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巴拿馬:美霸權之下的「正義行動」,開審判外國元首的先例

路之意 發佈 2022-11-06T15:35:48.649515+00:00

美國內華達州托帕諾空軍試驗基地。6架幽靈般的飛行怪物,悄無聲息地滑出洞穴,向南飛去。只有跑道上的指示燈閃閃爍爍,如巨獸鋒利的牙。

美國東部時間1989年12月19日深夜。

美國內華達州托帕諾空軍試驗基地。

6架幽靈般的飛行怪物,悄無聲息地滑出洞穴,向南飛去。只有跑道上的指示燈閃閃爍爍,如巨獸鋒利的牙。

太陽以它固有的速度無聲無息地滑向了地球另一面。

時針無情地指向了美國東部時間1989年12月20日凌晨一點。

也就是格林威治時間凌晨6點。

這是最黑暗、最陰冷的一個時刻。

也是軍事家們選擇出擊的絕佳時機。

里奧阿托是巴拿馬國的一個重要軍事基地,這裡距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約200餘公里。巴拿馬國防軍第6、第7步兵連駐紮在這裡。這兩個連是巴拿馬國防軍中的精銳,更是巴拿馬國防軍司令諾列加將軍的親信部隊。

「轟——!!!」

隨著雷射制導炸彈的鋼翼劃破空氣的晰叫,里奧阿托兵營里響起了一聲扯心裂肺的爆炸聲。

緊接著是第二顆、第三顆炸彈從天而降,把死亡播撒向還在甜夢中酣睡的巴拿馬士兵頭上。

整個軍營被「炸」開了鍋。

這是來自何方的襲擊?

敵人在什麼地方?

來不及多想,端著槍胡亂射擊的巴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橫飛。

同一時間,巴拿馬城、科隆、戴維的國防軍駐地和主要軍事設施都遭到了突然的襲擊。

事先沒有一點預兆。

雷達沒有發現任何目標。

哨兵的目測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是宙斯揮動了他手中的解霧雷電,像懲罰特洛亞的希臘人一樣降禍於巴拿馬人?還是外星人在巴拿馬降落

都不是!

這是從美軍托帕諾空軍基地起飛的怪物——F-117A隱形戰鬥機。這是一種能躲避現代雷達和紅外線偵察的「隱形飛機」,美國人為研究它耗費了巨資。

1983年10月,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完成了研製生產,開始裝備內華達州托帕諾空軍基地的4450戰術空軍大隊。美國人為了保守這個秘密煞費了苦心,一直把它壓在箱底作為看家之寶。今天,美國人終於把它派上了用場,果然是「隱形」有方,躲過了巴拿馬國防軍的雷達監視,達到了出其不意的預期目的。

巴拿馬士兵還未清醒過來,天空又傳來了戰鬥機噴氣引擎的轟鳴,伴隨著直升機討厭的嗡嗡聲。接著數十顆照明燈在天空炸開,整個軍營被照耀得如同白晝。

藉助照明燈的亮光,巴拿馬士兵都快被嚇傻了!天空已經不是原來熟悉的天空了,無數的戰鬥機,直升機、運輸機在天空擠成一團,亂成一片。

一架又一架的大肚子運輸機——C—130軍用運輸機不知死活地降低高度,向地面壓過來。一個又一個的小黑團被從飛機尾部甩出來,「嘩啦」一下子變成一朵巨大的頂蓬,慢慢地向地面飄落。

傘兵空降!

巴拿馬的士兵可從未見過這種陣勢,滿天的飛機比蝗蟲還多,就是打上一天也打不完啊!

此時,180架飛機、70架直升機,同時出現在巴拿馬近8000平方公里的空域,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古波斯國王大流士曾派人威脅希臘城邦投降,他說波斯軍隊射出的箭可以遮蔽太陽。希臘執政官回答說:「那好,希臘士兵最善於在陰涼的環境中作戰!」

但美國龐大的空軍不知要比大流士的弓箭手厲害多少倍。大腹便便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每架飛機可以搭載全副武裝的士兵92名;有肥頭大耳的C-141「星式」運輸機,可載士兵154人;還有宛如「巨無霸」的C-5A巨型運輸機,可搭載34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同時可載火炮和戰車。

在戰鬥直升機猛烈火力的掩護之下,這些空中怪獸吐出一個個身穿迷彩作戰服,臉上塗滿油彩的美國特種兵。同時投下的還有輕型裝甲車輛、野戰火炮、迫擊炮、反坦克飛彈等武器裝備。

暗綠色的迷彩降落傘在照明燈「製造」的白晝中,像盛開的花朵布滿了巴拿馬城附近狹窄的平原和起伏不定的丘陵上。

可惜這不是跳傘比賽,這是一場真刀實槍的戰爭。

巴拿馬士兵開始潰散了。

「媽呀!美國佬把整個美國都搬來了!」

「他們會扔原子彈嗎?」

其實,只要組織密集的地面火力,是可以給美軍的空降帶來極大的威脅的。

但這就像一名最輕量級拳擊選手和超重量級的拳手斗拳,毫無價值可言。公平的裁判是不會允許這種比賽進行的。

但是眼前的這場「拳賽」沒有裁判,或者說裁判和重量級選手同為一人,根本沒有規則可言。

而且——

美國人給這次「拳擊」起了一個名字——「正義行動」。

還未落地的美國特種部隊在空中就開始用衝鋒鎗掃射地上的巴軍士兵。

巴軍士兵潰不成軍,一觸即潰。

特種兵降落之後,迅速收攏降落傘,清點武器,按戰鬥隊形集合,然後按預定計劃分兵五路,分別插向不同的目標。

在F-117A隱形戰鬥機拋下炸彈的掩護下,美軍在巴拿馬張開了一張大網,要把巴拿馬運河、諾列加和他的國防軍一網打盡。

「正義行動」全面展開了!

既然是正義的行動,為什麼又要用「隱形」飛機,又要在深夜,偷偷摸摸、鬼鬼崇崇,哪裡有一點兒「正義」的影子?莫非美國大兵有難言之隱?

美國人的「隱」就是隱在以巴拿馬命名的運河上。

所謂福也運河,禍也運河。

巴拿馬的國徽上刻著一句獨一無二的銘語:為了全世界的利益。

此言並非虛妄。

一條巴拿馬運河確實為人類造福,使全世界受益。

但美國人為了一己的利益,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企圖獨霸全人類的利益。

美國人大筆一揮,就把運河兩岸的16.1公里地區劃為運河區,建立了14個軍事基地,這就成了「國中之國」,美軍甚至把美軍南方司令部也設在了這裡。

通過運河的船隻,貨船每噸收費1.67美元,空船每噸1.33美元,遠洋輪過一次河,平均需付款21735美元,以每年通過運河的船隻一般不少於1.5萬艘算,每年的過河費就是―筆了不起的財富。但美國只把每年從運河收入的3億美元的零頭交給巴拿馬。

這就好比強盜闖進了一個人的家裡,霸占了他的妻子,還要逼他的妻子賣笑,再把所得的錢幾乎全部占為己有。

這是不是太欺負人了?

巴拿巴在70年代出了一位名叫奧瑪爾・托里霍斯的民族英雄。托里霍斯有一句名言:巴拿馬不願意作美國的一個州,不願意在美國的星條旗上再加一顆星。

在托里霍斯領導下,巴拿馬政府在1977年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巴拿馬運河條約》,條約規定:到本世紀末最後一天,也就是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政府將把運河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全部收回。

條約也明確規定:保證運河永遠中立,向包括美國在內的一切國家開放。

客觀地講,這是一個公平和公正的條約,的確體現了巴拿馬國徽上的那句銘文。但美國人從未下過這口氣,他豈肯讓口中的肥肉被別人搶走,根本就不管這塊肥肉屬不屬於他。

諾列加將軍上台後,對美國態度更為強硬,甚至揚言,如果美國願意在1990年前提前歸還運河主權,他則願意立即下野。

諾列加的這個表態,簡直是把布希總統趕進了風箱,日子實在難過。提前交還主權,總統無法向選民交代;不交,又等於被諾列加點中了「啞穴」,辯解不得。更何況總統先生還心存著那麼一絲的饒幸,也許把諾列加趕下台之後,找一個孬種執政,沒準兒還可以賴到2000年以後哪!

「正義行動」畢竟有「正義」二字作底護,這位年老的保護神似乎對美軍情有獨鍾,勝利的花環再次戴上了美軍的頭上。

從行動開始,僅僅30分鐘,美軍就占領了巴拿馬城最重要的奧巴里奧區,占領了巴拿馬城水電站和巴拿馬國家電視二台。

12月20日下午4點,入侵開始後僅15小時,美軍南方司令部正式宣布,巴拿馬國防軍的一切軍事設施都被美軍摧毀,絕大部分巴軍兵營被美軍占領,幾乎所有的巴拿馬國防軍停止了武裝反抗。

美國宣布美軍已牢牢地控制住了巴拿馬的局勢。

但這並不意味著戰爭已經結束,更不意味著所有的巴拿馬人已經屈服。

20日傍晚,巴拿馬的武裝民兵組織「尊嚴營」在巴拿馬城、科隆、里奧阿托和其他地區向美國占領軍發動襲擊。

在居民們的協助下,各地「尊嚴營」民兵以小分隊為單位悄悄接近占領該地的美軍分隊,突然用火箭筒和輕武器一起開火,使美軍受到傷亡。

次日凌晨,駐首都巴拿馬城的美軍仍然被火箭筒和輕機槍所騷擾,無法安寧。「尊嚴營」的民兵甚至計劃搶奪由美軍守衛的武器彈藥庫,然後衝進叢林中打游擊。

美國人最擔心、最害怕的游擊戰就要開始了。巴拿馬的叢林、沼澤可能把美軍拖進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中。

迫不得已,布希總統做出了戰爭史上最離譜的決定:在敵國正規軍完全失去抵抗的情況下,動用美國本土的戰役預備隊,緊急奔赴巴拿馬。

就像一個馬戲團的小丑,在沒有觀眾喝彩的情況下,總要玩幾手絕活出來,讓人大吃一驚,那怕喝倒采也好。

從20日深夜開始至22日傍晚,美軍又調集了第七輕步兵師第2旅和第16憲兵旅的若干心理作戰分隊,乘大型軍用運輸機緊急馳援巴拿馬。

就在美軍源源不斷開至巴拿巴時「尊嚴營」集中所有的力量,以飛蛾撲火的義無反顧向占領軍發動了壯烈一搏。

這使我們想起了抗戰期間,田間那首膾炙人口的宣傳詩:如果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指著骨頭說:瞧!這就是奴隸。

1000多名只受過簡單訓練的民兵,手中只有步槍、衝鋒鎗、火箭簡和手榴彈,而美國占領軍卻擁有對地攻擊機、戰鬥直升機、坦克、裝甲車和自行火炮。

出發前,民兵們對著巴拿馬國旗舉行了神聖的宣誓。懷著決死的心情,游擊隊員們趁著夜色摸近了美軍南方司令部,發動了突然攻擊。

美軍的陣腳被打亂了,司令部已經把大部分兵力派往各地「清剿」,絕對想不到在正規軍被擊潰之後,「尊嚴營」的民兵還能糾集這樣大的兵力來摸老虎屁股。

在司令部坐鎮指揮的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中將急調附近的生力軍前來救駕。美軍第193步兵旅,加上第82空降師近一個營的兵力乘坦克和裝甲車緊急回援,才遏制住民兵進攻的勢頭。

從霍華德空軍基地起飛的一架架AC1130型飛機、戰鬥直升機從空中突擊,以及數十門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對民兵集中的幾個街區狂轟濫炸,一直持續到天明。

清晨的風吹散了巴拿馬城中瀰漫的硝煙,美軍南方司令部門前的民兵戶體遍街都是,慘不忍睹。

巴拿馬人自發的抵抗為美國人的「正義行動」做了最恰當的註解。

當諾列加將軍躲進梵蒂岡大使館時,以為進了「保險柜」。

教皇是不會允許一個落難的教徒再遭殺戮的。美國畢竟還是一個信奉天主的國家。按照教會古老的習俗,教廷可以給教徒避難權,而這避難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將軍的腳剛跨入梵蒂岡大使館,美國人就得到了消息。武裝直升機和10多輛裝甲車,還有500名士兵把原來沒有美軍守衛的梵蒂岡大使館圍了一個滴水不漏。

梵蒂岡,美國外交官拜見教廷領袖,要求教廷指示駐巴拿馬大使館交出諾列加、教廷領袖拒絕了。

梵蒂岡當局發言人對記者聲明:「我們認為,不存在一定要交出諾列加的法律責任。那是美國人的說法。諾列加曾是一國政府首腦,必須考慮法律、外交、人道主義和道義等方面的問題。這是我們的權力。」

什麼事情能難住美國大兵呢?

侵巴的美軍特種部隊心理戰分隊開始用音樂「轟炸」諾列加。十多個高音喇叭反反覆覆地播放一首名叫《無可形》的搖滾歌曲,同時插播各種坪擊諾列加的新聞。

美軍直升機在天空不間斷地盤旋,頻繁起降,發出陣陣轟鳴。夜晚,槍聲不斷,美國兵比賽射擊路燈。梵蒂岡大使館周圍一條街的路燈無一倖免。巨大的探照燈和車燈在使館牆上移來移去。

美國軍官們在一邊幸災樂禍地欣賞士兵們的種種惡作劇。

「諾列加,投降吧!」

「諾列加,你的販毒同夥都被抓獲了。」

1990年元月3日下午8時44分,身穿將軍服的諾列加套拉著腦袋,走出了大使館。

一群美軍士兵立即圍了過去,給他戴上了手鑄。

諾列加被直升機運到霍華德空軍基地,在那裡,美國司法部緝毒署的一位代表逮捕了他,昔日的將軍成了階下囚。

1992年4月9日下午3點,身穿軍服、佩戴4星將軍肩章的巴拿馬前總統諾列加將軍面無表情地出現在邁阿密的聯邦地區法院。

法官霍弗勒爾宣讀了陪審團的裁決,認定諾列加犯有販毒、詐騙、洗錢等8項罪狀。諾列加將在邁阿密的一個小島上服滿40年刑期。

審判一名外國元首,這又是美國開的一個先例。

就在美國舉國上下都在為「正義行動」一派讚歌的時候,還是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在眾議院對布希總統武裝入侵巴拿馬表決時,羅納德・德勒姆斯等3名議員舉起了反對的手。他說:「國際關係必須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這次卻不是這樣。儘管在很多階層中,都對總統這一決定不持異議,美國軍人也對這次行動感到滿意,但這並不能使之成為合法行動。如果我們想贏得其他國家尊重的話,用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

當一名外國元首被美軍押到美國地方法庭受審的時候,人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今天是巴拿馬和諾列加將軍,

明天該會是哪個倒霉蛋呢?

為世界各國敲響了警惕美國的警鐘,這也勉強算是「正義行動」里的一點兒「正義」成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