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拼多多成北美新寵,最低1美分買,和亞馬遜正面剛

ai財經社 發佈 2022-10-31T02:15:50.989883+00:00

據36氪報導,上線一月有餘,Temu日均GMV突破了150萬美元,入駐商家數量近3萬個,SKU在30萬至40萬個,涵蓋了24個一級類目。

撰文/ 何暢 張繼康

編輯/ 董雨晴

成立七年的拼多多,終於把觸角伸向了海外。9月初,拼多多在北美上線跨境電商平台Temu,該名稱取自「Team Up,Price Down」,直譯後可以理解為「拼著買,才便宜」,與拼多多在國內的定位異曲同工。

低價策略帶來了不錯的關注度。9月17日,Temu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的單日下載量達到了第一,就在一個月後,Temu又超過跨境電商Shopee、SheIn,位居App Store免費購物軟體下載量首位。

據36氪報導,上線一月有餘,Temu日均GMV突破了150萬美元,入駐商家數量近3萬個,SKU在30萬至40萬個,涵蓋了24個一級類目。

不過,國內消費者熟悉的配方——「砍一刀」沒有在Temu上線,魔音繞耳的洗腦式營銷也還未遍及海外社交媒體。如今的Temu像是一塊待開發的荒地,有人發現了這裡,選擇躬身入局開墾;更多的人其實只是遠遠地觀望。

Temu靠便宜拉開了戰局

萬聖節到來前,Temu早早在官網首頁掛上了節日專欄,碩大的「30% OFF」字樣位於畫面中央,顯得衝擊力十足。「0.99」成為官網出現頻率最高的數字,不論是運動器械還是身體清潔產品,商品價格均在0.99美元起步。

目前來看,Temu平台上的商品種類比較雜亂,集中在服裝首飾和生活用品兩大方向,更像一個迷你版的義烏小商場。在Temu,你可以花6.49美元買到一雙尺碼任選的登山靴,再用3.29美元為家裡的貓咪添置一個貓窩,甚至還可以只掏1.49美元就獲得一個奶油膠的手機殼。


圖/Temu官網


與拼多多在國內使用「砍一刀」的拉新策略相似,Temu在北美市場開啟了多種「Referral Bonus(推介獎勵)。如果邀請一位新用戶註冊,邀請人與被邀請人都將得到六折優惠;邀請兩位好友註冊Temu,就可以免費獲得按摩儀器、洗衣機、投影儀、耳機、無人機等物品;如果成功邀請五位好友下載並完成註冊,那麼可以直接領取20美元。

對於新註冊的用戶,Temu也十分慷慨。新用戶將獲得三張七折券,同時享受全場包郵服務,還有1美分領取商品的機會。據36氪報導,9 月Temu的投放預算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未來一年這項預算會超過70億元,主要用於公域流量獲客以及內容型投放(比如和KOL合作等),但具體投入將視市場情況而定。作為對比,2022上半年拼多多的營銷費用超220億元。


圖/網頁版Temu


據AI財經社了解,作為北美市場的跨境電商平台,Temu的第一批消費者中,其實有不少是在此生活的華人。多位消費者表示,自己得知Temu上線是通過國內的社交媒體,除了熱火朝天地分享折扣碼,還有不少帖子曬出了在Temu的購物體驗。

不過,在海外,Temu的輿論場則顯得有些冷清。截至發稿,在Twitter發布了近一百條推文的Temu僅有400多名用戶關注;而在TikTok,Temu的粉絲數也不過2000多個,點讚數只有1710。

此前從未在國內使用過拼多多的Kiki,這一次也想湊湊Temu的熱鬧,因為「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她陸續在Temu上購買了十幾件東西,包括聯想運動耳機、騎士靴、水杯等,總價格不超過100美元。

大約等待了一周時間,Kiki分批次收到了來自Temu的購物箱。據她回憶,外面的一層盒子還算完整,但裡面的箱子已經散架了。具體到購買體驗,Kiki講得最多的就是「無功無過」,其中最讓她感到驚喜的一款產品是花0.33美元買到的一款聯想HE05X Pro運動耳機,從外觀到質感,這款耳機都超出了她的預期。


(圖源:Kiki)


當然,Kiki也難免買到「踩雷」的商品。她想申請退貨,結果發現並沒有這一選項。後來她才知道,20美元以內的商品,平台只會退款不會退貨,「可能是因為退貨的物流成本太大了,還不如直接送給買家」。

Kiki發現,如今在Temu上線的商品,價格其實悄悄變高了。以首飾為例,之前的價格基本都在3美元以內,當純銀首飾上架後,價格也就隨之升高到了十幾美元。

雖然在Temu上的購物體驗絕非十全十美,但Kiki還是給了這個平台相當多的寬容。在她看來,Temu會像SheIn一樣越做越好。2018年,她曾在剛剛興起的SheIn上購買了一大堆衣服,但到手後卻發現質量「奇差無比」,最終只留下了一兩件。今年,當她再次從SheIn上購買衣服,留下的占據了大多數,這令她頗感意外。

「郵政快遞,速度也還蠻快的。東西沒啥意外,品質一般,但確實便宜了很多。」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師父」段永平在Temu上消費後,如是分享。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的感受——商品質量或許中規中矩,但好在價格確實比其他電商平台低了不少,即使沒賺到,也不會感到太虧。

壓力來到賣家這一邊

由於缺少供應鏈的資源積累,與SheIn不同的是,Temu前期主要依靠吸引賣家入駐。一位跨境電商人士表示,「從今年起,拼多多商家版App每天都會進行推送邀請,除了『0元入駐、0佣金』之外,商家沒有得到更多其他的福利政策,而在Shopee上,商家則會通過參加各種活動獲得佣金」。

有別於拼多多的供貨模式,Temu賣家無法獨立開店,只能根據平台提供的招募品類進行上報,將報價和商品提交給工作人員審核,審核通過方可上架。

對於賣家來說,這一供貨模式最大的優點在於削減了運營團隊的費用,所有的運營工作交由Temu完成,賣家不需要客服、美工,也不必招聘跨境電商的運營人員宣傳策劃,每個月就能減少最起碼幾萬元的開支。

硬幣總有兩面。在此背景下,賣家要面臨的問題則是來自Temu的強制壓價。

有賣家稱,Temu的壓價很低,對於商家的報價要求對標國內以低價著稱的1688。「以母嬰用品為例,平台要求賣家的供貨價格不得高於1688同款供貨價的8折。即使是在報價通過後,平台還可能會殺來回馬槍再次砍價,砍價幅度甚至高達40%。」

某些品類的賣家每單只能獲得0.2元的利潤,如果拒絕以這一價格成交,便不會通過平台審核。「有賣家看著是一個月出了幾千單,但實際上根本沒有賺到錢。」一位賣家吐槽道。

由於Temu的經營模式還不夠成熟,賣家與平台之間的摩擦時有發生。有賣家反映,自己將貨寄給平台後,被平台「吞錢吞貨」,最終沒了回音。此外,Temu的上架流程也經常朝令夕改,有時貨物已準備入庫上架,但最終卻失去了後續。

Temu的壓價行為也讓部分賣家停下了入駐的腳步。一位跨境電商人士表示,自己身邊的十幾個同行都在通過初步審核後停了下來,因為在壓價情況下完全看不到賺錢的可能性。「Temu不適合中小賣家入場,賣家需要頂著一定的資金壓力,而且不可能馬上就賺到錢。」

Temu的此套打法或許和背後的團隊有關。據《財經》報導,牽頭Temu項目的是拼多多COO顧娉娉(花名:阿布)。此前曾經負責多多買菜多個省區的一級主管趙佳臻(花名:冬棗)和葡萄(花名)也被派往Temu,參與出海首站——美國市場的招商工作。而Temu的廣告投放推廣則由拼多多主站增長負責人吳垚(花名:櫻木)帶隊,供應鏈負責人劉鑫琦(花名:子城)同時也負責拼多多主站和多多買菜的供應鏈。


圖/視覺中國


不僅如此,拼多多內部還定向鼓勵多多買菜的省區負責人報名參與Temu的籌備,這與最初多多買菜版圖的開拓如出一轍,即以一批擁有「戰績」、能力在內部得到驗證的人才組成新的團隊,奔赴新的戰場,而不是從外部吸納經驗豐富的人才。

但這也一定程度上會讓Temu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

目前Temu為商家所詬病的壓低價格等行為,主要是為了初期的用戶拉新。但和拼多多仰賴微信巨大流量池和「砍一刀」裂變的指數級增長相比,Temu要面對的是獲客成本節節攀升的海外市場。

浙商證券在折扣專題系列研報中提到,引流成本是Temu需要正視的挑戰之一。一方面,海外獲客成本不斷上漲,2013年每用戶平均獲客成本為4.5美元,但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達到40美元。另一方面,有別於快時尚跨境電商巨頭SheIn踩中了電商平台的發展紅利期,且身負SEO(搜尋引擎優化)基因,Temu殺入市場之時,已難以複製前者的策略。

此外,物流成本也是留給Temu需要解決的問題。

由於Temu目前並未在海外建倉,至少在現階段,其採用的是依靠專線運輸服務或與國際物流商合作的跨境直郵模式,由國內倉發往海外。這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支出,配送時長也因此延長,一般為一周起步,平均配送時長在一周至兩周之間。

換句話說,在起步初期,Temu尚不具備成熟的電商基礎設施,再考慮到營銷推廣成本,想要迅速獲得用戶增長,唯有低價。只不過,由於定價權掌握在Temu手中,平台統一定價,用戶眼中所謂的「羊毛」就出在了商家身上。

Temu的未來在哪裡?

留給Temu的另一個困難是,要迎接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較量。

Marketplace Pulse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亞馬遜在美國電商總支出中的合計市場占有率達42%。儘管如此,與國內電商市場被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分天下相比,美國電商市場的前五名選手只切走了六成蛋糕,仍有四成的市場分散在眾多中小平台手中。

Temu主打日用百貨與服飾品類,與主打標準化程度較高商品的亞馬遜形成差異化競爭。不過,低價也是另一家電商平台Wish的「發家秘籍」。Wish 於2011年在美國成立,價格親民,主打服飾和電子產品等垂直品類。其2021年報顯示,該公司業務已覆蓋了60多個國家,坐擁超7400萬月活躍用戶和約25萬活躍的全球商家,歐美用戶是其客群的主要組成部分。


圖/視覺中國


而在快時尚領域,SheIn是另一個繞不開的對手。這家由女裝品類切入,並逐步延展至全品類的跨境電商巨頭,主要採用獨立站自營模式,對上游的價格把控成為其穩固核心優勢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SheIn緊緊抓住了藉助社交網絡低成本營銷的早期紅利,並結合其在流量分配邏輯方面的經驗,將品牌與目標用戶充分聯結。其官網顯示,截至目前,SheIn的業務遍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20種語言,在全球布局多個核心倉庫,實現主流市場7日必達。

對Temu而言,這些都是其需要克服的難關。

北美傳訊創始人兼CEO彭家榮認為,SheIn已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也是極少數成功打入北美主流市場的例子之一。「拼多多在國內是一個知名且相對成熟的品牌,但當它以新的面貌走向海外,商業模式的平移勢必存在局限性,其預期往往會與本地市場用戶習慣出現一定偏差,需要更好地進行本地化。」

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也提到,Temu無論從選品到界面都「更接地氣」,而SheIn則與一些兼具風格與審美的歐美服飾購物網站相近,對圖片質量要求極高,也能更好地適配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用戶的需要。至於Temu,在促銷活動與持續低價之外,還應當思考要如何留住由此吸引而來的用戶——低價並不意味著品牌認知的形成,一旦放棄這一手段,用戶忠誠度幾近為零。


圖/視覺中國


彭家榮分析,只要設定合適的價格,保證商品的質量和功能性,衝擊中端及以上市場的機會仍在。「如果還是打價格戰,如果出現一個價格更低廉的平台,你該怎麼辦?」在其看來,中國企業耕耘海外市場絕不會像在國內那樣迅速地將品牌打響,所以要耐下心來,一點一滴地積累和升級,充分發揮自身在品類和反饋等領域的優勢,關注當地合規要求和用戶消費習慣。

日前,有報導稱Temu已在非洲上線,尋求下一步擴張。有曾從事非洲市場運營的人士表示,與東南亞市場類似,非洲市場用戶普遍追求低價,不同的是,前者的電商競爭已成紅海,而後者依然屬於起步狀態,尚未形成穩定格局。「而且當地具備一定的人口體量,基礎設施還談不上絕對發達,算是拼多多比較熟悉的下沉市場。」

這或許是Temu能夠找到的另一塊「肥沃土壤」。彭家榮的觀點是,以北美作為首站,相關經驗可以在西方國家參考或復用,「是一張不錯的名片」。至於非洲,「這個市場的開發難度大一些,也許中國企業願意去做運營,但西方企業的意願未必強烈,那麼競爭就不會那麼激烈」。

但不論如何,出海已成為當下拼多多必然做出的選擇。

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強調,作為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拼多多一直在持續探索新的機會,海外業務具備創造用戶價值的可能性,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他坦言,不會簡單地重複同行做過的事情,也充分認識到海外業務將充滿挑戰。「需要我們不斷嘗試,整個過程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彭家榮認為,試錯是拼多多一定會經歷的過程,重要的是「慢下來」,而非過分追求與過往國內產品一樣的增長速度。「其實就是不要自己給自己設置絆腳石,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最有可能打敗Temu的對手是他們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