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開演,懸疑外殼下講述人性的掙扎

周到客戶端 發佈 2022-10-31T11:29:14.898998+00:00

10月28日,由上海大劇院出品、上海大劇院創製中心製作的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開演。

10月28日,由上海大劇院出品、上海大劇院創製中心製作的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開演。

音樂劇演員付翔、金聖權、鍾舜傲、楊皓晨、張澤作為「卡拉馬佐夫家族」的首發組合為觀眾們獻上了初舞台。該劇中文版首輪演出此後將連演19場,至11月13日謝幕。

家族矛盾衝突迭起,懸疑外殼下探討人類的愛與信仰

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改編自俄羅斯文學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殿堂級同名小說,故事圍繞著弒父疑案展開,起初以兒子們關於「誰殺死了父親」的疑問為開頭,引發關於「誰更想殺死父親」的探討。

由付翔、翟松飾演的父親費堯多爾是個徹頭徹尾的混蛋,極為貪婪自私,也是整部劇中最敢於面對真實自我的人。在費堯多爾的第一首唱段《我不會腐爛》中,便表明了他對人生的態度:「人生在世,都是虛假,真實更配聽嬉笑怒罵。」

由金聖權、徐昊、王瀚宇飾演的大哥德米特里是劇中與父親矛盾最顯著的一個兒子,他因為和父親爭搶同一個女子,甚至不惜到處揚言「要殺掉他」。德米特里衝動易怒、性格極端,但他對愛這件事既渴望又害怕,正如人物的獨唱片段《無足鳥》中所描述的那樣:「從沒有誰能給我長久的愛,我是無法停下的鳥兒。」

由劉令飛、鍾舜傲、徐昊飾演的老二伊萬和鍾嘉誠、楊皓晨飾演的老三阿遼沙是老卡拉馬佐夫和第二任妻子索菲亞所生的孩子,這對家庭中同父同母的親手足,對於人生路徑的選擇卻是截然相反。

伊萬在漫長的成長中逐漸成為了一個完全的理性主義者。在他的個人唱段中,他將自己關於神的質問統統傾倒而出:「而我們不過是一群軟弱可憐蟲、虔誠地追隨你,最後等到一場空。」

而伊萬的「胡言亂語」對身為見習修士的老三阿遼沙來說也是如芒在背,在阿遼沙一角身上,展現了大量人性中關於神性與美好的一面。但阿遼沙的問題在於他可以愛眾人,卻從未愛過一個在自己眼前的、實在的人。

當阿遼沙與伊萬關於兒時回憶的歌曲《衣櫃裡》響起時,相信在場的觀眾們也很難不為之動容,阿遼沙在這裡道出了縈繞在他心中的疑問:「我明明不曾愛過誰,又怎麼能發誓去愛所有的人呢?」

在彼此的人生態度與信仰發生衝突之後,兒子們發現了各自的懦弱、恐懼、羞恥心和憤怒,韓方導演吳世爀表示,「從發現痛苦走向發現愛意的過程,正是這部作品的核心。」

舞美、燈光、音樂相輔相成,帶來暴風般酣暢淋漓的觀劇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舞美設計極富象徵性,與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的劇情及人物相輔相成。圍繞著弒父這個核心事件而設計的、象徵死亡的石棺居於舞台中心。而兒子們都有各自的空間分布在舞台四周,每個人物空間都藏有人物性格特點的設計巧思。

全場的燈光亦是簡潔有力,象徵危險的紅色、陰鬱的藍色,和聖潔的白色與劇情密切配合,充分調動著觀眾們的情緒。

在音樂方面,雖然整部音樂劇只有一台鋼琴伴奏,可在聽覺上的體驗卻似千軍萬馬從四面八方奔騰而來,音樂總監姜清華表示,這與劇中的音樂使用了交響樂編寫的創作邏輯有關。

在劇中,令全場觀眾印象深刻的五重唱《一派胡言》,極為洗腦的旋律也像卡拉馬佐夫的暴風一樣在觀眾們的腦海中盤旋。而有時,音樂的旋律又優美柔軟地觸動著觀眾們的心弦,《哪怕只一次》、《雖然想愛》都是讓人反覆想要重播的抒情單曲。隨著音樂情緒的變化,強烈的戲劇張力也為在座的所有觀眾們帶去了「卡拉馬佐夫式」的靈魂震顫。

韓方導演吳世爀在採訪中說:「我們在面臨死亡之際,可能仍會充滿著疑惑。難道我們因為不知道人生最終的答案,就沒有作為了嗎?顯然不是的,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答案,所以才要不斷地掙扎,無論是胡言亂語又或是誠心誠意,不斷地去碰撞,不斷地去尋找只屬於自己的答案。」

或許在看過演出之後,觀眾會對此有更深的體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