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應?「斯人」與「是人」不重要,其實是人教社的信任危機

啊海談教育 發佈 2022-10-31T19:21:35.401571+00:00

還有一點就是這次又牽扯到人教社了,人教社版本一直是「天降大任於是人」,確實有很多人學的是「斯人」的,我的印象中也是「斯人」。

天將降大任於的後面到底是什麼?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斯人」與「是人」的對錯與社會的發展一點影響都沒有,大家討論這樣的問題,更多的是湊熱鬧,重拾自己曾經的記憶。還有一點就是這次又牽扯到人教社了,人教社版本一直是「天降大任於是人」,確實有很多人學的是「斯人」的,我的印象中也是「斯人」。

大家對「斯」與「是」的爭論,是否是曼德拉效應呢?就是大家的記憶與事實不符呢?這個不存在。目前可以肯定的情況是「斯人」與「是人」都有很多人學習過的。由於現在的人教社的版本都是「是人」,相信保留早期教材的人數很少,一時間證明起來很難的。

不過這裡要說的是,查清這個事情其實也很簡單,所有人教社的教材應該都是有存檔的,一查便知。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人教社堅稱自己一直用的是「是人」,如果公布了上過世紀的語文教材,結果是否會打臉呢?

還有一個情況需要說清楚,以前的教材版本很多,人教社說他們家一直是「是人」,也是可能的,可能我們學習的「斯人」是其他版本的教材。就是對孟子的名句,兩個教材出現了不一樣,由於當時以前信息不發達,教材怎麼寫老師就這麼教,學生也就跟著學。出現了現在「斯」與「是」尷尬。按照溫儒敏的解釋,大家都是對的。

人教社由於前期的毒教材事件,在老百姓中的口碑非常差,基本沒有什麼信任度了。這次的「是」與「斯」其實是前期情緒的蔓延,大家對於人教社與溫儒敏已經不是特別的信任了,對於溫儒敏說可以通用,老百姓不認可,認為通用實際就是為自己的錯誤在辯解。這個時候人教社需要拿出有力的證據來自證清白了。

最後結語

「斯人」與「是人」的辯論,對錯其實是次要的,本質上說不管哪一方都有道理。按照溫儒敏與其他老師的說法是通用的,相關古籍中也確實有「是人」的記載,斯人大家也有證據。大家為什麼要死掐這個問題呢?其實這是一種信任的危機!

一方面是老百姓對專家的不信任,正常說語文教材主編現身說法,質疑會消退的,事實正好相反,吐槽的聲音一堆,還有就是老百姓對人教社教材信任危機,可以說有點失望了。這件事透露出雙方互不信任,語文教材的主編者與人教社如何讓老百姓重拾信任才是人教社需要考慮的問題。「斯人」與「是人」辯論背後的邏輯是信任,而不是對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