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水入疆7:馴服奔騰的怒江、瀾滄江,為西北服務

小伏舜人生路 發佈 2022-10-28T06:52:13.546032+00:00

我有一期文章:藏水入疆5:雅魯藏布江可調多少水?寫了關於雅魯藏布江調水的問題,雅江可調水600--800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向南流出國外的兩大河流--怒江、瀾滄江,同樣可以為西北而服務。怒江的下游叫薩爾溫江,瀾滄江的下游叫湄公河,沒錯,就是穿過金三角的那條河。

我有一期文章:藏水入疆5:雅魯藏布江可調多少水?寫了關於雅魯藏布江調水的問題,雅江可調水600--800億立方米以上的水。

向南流出國外的兩大河流--怒江、瀾滄江,同樣可以為西北而服務。

怒江的下游叫薩爾溫江,瀾滄江的下游叫湄公河,沒錯,就是穿過金三角的那條河。

雅江、怒江、瀾滄江都水量豐富,而且流經的區域都是降水豐富的區域,即使中國一滴水都不下去,下游的人絲毫不受影響,現在亂叫的只是一些NGO組織,國內的國外的都有。

這三條江水不服務西北,真是暴殄天物,對不起下游國家,因為攔截的上游水,減少了下游水災問題。

怒江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從西藏流入雲南,國內河流長2013公里,年徑流量700億立方米。

瀾滄江也發源於唐古拉山東北部,出境年徑流量680億立方米。

怒江和瀾滄江流出境外的水量之和剛好跟雅魯藏布江出境的水量差不多。

三條江離得非常近,不超400公里,雅江、怒江、瀾滄江被橫斷山脈擠壓,改變自西向東的流向,折流向南。

中國的主要水源地都在藏東南地區,橫斷山脈是著名的分水嶺,山脈以北是長江、黃河水系,山脈以南是外流水系。

橫斷山脈及喜馬拉雅山系都是印度洋板塊撞擊亞歐板塊形成的高聳山脈,所以兩大山脈都彎曲成東西轉南北方向。

隆起的青藏高原,傾向雲貴川地區,海拔驟降,從海拔4500米驟降至1500米左右,坡度極其陡峭,怒江和瀾滄江從青藏高原向東一路下切,著名的三江併流區域就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咆哮切成三大峽谷而留下的傑作。

從雅江墨脫,到怒江的丙中洛,再到瀾滄江的德欽一帶,江岸高峰如雲,達5-6000米,峽谷深陷,達2000多米。

這裡不僅四季分明,十里不同天,江岸邊是熱帶,山腰是溫帶,山頂是寒帶,形成了罕見的垂直生態體系,這裡的植物和動物種類之多,在世界上無出其右。

三江併流保護區高山雪峰、峽谷險灘、林海雪原、冰蝕湖泊景色多樣;還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獨特的民族風情等,構成了雄、險、秀、奇、幽、奧、曠等景觀特色。

三江併流自然保護區內棲息著珍稀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頸鶴等7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和禿杉、桫楞、紅豆杉等34種國家級保護植物。

由於三江併流保護區的存在,怒江的水、瀾滄江的水並不能完全為我國乾旱地區所用,只能取中上游之水。

而且西北地區的平原、沙漠、戈壁海拔也不低,都在海拔800-1500米左右,所以從雅江、怒江、瀾滄江引水,須是江面海拔在2000米左右,或者經過築壩提水至海拔2000米左右。

引水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在怒江和瀾滄江上游取水。

第二種方式是:通過提水工程通過管道從中游取水導流到上游取水處。

在上游取水是最合適的,海拔合適,而且不會破壞三江併流保護區的生態。

怒江:在洛隆縣馬利鎮嘉玉橋水文站海拔3160米,測得怒江年徑流241億立方米。

瀾滄江:源頭扎曲、昂曲在昌都市交匯後稱為瀾滄江。兩曲交匯處海拔3220米,扎曲年徑流97.8億立方米,昂曲年徑流53.6億立方米,兩者合計為151.4億立方米。

在怒江嘉玉橋處和瀾滄江處這兩地方取水,合併水量可達392.4億立方米。

引水距離:

怒江離瀾滄江最近距離50公里左右。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離怒江最近處,大致300公里左右。

瀾滄江離金沙江最近距離也是50公里左右。

從雅江,打通水道到金沙江,直線距離400公里左右,當然具體實施肯定不止這個距離,不管怎麼樣,一旦水道打通,大約1200億立方米以上的水量就能運輸到金沙江。

三條外流河的水,加上長江水系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的水量,沿著高原的東南邊緣,一路進入甘肅,繞烏鞘嶺送到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過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然後進入新疆。

在新疆沿著阿爾金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可到達和田、喀什地區。

長江水系的金沙江可調水200億立方米左右,岷江、大渡河、雅礱江上遊河水較少,岷江水量150億左右,大渡河水量巨大能超過600多億立方米,雅礱江水量也超過600億立方米,但上游水量較少,沿途能收集150億立方米左右。

因此雅江、怒江、瀾滄江的1200億+長江水系上游的支流水量350億立方米,總共可以收集1550億立方米水量。

這1550億立方米水,雖然不夠多,但足以讓河西走廊得到完全開發,足以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一帶形成城市群。

西北之所以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命脈完全操之在水,自漢唐以來西域之地,連國數十,因為水源逐漸斷絕,以前景象一去不返。

現在去往新疆,經過蘭州,跨過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就會看到寒沙莽莽無南北,不復古時繁榮。

甘肅、新疆肩負西部崛起的重要任務,是陸上絲路西部最重要的基地,聯絡和影響中亞五國,向南面向南亞和中東,地位突出。

甘肅和新疆的經濟和人口,決定著對西開發的深度和廣度,兩省的人口加起來不過5000萬,經濟之和不過26000億人民幣。

而中亞五國人口之和超過7000萬,經濟之和與新疆、甘肅兩省相當。

新疆和甘肅要成為中亞或南亞的經濟向心力,至少要增加1億人口,經濟翻3-4倍,也就是在西部再造一個「新廣東」,要達到這個目標,沒有海量的水源,萬萬不可能。

哪怕是大量的轉移支付支持甘肅和新疆,也帶不來翻幾番的經濟增長量,也不能吸引過億的人口過來紮根。

能創造奇蹟的,唯有水,水是重現西域繁榮景象的關鍵密碼,好在青藏高原這個天然的水塔,能給西北帶來逆天改命的機會。

至於藏水入疆,有人主張西線從阿里入疆的,有的主張中線沿著青藏鐵路入青海後入疆的,但我認為只有東線才能收集巨量的水入疆,否則於事無補。

如果藏水真能入疆,您是支持東線、中線,還是西線呢?

(下期更精彩,敬請關注本號)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