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一生唯一黑點:死前舉薦一老翁,武則天重用後,武周亡了

文史食堂 發佈 2022-11-03T08:01:23.989730+00:00

每一位帝王都有屬於自己的「知己」,比如秦始皇有李斯、劉邦有張良、李世民有長孫無忌、李治的知己必然是自己的妻子武則天,那麼武則天的知己又是誰呢?答案就是狄仁傑。武則天與狄仁傑的關係比一般的君臣還要親密,武則天每到決斷的時刻都會詢問狄仁傑的意見,而且對他的話也多加考量。

每一位帝王都有屬於自己的「知己」,比如秦始皇有李斯、劉邦有張良、李世民有長孫無忌、李治的知己必然是自己的妻子武則天,那麼武則天的知己又是誰呢?答案就是狄仁傑。

武則天與狄仁傑的關係比一般的君臣還要親密,武則天每到決斷的時刻都會詢問狄仁傑的意見,而且對他的話也多加考量。在武則天后期執政的數十年裡,狄仁傑已經成為她的心腹和臂膀。

通過影視劇的渲染,將狄仁傑的才能誇大了不少,然而實際上他也確實是個多才多藝之人,不然也不會得到重用。不過一生忠君愛國的狄仁傑也會有黑點,只因為他臨終前向武則天舉薦了一個人。

舉薦賢才

武則天登基為帝之後,朝中反對的聲音一直此起彼伏,她也嘗試過使用很多種方法來制止這種反叛分子的氣焰,所以當時酷吏制度便興起了,這也成為武則天一生中抹不掉的血腥味。

狄仁傑也受到過酷吏的殘害,一次他以謀反的罪名被抓了起來,差點命喪黃泉,還好福大命大,在他人的幫助下將消息透露給武則天才倖免於難。

當狄仁傑得到重用的時候,他也成為了給武則天挑刺的那個人。唐太宗時期有魏徵諫言,為他扶正很多錯誤的決策。到了武則天這裡,就是狄仁傑擔此大任了。

狄仁傑不管身居什麼位置,他心裡裝的始終都是百姓。當了宰相之後也依然如此,如果武則天下了某些不利民生的決策,他就會出來及時的糾正,從而避免了許多弊政的出現。

可以說武則天能獲得「開元盛世」的榮耀,絕對少不了狄仁傑的功勞。朝堂中的人都害怕武則天的威嚴,很多人在她面前都不敢說真話,生怕惹怒了她被誅殺。

唯有狄仁傑從不懼怕武則天,盡職盡責地做好一個臣子的本分,他覺得只要為了百姓和朝堂好,一切都是值得的。這番敢說敢做的風格讓武則天由衷地欣賞,久而久之就願意跟他商量國家大事。

比如立儲這件事,算是武則天晚年及朝堂上的重中之重了。狄仁傑站在客觀的角度替武則天分析立武氏和李氏各自的弊利,剩下的由武則天自行決定,這畢竟是她的家務事。

狄仁傑這樣的行事風格,難怪他能得到武則天的欣賞。除了在政事上提出決策之外,狄仁傑還熱衷於給朝廷舉薦人才。他推舉過的數十個人才後來都成為了大唐的名臣,人人都稱讚他「桃李滿門」。

然而就連狄仁傑也不會想到,在他所舉薦的這些人當中,會有一個人成為他一生的黑點,此人便是張柬之。

當時狄仁傑病重,武則天希望他能舉薦一個人替代他的工作,狄仁傑說:「李嶠、蘇味道這些文采出眾的人您已經擁有了,就是確實曠世奇才,如果您有這個想法,那有個叫張柬之的就很符合」。

狄仁傑坦言張柬之為人博學多才,是個沉穩且有謀略之人,如果重要他一定能為國家社稷分憂。此時的張柬之在大唐還是個籍籍無名的人,經過狄仁傑的推薦,他也迎來了仕途的輝煌。

得到重用

張柬之得到狄仁傑推舉的時候,已經是個年近八十歲的老人了。以前他曾給武則天上書過很多奏議,但都不被採納。當狄仁傑推舉他的時候,武則天對他印象也不是很深刻。

最初她只是將張柬之提拔為洛州司馬,過了一陣子之後,武則天又找到狄仁傑求取人才,狄仁傑說:「之前臣舉薦了張柬之,為何您沒有重用呢」?武則天表示已經將他提拔了。

可是狄仁傑說這遠遠不夠,一定要重用才行。後來宰相姚崇被調去當靈武軍使,武則天又詢問他有沒有什麼人才可以擔任宰相一職的。

姚崇也跟武則天舉薦張柬之,並讓武則天趁著他還康健的時候趕快任用。有了兩位心腹大臣的舉薦,武則天才真正重視起張柬之,此後便召見他並讓其任鳳閣鸞台平章事參與政事,不久後又拜為宰相。

雖然是武則天親自提拔上來的人,張柬之卻並不心向於她。他一直以來就覺得這個朝廷是大唐李氏的,武則天是在鳩占鵲巢,所以他一心想要利用自己的身份讓武則天還政於李氏。

在武則天晚年病重的時候,張柬之便暗中聯絡同僚還是太子李顯發動了著名的「神龍政變」,徹底滅掉了武則天辛苦建立的武周政權,國號改回大唐。

政變內幕

實際上張柬之從上位開始就一直暗中執行著宮變的計劃,當時武則天臥病在床,朝政大權被她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操控在手中。

這個局面下,張柬之便找到崔玄暐、敬暉、桓彥范和司馬袁恕一起謀劃要如何除掉這兩兄弟。後來張柬之又找到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並告訴他自己的謀劃的事情。

李多祚也沒有多言,決心要跟張柬之他們一道去剷除朝廷的禍害。在很早以前,張柬之同楊元琰也曾泛舟湖中深聊過「武周代唐」的事情,楊元琰說到這些就特別的憤慨。

張柬之從他的態度中便看出,他一定會是個很好的盟友。為了宮變得順利進行,張柬之先後將楊元琰和桓彥范等人調到了羽林軍中擔任重要崗位。

後來姚崇回朝,張柬之又把計劃告訴了他。這些人密謀了這麼久,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太子李顯,眾人說服了李顯去逼宮,大事也成功了一大半。

公元705年1月22日當晚,張柬之帶著李顯及眾人一起從玄武門入宮,他們一路開進武則天居住的迎仙宮。在走廊處,眾人遇到了前來抵擋的張易之兄弟,遂將他們全部斬殺。

然後一行人便衝進了武則天的寢殿當中,並逼迫她將皇位禪讓給李顯。當時的武則天也已經八十高齡,對朝政爭權奪利的事情已經看累了,所以便同意了張柬之等人的請求。

第二天武則天就頒下詔書,讓李顯代為執掌朝政並且大赦天下。翌日便傳位於李顯,撤掉武周的國號,改為唐。就這樣武則天辛苦建立的政權便覆滅了,這一切其實都是張柬之的功勞。

也許武則天也明白,女人當政在那時是多麼的離經叛道,臨死前將政權還給李唐,也算是一種交待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