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吉卜力樂園」,在我家窗外

新週刊 發佈 2022-11-06T13:05:13.317844+00:00

鳥鳴是最好的鬧鐘,望向窗外,盈盈的綠意映入眼帘。在北京這座大城市,能找到一個滿足「住在自然中」需求的住處不太容易。

早晨,北京的哈奇在租住的小屋中醒來。

鳥鳴是最好的鬧鐘,望向窗外,盈盈的綠意映入眼帘。呼吸一口深秋微涼的空氣,五臟六腑都充滿了自然的味道。

哈奇家的窗台邊,貓貓正在享受清晨的陽光。/受訪者供圖

在北京這座大城市,能找到一個滿足「住在自然中」需求的住處不太容易。

多方權衡下,哈奇還是為了窗邊的這抹綠意,犧牲自己的通勤時間,租在了這個相對偏遠的小區。

像哈奇這樣選擇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豆瓣「窗戶美學」小組裡,許多人在挑選租住地時,會將「窗外是否有自然景色」列為首位考量因素。

這窗景,真的很值得。/豆瓣「窗戶美學」小組

儘管很多人調侃自己在欣賞「無用美學」,但滿眼的綠色確實讓人心曠神怡。

現在的年輕人是在網際網路和城市化中成長起來的一代,科技、智能、都市化生活長久地包圍著他們。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對電子屏之外的、「有呼吸」的自然環境有著別樣的情感。

選擇住在綠化更好的小區里,選用綠色環保的家居,在陽台布滿自己喜愛的綠植……不論是努力靠近自然,還是把自然「搬進」自己的小窩,都展現出年輕人新一代居住觀的形成。

住在大樹旁,是一種什麼體驗?

哈奇的小屋在二樓,朝南,陽光很好。站在窗邊,小區裡的各種樹木和一樓鄰居種的鮮花盡收眼底。

屋子裡面也是綠意盎然:富貴竹、綠蘿、多肉、各色鮮花點綴著她的小屋——植物是哈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哈奇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四合院裡長大,院子裡的大樹和葡萄架,就是她的遊樂場。

「小時候所有溫馨的記憶都和樹有關,所以看到樹我就會有一種輕鬆的感覺。我住的地方,有沒有山景海景不重要,但是一定要有樹景。」

窗外的綠意,能讓人感到安心。/視覺中國

長大以後,哈奇依舊不喜歡窗戶外面滿是樓房的景象,這讓她感覺沉悶、沒有安全感。因此,大學畢業後自己租房子時,她找遍大半個北京,才找到了這間有樹景的房子。

後來,她把手機、電腦的屏保都換成了綠色的窗景圖,在工作的時候,似乎也能汲取自然的力量了。

哈奇的手機屏保就是淺綠色的窗景圖。/受訪者供圖

與哈奇不同,Sunny的成長過程中,是缺少綠意的。

當她終於有經濟能力自己買房後,她首先考慮的不是購房預算,也不是通勤距離,而是房子附近有沒有綠地公園。

「小時候總覺得城市裡的樹太少了,我現在就像在『報複式』地需要自然。」Sunny調侃道。

從她現在的新房內望出去,目之所及有成片的綠樹。

Sunny還有一個自己的小院子。/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她還十分珍視和自然的任何接觸,爬山、徒步、滑雪、衝浪、露營都玩了個遍。與自然產生深度連接後,她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以前,Sunny覺得人和自然是分開的——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是在欣賞大自然。

「我們去海邊、去山裡,都只是玩一玩,就像大自然的過客。」

但真正住在被植物環繞的環境中時,她感到自己從自然的「觀賞者」,變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Sunny還會到山谷中索降,思考自己與山的關係。/受訪者供圖

連她的貓都受到了影響:「有時候我出去露營,或者去海邊走一走,都會帶著貓去,它是小動物,理應更多地待在大自然的環境裡。」

儘管房租變貴了、通勤時間變長了,哈奇和Sunny都認為,能夠住在綠樹環繞的環境中,獲得的情緒價值是用多少錢和時間都買不來的。

閒暇時,哈奇會和自己的貓一起看著窗外發呆,一人一貓就像在看電視一樣看外面的樹,一看就是好久。

「看著這麼漂亮的樹景,感覺整個人都清爽了,晚上的睡眠質量也變好了,就連心態都更積極了。」哈奇說。

Sunny則認為,自然系居住直接改變了她的思維方式:「和自然互動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世界有多大……相比起來,生活中的那些煩惱微不足道。」

自然系居住,與自然同頻共振

除了住在綠化很好的地方以外,自然系的居住,離不開人與自然空間的交互。

城市中的自然空間承擔的功能眾多——它能吸收雨水,防止城市內澇;樹木遮蔽路面和混凝土,在夏季為城市降溫;更重要的是,自然空間還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人的情緒。

城市自然空間還承載了休憩、娛樂功能。/視覺中國

美國臨床內科綜合類期刊 JAMA Network Open上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研究表明,即使被測試者內心沒有刻意去考慮壓力,單是走過自然空間的簡單動作,也可以降低心率、減輕壓力。

哈奇對自然的力量深有感觸,她曾經在焦慮不安的時候在家裡的牆上投屏公園樹木的景象。幾個深呼吸之後,她就平靜了下來。

以前,哈奇其實並沒有注意到城市中有什麼自然植被,但最近幾年,她明顯感覺到家附近的公園越來越多了。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統計,2021年北京市公園綠地面積36397.1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62平方米,相當於普通家庭一間書房的大小。

後來,哈奇買了一張北京的公園年卡,全北京的公園都可以刷卡進入。於是她現在也有了每天逛公園的習慣——這也是她每天保持好心情的訣竅。

哈奇家附近的公園一角。/受訪者供圖

更多年輕人則開始真正走近自然,傾聽自然的聲音,與自然同頻共振。

廣州的大夫山森林公園中,森林療養師會帶著都市年輕人們,蒙住眼睛認真地擁抱一棵樹、第一次思考「我們摸樹要問樹的意見嗎?」。

emo時刻,試試抱棵樹吧。/攝 宣黎

在成都西來鎮的麥昆塔社區,建築師則將一批竹材製作的房子「種」在自然里。

4個人、1把螺絲刀、1個小時,就能搭建出一個模塊房間。不用開路、不硬化一寸土地,拆除時也不會留下建築垃圾。

房子不是生態的入侵者,而是真正與自然融為一體。

麥昆塔的竹材「雲集」模塊房,建造時沒有砍一棵樹。/麥昆塔社區微信公眾號

廣東中山的旗溪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這裡,人們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減少垃圾製造、不使用農藥除草劑。

哪家做了好吃的會互相分享,身體不舒服時鄰居立馬會來幫忙……居住在自然中,連社交都變得更純粹了。

自然居住,與自然生活相輔相成

當被問到自然系居住的體驗時,「極簡」和「環保」是最常出現的兩個關鍵詞。

Sunny覺得,自然系居住和自然系生活方式,是相輔相成的。

親近自然讓人感到鬆弛,同時也會反思自己與自然的關係。

「現在我也會特意購買有環保、可持續標籤的產品。當我認識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時,選擇可持續、微環保的生活方式,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Sunny說。

Sunny家的洗碗機,就有省水評分標籤。/受訪者供圖

哈奇身邊有不少朋友不太理解這種居住方式,這也無可厚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自然系居住有許多麻煩:住得偏遠、周邊物價貴、基礎設施可能不太健全……

但在2022年世界進口博覽會上,我們發現,即便無法住在自然中,把自然「搬回」自己的家裡,其實也沒那麼難。

現場可以看到各品牌都在「走進自然」「可持續」等方向上展示著自己的創意:

刀具品牌KAI貝印開發出「紙刮鬍刀」,將市面上常見的塑料一次性刮鬍刀手柄換成可自組裝的紙手柄,著眼於減塑。

紙剃刀採用摺疊設計,可以自己組裝。/餘音 攝

紙漿及生物產品生產商芬林集團帶來的可生物降解防油紙,讓人們在家庭烘培過程中也能落實環保。

常見的烘焙紙有白、黃兩種,白色烘焙紙在製作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更小。/數字進博芬林集團產品圖

家具品牌宜家的KNIXHULT克尼斯胡特燈具系列,收集利用本被丟棄的竹子,製成燈罩,讓重複利用的植物原料在家居生活中再次展現魅力。

除了燈罩,托盤也使用了能迅速再生的竹子作為材料。/餘音 攝

ETZA樂以科技有限公司的「雙色鬱金香」家用微型風力發電器,只需要1m每秒的風速就可發電供家庭使用,實現家庭用電的零碳排放。

「鬱金香」不僅能風力發電,產生的噪音也很小。/數字進博ETZA樂以科技有限公司產品介紹視頻

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除了帶來適合全家出行使用的戶外設備,還收集會場的所有塑料瓶,並準備在進口博覽會結束後統一進行回收處理。

回收後的塑料瓶將再次回到產品生產過程中。/餘音 攝

想要住在自然里,我們不一定只能追逐郊區、田野、農場,也可以通過日常的、一點一滴的努力,把我們所在的城市也打造得自然美麗。

或許現在你還暫時無法擁有「樹景房」,也沒有太多與自然接觸的機會,但是打造一個自己的小陽台,購買可循環使用的家居用品,或者親自到自然中走走看看,這些都是自然系居住的實踐。

讓我們一同期待,在未來的城市生活中,與自然同住不再是奢望。

【2022進博會專題 · 自然系生活】:

① 2022年最酷生活,長這樣

統籌:餘音

作者:牧羊

設計:莊植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