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人戀愛腦挖野菜,有人斬男神事業也高峰?反用戀愛腦,只贏不虧

美即是正義 發佈 2022-10-30T14:21:41.771928+00:00

宰相女兒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換來的是18天短命皇后,網友調侃她就是喜歡挖野菜。用男性思維談戀愛/ 王冰冰也難避免的甜蜜直球男 / 和夢華錄學辨渣 / 如何不「扶貧式」戀愛/ 如何識破渣男套路 / 優秀女生不好找對象?

眼下最被「喊打喊殺」的是哪種人?

衝浪小能手一定會搶答:戀愛腦

先是「王寶釧挖野菜」梗火爆全網:

宰相女兒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換來的是18天短命皇后,網友調侃她就是喜歡挖野菜

再來,一些古早劇集中的主角,都被認為是「戀愛腦」,被批判:

《何以》裡為愛人沒原則的何以琛

《梁祝》裡為梁山伯放棄帥氣富二代(限陳冠霖版馬文才)的祝英台

包括白娘子、三聖母、織女、七仙女,都被網友集體吐槽「放著好日子不過,搞什麼戀愛」。

一些調侃

相反,一些「不戀愛腦」的操作,得到了廣泛讚揚。

比如晴兒起誓的時候,拿的是簫劍而不是自己的命:

其實劇情應該是想表示,她更在意簫劍,所以不會拿簫劍的命開玩笑

比如甄嬛的「不想再被人踐踏,只求榮華富貴,不求一絲真情。」

雖然她這裡是騙果郡王的,但卻說出了廣泛的心聲

包括之前李雪琴和辣目的發言,也被奉為戀愛聖典

常見於各種評論區

大眾的意見似乎前所未有的統一:不要戀愛腦!不要付出!就不會失望吃虧!

然而,作為對比,也有一些戀愛小天才獲得了大眾的羨慕。

比如斬男神無數的金敏喜

最近新造型也很美(當然因為現在跟老導演搞不清,也被一些人劃為戀愛腦)

比如前段時間被爆戀愛緋聞的周冬雨

顏值經常被說路人,但也斬了不少優質男星

吸渣踩坑的「戀愛腦」核心是啥?靠看挖野菜視頻,或者不付出不心動,就能杜絕嗎?

不戀愛腦,還能做超強戀愛小天才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普通人能學麼?

今天,就聽簡妮我聊聊看吧!

01 戀愛腦本質

出乎意料

雖然沒有明確定義,但眼下大眾眼中的戀愛腦,基本是那種:

一旦上頭,愛人第一,別的(包括自己的尊嚴、事業、生活和要付出的代價)都無限後置甚至不考慮,無底線付出的人」。

袁湘琴也被有些人認為是戀愛腦,因為她職業生涯完全圍繞著直樹,且被直樹各種損自尊也不在意

而群眾作為旁觀者,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替主角感慨「真不值啊」

雖然,這種感慨能給旁觀者帶來一種「我真清醒」的優越感,但其實,也會產生這樣的壓力

「為啥這麼明顯不值的事也願意啊?戀愛腦怕不是有啥魔力吧?萬一我沾上咋辦?害怕!」

其實,無論是這種優越感,還是隨之而來的恐懼感,要簡妮我說,都是因為沒理解戀愛腦的本質和腦迴路

讓戀愛腦上頭的,真的是戀愛嗎?

表面上,是。

但,本質上並不是。

心理學就有過研究,戀愛腦的本質,其實是「逃避為自己人生負責」

簡單來說,把對方當做自己人生的幸福來源,如果自己不快樂,就是對方的過錯

他們往往處在「困難/欲望很多,但自己搞不定」的階段(不一定是客觀的,更多是主觀心理狀態)。

而越是深陷這個階段,越希望有人能像英雄一般從天而降,把自己從各種困難中解救出來,滿足自己各種(自己不能滿足的)需求。

像前面湘琴說要回家做家庭主婦,實際上主要因為她學業遇到困難,直樹也反對她因為這個原因回家做家庭主婦

形象點說,這種狀態有點像小孩

遇到自己覺得自己處理不好的問題時,希望大人能替自己解決+負責,這樣自己就可以不苦惱不負責了。

與其說「戀愛腦」是為具體的某個人上頭,不如說,他們是為了這種「可以逃避當下困難/滿足自己需求」的狀態上頭。

比如全網爆火的王寶釧,看起來不可理喻,是因為她認為即使當乞丐也要跟薛平貴在一起:

但其實這裡說的是假如,也就是表個態

但如果不只看這點,會發現,她選薛平貴,其實很有自己的「小算盤」

一來,她此時被催婚壓力大,如果不選薛平貴,就要選無所事事、其貌不揚的二代。

想通過嫁給薛平貴,擺脫對父母的控制

二來,原著中,王寶釧嫁薛平貴,遠不是梗圖里表達的「就愛挖野菜」,而是確實指望薛飛黃騰達

夢見薛將來能當皇帝(來源:京劇《花園贈金》)

薛回家後,王寶釧當頭就問他當得什麼官,並且討封號(來源:京劇《紅鬃烈馬》)

所以,這個故事,看起來是「陷入戀愛腦什麼都不要」,女主一心愛人結果被辜負,很可憐。

但如果我們這麼看,會發現,

讓女主上頭的,不僅不是薛平貴,甚至不是愛情,而是她「可以逃避眼前的困難,可以滿足超額期待」的欲望

而很多人抨擊的,「一戀愛腦就放棄原本的喜好、親情、友情」等行為,這麼看,其實也可以換種角度理解:

與其說,戀愛腦們是「為了戀愛放棄原本」,不如說,他們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從原有的生活中逃脫,只是「戀愛」成了一種聽起來很美的由頭罷了。

古早偶像劇《鬥魚》女主裴語燕,為了混黑道小混混男主放棄富家千金+品學兼優的原本生活,感覺很戀愛腦

但事實上,她父母管教非常嚴格,要考什麼學校也全由父母決定

讓她上頭的不止是男主,更是「跟父母劃清界限,想要自己選擇自己生活」的欲望

現實的例子是日本的真子公主,為了跟家裡有老賴醜聞的大學同學結婚,甘願放棄1.4億日元的嫁妝,婚後還要用私房錢養家,就被很多網友說是被鳳凰男吸血的「戀愛腦」

民眾普遍不看好

但讓她上頭的不止是鳳凰男,更是「跟皇室劃清界限,想要自己選擇自己生活」的欲望,而且現在的她憑藉前皇室身份獲得藝術品界的高薪工作,狀態也很好:

很堅定自己的選擇

日本網友也覺得她去了美國之後,狀態看起來更好,人也更開心了

從這意義來說,我們覺得戀愛腦的投入付出「不值得」,是拿另一半或愛情的分量去衡量的。

但這等式,其實一開始就錯了。

且不說戀愛腦們衡量的,本就不是客觀價值。

他們追求的本質,本也不是那個人或那段情,而是那種「拋下舊一切,迎來新開始」「有人替我承擔我本要承擔的一切,有人要給我幸福」的狀態。

如果只算感覺的帳,這種「我只需要當個小寶貝」的感覺屬實極有吸引力,好到讓他們願意付出自己原本的喜好、親友、事業。

從這角度來說,現有「根治戀愛腦」的思路,包括「不戀愛專注搞錢」「付出就是傻,倒霉一輩子」,其實都沒有踩在點子上。

畢竟,人天生具有被愛和愛人的欲望,就跟肚子餓了要吃飯一樣,克制欲望可止一時,但餓過頭了反而容易吃更多

不僅如此,這種「不付出」的思路,還容易精準讓我們錯過優質良緣和成長機會

這點,看前面說的「戀愛小天才」就知道——

02 戀愛天才

共贏式思維

「不付出」的態度為什麼有坑?

這點我們可以參照詐騙

被詐騙的人,其實很多一開始都覺得自己很聰明,甚至已經識別出這是詐騙。

但,他們總覺得,自己可以薅一波走,不過往往結局是被騙走巨額財產

一些典型心理

對應的,絕大多數騙局裡,騙子一開始反而是更願意吃虧的。

先投一點,給你一點甜頭。再投一點,再給你一點甜頭,如此反覆。

常見的騙局,都是這個套路

即使是不出錢的情感詐騙,一開始也是要先噓寒問暖、體貼理解,各種給你投入的。

而待到你「非他不可」了,這個時候再問你要一筆大的,這一筆大的,可就沒有甜頭,都是苦頭了。

為啥付出少的,反而被騙了?

其實從人性上很好理解:

當你可以0.1付出就獲得10收穫的時候,你還看不看得上1付出1收穫的?

肯定看不上嘛!

所以你等於杜絕了所有「優質」或者起碼是「正常」的關係

而當你可以0.1付出就獲得10收穫的時候,你還離不離得開這個人?

很難嘛!因為真的很爽嘛!

而當你離不開這個人,甚至想要更多的時候,就是騙局開始的時候了。

雖然理論上,我們當然可以先薅一波再走,但實際上,我們往往做不到,因為我們的閾值已經被提得很高

打個比方,人家原來都給你1塊錢滿漢全席,你還能不能開心地吃20塊一份的盒飯?

就算原來那家破產倒閉了,你會不會念念不忘?即使念不回來,你會不會還想要再有一家類似的?可這不又是重複原有模式了?

很違反常識的,「先付出」的人反而擁有更多的主動權,甚至得到更多,這點基本的人性,騙子都知道。

事實上,不止是騙子,不少「戀愛小天才」也很懂這點。

比如金敏喜,名言是「我想要的男人都愛上了我」:

當然她本身也確實很有魅力

而她的戀愛史和名場面,也真的是一大堆:

先是前段時間憑《魷魚遊戲》大火的李政宰,當年愛她愛的要命:

這會金姐還被說醜女來著

據說分手後李政宰消沉了很久,名場面有分手後偷看:

這飽含深情的眼神(來源@中嗑院在逃)

再一任是大家斯哈斯哈的吸血鬼男神李洙赫:

評論區尖叫高發地

不僅分手之後還很懷念金姐,對她全是好評價:

肉眼可見不舍

包括對另一半的偏好,依然是照著金敏喜這款說的:

是的,這倆還是姐弟戀

再一任,喬妹都搞不定的南韓顏霸趙寅成,應該是趙唯一公開的女友:

當時也是各種被罵男神找醜女

但被分手後,自我反省的的反而是趙:

覺得自己做錯了

而金姐現在這任,雖然被說又老又丑還有老婆:

洪尚秀

但公平點說,洪尚秀確實把她拍得極有魅力,讓她拿了好幾個影后,國外事業添磚加瓦,如果人家不care名聲只想要藝術成就,這波也不虧。

但韓國演藝事業基本就無了

這種超強的「男神收割力」,難怪坊間尊稱她為「蠱後」。

先強調,金敏喜個人魅力確實很高,雖然顏值上偏氛圍感,但個人氣質確實獨特出眾。

不過,她另一核心戀愛武器,其實很多人還沒get到,那就是「願意付出」

比如李政宰,現任是前三星太子妃林世玲:

最近一期出席活動

而據傳聞,這個線是金敏喜牽的,等於分手了還願意給前任帶資源

李洙赫,雖然現在是男神,但當年跟金敏喜戀愛時長這樣:

跟現在比起來,風格比較小眾吧

而他提到金敏喜,專注的點也不是金多有魅力,而是她「很有思想」

幫助自己成長

甚至坦白承認「自己能夠走上頂尖模特道路,很大原因是金敏喜」。

而趙寅成這段,稍微淡一點,但趙的發言,也很有「成長」那味:

通過戀愛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下次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發現了嗎?

其實在每一段感情中,金姐都有不少付出(但不是犧牲),或者是人脈,或者是思考,或者是經驗等等。

而這些付出,也確實讓她的前任們更加成長,看起來她也很樂見其成。

她自己沒有公開標榜過自己的付出,以上都是前男友們自己說的

想一下,還蠻有意思的。

金姐的畫風跟現在「付出就是傻」「前任早死更開心」段子可以說毫不相關,壓根不追這種流行。

而顏值經常被嘲路人的周冬雨,其實也有過類似操作。

八卦號寫她給昊然弟弟帶資源,不坐實,不展開。

不過,從她之前戀愛時,就很願意介紹對方,給對方帶知名度這點看,確實是她能做出來的事:

她當年跟大學同學田明鑫談過,大方公開男方

這麼說,是不是也挺願意付出的?不過放到今天,可能會被粉絲狙「糊男不要蹭我們姐姐熱度」了。

跟這種「小天才」類別不同,還有一類戀愛腦,雖然戀愛腦得很明顯,但往往不那麼被狙。

比如周迅,雖然她的幾段戀愛都挺唏噓的,但無可否認,她自己事業做得很好

雖然她當年是為了愛情去北京,但其實也在那接觸了很多事業機會

比如王菲,在戀愛上思路也很天馬行空,據說付出也不少(名梗:幫竇唯刷馬桶),但自己事業其實也或多或少得益於戀愛

早期竇唯,讓她接觸搖滾圈子

這麼看,這兩類獲益於戀愛的人,其實看著都有點戀愛腦,也都挺願意付出的

但,她們跟流行戀愛腦不一樣的地方在哪?普通人要怎麼學?

03 杜絕戀愛腦

變身小天才

我們通常詬病的那種戀愛腦,有什麼問題?

一方面,他們期望的,包括「有人能解決我的各種困難/能滿足我的各種欲望」,往往都不現實

我們都是人不是超人,你困難,對方也不容易,不可能無底線地滿足你、配合你,如果能,這狀態往往也不會長久

當你總指望別人去滿足自己時,你自己的成長也就停滯了,別說很難輸出養分給對方,自己也容易變得沒有魅力。

比如《前半生》裡的早期羅子君,基本就是各種讓陳俊生滿足自己

當然,不是說他們存心占便宜,他們往往也有大量犧牲,改變自己原本的喜好、生活、事業等等。

但,即使不說這犧牲是為了眼前的人還是單純上頭,

當一個人付出這麼多之後,因為自己變得虛弱了,而對方變強了,你幾乎不可避免地會患得患失,且容易對對方有付出感和委屈感

《鬥魚》裡的裴語燕,為小混混男主放棄富家千金出國留學的鑲金生活,為他寧願改做黑道大姐頭。

結果男主還出軌,出軌對象還是「乖乖學生妹」,甚至還願意為小三退出幫會。女主憤而質問

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

而男主的回答雖然很渣,但心理其實不難理解,女生犧牲了自己的人生去配合他,這麼重的犧牲他扛不住

最後掛了

這種付出感、委屈感,都很容易變成無底洞式的情緒價值索取「都是為了你」「不是你我就」

噹噹年付出也填不滿這種索取時,關係就必然走向破裂

真·戀愛清醒,付出有啥特點?

比起「損己利人」式的犧牲,他們的思路,往往有兩種:

一種是,我成長,我自然地帶著你成長,這樣,我倆是「共贏」的,並不需要我自己真的去損失什麼

比如金敏喜,從氣質來看,也是一直在成長變美

我對你的付出,不是通過折損我自己翅膀的「犧牲」,而是經驗、思維、人脈方向的「共享」。因此,即使我付出了,我跟你依然勢均力敵,甚至彼此都變強的。

當然,要做到這點,我們得自己先成長起來,有經驗、思維、人脈去跟人家做「非自損式共享」,還得輔助識人等等,其實對我們要求更高。

不想這麼累,有沒有簡單模式?也有!

另一種是,我戀愛,我開心,我為了我自己,我對你沒有付出感和怨懟感,我從戀愛里得到了很多,這就夠了。

比如袁湘琴,她確實在戀愛中得到了學業進步、人生方向,且很快樂

雖然她為直樹付出很多,但她有個優點,就是真的沒什麼付出感,想通就是為了自己

在這兩種思路下,戀愛是為了變好或者是為了自己開心,但無論哪種,都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種經曆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相反,如果戀愛只為了「逃避責任」,希望通過過度犧牲綁定對方,讓對方去滿足自己的需求。雖然確實是犧牲很多很委屈,但自己想要的情緒價值也好、被對方全方位滿足也好,其實都是比這犧牲難得多的東西。

而自己成長停滯甚至退步後,即使對方真的能滿足,又為什麼再要跟一個價值低的人綁定呢?單憑良心嗎?

從這意義上來看,這種模式本質就是「以小換大」,那麼失敗概率高,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戀愛腦的解藥是什麼?戀愛天才的絕招是什麼?

要簡妮我說,秘訣就是「強大」

這種強大不是流行的「老娘最重要你們都死開」也不是「搞錢第一愛情死開」。

而是真的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去克服困難、調整欲望

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出華彩,且強大到,有能力也願意促進對方的成長

我其實能理解,目前對於戀愛腦的批判,其實更多是一種「情緒釋放」。

很多人都成長於「我犧牲,所以我有權要求」的環境裡,而如今發現,犧牲並不能換來被愛和自己以為的東西,這種破碎當然會讓人憤怒。

但「犧牲不能換來」,不代表「愛情是壞的」「付出是壞的」,更不代表「不付出就能避渣」「看挖野菜就不上頭」。

非黑即白的情緒發泄,從來都不是問題的解藥。

真正的解藥,需要理性,需要一顆真正想成長的心,希望這期能成為大家的成長養分!

負責助理:木青

—想看更多避免戀愛腦?

用男性思維談戀愛/ 王冰冰也難避免的甜蜜直球男 / 和夢華錄學辨渣 / 如何不「扶貧式」戀愛/ 如何識破渣男套路 / 優秀女生不好找對象?

—想提升自己的「識人能力」?

頭像:微信頭像1/ 微信頭像2/ 微信頭像3

mbti:T/F類型如何識別 / 如何判定身邊人mbti類型

細節看人:言語看價值觀 / 言語看自我和真實程度 /細節看感恩心

細節看有錢:從炫富目的看有錢沒錢 / 從禮貌感看有錢沒錢 / 從大氣感看有錢沒錢

ᐁᐁ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