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亞馬遜河面臨乾旱,地球怎麼了?說三峽水庫的人看過來

環球科學貓 發佈 2022-10-31T02:33:30.950475+00:00

我最初也認為是不可信的,但是這已經是一個事實, 不少媒體已經曝光了,可以證實這個事情真的發生了,這地球怎麼了?

說出來你可能還不相信,我最初看到的時候也是「難以置信」,什麼事情呢?

那就是巴西境內亞馬遜河多處河段降至最低水位,這是什麼情況?亞馬遜河的水量多強,你告訴我亞馬遜河也面臨乾旱,這是不是有點「誇張」?



沒錯!我最初也認為是不可信的,但是這已經是一個事實, 不少媒體已經曝光了,可以證實這個事情真的發生了,這地球怎麼了?

水流量如此豐富的亞馬遜河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這難道地球真的進入了「不可逆轉」的局面了嗎?

回頭來看看,今年我國遇到高溫,乾旱問題,還有人大罵「三峽水庫」,這下你看完了,可能都會覺得自己真的錯了,這如何來講,我們從亞馬遜河事件說起。

難以置信,亞馬遜河面臨乾旱!

亞馬遜河是位於南美洲地區的大河,並且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該河流的水流量非常大。



並且從記載情況來看,河流量達每秒21.9萬立方米,比其他3條大河尼羅河(非洲)、長江(中國)、密西西比河(美國)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

可以想像一下,亞馬遜河流的水源有多豐富,完全是不缺水的狀態。

並且根據預估數據顯示,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動的水約有20-25%在亞馬遜河流之中,然而呢?水源這麼豐富的河流,卻在2022年面臨到了乾旱問題,這是有點令人難以置信。



亞馬遜河可以說是南美洲的「母親河」,並且流經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玻利維亞和巴西等國,最終在巴西的馬臘若島附近流入大西洋,而巴西是亞馬遜河流之中占比最大的國家。



這一次就是重點干在了巴西。根據巴西當地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到乾旱影響,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河處於最低水位,導致41個城市處於警戒狀態,3個城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8個城市的農業和漁業出現供應和生產問題。



看到沒?亞馬遜河流都面臨到了「低水位」危機,面臨到乾旱,可以想一下,2022年地球有多乾旱。

地球怎麼了,為何今年如此乾旱?

從表面的意義上來講,2022年全球多國出現乾旱,這個已經不是第一次說了,歐洲,美洲,亞洲等地都是如此,並且不少地區都出現了「江河斷流」的情況。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從主觀的意義上來講,今年可能有兩大影響最為明顯。



第一、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是推動整個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不是我們第一次說了,而是說了很多次了。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極端性的高溫,乾旱等氣候現象會更加極端化。所以,氣候危機會加重,而亞馬遜河流區域也就是面臨著這樣的局面。



而且,從我們全球變暖的發展趨勢來看,地球的變暖還在增強之中,包括在2021年,我們也看到了地球變暖的持續出現,全球的平均氣溫也是高出了1度以上。

所以,人類離1.5度的巴黎協議之下的「氣候臨界點」更近了。



第二、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雖然看上去並不是什麼大影響。但是在2022年之中,我們遭遇了罕見的「三重」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的主要標誌性氣候影響,就是南美洲乾旱,這個已經是科學證實了的。所以,拉尼娜現象對南美洲來說,也是影響因素。

當然,除了這些氣候現象之外,還有我們說的大氣環流等氣候現象,這就是為什麼今年乾旱的部分原因,地球怎麼了?氣候變化真的出現了。

而對於我國來說,也是今年受到乾旱較為嚴重的區域之一,包括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還出現夏秋連旱地持續發展,這都說明了今年的氣候的確是不一樣。

表現得更加極端化,當然,我國今年出現這樣的氣候變化,除了上面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為典型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強而且持續覆蓋久,這就是我國的氣候變化。

說「三峽水庫」的人看過來

在今年我國長江流域遭遇近60年來最嚴重乾旱的時候,不少人都說是「三峽水庫」帶來的氣候問題——說「三峽水庫」的人看過來。

我們不是為「三峽水庫」辯解,用事實說話,三峽水庫能夠改變地球各大洲的氣候嗎?要是有這樣的實力,中國豈不是建立幾個三峽水庫就讓其他國家「苦不堪言」?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是三峽水庫導致了我國長江流域的乾旱。

當然,我們這裡也不徹底否認是三峽水庫一點問題都沒有,三峽水庫的確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在我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之中明確說明過,同時我國國家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曾經也專門回答過,那就是:

自然降雨的情況中,大氣中的水分有兩種循環,內循環和外循環。

外循環對降水的影響占95%,內循環對降水的影響占5%左右,而三峽工程影響最大的還是內循環,而不是外循環的氣流。

它的影響一般不超過10公里,也有部分數據模擬分析表明,三峽水庫對附近的氣候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明顯的範圍不超過20公里。



看到沒?就算是模擬,也是在20公里範圍內,也不可能影響整個長江氣候。所以,說「三峽水庫」引發今年長江乾旱的問題,真的是有點過了。

當然,大家反駁我也沒什麼意見,只是你可以拿出證據來反駁就行。



科學講究的就是證據,實際性的情況。如果你有證據,的確可以反駁。

所以,至少從我已知的情況來看,三峽水庫沒有這麼強的能力,不可能改變我國整個長江氣候問題,更加不可能影響幾大洲的氣候。並且可以說,今年要不是三峽水庫,長江中下游可能更加乾旱。

三峽水庫就算是在執行175米的蓄水活動,都沒有忘記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水源調節,不然,很多地區農業灌溉用水,生活用水等。

天上又沒有下雨,這水哪裡來的?所以,說「三峽水庫」的人看過來,氣候改變真的不是三峽水庫的問題,而是全球的氣候真的改變了,是全球氣候的巨變帶來的影響。所以,以後不要這樣說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多次解釋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