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打造夢天艙實驗「硬科技」 助力科學家逐夢星辰大海

中科院之聲 發佈 2022-10-31T14:45:25.269197+00:00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空間站三艙T字構型組合體最後一部分。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空間站三艙T字構型組合體最後一部分。

「中國載人航天」記者 張翰 /攝

中國科學院是載人航天工程三大發起部門之一,牽頭負責空間應用系統。中科院充分發揮建制化、體系化優勢,凝聚相關領域的優勢科研力量,攻關研製了超冷原子物理實驗櫃、高精度時頻實驗櫃(Ⅰ、Ⅱ)、高溫材料科學實驗櫃、兩相系統實驗櫃、流體物理實驗櫃、燃燒科學實驗櫃、在線維修裝調實驗櫃等8台科學實驗櫃,支持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等學科領域科學和應用研究。

超冷原子物理實驗櫃主要利用空間微重力環境條件,建立具有超低溫、大尺度、高質量、適合精密測量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工作物質的開放實驗系統,開展前沿基礎物理研究。

高精度時頻實驗櫃主要通過不同特性原子鐘組合,在空間站構建超高精度時間頻率產生和運行的系統,通過站內、地面、空地原子鐘之間的時間頻率的精密比對測量,可精密測量引力紅移、精密探測精細結構常數變化及光速不變性等,精確檢驗相對論等基礎理論。支持通過微波和雷射傳遞鏈路向地面提供超高精度時間頻率信號。

高溫材料科學實驗櫃集材料製備加工、原位檢測、實時觀察於一體,支持開展金屬及合金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和其他新型特種材料的熔體生長和凝固科學實驗,最高工作溫度達1600度。

兩相系統實驗櫃主要支持開展空間蒸發與冷凝相變、沸騰傳熱、兩相流動與迴路系統、空間流體控制等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應用研究。

流體物理實驗櫃主要支持開展空間微重力環境中流體的宏觀、微觀運動,擴散過程的基本規律研究,以及空間材料、空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方向採用透明介質的實驗研究。

燃燒科學實驗櫃主要支持開展微重力環境下的燃燒科學研究,重點是微重力環境下的燃燒科學基礎問題和技術研究、空天推進和載人航天微重力燃燒問題等方面的研究。

在線維修裝調實驗櫃主要支持艙內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的精細機械操作、結構和電子學裝配、機構潤滑等操作及試驗驗證,並支持開展空間機器人和遙科學技術試驗。

夢天實驗艙科學實驗櫃將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領域的基礎研究及重點科學前沿探索,目前已經規劃安排約40項,將根據規劃持續在軌開展。預期將在相關領域取得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發現,揭示若干重要的科學規律,並同步推進應用和技術轉移,進一步推動我國空間科學整體水平的提升。

來源: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本帳號稿件默認開啟微信「快捷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渠道轉載請聯繫 weibo@cashq.ac.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