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島鏈」難保,美軍將進駐澳大利亞,以為我們打不到南半球?

邵永靈 發佈 2022-11-04T06:23:26.098057+00:00

關於美國開始將「第一島鏈」上的兵力後撤,被迫實施軍事部署收縮一事,近期炒得沸沸揚揚。原本外界以為,只要退到「第二島鏈」附近,美軍即可獲得「安全」,但現在看來,事情恐怕沒有那麼「樂觀」。

關於美國開始將「第一島鏈」上的兵力後撤,被迫實施軍事部署收縮一事,近期炒得沸沸揚揚。原本外界以為,只要退到「第二島鏈」附近,美軍即可獲得「安全」,但現在看來,事情恐怕沒有那麼「樂觀」。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擬出資擴建澳大利亞的廷德爾空軍基地,以便未來輪換部署6架美軍B-52戰略轟炸機,這被外界視作「澳大利亞對美國的軍事價值提升」的表現。有些人認為,這是美軍全球部署的又一次「擴張」,然而仔細看來,與其說這是「擴張」,倒不如說是一種「收縮」的表現。

回想冷戰時期,美國空軍在太平洋一帶的主要部署位置,均集中在「第一島鏈」或「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的位置,如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地的美軍基地中。考慮到在那一時期,蘇聯主要的軍事重心在歐洲方向,而在遠東方向的軍力部署規模較為有限,故美軍長期維持了在「第一島鏈」一帶的絕對優勢地位,至於如今「第二島鏈」上最重要的關島基地,在當年還只是個不太受重視的二線基地。

而在冷戰結束後的前十多年,美軍更是大力將「第一島鏈」位置的兵力「大踏步前出」,提出了「由海向陸」戰略,企圖憑藉全面的海空優勢,將潛在的地區對手壓縮在近岸海域難以出頭。但隨著近20年來,全球各主要大國之間的實力此消彼長,美國已經愈發難以在「第一島鏈」附近維持優勢地位,甚至可能因與潛在對手的距離過近,而讓「第一島鏈」上的美軍部隊面臨危險。

而從戰略轟炸機這種具備「全球打擊」能力的裝備來看,其不會像戰術類飛機那樣靠前部署,否則很容易遭到集中攻擊。以往在太平洋一帶,美軍主要將轟炸機部署在距離中國約3000公里的關島基地上,此地一度相對安全。但在最近十多年來,隨著解放軍各類遠程打擊手段的飛速發展,美軍轟炸機即便「龜縮」關島,也不再讓人感到放心,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在東風-26彈道飛彈和各類空射型遠程巡航飛彈出現後,意味著不僅是關島,就連關島以東1000公里~2000公里的範圍,也被解放軍納入了火力覆蓋範圍。如此一來,美軍唯一的應對辦法就只有再度「大踏步後退」,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近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然而從技術角度來想,美國把戰略轟炸機部署到澳大利亞,就一定安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澳大利亞和中國的最短陸地距離約為6000公里,而從中國南海領海線到澳大利亞本土海岸線的最短距離,只有約2400公里。對於同樣有著全球打擊能力的中國來說,未來一旦美國以軍事手段威脅我們,那即便是把轟炸機部署到了澳大利亞,在解放軍面前照樣是無處可躲的。

更重要的是,隨著美軍戰略轟炸機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對西太平洋方向的干預力度和實際威懾力,其實也是在越來越低,這是美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總之,在解放軍愈發強悍的遠程打擊火力面前,美國人或將不斷面臨和品嘗這種「無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