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保守黨到底是怎麼保守的?

決策與信息雜誌 發佈 2022-10-30T00:06:05.848401+00:00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5日,剛剛當選為英國保守黨黨首的里希·蘇納克在白金漢宮接受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為英國新任首相。20世紀以來的英國政壇,保守黨毫無疑問是占據主導地位的,比如邱吉爾、柴契爾夫人等著名首相。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5日,剛剛當選為英國保守黨黨首的里希·蘇納克在白金漢宮接受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為英國新任首相。

20世紀以來的英國政壇,保守黨毫無疑問是占據主導地位的,比如邱吉爾、柴契爾夫人等著名首相。在英語的語境之中,「conservative」(保守)是一個不帶有任何貶義的中性詞。同樣,「revolutionary」(革命)也不是毫無爭議的褒義詞。畢竟,任何技術或體制上的革新都意味著原有利益分配模式的重新洗牌,是以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的「保守黨」都或多或少代表著既得利益集團的政治訴求與已有的社會秩序,英國保守黨自然也不例外。

保守黨前身「托利黨」的由來

按照西方歷史學家的說法,現代政黨制度最早誕生於英國,甚至可以追溯到1640年。當時為了拼湊軍費以鎮壓席捲蘇格蘭地區的「長老會」起義,已然與議會有過多次齷齪勾當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不得不重新召集了此前被其解散的議會。

1640年11月3日完成的新一屆議員選舉中,著名的反對派人士無一落選,而新當選的議員也幾乎全是站在反對國王的立場之上,但為了防止蘇格蘭人直撲倫敦,有很多議員鼓吹與查理一世合作,以幫助王室軍隊在戰場上扭轉頹勢。

油畫《倫敦議會大廈》。來源/安德烈·馬爾羅現代藝術博物館

畢竟這些代表大地主階層的議員很清楚,查理一世只是要他們的錢,而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長老會」一旦殺到,便是既要他們的錢、也要他們的命。這些議員也由此被稱為「保王黨」,而那些要求查理一世必須先簽署尊重民權的法律,隨後才能撥付軍費的議員則被稱為「民權黨」。

必須指出的是,此時無論是「保王黨」還是「民權黨」都只是一種非官方的稱呼,兩黨成員之中更不乏左右搖擺的人。隨著查理一世被迫處決了一乾重臣,並簽署了「至少三年召集一次國會,必要時可以撇開國王」的《三年法案》之後,「保王黨」和「民權黨」也隨之分化重組。昔日官僚和貴族希望能夠維持舊有的秩序,他們戴假髮、佩長劍,自詡為「騎士黨」,而以鄉紳和商賈為主的「清教徒」,則因其理短的頭髮而被稱為「圓顱黨」。

「騎士黨」和「圓顱黨」在國會爭吵不休之際,查理一世以安撫蘇格蘭的名義離開了倫敦。「圓顱黨」領袖約翰·皮姆隨即提出了清算查理一世繼位以來所有罪行、剝奪國王對軍隊控制權的「大抗議書」。

此舉隨即招來「騎士黨」的強烈反彈,國會之中一度出現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身為「圓顱黨」成員的克倫威爾悲觀表示如果對峙的局面繼續下去,他只能變賣家產逃亡了。

就在此時,查理一世的魯莽挽救了分裂邊緣的國會,在王后的慫恿下,1642年1月4日,國王親率三百名步兵突襲國會,但約翰·皮姆等「圓顱黨」領袖早已溜之大吉。查理一世沒有一舉搗毀國會的勇氣,他只是比較客氣地搜查一番便負氣離去。但約翰·皮姆卻藉機大做文章,在他的鼓動之下,大批倫敦市民湧上街頭,包圍王宮。到1月10日,查理一世已經不敢繼續在倫敦逗留,只能被迫北逃,英國內戰由此打響。

油畫《對查理一世》的審判。來源/法維城堡

控制著倫敦等重要都市的「議會軍」最終戰勝了王室武裝,並將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台,而這場血腥的內戰也促成了克倫威爾的強勢崛起。面對新模範軍寒光閃爍的馬刀,無論是「騎士黨」還是「圓顱黨」都理性選擇了三緘其口。在克倫威爾去世後,其子性格溫和無力駕馭政局,議會的各方勢力才在妥協之下從海外接回了查理一世的長子,並尊其為國王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風度翩翩、生性幽默,其風趣的言談獲得英國民眾的愛戴。多年流亡海外,寄居各國王室的生活更令他成為聲色犬馬領域的行家裡手,英國日後風靡世界的需要賽馬規則都是由他親手制定的,民眾稱他為「快活王」並無諷刺之意。在這樣一個國王的引領下,英國社會各階層都倍感輕鬆,有人不無惋惜地總結道:各個階層贊成罪孽者的鬆散統治,卻不喜歡聖人的嚴格管束。誰都願意充當上帝選民,可是他們心目中的上帝不是清教徒所崇拜的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

然而,任何的歡樂時光終究會走到盡頭,隨著查理二世逐漸老去,英國議會還是為這位膝下無合法繼承人(雖然有十幾位非婚生子女)的國王謀劃身後之事。按照兄終弟及的傳位邏輯,查理二世死後本應由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但詹姆士二世卻是一個與英國清教徒勢力格格不入的天主教徒,英國民間甚至流傳著他第二任妻子——義大利城邦摩德納的公主瑪麗亞是教皇安插在英國的奸細的流言。

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任妻子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來源/西澤爾城堡與花園

英國社會對詹姆士的不信任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酵,查理二世嘗試過解散國會以及將自己的弟弟流放,但結果不如人意。畢竟自王政復辟以來,英國國內始終處於一種微妙的政治平衡之下,關於詹姆士是不是應為王儲的問題不過各派政治勢力爭鬥的一個導火索而已。有趣的是,由於內戰血腥的記憶並不遙遠,敵對雙方都不為自己命名,而是給對方貼上標籤。反對詹姆士二世的清教徒和蘇格蘭長老派被稱為「輝格黨」(意為馬賊),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一派則被譏諷為「托利黨」(意為「不法之徒」)。而其中的「托利黨」正是今天英國保守黨的前身。

托利黨的興衰榮辱

客觀地說,以地主階層為核心的托利黨人同樣不感冒於詹姆士二世的天主教信仰,卻很看好這位曾多次親自投身英荷戰爭的君王所具備的軍事天賦。畢竟對於地狹人稠的英國而言,地主階層要想獲取新的土地,便只能求諸於海外。因此積極支持對外擴張和支持強化軍備便成為托利黨以及日後保守黨的基本底色之一。

1681年,查理二世駐軍牛津,以武力逼迫「輝格黨」放棄與詹姆士二世敵對的立場。此後的五年時間裡,英國表面上平靜如初,然而,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時,雖然沒有人公開反對詹姆士二世繼承大寶,但反抗的力量卻在暗中集聚。

1687年1月,隨著眾多查理二世時代的老臣被詹姆士二世罷免。他的女婿荷蘭執政威廉三世隨即以規勸之名向英國派出特使,開始秘密聯絡英國的反對派人士。在經歷了一次血腥的內戰之後,英國軍隊普遍不願同室操戈。於是在威廉三世的鼓動下,軍隊上層很快便形成逼迫國王退位,擁立新君的共識。

1688年11月,威廉三世率領一支精銳的荷蘭海、陸軍向英國進發。而本應封鎖海峽的英國海軍,選擇了避而不戰。令荷蘭軍隊順利登陸。詹姆士二世企圖以逮捕軍官來控制局面,最終換來了更大規模的崩潰。無奈之下,詹姆士二世只能逃亡法國,威廉三世從容進軍倫敦,史稱「光榮革命」。

威廉三世夫婦畫像和《權力法案》。來源/紀錄片《世界通史》截圖

「光榮革命」之所以被英國史學家津津樂道,並非在於其是一場「不流血」政變,而是來自普通民眾和議員們的心理滿足。畢竟自伊莉莎白以來,英國終於迎來一位至少在名義上對宗教更加寬容、對國會尊崇有加的君主。事實上,在詹姆士二世及其繼承人的鼓動之下,「光榮革命」在蘇格蘭和愛爾蘭地區所引發的「流血衝突」不亞於克倫威爾的殺戮。

輝格黨憑藉著擁戴威廉三世的資本,將托利黨打成支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前朝餘孽」,長期把持著英國國會。然而,這一局面很快便隨著威廉三世的病故、漢諾瓦王朝入主英國而出現逆轉。畢竟,在漢諾瓦王朝的歷代君主看來,托利黨比輝格黨這幫先王舊臣要可愛許多。因此,代表地主和貴族利益的托利黨人隨即以「國王之友」的身份加入到議會席位的爭奪之中。

隨著1762年輔佐過漢諾瓦王朝三代君主、輝格黨名義領袖——紐卡斯爾公爵被逼辭職,輝格、托利兩黨在議會內部開始了一場場刺刀見紅的爭鬥。輝格黨把持英國政壇多年,可謂根深蒂固,但偏偏內部各大派系勾心鬥角,難以形成合力;托利黨背靠喬治三世這棵大樹反倒占據上風。

為了挽回頹勢,輝格黨開始瘋狂在議會之外挑起爭鬥。從英國本土的街頭遊行到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風潮,背後無一沒有黨派鬥爭的幕後推手。特別是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因為不甘心放棄其在北美殖民地的莊園,托利黨力主對獨立運動展開武力鎮壓,而以清教徒為主的輝格黨人則更看重海外貿易所帶來的巨額收益,是以對北美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採取包庇甚至縱容的態度。這一局面直至兼具輝格、托利兩黨身份的小皮特出任首相才有所緩解。

作為輝格黨元老的老皮特之子小皮特的政治立場更親近托利黨。這無非是因為老皮特時代家族還在靠著蓬勃發展的海外殖民和走私貿易發財,先天與輝格黨親近。到了小皮特時代,家族儼然是英國頂流世家,自然更傾向托利黨人。為了掩飾自己家族的朝秦暮楚,小皮特只能自稱為「獨立的輝格黨人」。

1783年,喬治三世正式提名小皮特出任首相,除了看重他父親的餘威,很大程度上是欺小皮特年少、容易操控。然而,小皮特不僅成功當選首相,更大膽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將大批老牌政客請出國會。至此,喬治三世才發現年輕的小皮特背後矗立著的不僅有輝格黨的資本力量,還有托利黨中新生代的支持。

小皮特畫像。來源/Walmer Castle - English Heritage

小皮特就任首相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更令英國迅速走出「七年戰爭」以來的財政困境。在小皮特看來,英國政府並不貧窮,之所以欠下高達2.5億英鎊的債務,完全是用錢不知節製造成的,僅軍費一項便有4000萬英鎊用途不明。小皮特首先在政府開支中引入了「預算」制度,藉由一個新部門——帳目檢查署的屠刀,砍掉了諸多閒職,並縮編了海陸軍。但是公務開支的減負並不能完全解決英國巨大的財政壓力。

小皮特創造性地設立了一個名為「償債基金」的戶頭。英國國會每年從國庫中撥款100萬英鎊存入「償債基金」,小皮特內閣以之進行投資,利潤用於償還國債。此舉一出立即遭到英國朝野的廣泛抨擊,好事者紛紛指責小皮特是變相在用國庫的錢替英國王室還債。但十年之後,這個基金戶頭始終運轉良好,儘管小皮特的投資並非每筆都有豐厚的收益,這個「償債基金」的存在卻大大提升了英國的形象,給國內外留下財政穩定的印象。有趣的是,小皮特這套開源節流、重塑信心的操作,幾乎成為日後托利黨、保守黨經濟改革的範本,到了柴契爾夫人執政時代,依舊能夠照方抓藥。

至於為什麼百年前的經濟改革方案還能繼續適用,其基礎理論無非是托利黨及保守黨所在的地主往往擁有諸如莊園、年金等生活保障,自然認為諸多面向底層百姓的公共服務不過是可有可無,更對賴以謀生的平頭小吏中飽私囊深感不爽。

托利黨的更名保守黨

憑藉著小皮特執政時期留下的充盈國庫,以及同為托利黨人的威靈頓公爵的巧妙用兵,英國最終戰勝了一度不可一世的拿破崙。隨著滑鐵盧戰役的硝煙散盡,托利黨人長期維持戰時狀態也宣告結束,英國本土大批極端主義政治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將矛頭指向長期把持政權的托利黨人。

戰爭的結束本應意味著和平紅利的到來,英國中產階級早已對小皮特為了籌措軍費而實行的10%以上的所得稅制度深惡痛絕,飽受糧價困擾的普通市民則更渴望來自法國的進口小麥。但執政托利黨人大多數是擁有大片良田的地主階層,巨額的國債也令英國政府不願輕易放棄每年高達1500萬英鎊的所得稅收入。

這樣的經濟環境下,管理英國經濟事務的財政大臣尼古拉斯·范西塔特,自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作為托利黨人,范西塔特自然不敢得罪自己的利益集團,於是由其在1815年頒布的《穀物法》規定,如果國內每夸脫小麥價格不超過八十先令,則不許進口外國小麥。麵包價格上漲,工廠主被迫向嗷嗷待哺的工人增加工資。為了安撫資產階級的情緒,范西塔特政策性的取消了所得稅,卻令債台高築的英國政府赤字飆升,經濟更趨蕭條。而這般拙劣的操作,似乎與今天短命的特拉斯內閣所執行的經濟改革舉措異曲同工。

下議院關於《穀物法》的決議。來源/ProQuest HCPP

顯然,由既得利益集團組成的托利黨/保守黨往往不會正視民間的疾苦。在他們眼中,百姓挨餓皆是不思進取的因果報應,比如特拉斯女士曾將英國的經濟疲軟歸咎於英國工人的「懶惰」。在這樣的情況下,托利黨/保守黨即便要出台紓困政策,也必須是先讓貴族吃飽。

國內的動盪局勢讓托利黨人無不追憶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日子,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托利黨人秉承「沒有戰爭,便發動戰爭」的理念,在全球各處挑事。托利黨籍的外交大臣喬治·坎寧更開創了英國「碰瓷外交」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喬治·坎寧也是首個用「保守黨」這個名詞來替換「托利黨」的政治人物。

1830年,在黨魁羅伯特·皮爾爵士的首肯之下,托利黨正式更名。

此後為了應對選舉權在英國不斷普及,1886年,保守黨選擇與約瑟夫·張伯倫新創立的自由統一黨組成聯盟,兩黨聯手之後一度橫掃英國朝野達20年之久,但此時的英國社會已悄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曠日持久的第二次英布戰爭給幾百年來大英帝國的海外擴張史畫上了明顯的句號。軍事征服的勝利、公眾的沙文主義熱情,不足以打消自由派們對維持一個龐大海外帝國開支的焦慮。英國的上層社會出現了信心危機,打著自由主義的旗號、鼓吹英國應當與自己的競爭對手達成廣泛交易和協議的自由黨開始嶄露頭角。

然而,事實證明,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不可能通過幾紙協議來調和。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及其妻蘇菲於塞拉耶佛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國再一次利用自身掌握制海權的優勢,擊敗了來自歐洲大陸新興霸權的挑戰,但這次勝利的代價卻過於高昂,現代戰爭的損耗已經超出英國自身承受能力,大英帝國基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所積聚起來的社會生產模式業更被證明完全不適應於新環境的腳步。主張秉持一種反對資本主義戰爭論調的工黨站到台前,與力主整軍備戰的保守黨分庭抗禮。在隨之而來的對決之中,保守黨方面出現了一位備受爭議的首相——斯坦利·鮑德溫。

保守黨與工黨的理念之爭

單純從政治履歷上看,斯坦利·鮑德溫堪稱完美的首相人選:他出身英格蘭伍斯特郡的豪商世家,畢業於劍橋三一大學歷史系,31歲時繼承了家族產業和父親在下議院中的席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鮑德溫是保守黨黨魁安德魯·博納·勞的私人秘書。1922年,博納·勞出任英國首相,鮑德溫被任命為財政大臣。

1923年,博納·勞因為身患癌症而辭職,鮑德溫由此被指名接掌內閣。此後,憑藉著保守黨強大的影響力,鮑德溫在1923年、1924年和1935年三度當選為首相。在1929年大選之中,保守黨與工黨組建的聯合政府中,雖然由工黨領袖麥克唐納德出任首相,但因為國會中保守黨占據的席位較多,也有人認為,時任樞密院議長的鮑德溫才是該屆政府的實權領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32年9月10日,其口中的那句「大轟炸終會降臨」才會廣為流傳,並引發出不同版本的解讀。

聯繫鮑德溫前言後語來看,他想表述的意思是,杜絕戰爭的最好方法並非工黨所倡導的單方面主動裁軍抑或先發制人的進攻,而是應在年輕人中倡導和平主義,以避免歐洲在下一次大戰中淪為廢墟。而他的這一保守主義理念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政治上的門徒——未來的英國首相張伯倫。

但是向來奉行強硬對外政策的保守黨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轉向,一邊鼓吹和平、一邊重整軍備的做法更為工黨廣泛詬病。在1935年大選中,英國工黨公開指責保守黨政府重整軍備的決定是對「世界和平和本國安全的威脅」。激進的工黨議員甚至喊出了「關閉徵兵站,解散軍隊,解除空軍的武裝」「廢除整個可怕的戰爭設施」的口號。無奈之下,1935年11月,張伯倫在反駁工黨反對重整軍備的主張時不得不表示:「我們的政策是要防衛(defence)而不是要視若無睹(defiance)。」在工黨的反對聲中,1939年之前的6年時間裡,英國的軍費開支長期僅為德國的三分之一(法國則為不到六分之一)

國力的孱弱和各種政治理念的相互傾軋,令英國無力遏制納粹德國的崛起。即使憑藉著美、蘇、中、法等盟友的支持,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是笑到了最後,這場持續六年的軍事角逐仍將大英帝國數個世紀積累起來的財富消耗殆盡。戰前繁榮的海外進出口貿易被無情地犧牲掉了。到1944年,英國的出口貿易已萎縮到不足1938年水平的31%。

經濟上的空前衰弱,令英國政府不得不放棄英鎊在大英國協區域的主導性地位,採取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此舉有利於遏制通貨膨脹,卻無法安撫在戰爭中飽受摧殘的埃及、印度等殖民地。一股來勢洶洶的殖民地獨立運動浪潮撲面而來,並最終令號稱「日不落」的「米字旗」,逐漸消失在亞洲、非洲各地的天空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保守黨的政策開始變得更為尷尬,一方面,他們希望在絕大部分的公共事務都減少政府干預(國民醫療服務體系除外),又反對昔日殖民地脫離大英國協獨立,甚至反對把地方權力下放到威爾斯及蘇格蘭。保守黨在對美國的關係奉行了大西洋主義,即與美國以及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等一類與美國關係較密切的國家保持友好關係;同時,他們又認為英國不應再與歐盟或任何相類似的歐洲組織建立進一步的經濟關係。

戰後的保守黨政策幾經波折,開始變得具有實用主義風格。既在戰後順勢推行過一定的福利,也率先力推市場經濟;既推動英國成功加入歐盟,也順應民意完成了脫歐進程。保守黨針對時弊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也有意識地在政策理論上進行創新,兼顧不同階層利益,拓展社會民意基礎,擴大自身政治優勢。但總的來說,相對而言,保守黨的在前進中不願步子邁得太大,並具有鮮明的歷史繼承性。正如保守黨前首相巴爾福曾說:「保守黨始終是一家人,安逸之時爭吵不斷。」

說起最近的英國政壇,在短短几周時間,首相走馬燈似的更迭,詹森、特拉斯,以及剛剛當選的印度裔蘇納克,首相變化了,執政的還是保守黨。這倒不是因為保守黨有多了不起,而是在英國內閣制體制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

英國保守黨新黨首蘇納克。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在2019年12月的英國大選中,當時由詹森領導的保守黨獲得近幾十年以來的最佳戰績,一舉拿下議會650議席里的365個席位,保守黨的主要對手工黨慘敗,僅獲得203席位。因此,在下一次大選到來之前,按照英國政治的遊戲規則,如果首相下台,新的首相還是由多數黨領袖,也就是保守黨領袖擔任。在這個遊戲規則下,無論英國首相如何變幻莫測,新的首相還是保守黨內部博弈產生。

當然,如果保守黨如此不靠譜,即使不出現提前大選的情況,根據英國《2022年解散和召集議會法案》,下一次英國大選最遲在2025年1月舉行。那麼,在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風雨飄搖之際,保守黨是否能憑藉其過去的穩健傳統平衡這艘大船呢?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微信公眾號「 國家人文歷史」

作者:趙愷

編輯:杭以凡

【聲明:本號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的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