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發帖稱,「不應該有人擔憂他們的國會議員在做出決定的時候,還盯著他們自己所持有的股票,而不是為了服務公眾利益。」

美國政客「監守自盜」

兩黨營私高度一致

儘管美國公眾普遍支持禁止議員炒股,並呼籲國會立法來阻止這一現象,但美國兩黨大部分議員紛紛站出來反對。專家認為,這體現了美國兩黨政客在「監守自盜」、以權謀私方面高度的一致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刁大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媒體和輿論持續關注了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大肆涉嫌內幕交易、拿美國金融市場當自家提款機的這種濫權腐敗行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的是美國輿論和民意在這種經濟通脹的壓力下,對美國兩黨政客繼續毫無作為、反而損公肥私的這種不滿、厭惡和憤怒。

2012年時,迫於輿論壓力,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相關的所謂立法。但是它的限制範圍僅僅是議員本人,連議員的相關人都不涉及。這種所謂的「限制」完全是形同虛設。

近年來,隨著美國經濟的不佳狀況雪上加霜,輿論也再次希望美國國會進一步推進相關立法。但是像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人,卻以所謂的「市場自由」為由,堅決反對。後來外界都清楚了佩洛西之流的反對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家人正在從中謀取巨額暴利。深層次講,這充分說明了美國兩黨政客所代表的顯然就是自身的私利和某些特殊利益,其行為完全不是在以回應美國普通民眾利益和訴求為目標的,而是在欺騙民意的基礎上,以最大化自身私利為目標的。美國民眾要指望著這些政客來做出回應性的改革和調整,完全是與虎謀皮、毫無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