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最美中軸線》第二季:模式、文化、音樂的三重升級

影視產業觀察 發佈 2022-11-02T01:39:58.680730+00:00

2022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建立40周年,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簽訂50周年。為進一步助力中軸線申遺,由北京衛視推出的文化音樂競演真人秀《最美中軸線》第二季於10月28日起每周六晚20點20分正式回歸。


2022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建立40周年,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簽訂50周年。為進一步助力中軸線申遺,由北京衛視推出的文化音樂競演真人秀《最美中軸線》第二季於10月28日起每周六晚20點20分正式回歸。節目通過模式、文化、音樂的三重升級,多維度展現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意義、文化內涵,借音樂之聲傳遞中軸線之美。


模式升級:中軸點位聯動、任務環環相扣


一音一世界,一步一中軸。在延續文化音樂競演真人秀形態的基礎上,《最美中軸線》第二季將拾音團的成員分成兩隊進行文學採風和音樂創作。嘉賓們需要根據主題任務,在中軸線景點及其周邊進行為期2天的音樂採風,收集創作元素,圍繞中軸線的精氣神創作2 首原創歌曲,並在每期節目最後進行音樂展演。



鼓樓、鐘樓、萬寧橋、故宮博物院、社稷壇……長達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由南至北橫穿城市核心地帶,串連起眾多家喻戶曉的景點。除了地理位置上的連續性,眾多建築之間其實都有著密切的內在關聯,《最美中軸線》第二季便緊緊抓住了這一點,進行了從「景點游」到「中軸游」的升級。


中軸線上左文右武的建築群,形成了中正和諧的文化景觀。本季的第一樂章「文武佑長盛」,對準的便是這一建築對稱的顯著特徵。首期節目在中軸線「核心中的核心」太和殿開場,根據前一天知識測試的成績,王剛和大張偉分別帶領隊員們展開「文游」和「武游」。在整個採風的過程中,嘉賓們行至弘義閣、體仁閣、文華殿、武英殿等多個景點,實現了中軸點位聯動。



回顧整期節目也會發現,本季也有著更新穎、更緊密勾連的環節設定。首先,前一天的知識測試與採風息息相關。「清朝時期,有個搬運工赤身裸體在弘義閣,他搬運的是什麼?」在弘義閣採風時,白舉綱回想起這一問題。原來弘義閣是古代的銀庫,為防止搬運工夾帶銀兩,官府制定了一系列防盜措施。


其次,在採風創作的主線下,節目還以中軸線為原點設置了各種寓教於樂的任務,將背後悠久的文化歷史抽絲剝繭般地呈現出來。比如大張偉隊僅利用一根直尺,通過人體的身高等比推算弘義閣的高度;尋找進士題名碑的任務將年輕人喜愛的「猜數字」遊戲與背誦《論語》相結合,最終帶領觀眾認識王陽明這位明朝傑出的思想家、軍事家。



為了讓大眾進一步認知中軸線,《最美中軸線》第二季進行了模式升級,採用拾音團分組採風創作的形式,將「景點游」升級為點位聯動的「中軸游」,並且通過更新穎有趣且環環相扣的任務環節,使觀眾與嘉賓一起沉浸在拾音之旅中。


文化升級:中軸線文化的外延拓展與古今聯動


北京中軸線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是獨一無二的歷史遺產,更在於它作為國家禮儀活動的中心、北京城市的核心,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巨大影響。隨著中軸線申遺工作的不斷推進,《最美中軸線》第二季展現出更強的文化屬性,來調動民眾參與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熱情。



節目豐富多元的文化屬性一方面體現在對中軸線文化的外延拓展。比如在太和殿之上,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副研究館員高希就太和殿為什麼是中軸線的核心,自然延伸至「建極綏猷」「金殿傳臚」等知識點。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對歷史故事的敘述往往都是從少有人注意的角度切入。比如在參觀遊覽時容易被遊客忽視的體仁閣,曾經是存放文化巨著《永樂大典》的場所,《永樂大典》的由來、儲存複製、現今走向等背後故事由此鋪展開來。



此外,嘉賓也會根據個人的知識積累與生活見聞進行發散。正如王剛所言,不論是朱棣下令編纂《永樂大典》,還是乾隆組織編纂《四庫全書》,背後都是文化力量助推國家治理的歷史圖景。


另一方面,節目也通過古今聯動讓大眾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的聯結。故宮博物院作為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因其特殊的木質結構,雍正五年正式成立了專門負責宮內救火的「防範火班」,每個侍衛值班點都配備著全套消防工具。



鏡頭切換至現代,故宮特勤站進駐故宮52年來,憑藉全天候、無縫隙、不間斷的忠誠堅守,確保故宮消防的絕對安全。特勤隊員在節目中開展實地演練,通過後期的加工處理,觀眾看到了現代螺旋式的水霧水槍與明清時期用到的激桶形成對比,在一瞬間接近歷史、靠近現在。


歷史功能的延續使得北京中軸線成為了一項規模宏大、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活態遺產。《最美中軸線》第二季對中軸線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延展,讓傳統文化以更具親和力的方式與當下觀眾產生連接,促進了大眾對中華文明的理解認知,進而增強了文化身份認同與文化自豪感。


音樂升級:以中軸線精氣神為創作背景,提升歌曲立意


近年來,北京接連推出《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書畫裡的中國》等文化類節目,掀起的「國潮熱」有效引發了大眾對文化自信的集體共鳴。


《最美中軸線》是北京衛視國潮矩陣的又一力作。節目誕生之初,就憑藉歷史文化沉浸式探索結合原創音樂展演的創新形式令人眼前一亮,獲得了口碑熱度雙豐收。第一季節目豆瓣評分高達8分,斬獲全網熱搜230+、微博熱搜135個,話題閱讀量超41億,視頻播放量近19億,節目中的原創歌曲頻頻登上QQ音樂綜藝新歌飆升榜。各維度的數據都印證著北京衛視研發「國潮音綜」的正確性和引領性。



為了更好地助力原創國潮音樂的誕生與傳播,《最美中軸線》第二季著力於提升歌曲的立意,拾音團去到中軸線上的景點實地採風,創作靈感不僅來源於具體的建築、文化元素,更來自於中軸線上無處不在的精氣神兒。


節目將拾音團實地採風、音樂創作的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比如在文華殿觀賞《貨郎圖》時,拾音團就獲得了音色的靈感。古時文人雅士或達官貴人會在身上配玉,走起路來叮噹作響,清脆響亮的音色十分適合用於歌曲採樣。



採風之旅結束後,拾音團來到小院進行分組創作,可以看出他們對中軸線文化底蘊和精氣神的深刻領悟。比如王剛隊的作品綜合了三人意見,徐樂同提出把太和殿想像成一個六百多歲的老人,讓聽眾能夠產生互動感;符龍飛表示不論多悠久的歷史故事都需要被呈現得有血有肉;王剛則提議在歌曲中融入民族元素。


首期節目最終展演的兩首原創作品都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紫禁的中心點是你,劃文武分兩邊是你;日升月落並肩的也是你,威武莊嚴不變是你。」王鷗與徐樂同共同演繹的《你》,用對話的形式娓娓道出了對中軸線的讚美與熱愛。



白舉綱的《天地太和》以「文武佑長盛」為核心,開頭處的延遲鼓點代表著遠方傳來的聲音,結尾處加入了大鐘、蕭等傳統樂器,「天地間承天撫民相融合,文與武佑太平缺一不可」的副歌朗朗上口、聲聲入心。



《最美中軸線》第二季升級音樂立意,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歌曲為載體構建起一場場別樣的國潮盛宴,讓觀眾更直觀感受到節目傳達出的文化品味和音樂魅力。


北京中軸線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合,是一條國泰民安的安定之軸,對中軸線的保護、價值闡釋是建設中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的一項重要實踐。《最美中軸線》第二季帶領觀眾在中軸線上探索隱秘而偉大的角落,以中軸線上無處不在的精氣神為創作背景,讓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創意碰撞、有機融合。秉承著最新的申遺精神,通過節目及音樂作品的傳播,北京中軸線文化將會更加深刻地印在人們心中。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主編 | 彭侃

排版 | 夕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