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戰疫·甘:朝聖麥積山——「法雲常住,慧日無窮」

魚在在藻 發佈 2022-11-03T19:56:37.552428+00:00

細雨紛揚,騰起白色霧氣,薄霧如同白色雲朵將麥積山托舉懸浮著,讓甫一見其尊容的魚,不停地頂禮膜拜。朝聖的人流從「瑞應寺」開始,沿著預設的路線走五百米左右,開始登攀。

細雨紛揚,騰起白色霧氣,薄霧如同白色雲朵將麥積山托舉懸浮著,讓甫一見其尊容的魚,不停地頂禮膜拜。朝聖的人流從「瑞應寺」開始,沿著預設的路線走五百米左右,開始登攀。蹬道將魚帶至千佛廊,不到四十米的禮佛路,魚仿佛走了千年。隨後再沿棧道上行至散花樓,七龕逐一領略過,再穿小有洞天入牛兒堂。牛兒堂二龕拜過,復沿石踏步下行,至西崖大佛處,佛腳下仰視到脖頸酸痛,才沿下行棧道前行。這一路窟龕不少,都加了鋼網和門鎖。於是,魚走到165窟隔著鋼網看供養人;又前行隔著鋼網看044窟「東方蒙娜麗莎」;駐足在043窟窺力士,為西魏皇后乙弗氏青燈伴佛感慨。最後依依不捨被人流裹挾離開……

↓麥積山西崖,集聚了麥積山石窟最華彩部分。千佛廊、散花樓和其腳下的西方三聖大佛,在這處觀望一覽無遺!

西方極樂就在阿彌陀佛和觀音、大勢至菩薩的微笑中。

↓瑞應寺,千年古剎。歷史可追溯到石窟開鑿之時。北魏時名無憂寺;西魏時因文帝皇后乙弗氏在此修行,更名為麥子庵;隋朝時,隋文帝賜名淨念寺;唐時,易為應乾寺;宋大觀元年徽宗敕名瑞應寺,沿用至今。現寺院為明後期重建,清乾隆和嘉慶兩朝予以部分重修。山門懸的「瑞應寺」匾額,天王殿掛的「深雲古寺」和「瑞應豐年」匾額,出自不同大家之手。

瑞應寺有兩通古碑,分別在鐘樓南側和天王殿北門西側。一通是明嘉靖三十八年題詩碑,另一通是南宋嘉定十五年立《四川制置使司給田公據碑》。瑞應寺大雄殿內東西山牆有明代繪製的水陸畫,可大殿不開放,無緣一見。

↓散花樓和這一處的構造差不多,單檐廡殿頂崖閣。只不過散花樓規模宏大。如今,歲月已將木構崖閣帶走,只留下當年構造時的痕跡。

↓沿山體開鑿的蹬道,千年來一直有人行走。走過篤信的發願者,走過飽經世事的工匠,走過虔誠的禮佛者,走過好奇的探險者,走過慕名而來的旅遊者……

↓003窟,也叫「千佛廊」,北周開鑿,宋明重裝。人字披頂長廊式崖閣。行走其畔,頂禮千佛!

千佛廊並不說真的有千尊佛,實際上這裡只存297身。

麥積山的石窟造像都是石胎泥塑

↓千佛廊前廊下支撐岩壁上也雕有坐佛

↓騰起的雨霧,越發越重。一種須彌聖境感,油然而生。

↓004窟開鑿於北周時期,為七間八柱前廊後室的仿宮殿單檐廡殿頂建築。乃當時的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祈福所建造的「功德窟」。是現存仿宮殿式洞窟中最宏大的一座。因有七龕,合計供奉過去七佛,通常稱上七佛閣。又因各龕外頂部石壁上繪有伎樂天壁畫,且明代在前廊兩端耳龕內塑維摩詰、文殊菩薩辯法,又稱為散花樓。

散花樓八柱,即南北檐柱處、窟龕與窟龕之間外牆壁上都塑一身護法,即「天龍八部」。南北檐柱處有宋代塑高大威猛的金剛力士。

↓第一窟龕「菩提場」沒有開,隔網拍張菩薩。

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於梁承聖三年即公元554年出使西魏,被永遠羈留在北朝。西魏和北周對他的器重,尤其是北周王室給予他的特殊恩寵禮遇,使得庾信的北地生活在俗人眼中是令人艷羨的。只不過庾信本人對江南故國的眷戀在《哀江南賦》中淋漓盡致。可那終究是意難平,對於當下的生活,他還得敷衍,所以北周公卿墓碑墓誌,大多為庾信撰寫,包括為散花樓創建者秦州大都督李允信親書的《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並序》。庾信北地生涯從不惑到耳順至終老,凡二十六年!他可否到過麥積山,信史無載,不過魚喜歡插上想像的翅膀,堅信這位駢體文大師,杜甫口中的「清新庾開府」、「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暮年詩賦動江關」一定來過麥積崖。「麥積崖者,乃隴坻之名山,河西之靈岳」開句不是虛以委蛇,「如來追福,有報恩之經;菩薩去家,有思親之供」之句「乃敢緣斯義」。

↓第二窟龕「西來聖人」。

↓窟外頂部壁畫

↓薄肉塑伎樂天,「薄肉塑」壁畫位於散花樓前廊正壁上方,諸龕對應的壁面上,共有七幅飛天壁畫,每幅繪塑四身飛天,左右對稱,呈梯形排列,合計28身。「這七幅壁畫因其繪塑結合的手法聞名於世,民國時期的中央勘察團最初將其命名為「薄肉塑」壁畫,遂為世人所知並沿用其名。這一技巧的最主要特徵就是飛天頭面及肌膚可見部位皆用不足 0.5厘米的細泥塑出,而飛天的衣飾及壁畫中的其它形象則全部彩繪而成。」

↓一佛二弟子六菩薩,右側缺失兩身菩薩。

↓「天龍八部」八身浮雕塑像由於自然風化等原因,泥層有所剝落,有的已經不是全貌。

↓第三窟龕「慧光普照」

↓一佛八菩薩

↓第四窟龕「是無等等」,出自《心經》。

↓一佛八菩薩

↓窟頂藻井與窟壁交界處有影塑佛像。影塑佛像是麥積山散花樓的特色。該窟內共計有影塑佛像為757身,均為北周作品,宋明重妝。「影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泥、細砂和麥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經過處理,然後敷彩。通常背面粘貼於牆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較高的浮雕狀。常見的影塑題材有佛、菩薩、供養菩薩、千佛、飛天、化生、蓮花等。」

↓第五窟龕

↓一佛二弟子六菩薩

↓左側阿難和三位菩薩。

↓右側迦葉和三位菩薩

↓第六窟龕

↓一佛八菩薩,右側菩薩缺一身。

↓散花樓七窟龕內的影塑佛像都是在窟龕內窟壁與窟頂交界處,且正壁塑一周,側壁塑三周。

↓右側四位菩薩

↓左側四位菩薩

↓第七窟龕,在修。

↓散花樓小有洞天一側,金剛力士上耳龕內為文殊菩薩。與維摩詰所在耳龕對峙。

↓耳龕下即「小有洞天」。

↓005窟,俗稱「牛兒堂」,三間四柱崖閣。有兩窟龕,中間柱外塑有踏牛力士。

↓兩個窟龕內均塑一佛二菩薩

↓踏牛天王是005窟「牛兒堂」標誌。

該窟隋代開鑿,初唐完成。

↓北龕窟頂和北側石檐柱有彩繪壁畫。

↓唐繪「奔馬圖」。

↓北側石檐柱

↓雨越發大了起來,霧氣更加濃重了。

↓138窟,西魏造像。

↓西崖大佛,北魏開鑿,北宋重裝,為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其中大勢至菩薩因地震有毀損。

↓165窟,現存五身造像皆為宋代造像,下圖為供養人像。

↓46窟,北周開鑿。

↓043窟,即魏後墓,現存造像為宋代造像。窟外力士,孔武有力。

歡迎來訪,願安康常伴!

備註:圖片拍攝時間2020年8月1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