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智:「碳足跡」核算是實現「碳中和」的首要前提

新銳機構研究 發佈 2022-10-31T15:42:54.515606+00:00

計算一件產品在原料、製造、運輸、銷售、使用、廢棄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碳排放,不僅包括產品本身,也包括其產業鏈、供應鏈等關聯範圍的碳排放。

碳足跡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直接或間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總量。計算一件產品在原料、製造、運輸、銷售、使用、廢棄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碳排放,不僅包括產品本身,也包括其產業鏈、供應鏈等關聯範圍的碳排放。作為評價產品綠色低碳屬性的核心指標,碳足跡的普及應用在實現碳中和中將起重要作用。

新華國智研究院認為,碳足跡核算也是企業掌握自身碳排放家底、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首要前提。

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反對以氣候變化為名設立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技術壁壘。從國內需求看,有必要開展碳足跡評價工作,這有利於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推動我國重點產品出口,提升相關產業國際競爭力。生態環境部已指導有關行業協會,發布了部分產品碳足跡評價團體標準。下一步,將建立健全重點產品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動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礎資料庫,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我國產品碳足跡、碳標籤的制度研究,探索建立更加適應國際貿易新形勢、新規則的認證體系。

據新華國智研究院觀察,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行,歐盟碳關稅的實施,綠色供應鏈的興起以及綠色金融對市場的要求,越來越越多的企業緊鑼密鼓的著手,貫徹落實產品碳足跡認證,並推出了一系列零碳、低碳產品,引領市場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