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存儲技術:地球上迄今為止的所有數據只需要一公斤

元宇宙夢想工廠 發佈 2022-10-31T11:11:14.898409+00:00

這種技術的主要優勢是,存儲的信息密度非常大,地球上迄今為止的所有數據,如果都使用這種方式來保存,只需要一公斤左右的DNA物質。

日本東京大學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項DNA存儲技術的新進展。

說起DNA存儲技術,可能很多人還都比較陌生。它是仿照地球上生物存儲基因數據的方式,用DNA螺旋上一對對的鹼基序列來存儲信息。這種技術的主要優勢是,存儲的信息密度非常大,地球上迄今為止的所有數據,如果都使用這種方式來保存,只需要一公斤左右的DNA物質。

不過,目前DNA存儲技術還處在早期探索階段,還有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我們現在的確可以通過一些生物化學方法,把數據用鹼基序列存儲下來,但是,如何準確、快速地從一團亂麻的DNA物質中定位、讀取這些數據,到現在連技術路線都不明確,更別說具體的操作了。

這次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的研究,就是對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次新嘗試。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技術,叫做「基於生物酶的人工神經網絡」。別看名字裡面有「神經網絡」四個字,這種技術並不是真的把DNA數據輸入到電腦的神經網絡裡面進行計算,而是仿照神經網絡的多層結構,用化學的方法來定位、標記出特定物質。

所謂神經網絡算法,其實就是一層一層的加減乘除和函數運算。要用化學方法來模擬神經網絡算法的計算過程,研究人員需要三樣東西,分別是:數據載體、算法載體、運算平台。

數據載體,就是試管裡面的DNA物質。

算法載體,就是生物酶。研究人員利用三種生物酶,它們各自的作用是:產生、剪切、降解DNA物質。這三種酶可以理解成類似加減乘除這些算法的對應載體,用它們來一層一層地篩選DNA物質。

運算平台,是一種生物晶片。將DNA物質塗敷在晶片上,進而利用生物酶來跟DNA物質產生反應,通過顯微鏡來觀察反應的結果。這就好比是一台模擬計算機,在運算這個生物酶的神經網絡算法。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成功地從大量DNA樣品中定位了一些物質片段。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嘗試用這種方法,計算存儲了真實數據的DNA,比如圖片數據、聲音數據等等。

當然,這種基於DNA存儲路線的數據提取方法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還有很多難題沒有攻克。甚至,DNA物質是否真正適合除了生物之外的數據存儲場景,也有待討論。

對晶片產業來說,每次新的技術路線突破,就好像是一個生物種群產生了新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是被自然的剪刀裁掉,還是保留下來成為種群演進的方向,我們不得而知。但沒有突變,進化就不可能發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