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醒者》:老丁為何把筆記留給韓西林,而不給丁遠志?格局

靜月驕陽 發佈 2022-11-07T11:10:18.793830+00:00

文丨靜月驕陽有人說有王志文的劇,基本垮不了,也有人說《促醒者》王志文第一集就下線了,完全是一個噱頭。靜月卻不這麼認為。連續追了11集,被這個醫療懸疑劇深深吸引住了。


文丨靜月驕陽

有人說有王志文的劇,基本垮不了,也有人說《促醒者》王志文第一集就下線了,完全是一個噱頭。

靜月卻不這麼認為。連續追了11集,被這個醫療懸疑劇深深吸引住了。

王志文飾演的丁學坤是原第九醫院神經內科的主任,由他主導的中西醫結合項目是第九醫院的特色項目,但盈利水平不夠,司徒院長並不看好,為了和瑞典醫院合作,司徒院長甚至想砍掉這個項目,殊不知,瑞典方面恰恰看中就是中醫。


老丁為何抑鬱自殺?

王志文飾演的丁學坤上線不到3分鐘就下線了,讓人覺得不過癮。非也!所謂的懸疑劇,死就意味著生。

《促醒者》就是以丁學坤的死為由才鋪開的,一個神經內科的主任為何在自己辦公室里推藥自殺?

難道真的是抑鬱而死?

很顯然不是。如果是的,那麼司徒院長為何提前叮囑某人一定要把丁學坤抑鬱症的病例做得天衣無縫。如果真的有抑鬱,幹嘛還要特意叮囑不要出現紕漏,刻意地想掩飾的,必定有貓膩。

如果是抑鬱,即便是遠在國外的丁遠志不知道,那麼韓西林總應該知道一點端倪吧,因為,平時丁學坤和韓西林交流得最多。他把自己畢生所學都交給了韓西林,韓西林也學到了他中醫的精髓。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源於「化瘤丹」。

化瘤丹,是韓西林的母親於墨叚的祖傳秘方,是丁學坤在於墨叚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和研究,才成型的。

在丁學坤看來化瘤丹是於墨叚是祖傳秘方,沒有於墨叚就沒有化瘤丹,而司徒院長覺得丁學坤太執拗,你有了九院的平台,才得以把化瘤丹研製成功,這是九院的專利,不是你老丁一個人的功勞。

也許,兩個人是因為這個才在化瘤丹是否上市的問題上,產生了不同的觀點和分歧,一個急於求成,一個想更完美。所以才逐漸產生裂痕,從而水火不容。


老丁為何把筆記給韓西林不給兒子?

目前,從已知的信息來看,韓西麗和丁遠志是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小時候,韓西林勤奮好學,經常得到丁學坤的讚賞,而且他對中醫有濃厚的興趣。

丁遠志,小時候學習不好,而且對中醫不感冒,一看醫書就犯困,最關鍵的是,父親總拿韓西林的優點和他的缺點比,所以他從小就討厭韓西林。

興趣愛好,是一個人追求新知的動力,如果連興趣都沒有,想學好,真的很難,更何況是孩子。

童年是一個人培養興趣最好的時光,也是影響一個人最久遠的時期。童年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丁遠志影響很大。

從結果上來看,丁學坤的確是愛韓西林更多一些。因為丁遠志的叛逆,導致他在西醫上的成就顯著。

毫無疑問,丁學坤把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韓西林,包括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心裡想的全是韓信林。

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好後,就選擇了輕裝上陣:「西林,這些醫療日記,是我畢生的心血,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不要告訴任何人,切記!另,逝者已矣,別問為什麼,時間會給你答案」。

從丁學坤的遺言中,咱們找重點「不要告訴任何人」「別問為什麼,時間會給你答案。」單這兩條就給足了我們信息。

不要告訴任何人,說明丁學坤只信任韓西林。他兒子他都沒指望。說明他心裡只有韓西林。也只有韓西林能幫他圓夢。

別問為什麼,是不想讓韓西林步入危險。時間會給你答案,說明丁學坤問心無愧,時間能證明他是對的。


丁遠志為何那麼恨父親?

人,有時候就像傷痕,有些傷痕,劃在手上,癒合了就成了往事。有些傷痕,劃在心上,哪怕劃得很輕,也會駐留於心。

丁學坤覺得對自己兒子嚴厲一點沒什麼,自己的孩子嘛,沒什麼的也不會記仇。可是,丁遠志並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韓西林分享了他的父愛,對他很不公平,久而久之,這些傷痕就刻在了心裡。

丁遠志,恨父親的原因,更多的是源於韓西林。

韓西林聰明,恃才傲物,不拘小節。丁遠志,嚴謹、安分,墨守成規。兩個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真的很難相處。

不過,好在丁遠志也不笨,憑藉自己的努力在西醫領域也闖出了一番天地,作為優秀人才,還派去了國外去進修。

接到父親噩耗後,他就歸國工作了,當然也是在九院,作為九院的子弟,能為母院做貢獻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可否認,丁遠志是一位出色的西醫,但,並不是一個好兒子。對於父親的死亡,他居然沒有落淚。根本沒有去主動查明父親的死因。

這一點很不正常。

除了他對父親的恨,更多的是對韓西林的誤解和不滿。父親的去世,也許對他是一種解脫。所以,他才沒顯得那麼痛苦。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演員演繹的問題了。


丁遠志為何不查父親死因?

很多人都納悶,丁遠志為何不查父親的死因?作為一個兒子,有那麼恨父親嗎?簡直有點匪夷所思。

在靜月看來,丁遠志之所以不去查父親的死因,很多程度上是因為和韓西林賭氣有關。你韓西林要做的事情,我丁遠志就是不要做。

這和他的性格有關。

他從小就和韓西林在一起生活,他對韓西林太了解了。韓西林學中醫,他就學西醫,父親喜歡韓西林,他就討厭韓西林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要和韓西林對著幹。

一個對父親生死都不上心的人,能對一個外人上心嗎?他把韓西林當成了自己的假想敵人。處處和他作對,因為這樣他才有成就感。

所以,他懷疑韓西林把父親的醫療筆記藏了起來,不過,他對醫療筆記一點都不感興趣。如果不是司徒院長找他問,他也許就懶得找韓西林對質。

其實,從查丁學坤死因這件事情上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韓西林和丁遠志兩個人的區別,就在於兩個字:格局。

格局!

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有「格局」才能成功。其中「格」是人格,「局」的眼界、胸懷。

一個男人的人格、眼界和胸懷不僅決定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遠、站多高,更影響了他的下一代。

毋庸置疑,丁學坤是一個有格局的人,可惜,丁遠志沒繼承到他的格局,倒是影響了韓西林。

丁遠志沒有韓西林的格局,所以,他覺得父親是死就是抑鬱而終,而韓西林卻覺得有問題,好端端的一個人為何就抑鬱了呢?

所以,老謀深算的丁學坤看人還是比較準的,他選擇把醫療筆記給了韓西林,還是正確的,包括他給韓西林的那封信,還有那句「東方升氣,動而為風。」

一個人的格局,會決定著一個人的高度。

韓西林的格局和執念,會促使他查明師傅的死因的,我們拭目以待。《促醒者》你看了嗎?評論區等你精彩好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