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科現場|諾獎得主安德烈:電動車是清潔的?這是最讓我惱火的神話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11-04T06:41:29.241108+00:00

在大會第三部分議程——「『綠能』未來——綠色能源革命與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演講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安德烈·蓋姆表示,在談到未來能源時,「我們需要區分什麼是炒作,什麼是科學。」

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

11月3日,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先導論壇——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碳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

在大會第三部分議程——「『綠能』未來——綠色能源革命與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演講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表示,在談到未來能源時,「我們需要區分什麼是炒作,什麼是科學。」

他說,「讓我最惱火的事情,就是一個神話,人們覺得有了一輛電動車就是有清潔的能源了,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他們購買了一輛保時捷電動車,駕駛著去參加『拯救地球』的大會,其實這並不是真相。製造電動車要花費很大的能量,耗能非常多,排放很多二氧化碳。」

安德烈·蓋姆表示,有一個基本的信息,現在還沒有真正100%的、持續性的、綠色的能源。也許你聽到這個消息會大吃一驚,有一些人聽說過太陽能,它是多麼美麗,多麼漂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能量來源。但是要滿足我們對能源的需求,需要很多很多太陽能的面板。100萬平方公里的太陽能面板,要7年時間才能補償製造這些面板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足跡,而且也需要每隔50年對這些太陽能面板進行翻新和回收。

安德烈·蓋姆稱,對人類來說,有一絲希望解決能源危機和全球變暖的辦法就是核聚變。核聚變比核裂變更加清潔,更加安全,它就像太陽一樣進行工作,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能源的最後一個挑戰。如果能很好地控制核聚變,就可以實現一切,可以進行固碳,並且多次回收使用。現在很多的固碳技術並不是可行的,它們其實消耗的能量更多,有更多的碳足跡。

安德烈·蓋姆表示,他不是反對其他的技術,其他的技術也是需要的,像太陽能、風能、水電、波浪能、潮汐能、水熱能等等。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新的核能源,來抵消當前的碳足跡。火力發電帶來的很多空氣污染,使得很多人因此喪命。「最終我們是要發展核聚變的。」「我們要爭取時間來發展核聚變,我們需要真正能夠維持人類生存的技術,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要讓公眾了解這一現實。只有在我們公眾知道了這些技術,同時支持政府的選擇的時候,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明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