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攝影展 囊括了從郎靜山到現代藝術家鏡頭裡的甌江山水詩路影像

浙江日報 發佈 2022-11-08T00:15:31.698919+00:00

展覽由省文聯、溫州市委宣傳部、麗水市委宣傳部主辦,省攝影家協會、麗水市文聯、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溫州市文聯承辦。

11月7日,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資助項目「山川美育·尋甌記——甌江山水詩路影像藝術大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展覽由省文聯、溫州市委宣傳部、麗水市委宣傳部主辦,省攝影家協會、麗水市文聯、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溫州市文聯承辦。

展覽以甌江山水詩路為主線索,近170位攝影師參展,展出作品300餘件。展覽空間以攝影大家郎靜山先生的雁盪鳴春(1941)和大龍湫1959(佚名)為「闔」與「引」,分「望海」「拾川」「依山」「衡夢」四個板塊,作品橫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今,部分為孤本原作。

「甌江山水詩路影像藝術大展」旨在用鏡頭探索甌江山水詩路特有的魅力,發掘影像所牽繫的人文思想背景,關注廣闊精微的生態和自然世界,在山川中遂感而興、在流域中由感而覺、在生態中因感而知。「山川美育」既是本次展覽的主題和目的,也是策展方法。「本於本土、深入本土、高於本土」是此次大展的文化期待。

展覽通過挖掘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甌江山水詩路,展示浙南地區豐富的人文遺產與自然意蘊,探尋中國山水精神和山水經驗,回應流域獨有的歷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舒張力和自然親近力,對「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如何講好浙江故事、詮釋浙江精神具有借鑑意義。

甌江山水詩路主要以甌江—大溪—龍泉溪為主線,包括楠溪江—溫瑞塘河支線、松陰溪支線,覆蓋溫州、麗水部分行政區域,流域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甌江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遠望謝靈運、陶弘景、葉法善、湯顯祖,近承蔡元培、黃賓虹、潘天壽,文人墨客或「自愛名山」探幽訪勝,或「求慕先哲」問道論學。

建設詩路文化帶,是全省推進「四大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浙江大花園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也是文化浙江建設的時代亮點,對擦亮「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進「兩個先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省攝影家協會在杭舉辦了「春水如藍——錢塘江詩路影像展」。今年,再次按照「四條詩路文化帶」脈絡,啟動「詩畫浙江」全省主題影像創作工程,以攝影藝術為手段,全面展示甌江山水詩路帶上千里靈山秀水鋪陳的生態畫卷,和百姓奮進共富之路的良好精神面貌。

活動自啟動以來,歷時一年,來自各個領域的近200位作者、相關單位參與其中,足跡遍布溫州、麗水的山河城鄉,梳理在甌越大地上發生過、發生著的攝影活動,整理輯合了90餘年來甌越大地孕育的近千張攝影作品。

展期將持續至11月20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