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治荒誕劇暫時落幕,印度裔新首相會成為保守黨的救命稻草嗎

多棱視界 發佈 2022-10-31T01:08:46.706195+00:00

2022年10月20日,因強推「減稅增債」的新政方案而引發英國金融市場劇烈震盪的時任首相特拉斯,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和首相一職,在眾叛親離中黯然退場。



2022年10月20日,因強推「減稅增債」的新政方案而引發英國金融市場劇烈震盪的時任首相特拉斯,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和首相一職,在眾叛親離中黯然退場。短短45天的任期使她「榮登」英國有史以來執政時間最短的首相。

隨後,保守黨改變黨魁選舉規則,迅速由議員們推舉在上次競爭中敗給特拉斯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接棒黨魁。他也因此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同時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和非基督教教徒出身的首相。面對特拉斯留下的爛攤子,蘇納克回歸「加稅還債」的政策能否成為保守黨的救命稻草,還是說這一切只是保守黨走向在野前的迴光返照?


特拉斯上任伊始就面臨民意基礎薄弱、容錯空間不足的問題,一步走錯就可能全盤皆輸。她的「減稅增債」新政方案大概率行不通,屆時她可能不得不做出180度的政策調整。事實證明,市場和民眾對新政的反應比預期來得更快更猛烈:英國的匯市債市雙殺,幾近崩盤,特拉斯本人和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也跌入歷史最低點。由此引發的黨內危機愈演愈烈,政府和議會陷入無法有效運作的境地,留給她的選擇只剩引咎辭職。

特拉斯這次的政治荒誕劇,可以看作保守黨近年來在脫歐之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極端的體現。

在2010年到2016年的卡梅倫時代,保守黨內的主流思想尚且可以稱為還算健康的「疑歐主義」。

2016年脫歐公投後繼任的特雷莎·梅力求平衡各方訴求,實現「軟脫歐」,但她的方案連續被議會否決,自己的首相職務也難以為繼。至2019年詹森全面清黨,大選獲勝後挾議會多數推動實現「硬脫歐」,再到今天特拉斯近乎瘋狂的減稅增債計劃,可以說是「圖窮匕首見」。這就是是政治光譜上最右的那批硬核脫歐派心目中脫歐的最終形態。他們從一開始鼓吹脫歐,並不是為了什麼移民問題,而是為了全面跳出歐盟監管的束縛,以實現大幅減稅,大幅去監管,大幅私有化,直至最終摧毀福利國家制度,把英國變成大資本馳騁的樂園。

人們常說「革命最終會吞噬它的兒女」。這句話用在保守黨身上再合適不過,它正在被脫歐吞噬。2016年公投以來的每一次換相、每一次組閣都伴隨著殘酷的黨爭。一批又一批「留歐派」和較為溫和的議員要麼被邊緣化,要麼選擇脫黨,要麼被驅逐出黨。黨內右翼的勢力則越來越壯大,政策上越來越極端。同時,大量有才能的閣員淪為派系傾輒的犧牲品,黨內人才青黃不接,閣員任用越來越看重忠誠度而不是才幹,因此才使特拉斯這樣明顯能力堪憂的人物被推上前台。而她掀起的政治風暴,又把保守黨推向了分裂和毀滅的邊緣。

當然,保守黨建制派從沒有停止自救。特拉斯當選黨魁,本來就是基層黨員決定的。議會黨團的屬意人選不是她,而是反對減稅增債的蘇納克。特拉斯提出辭職後,代表保守黨議會黨團的1922委員會馬上通過了全新的黨魁選舉規則。原先的黨魁選舉長達數月,只要得到十幾名議員提名就可以參選,經過議會黨團一輪一輪投票後,最終選出兩位候選人交全體黨員投票。而這次的選舉只有一周時間,三天以內必須獲得100位議員提名才能成為候選人,若只有一人成為候選人,則無需再交黨員投票,該候選人自動當選黨魁。考慮到保守黨只有350位議員,實際上只可能有一到兩位參選者能獲得100個提名。

這條規則擺明就是為了阻止7月份受辱辭職的詹森捲土重來而為蘇納克量身打造的。詹森畢竟還是議會黨團中極右派的精神領袖,至少能爭取到五六十名議員的支持,但大概率湊不齊100人。他在右翼的保守黨黨員中享有近乎個人崇拜式的支持,如果入圍候選人,極有可能在最終的黨員投票中戰勝蘇納克。

這就是問題所在。十幾萬人的保守黨黨員可能把詹森當作救世主,但議會黨團和全國選民並不這麼想。對大部分人而言,詹森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從品格上就不適合繼續擔任首相。對保守黨議員而言,詹森2019年的選舉神話早已消退,他現在恐怕已經成了選舉毒藥。一旦他二進宮成為首相,保守黨的公共形象只會更差,黨內中左派議員必然全面倒戈,倒時保守黨作為一個政黨將面臨分裂,反對黨的不信任案也會通過,屆時政府倒台,舉行大選,以現階段的民調,保守黨最多只能保住幾十個席位,能不能守住議會第二大黨的資格都很難說。而如果蘇納克成為黨魁和首相,至少能儘可能延緩大選時間,為保守黨爭取一些恢復民意的時間,到時候說不定會有奇蹟發生呢?在一定死得很慘和還可以再搶救一下之間,理性的選擇當然是後者。

值得慶幸的是建制派成功了。遠在加勒比度假的詹森得知特拉斯辭職後就風風火火地飛回英國投入選戰,但他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聲勢。在黨內提名時,詹森只獲得了五十多位死忠派系成員的提名。公開的提名數字就再沒有上漲過。詹森眼看大勢已去,聰明的發表了聲明,宣稱自己已經獲得了102名議員的提名,如果他願意,完全有可能重回唐寧街執政。但為了黨派團結,他決定放棄。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又在吹牛。詹森就是這樣的自戀性格,他不能接受失敗,哪怕是失敗,也硬要說成是自己本來勝利,只是高風亮節的禪讓。

不管怎樣,到了10月24日下午的提名截止期,只有蘇納克一人獲得了超過100位議員提名,42歲的他成為唯一候選人,自動當選保守黨黨魁,進而成為下一任英國首相。這是英國近一百年來最年輕的首相,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和非基督教教徒的首相。

雖然在上一次競選中輸給了特拉斯,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蘇納克從特拉斯手中繼承的爛攤子反而為他提供了某種原來沒有的、重振保守黨的機會。首先,在這次黨魁選舉中,保守黨回歸了由議員決定黨魁的議會政治老傳統,你可以說這是不民主的,選黨魁怎麼能不考慮黨員的意願呢?但也可以說這是更民主的,因為黨魁會自動成為首相,更要考慮全國人民的看法。保守黨這350位議員是全國各地4000萬選民選出來的民意代表,代表的民意廣泛度遠超區區十幾萬保守黨黨員。基層黨員再不情願,現在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這個結果,因為保護保守黨免遭提前大選的議會制度同樣適用於他們。他們缺乏合法手段來反對蘇納克。想要「造反」,起碼還要等到兩年後的大選。

其次,特拉斯執政造成的危機已經把保守黨推到了毀滅邊緣,極大地刺激了建制派議員們的求生本能。他們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團結在蘇納克周圍,否則無論是黨還是個人都只有死路一條,這是政治大勢決定的。在過去幾天,蘇納克幾乎不需要向其他派系妥協,也不需要許以閣員席位換取支持,現在他有更大的自由度從各個派系中挑選有才能的議員進入內閣。

蘇納克上任後會回歸今年7月前他自己的那一套財政路線,社會保障應該不會削減,至少不會大幅削減,對能源企業和金融業的暴利稅會恢復徵收,當時就定好的明年實施的企業稅加稅計劃也會執行下去。加稅還債的大方針應該能夠較好地穩定住市場情緒。外交國防方面不會有什麼重大變動,除了軍費上漲可能要緩一緩。唯一的定時炸彈還是脫歐,具體而言就是北愛爾蘭問題。蘇納克也許會採取更懷柔的態度,避免此時與歐盟正面對撞。這肯定會得罪北愛的統派政黨,但這個問題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能抓大放小了。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保守黨議員是否能持續團結在他周圍,詹森的勢力會不會報復性發難。短期看來,大概不會。這還是要感謝特拉斯,讓保守黨的民意支持度直接觸底。蘇納克看起來似乎是有能力帶領保守黨觸底反彈的,至少不會更差了。若事態再度失控,那麼這個黨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挽救的了。

長期而言,想要恢復到原先的民意支持度非常困難。保守黨目前已經連贏了四場大選,而英國歷史上也沒有任何政黨能夠連贏五場大選。同時,特拉斯上任的45天給保守黨的形象帶來的傷害實在太大。除非蘇納克真的有什麼神奇力量可以「逆天改命」,重鑄保守黨的聲望。若是如此,那稱他為當代最偉大的英國首相也不過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