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價最低的城市,為什麼又火了?

國民經略 發佈 2022-10-31T21:59:07.037042+00:00

這座位於東北最東北的城市,又火了。日前,在 「25歲女子在鶴崗1.5萬元買套房」等熱搜的推動下,鶴崗被不少人賦予了「精神上的北上廣」、「年輕人的躺平天堂」等稱號。對此,鶴崗政務服務中心稱,近期諮詢移居業務較多,房價沒那麼低。

文|凱風

這座位於東北最東北的城市,又火了。

日前,在 「25歲女子在鶴崗1.5萬元買套房」等熱搜的推動下,鶴崗被不少人賦予了「精神上的北上廣」、「年輕人的躺平天堂」等稱號。

對此,鶴崗政務服務中心稱,近期諮詢移居業務較多,房價沒那麼低。就業局回應,外地遷來可推薦就業,靈活就業發補貼。

鶴崗,究竟是怎樣的城市?跌回白菜價的房子,意味著什麼?

01

東北最「紅」的城市


鶴崗不是第一次上熱搜了。

近年來,鶴崗先後因5萬一套房、3萬一套房、1萬多一套房多次被推上熱搜,至於「3萬買的房子2.2萬賣了」之類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

一套房子只要一兩萬元,在深圳恐怕連半塊地板磚都買不起。深圳的一套房,在鶴崗可以買上一棟樓。

一個是房價最高城市,一個是房價最低城市,猶如兩極,切中了人們對高房價的焦慮心理。

來源:中國房價行情網

對於那些在996中奔波不已、晚上只能在城中村安身的年輕人來說,鶴崗的低房價天然就有隱喻現實的「療愈」作用,因此被賦予「躺平天堂」的稱號。

這幾年,鶴崗吸引了無數人前去買房,既有不受地域限制的網絡從業者或自由職業者,也不乏一些蠢蠢欲動的炒房客。

對於一些人來說,一次性拿出幾萬元,迅速實現「買房」的人生夢想。即便最後房價跌到谷底,一文不值,這些損失也沒什麼大不了。

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技術改變了人們對於大城市的依賴,網絡寫手、作家、主播乃至個體程式設計師都能在遠離大城市的地方工作,這就是鶴崗這類收縮型城市的優勢所在。

碰巧,鶴崗作為「煤城」,曾經風光過,這為當地留下完善的基礎設施。

無論是交通、教育、醫療,都尚未隨著房價下跌而衰敗,新興就業人員的蜂擁而入,未必不能為這些城市提供別出蹊徑的盤活可能。

畢竟,任何房子沒了投資價值,還有居住價值。只要交通、教育、醫療等設施不衰敗,房子的居住價值就不會憑空消失。

然而,這只是理想情形。

02

房子回到白菜價

事實上,與鶴崗一樣房子跌回白菜價的地方不在少數。

全國的房價,以京滬深為一極,即使今年面臨樓市回調,均價仍高達6-7萬元。一個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30多年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子。

在另一極,以鶴崗為代表的收縮型城市,房價低到兩三千元,一些偏遠位置的樓梯房甚至只要幾百元。

前不久因「房價回到16年前」獲得普遍關注的牡丹江市,與鶴崗同屬黑龍江省。


與鶴崗不同,牡丹江是國家統計局確定的70個大中城市之一,與哈爾濱共同作為黑龍江的代表。

根據官方數據,牡丹江是全國唯一跌幅為雙位數的城市,房價相比一年前跌去了11%,對比2年前跌去了18%。(參閱《最新公布!這7個城市,房價還在漲?》)

如果放到更長的周期里來看,牡丹江房價已經回到2006年時的水平,幾乎耗盡了2009年、2015年以來的兩次樓市大周期帶來的紅利。

可以試想,2006年的深圳均價只有七八千元,武漢、成都等地還不到5000元,一些中小地級市也就兩千多元。

可以說,在這些地方,房子早已失去投資屬性和金融屬性,僅剩下居住價值。

對於本地居民來說,居住價值就已足夠。

但對於投奔而來的外地人來說,如果沒有相應的工作和收入,房子就是白菜價,意義恐怕也不大。

03

房子為何回到白菜價?

房價高有高的道理,低也有低的理由。

答案其實很簡單:經濟放緩、產業衰退、人口外流。

鶴崗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早年煤礦經濟相當發達,煤礦資源助推鶴崗從鎮升級到縣再升級到地級市。

在十多年前,無論是GDP增速,還是居民福利,鶴崗都遙遙領先於大多數西部地市。

因資源而生,同樣因資源枯竭而衰退。2011年,鶴崗被列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自此,經濟放緩,人口持續外流,城市不斷收縮。


2012年,鶴崗市GDP達到358.24億的頂峰之後,就一路下滑。過去幾年雖然有所回升,但仍為回到10年前的高位。

與經濟形勢一樣嚴峻的是財政。鶴崗每年的公共財政收入僅有20多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僅占一半左右,而財政支出高達140億元。

6倍以上的財政缺口,只能靠轉移支付和發債來彌補。

轉移支付且不說,發債卻會帶來嚴重的地方債務問題。

據《南方周末》報導,目前鶴崗市地方債務餘額257億元,每年的債務付息成本都超過了9億元,超過了全年的稅收收入。

正因為這一點,鶴崗在去年底成了「財政重整第一市」,不得不暫停政府機構基層工作人員招聘。

04

人口減少,影響有多大?

與經濟、產業、財政相比,人口的問題或許更加無解。

收縮型城市最顯眼的標誌就是人口持續減少。

人口減少,既有出生率下滑導致自然出生人口負增長的因素,也不乏人口持續流失帶來的影響。(參閱《出生人口超百萬!這是全國「最敢生」的省份》)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鶴崗常住人口從2010年的105.8萬人下降到2020年的89.1萬人,減少15.81%。

鶴崗,只是東北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七普數據顯示,在東北40多個地市中,只有瀋陽、大連、長春三市人口正增長,其他地市人口都回到了10年前。


要知道,鶴崗所在的黑龍江省的省會哈爾濱,不僅過去10年人口不增反降,還在2021年跌破千萬大關,成為第一個跌出千萬俱樂部的省會。(參閱《中國,又少了一個千萬人口城市》)

比常住人口數據更具參考性的,是在校小學生人數,更能說明人口的真實走勢。

早在20年前,鶴崗在校小學生人數還多達10萬人;到2010年,減少到5萬人;2021年進一步縮減到2萬多人。

顯然,這是出生率下滑、年輕人口外流共同作用的結果。

人口是資產價格長期之錨。

一旦人口下滑,尤其是年輕人口流失,資產價格自然難以維持。

05

收縮型城市的未來

收縮型城市的未來在哪裡?

根據《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分析,收縮型城市未來普遍面臨「瘦體強身」的未來。

這意味著,過去鋪大攤子的擴張思維不再適用,城市在各方面的投資擴張都會受到限制。

不僅如此,當人口持續流失,不僅資產價格難以維持,大規模公共建設也無從談起,許多基礎設施可能面臨老化的命運。

畢竟,教育、交通、醫療乃至商業體,都是因人而存在。人口越多,攤薄到公共設施上的成本就越低,反之同理。

總之,沒有人,房子什麼都不是。連東北人都紛紛奔赴南方,這不正是最簡單的「用腳投票」麼?

當然,不能擴張,並不意味著沒有轉型發展的空間。

一些人口持續萎縮的收縮型城市,完全可以通過撤併,將資源、產業、人口集中在中心區域,從而做大增長極,提升區域競爭力。

而另一些具有網紅氣質的地方,若能藉助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的優勢,利用低房價帶來的流量效應,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只要能吸引人口回流,重塑經濟產業的增長空間,未必沒有突圍的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