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記——崇明印象

聖之兄 發佈 2022-10-28T22:57:46.012762+00:00

因為浦東沒有到崇明的客運碼頭,不得不展轉到寶山寶楊路碼頭,然後坐高速輪渡到崇明堡鎮碼頭。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崇明」這個名字據史載是在唐朝時候出現的。

(一篇舊日記。)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去了幾次崇明島。因為浦東沒有到崇明的客運碼頭,不得不展轉到寶山寶楊路碼頭,然後坐高速輪渡到崇明堡鎮碼頭。

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崇明」這個名字據史載是在唐朝時候出現的。崇明以生態島著稱,這也是目前上海市對崇明島內發展的主要定位。現在,崇明島有名的景點有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根寶足球基地、東灘濕地(東灘候鳥自然保護區)以及一些新開發的農家游旅遊點,無不以綠色、生態為特色。

這些地方我都沒有機會去,只能是領略路旁田園水域的風光。初一踏上這片土地,頓時被綠色包圍,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久被都市渾濁空氣圍困的我長舒了一口氣,又趕緊吸氣、吸氣、吸、吸、我吸……。

作為著名的生態農業島,在這裡餐桌上的菜蔬,都來自島上的出產。就這一點來講,這裡就象一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甚至有些風味,是島外人想吃也吃不到的。

我沒有去吃那些海鮮珍餚,不知道那裡面有什麼特色的東西。但是有幾樣小菜,卻是讓我回味無窮的。比方說有一樣涼菜「涼拌金瓜絲」,是以島上特產的金瓜為主料,以鹽及少量糖、麻油、蔥末拌制而成。金瓜絲據說是煮熟後在涼水裡浸泡,自然散成一根一根細絲,色成橘黃,晶瑩剔透,並且變得韌而脆,加上大師傅調味十分有水準,吃一口真是齒頰留香,頓有驚艷的感覺,想起那個小品裡面一句話「它怎麼那麼脆?!」第一次吃後,真的讓我回味了好幾天,每天碰見人就說一番。

還有一樣「涼拌洋扁豆」,吃來也不錯,是以特產醬菜——甜包瓜切粒,與島上特產的白、紅兩色的洋扁豆涼拌,味鹹甜,也別有風味。另外,「芋艿燒扁豆」、「茭白、毛豆炒肉絲」,是島上的特色燒法,但材料就是比較常見的了,味道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玉米飯」是島上的主食,就是以玉米磨成的粉和大米一起煮。在島上店裡吃飯,一說來米飯,就是這個。這是我唯一吃不慣的東西。因為玉米粉很粗糙,與米飯一起煮一般又煮得較干,如果沒有湯水,我真的吃得不多。不知道普通人家裡,是不是也是吃這個。這種米飯的吃法,只怕有什麼來歷,不過我問老人,也問不出什麼究竟。

島上人都很樸實、熱情,雖然言語不同,島上人多講崇明話,與上海本埠話略有區別(不過據老人講,上海其實沒有本地方言,因為早期上海人都來自周邊江浙地區,所以現在上海話還有比如說寧波話的影子),但因為都能說普通話,所以不管你是那裡來的,很快就和老熟人一樣,沒什麼隔閡了。這隻怕也是上海開埠數百年不斷海納百川的結果了。

這裡居民還習慣地把上海市區稱為上海,把到一趟市區稱為到上海。因為這裡離上海市區實在太遠了,我來到這裡,就花了近5個小時。要是在內地,早已跑到鄰市甚至鄰省去了。許多原不屬於上海,後來行政區劃調整併入上海的郊區居民也維持著這種習慣。這一點是外地人想不到的。

島上的民居,一色是兩層的小樓,外壁鋪以白色或淺色的瓷磚,明顯現代化的影響。屋頂都是西洋式的尖屋頂,鋪以棕、黃色的琉璃瓦,這種樣式可能來自海峽對岸上海的西洋式建築風格,如果遠遠望去,地平線上一片層層疊疊的尖屋頂,會以為來到了歐洲的鄉間;然而近看屋脊上卻坐著中國傳統的鎮脊神獸,有的甚至還有古式的飛檐挑梁。這就是崇明島上的中西合壁、古今一體的建築樣式。很難說它是好或是不好,可能不同的人感覺不同吧。

在車站碼頭,往往有人兜售兩樣本地特色的東西,一樣俗稱老毛蟹,大約每隻一兩左右,每每十幾二十個一網兜,價錢不甚貴;另一樣叫蘆薺(音),綠色有節,多汁味甜,也如甘蔗一樣嚼食、吮吸汁液。地里成熟的蘆薺,一人多高,頗象蘆葦,只不過葉和杆都粗大的多。

回程的時候,海風漸起,透過路旁行行水杉、樟柏、梧桐,遠遠望去,層層稻浪,延綿不絕,間有高高的蘆薺、蘆葦在風中搖曳,河塘里波光閃閃,真是一派漁米稻花之鄉的富庶景象,令人神思不絕,懷縈於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