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銘文上的成周,到底是豐鎬還是洛邑?

自然居客 發佈 2022-11-06T16:10:35.344495+00:00

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市的賈村,出土了大名鼎鼎的何尊,現藏於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中,如圖所示:何尊高39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6公斤。

引子

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市的賈村,出土了大名鼎鼎的何尊,現藏於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中,如圖所示:

何尊高39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6公斤。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內膽底部發現12行共122字的銘文:

(網友譯文):「隹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勛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咸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隹王五祀」。」

網友譯文大意:

周成王五年四月,開始在成周(今河南洛陽)營建都城。適逢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內容講: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說,余入住到天下的中心,由此統治民眾。周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質疑及爭議

當代專家一般認為,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時的青銅器,其內銘文記載了:成王親政五年時,於新建成的東都洛邑,對其下屬「宗小子」的訓誥,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時,決定遷都於洛邑,即「宅茲中國」…與《尚書》中的《洛誥》《召誥》等文獻記載互證,為西周歷史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何尊銘文中「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

不過,司馬遷在《周本紀》中卻認為,當時成王仍都豐鎬(西安灃河),並未遷都洛邑。而《呂氏春秋》等書卻認為成王營居於成周(洛邑),與何尊銘文開篇「唯王初壅(遷)宅於成周」的記載一致。而1981年岐山出土的新邑戈和2008年周公廟出土的新邑卜甲,都是這一事件的佐證。如圖所示:

所以,對成周銘文含義的爭議與質疑,仍十分巨大:

一方面,很多文獻認為成周是以洛陽為中心的伊河、洛河流域(中原地區)。另一方面史記又認為是西周豐鎬(西安灃河)地區。

比如:

《史記·周本紀》云:周公贊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尚書大傳》說:「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逸周書·度邑》武王:「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途,北望過於有岳,鄙顧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其曰茲曰度邑」。

武王滅商後打算在伊洛地區營建新都,與何尊中的「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相符。

不過,因為對「豐鎬,洛(雒),成周,宗周,隹,宅″的理解不同,尤其受到許慎《說文解字》的影響,支持豐鎬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事實上,雙方都已經漸漸遠離了歷史真相…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從考古上講,商滅夏產生甲骨文,周滅商產生周鼎文(大篆),秦滅六國生小篆,漢滅秦產生隸書…導致漢史專家(包括王國維先生),對甲骨文解讀出現了偏差:一方面迷信許慎的《說文解字》,孰不知許慎距殷商時代已過去1000多年…甲骨文字形字義早已發生改變!尤其是,許慎根本就沒見過殷墟甲骨文(還埋在殷墟里),更沒見過三星堆文物(此遺址近100年才出土)!對《古本竹書紀年》又有「離經叛道"之評論,至於《山海經》,連司馬遷都說「不敢言之也」…

所以,導致小篆字意與甲骨文義大相逕庭,甲骨文被商代金文(銘文)和周代鼎文(大篆)及秦代小篆所改變,如果冒然用小篆去解釋甲骨文將十分危險…所以許慎解讀極有可能產生主觀臆斷,望形生意的情況!以至出現「大禹是條蟲/婦好是貴妃」的荒唐認識!

另一方面,由於迷信西方碳14測年標準,忽略了測年誤差±50~100年的情況,無形中改變了夏商周三代紀年時間,造成排序混亂!

比如何尊銘文開篇講,「隹(唯)王初宅遷於成周″,「王誥宗小子於京室″,「隹王五祀"…,網友說是成王五年,遷都洛(雒)邑為成周(京室),那麼之前存在的宗周(豐鎬)是什麼性質呢?

史學家唐蘭對此不置可否!只是認為,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後又建宗周了,直至平王東遷洛陽,才真正遷都…這不等於是自相矛盾嗎?難道會有兩個都城同時存在?一個豐鎬,一個成周?有網友更是腦洞大開,認為是上下都(陪都)性質,可以同時存在…

其實,自漢代以來,大家都把銘文當成漢字解了,包括「隹,王,宅,周,宗,成,豐,鎬,雒,亳"等,本義並不是建國建都之義,而是祭祀祭祖之義!這是漢史(包括漢字)對周史及甲骨文的極大誤讀,是自周武王滅商之後的王朝更迭所致…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比如說,隹(唯)王可能並非指成王,從銘文角度分析,隹(唯)是鳥形,隹王即為鳥王,甲骨文稱鳧王/王亥,史記稱為玄鳥子契,而雒=各+隹,各→司,隹→鳥,指祭鳥之義,如圖所示:

所以雒邑是司鳥之城,史記推為「玄鳥生商″的商人子契,因佐禹治水而受封之商地…所以遷宅並不是遷都,而是遷契祖廟!即武王及周公把二里崗之宅(契亳廟),遷到二里頭(禹城)所在地,然後營建二里頭(洛邑)及偃師商城(陪都/侯衛),謂之「一年救亂(滅武庚),二年克殷(改造殷墟及婦好墓),三年踐奄(祭濮陽顓頊帝丘),四年建侯衛(偃師商城),五年營成周(營造二里頭禹稽堂),六牟制禮作樂(周祭),七年致政成王…″,這才符合邏輯。

比如我問大家,武王克商後,為什麼一定要遷宅於洛(雒)邑?而周公也言聽計從、深以為然?洛邑有什麼魅力讓武王和周公克商後極力遷宅於此?就象商湯為什麼「從先王居,始居亳″?盤庚為什麼從奄地回遷殷墟?

其實搞清楚了這三件事的前因後果,也就明白了武王為什麼遷宅並宣稱:「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了!

因為「武王即克大邑商″即是克殷墟!而殷墟就是商契祖庭(北蒙帝嚳)所在地!而亞長墓即是契墓,婦好墓即是帝嚳墓兼顓頊祠!濮陽龍虎墓即顓頊陵墓!而婦好銘文即帝嚳受顓頊禪讓記錄,是夏商結盟之義!如圖所示:

而史載周棄(后稷)與商契是帝嚳長子及次子,而啟棄二銘文顯示都是「雙手捧鼎(顓頊龍鼎)"形,有繼承夏祖顓頊禪讓王權之義!當然,也不排除是一人混合之可能,如圖所示:

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公元前1650年(夏帝泄元年),商契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受契夏啟位,史稱殷侯。封商地安陽,營建大邑商,並設「帝嚳殷祠(婦好墓)」,鑄司母戊鼎以「成周",史稱「禹生啟」事件。

但契受啟位後,遭伯益和丹朱破壞(益干啟位)…帝泄十二年(前1638年)契(王亥)被堯(綿臣)和伯益(河伯)及丹朱(王恆)設美人計所殺(有易殺王亥),放葬亞長墓中。

而三星堆和石峁則是商湯(王恆丹朱)滅夏二里頭(禹墓)及滅舜山西夏縣鳴條崗遺物所在地(禹興於西羌);

二里崗則是契佐禹治水之宅(亳)城,也是湯都。即史記「契長佐禹治水有功,舜受啟,封商地"也!

因為從考古角度上看,婦好墓上方有享堂基址「母辛宗」,證明婦好墓上有明堂/祠堂/宅堂/亳堂…所以沒發現婦好墓的可能性並不大…而武王沒有破壞它,反而鑄鼎,刻辭,搞祭祀,奧秘就是認為婦好亞長是他一家人也!

事實也如此!婦好墓是周棄祖祠(帝嚳墓/顓頊祠),亞長墓是商契墓(周棄同父異母的弟弟)!武王把祖父帝嚳(宅)廟回遷二里崗亳都,即「隹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其實是認祖歸宗事件!

可惜的是,所有當代漢史專家和廣大網民,都在「地域黑(漢字)"中轉來轉去,一會豐鎬,一會洛邑,一會成王,一會建都…搞得暈頭轉向!其實跳出來一看,都是許慎漢字陷阱惹的禍!

比如,根據婦好鼎三足/平底/圓口判斷是周鼎風格,應是武王伐紂時帶入殷墟的。如圖所示:

說明與婦好鼎同時出土的婦好卜辭也應是周人卜辭,並根據陝西太平斗門及周原甲骨文對比分析,風格十分相似!如圖所示:


也就是說,殷墟甲骨文的主人並不是商王武丁,而是武王姬發!所以,才出現殷甲十分成熟,卻沒有中早期形態的「空降」殷墟現象…

同時根據二里崗牛肋骨卜辭解讀分析,C14斷代時間約為公元前1630年左右,那麼婦好卜辭應即是公元前1600~1046年左右,與周原(包括斗門)甲骨文是一個系統,源自二里崗牛肋骨卜辭!如圖所示:

而宗周豐鎬即是「宗小子",小子指小臣子契,所以宗周即武王祭祖顓頊帝嚳之義,考古證據即殷墟小臣缶鼎(契)鼎及宰豐匕骨辭,而宰豐即豐鎬,指代宗顓頊和帝嚳結盟之義!如圖所示:


二里頭即是禹墓(3號宮殿),如圖所示:

殷墟婦好墓即是帝嚳墓和顓頊祠,如圖所示:

亞長墓即是契墓,如圖所示:

商契周棄都是帝嚳子民…如圖所示:


而周武王及周公欲把殷墟顓頊祠(殷宅),遷於二里頭(雒邑)所在地,是滅商(湯)興夏(祀)之舉。

前1632年上甲微(舜)反殺綿臣堯(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丹朱潛逃(有易潛出,為國於獸,名曰搖/堯民)…而亞長墓/鳴條崗東下馮/三星堆考古結論,及銘文解讀也支持如上判斷!

公元前1628年,丹朱發帝誥自命「武丁孫子」(武湯),反攻鳴條崗(夏縣東下馮)逐上甲微(舜)南逃,史稱「商湯滅夏」…並留下二里頭(偃師)/鳴條崗(東下馮)/三星堆(金沙)/石峁(皇城台)四大遺址…最後商湯(丹朱)南追舜未果,抱舜俑死葬鹿邑長子口(老子)墓,如圖所示:


而舜化名后稷名桀,「聲南擊西」…放香妃於湖南九嶷山,而自己西逃石峁,營建神木皇城台…如圖所示:

500年後(前1046年),周棄(舜)17孫周武王伐紂復仇,史稱「宅茲中國」,何尊即顓頊龍虎牛羊(饕餮)圖騰,即高祖河(顓頊)象徵…如圖所示:

公元前1046年,舜後17孫周武王宗周婦好墓,改殷祠「母辛宗」為周棄祠。並鑄造婦好鼎及龍虎二鉞108件婦好禮器,並刻下「婦好冥」及「宰豐」匕骨辭以述「宗周(禹)」事件,如圖所示:

武王死後,武庚叛亂(也即三監之亂),周公平叛後遷殷人於成周宅(二里崗偃師亳都),並興周禮於洛邑二里頭(禹墟屍鄉),即「帝嚳(舜)而郊鯀,祖文王而宗武王」,完成了有夏的祭祀法統,文字佐證即何尊「宅茲中國」!如圖所示:


根據《何尊》銘文:「 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分析,《史記》:周公往營成周洛邑,卜居焉,遂國之。《逸周書·作雒》「…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洛水至邙山之間,正是偃師二里頭(成周)和陪都偃師商城(侯衛)。如圖所示:

根據清華簡載:「假中於河,歸中於河」分析,何尊本名應叫河尊,是史記「少昊孺顓頊"及「鯀生禹,禹復生啟」之物。而甲骨文「中」字即大禹開鑿龍門伊闕的記載!呈「兩水夾一山」狀態…如圖所示:

中即上伊汭,下洛汭,中間一豎即是運河伊闕,即「土中」!而雒邑即偃師二里頭巳鄉(大禹稽堂),就是大禹治伊工地兼禹墓(居葬合一),如圖所示:


據《逸周書· 作雒》記述:成周「 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制郊旬方六百里,國西土為方千里。」 又載:「 設丘兆於南郊,建大社與國中, 乃位五宮:大廟、宗富、考富、路寢、明堂。"如圖所示:

而二里崗(偃師商城)是《詩 王風譜》記載:「成王居洛邑,遷殷民於成周。」即武庚叛亂後,周公把殷民西遷洛邑,營建偃師商城(侯衛)以護衛禹墟二里頭″,如圖所示:

正如《竹書紀年》記載:成王七年營建成周之後「王如東都,諸侯來朝」,宣王「九年,王會諸侯於東都」。

《尚書大傳》中也指出周公:「一年救亂(滅武庚三監),二年克殷(宗周婦好墓),三年踐奄(祭顓頊帝丘),四年建侯衛(偃師商城),五年營成周(洛邑二里頭),六年制禮作樂(周禮/周祭/夏祀),七年致政成王。」

而甲骨文「國」,即「持戈祭鼎」形!指殷人持鉞祭其鼎,護衛禹城之形,如圖所示:

甲骨文「宅」即亳,「湯先王(契)居」也,也就是禹宅二里頭(屍鄉/卜邑/稽堂)。如圖所示:


甲骨文「茲」為商周二族玄鳥雙至,代指商契和周棄,即婦好。如圖所示:



故「宅茲中國」含義,即是史記武王伐紂及復夏滅商事件,史稱「禹生啟」事件及禮記「帝嚳而郊鯀,祖文王而宗武王"含義也!

一句話總結:「夏商周共祖顓頊帝嚳也!

有網友質疑我說:「《說文》字典上有注釋:「中」是軍旗,卜辭:立中無風;而且中的字形,那上下的飄帶有時候多有時候少,有時候還沒有,怎麼解釋是兩河呢?」

我明白他們(包括許慎)只是望形生義,並不知道小篆距甲骨文已有千年之別,更不知是大禹治水文字!

而甲骨文「中」即運河(伊闕)勾通伊洛二汭(偃塞湖)形象!一旦洪水退卻,二汭洪水也就不見了…那麼「中」字上下的「飄帶」就不見了嘛…當然,為了書寫方便,漢人簡化成漢字中也就十分正常了!

「君不見國人都說好不好,唯有中原人叫中不中…為什麼呢?因為好是契(商)語!中是禹(夏)音也!當然,周口和商丘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湯王后裔,故又叫官不官/管不管(管理國家之義),正是長子囗墓十字棺之棺音…」哈哈,不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