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資治通鑑(五五)

明月清風無語話青山 發佈 2022-10-31T15:28:12.524634+00:00

秦王聽從了黃歇的意見,令白起停止行動,辭謝了韓國、魏國軍隊,派黃歇歸國,與楚國締結親善睦鄰邦交條約。

1.秦王聽從了黃歇的意見,令白起停止行動,辭謝了韓國、魏國軍隊,派黃歇歸國,與楚國締結親善睦鄰邦交條約。

公元前272年

楚國派左徒黃歇侍奉在秦國做人質的太子羋完。

秦國設置南陽郡。

秦國、魏國、楚國共同進攻燕國。

燕國燕惠王去世,其子即位為燕武成王。

讀者以為:一、秦昭襄王同意與楚結盟的條件之一就是楚國太子羋完入秦為人質,確保楚國對秦國的服從。而黃歇隨太子羋完入秦,也可視為一場政治投資,一國太子是最具投資的潛力股,而這個潛力股也換來了日後黃歇的威名顯赫,也才有了楚國春申君這個響亮的名號。

二、燕惠王的一生,與其父燕昭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燕昭王是身逢燕國大亂,幾近亡國,流亡在外,後因緣際會得以即位燕王,接手的是一個百廢待興、山河破碎的燕國。而燕惠王是成長在安逸富足的環境,燕國國力蒸蒸日上,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從燕昭王手中接過的是強盛龐大的燕國。但因猜忌樂毅,短短數年間便使燕國的強盛猶如曇花一現,對燕國的衰敗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位短短七年,被燕國大臣公孫操所殺,繼位者便是燕武成王。


2.公元前271年

趙國派藺相如進攻齊國,兵力一直抵達了平邑。

趙國一個收田租的小官趙奢到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租稅,他的家人不肯交。趙奢以法處置,殺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惱怒,想殺死趙奢,趙奢便說:「您在趙國是貴公子,如果縱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紀就會削弱,法紀削弱國家也就衰弱,國家衰弱則各國來犯,趙國便不存在了。您還到哪裡找現在的富貴呢!以您的尊貴地位,帶頭奉公守法則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則國家強大,國家強大則趙家江山穩固,而您作為王族貴戚,難道會被各國輕視嗎?」平原君認為趙奢很賢明,便介紹給趙王。趙王派他管理國家賦稅,於是國家賦稅徵收順利,人民富庶而國庫充實。

讀者以為:一、趙奢敢於依法處決平原君九名家奴,其一肯定是源於趙奢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的精神;其二戰國權貴豢養門客蔚然成風,戰國四公子尤甚。趙平原君賢名遠揚,興許趙奢也是抓住平原君喜好結納仁人志士的心理,放手一搏。趙奢作為戰國名將,名將者必然熟知人性,戰場瞬息萬變,一是客觀條件諸如氣候天氣的變化,二是將士主觀情緒在戰場的變化,知己知彼是名將者的看家本領。

二、趙平原君也是賢明的權貴,聽得進趙奢的推演分析,縱容家奴則破壞法治,破壞法治則危害國家,危害國家則國家消亡,國家消亡則平原君的一切權力都將消散。但淺顯易懂的道理,平原君懂得也聽得進去,未必保證其他權貴懂得,懂得又未必聽得進去,聽得進去又未必願意去接受執行官。畢竟太多人,將個人的面子置於國家律法之上,將個人的利益置於國家安危之上。但有幸,趙奢遇到了平原君,浩瀚的歷史中多了一位名將,給後人留下了一段激揚的歷史故事。


3.公元前270年

秦國進攻趙國,圍困閼與城。

趙王召見廉頗、樂乘問道:「可以援救嗎?」兩人都說:「大陸遙遠險峻,很難救。」再問趙奢,趙奢回答說:「道路遙遠險峻,就好比兩隻老鼠在洞穴中咬斗,將是勇敢者取勝。」趙王於是令趙奢率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奢剛離開邯鄲三十里就停止不前,下令軍中說:「如有人談及軍事,一律處死!」 秦國軍隊駐紮在武安城西,列陣大喊大擂,武安城內的屋瓦都為之震動。趙軍中一個軍吏忍不住提議急救武安,被趙奢立即斬首。趙奢軍堅守二十八天不動,反倒增修營壘。秦國一個間諜潛入趙軍,趙奢佯裝不知,用好吃好喝招待他。間諜回去報告秦軍大將,秦軍大將十分高興地說:「援軍離開國都三十里就按兵不動,還增修營壘,閼與一定不是趙國的了!」趙奢放走間諜以後,下令部隊捲起盔甲悄聲前進,一天一夜便到了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紮下營來,修起營壘。秦國軍隊聽說後,披甲前往迎敵。趙奢軍中有個軍士許歷要求提出軍事建議,趙奢便召他進來。許歷說:「秦軍沒想到趙軍會到這裡,他們來勢盛氣凌人。趙將軍你一定要集中兵力排出戰陣對付,不然必敗。」趙奢說:「我接受你的指教。」許歷以自己違反了軍紀,請處死刑,趙奢忙說:「且慢,現在是邯鄲那次軍令以後的事了。」許歷便再次提出建議說:「先占領北山的人必勝,後到的必敗。」趙奢點頭稱是,立即派出一萬人前去北山,秦軍後到,爭奪北山無法攻上。於是,趙奢指揮全軍猛擊秦國軍隊,秦軍大敗,撤去對閼與的包圍,退兵而還。趙王因此封趙奢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等地位;又任命許歷為國尉。

讀者以為:一、閼與,今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為趙國軍事重鎮。趙惠文王召見廉頗、樂乘,都問了同樣的問題:閼與能不能救?說明趙惠文王是想救的,希望聽到的是「能救 」的答案,無奈廉頗與樂乘給出同樣的答案:救援的路途長遠且危險狹小,難以救援!趙惠文王必然是沮喪且無奈的心情,希望可以聽到他想要的答案,所以只能繼續尋問其他將領。而趙奢給出了趙惠文王想要的答案:兩軍在狹小的空間交戰,勇敢的一方勝!個人覺得,在當時趙奢作為趙國將領只能算初出茅廬,尚未展現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廉頗作為百戰名將,就軍事戰爭而言,此時的趙奢恐怕未必有足夠自信勝過廉頗。廉頗得出閼與難救的結論應該是共識,趙奢應該也無必勝把握。但趙奢懂趙惠文王,猶如當初懂平原君一樣,趙惠文王需要的是可以替趙國解閼與之圍的將領,趙奢挺身而出只能視為一種政治博弈,賭注是自己的生命,輸了就戰死沙場,贏了就功成名就。

二、趙奢這種尚未積累卓越軍功的將領出征,就個人前程及生家性命而言只許勝,不許敗,一敗而萬劫不復,故必然是穩紮穩打的策略。領軍出趙國都城邯鄲三十里就安營紮寨,一來打探秦軍動向,二來掩藏己方軍事意圖,伺機而動。而秦軍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困閼與,一路陳兵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距離邯鄲很近),動靜很大。趙奢無法摸清秦軍主力真正動向,只能深挖壁壘,探聽虛實。但戰爭史上不乏實者虛之,虛者實之的案例,動靜越大的一路,往往是虛張聲勢。只能明確秦軍真實意圖後才能確定是救援閼與還是武安。

三、趙奢堅壁防守二十八天,而武安的一路秦軍動靜大卻沒有實質性的進攻,便可以斷定秦軍真實意圖是閼與。特意將己方虛假意圖通過間諜傳遞給秦軍,迷惑秦軍的同時急行軍兩天一夜至距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長途奔襲敵軍,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需要出其不意,二是需要己方將士體力充沛,士氣高漲。顯然經歷兩天一夜的長途急行軍,趙軍將領急需休整,奔襲秦軍反而極容易因體力不支而反敗,不符合穩紮穩打的作戰風格。

四、休整列陣的趙軍,分出萬人占據山地有利地形,只待秦軍前來交戰時,一方面山地的趙軍俯衝直下,占據地理優勢,另外一方面休整列陣的趙軍,以逸待勞,占據體力優勢,最終大敗秦軍,是戰國後期少有的野戰大敗秦軍的案例。

毫無疑問,趙奢的政治博弈再次贏了,一是源於他對趙惠文王的心理揣摩把握,敢於領軍作戰;二來源於他對戰爭形勢的冷靜分析、正確判斷、抓住瞬息萬變的戰機;三來源於他治軍嚴厲,軍紀嚴明而又識人納諫。此後的趙奢有了響亮的名字:馬服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