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樣本,為什麼連NASA都眼紅?

怪奇物言 發佈 2022-11-08T23:00:13.159421+00:00

據了解,在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裡面,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月球礦物,中國正式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中國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嫦娥石,極具中國浪漫。

據了解,在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裡面,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月球礦物,中國正式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中國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嫦娥石,極具中國浪漫。



據照片顯示,嫦娥石以柱狀晶體的方式存在,這是一種月面的磷酸鹽礦物,它們存在於嫦娥五號帶來的樣品中,當時嫦娥五號帶回來1731克月壤樣品,其中已經有53克的嫦娥石樣品,由國家航天局發放給幾十家科研單位等單位負責對樣本進行研究,科學家團隊從樣本中分離出了嫦娥時的單晶顆粒,同時解譯出該顆粒的晶體結構。


這次發現的嫦娥石,是在月球玄武岩顆粒中發現的,科研人員通過之前嫦娥5號帶回來的月壤進行研究發現了這一樣品,這份月壤樣品非常的珍貴。如果能從裡面發現一些世界矚目的新物質就物超所值了,而這份月壤果然不負眾望,科研人員統計了14萬個顆粒,才找到一點新礦物存在的中跡,其中只有一顆碎了的顆粒,才有希望能測到單晶結構,科研人員就是在這塊顆粒中,切出來一顆純的單晶顆粒,直徑不到人類頭髮絲的1/10。


目前,這種礦物已經獲得國際礦物學會,IMA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CNMNC認證,為月面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中國在月球研發行列再度躋身世界前三。眾所周知,月球很早就失掉了大氣和水,因為體積小,月球內部能量很快散失,火山不再噴發,化學反應終止,所以,月球上的礦物種類相比於地球少得多,正因為化學反應的過程被打斷,月球表面許多物質保持著幾十億年前的狀態。


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月球里發現許多純鐵,但在地球上很難找到,因為鐵基本都被氧化成了鐵礦,同樣月球岩石中發現的灰鐵礦,在地球上也是氧化鐵的,他會在漫長的地質條件下慢慢分解,阿波羅任務的登月太空人,採集了許多月壤,與月球岩石的樣本帶回地球,一共有382千克,分布廣範圍大,因為這些月壤和月岩是由月球岩石在遭受隕石撞擊、太陽風轟擊和宇宙射線輻射等空間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資源情況,為以後開發月球做好數據基礎,也可以更充分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目前帶回來的月球樣本除了送給其他國家的一些樣本,剩下的大多被保管於休斯頓的詹森太空中心,他們既不能隨意觸摸,也不能隨便接觸地球上的空氣,因為空氣中的氧氣,水分以及人身上的物質,都可能會導致月壤成分變化,影響分析的準確性。所以想要進入樣品所,首先要穿好全套防護服,還要進行空氣淋浴,以防帶入灰塵污染,可以說,全球科學界對於月球表面的許多數據,都是基於美國帶回來的這些月壤。


美國帶回來的月球樣本還是頗具規模的,而中國帶回的樣本與美國的數據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用一個說法就是中美悅壤成分,相似度不足25%,這是因為,與美國和蘇聯取回了悅壤相比,中國取回的悅壤比較新,有10-20億年的歷史,美國的降落地點都是在中低緯度的粵,海形成年齡集中在42-32億年前,也有部分可能形成於不到10億年前的哥白尼跡。而在這個範圍之外的月球歷史事件所對應的時間全部是以此為錨點,參考其他觀測結果外推來的。



不過因為月岩標本的來源僅存在於有限的區域內,這些岩石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想要獲取更多的信息,唯一方法就是重返月球,去採集更多來自不同地質背景,形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月球樣本,當年的登月點與嫦娥五號的著陸點不同,最終才導致帶回來的月壤樣本成分有很大的差異。舉個簡單的例子,都是沙子,從海邊取回來的沙子和從撒哈拉沙漠取回來的沙子,兩者之間做對比分析,也會發現其中的成分是完全不同的,畢竟地理位置,氣候環境都不同,存在差異也是很正常的。


嫦娥五號登陸的呂姆克高原,中心坐標為東經301.9度,北緯40.7度,面積近4000平方千米,是一個火山瓊丘複合體,周圍環繞著20多個圓形的熔岩,瓊丘海拔約1100米,高於廣闊平滑的,月海分布有大量與火山活動有關的地貌,如火山瓊龍,熔岩流等,科學家認為,這些區域是由大約10億年前的岩石構成的。科學家研究稱,月球呂姆克山可能在13億年前就爆發過,那裡有月球上最年輕的月海玄武岩,這種來自月球的年輕岩石,從未被取樣或研究過,為什麼這塊區域的岩石會這麼年輕,和其他區域相差了近20億年,這是科學家一直想要解開的謎題。



科學家認為,這個地區的火山沉積物,可能是理解月球起源和進化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嫦娥5號會登陸此地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此地的月壤會和美國帶回來的樣本差異如此巨大的原因,而這也恰恰證明了,中國月球樣品的稀缺性與獨特性。


現在的NASA卻早已今非昔比,NASA需要在有限的經費里,儘可能的壓縮成本,讓自己可以進行更多的太空項目,因此在美國的眼裡,重返月球只是太空計劃之一,不值得舉全國之力去研究這個項目,再加上重啟登月後,因為50年前的技術已經過時,所以發射系統,登月火箭,載人飛船,甚至是太空人穿的防護服,都需要重新設計研發,並逐一進行試驗測試,雖然這對於NASA來說,雖然稱這是重返月球,可事實上這一切相當於從零開始。


據報導,今年以來,NASA的重返月球計劃接連發射失利,如今又由於新一代登月火箭,出現了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NASA不得不大幅度延期重返月球的計劃,有網友提出質疑,50年前美國NASA就能登月,為啥50年後科技更發達的美國,怎麼都登不上月球了呢?特別是前些天,中國科學家通過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礦物質,取名為嫦娥石,這個科學成果在國際上公布之後,再一次讓NASA顏面盡失,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又迅速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網友們質疑聲四起。


當然,NASA帶回的月壤中也不是毫無收穫的,只是說收穫甚少,從資料上來看,NASA至少發現了4種全新礦物成分,分別是阿爾瑪科月球石,三邪鐵灰石,藥西藥克石和靜海石,他們的發現都證明,NASA在50年前確實登上過月球,並不像人們猜測的那樣,一切都是在好萊塢的攝影棚中擺拍的,然而如果這一點還不能說服的話,我們再來看兩個更有說服力的事跡。


1972年的時候,尼克森訪華,贈送給中國一個月壤樣本,當時,中國科學家歐陽致遠帶領著科研團隊,僅用了0.5克的月壤樣本,就發表了多篇科研論文,找到了很多月球和地球的不同之處,這也是中國科學家證明美國去過月球的證據之一,美國在人登月後,在月球上留下了大量的痕跡,這些痕跡是可以拍到的。例如中國的嫦娥二號,印度的月船1號,以及美國的月球探測器,都在月球上拍到了50年前,美國載人登月留下的痕跡。



通過這些圖像,可以清晰看到月球車輪子走過的痕跡,月球車在上面遺留的物體,以及一些實驗設備的,甚至連著陸,器著陸後噴發的痕跡都能看得清楚,嫦娥五號探月帶回豐富的月壤樣品,可以說為中國的探月工程立了大功,也打破了美國長期的技術壟斷,以前中國的探月技術尚不成熟,想要向美國要樣本簡直難上加難,美國在上世紀阿波羅探月工程中,帶回了多達381.7千克月壤樣本,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才給了中國一克的月壤。


幾十年後,中國終於自己從月球帶回了月壤,美國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在知道嫦娥五號探月的消息之後,發來祝賀,然而他的祝賀信卻大篇幅的談論中國應該分享越壤和探岳數據,不過由於此前美國制定的沃爾夫條款,限制了中美在太空領域的正常往來,美國一邊自己關上了門,一邊卻在指責中國沒有分享,這簡直令人哭笑不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