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是如何成為頂尖發達地區的?

君臨財富 發佈 2022-11-08T23:14:38.770194+00:00

2021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挪威第5,冰島第8,丹麥第9,瑞典第11,芬蘭第14。君臨看過很多網上相關的討論,絕大多數人都是拍腦袋的認為:「人口少,資源豐富,能不發達嗎?

北歐的發達,盡人皆知。

2021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挪威第5,冰島第8,丹麥第9,瑞典第11,芬蘭第14。

全部在世界前15名,富得流油。

北歐為何能如此發達,你想過沒有?

君臨看過很多網上相關的討論,絕大多數人都是拍腦袋的認為:

「人口少,資源豐富,能不發達嗎?!」

此言差矣。

北歐可不是靠簡單賣礦富起來的,它們是貨真價實的工業化國家。

北歐的發達,關鍵在兩點。

第一,從歷史來看,北歐抓住了一戰和二戰的機會,彎道超車。

北歐位於德國北部邊緣,得益於德國工業化的延伸,起步略晚一二十年。

但是,當德國主動挑起一戰和二戰,跟歐洲各國打得遍體鱗傷的時候,北歐在幹嘛呢?

儘量在英德之間保持中立,誰強大就跟誰做生意。

二戰期間,丹麥每年向德國出口10萬頭生豬,2萬隻羊,9000頭牛所產的肉、羊毛與皮革,此外還有大量乳製品和魚類罐頭。

並從德國大量進口能源(石油與煤炭)和重工業產品(機械,工具機,化肥,飼料)。

瑞典更誇張,二戰中一邊向德國出口鐵礦石和機械產品,一邊向美國、英國出口軍工產品,兩邊通吃,簡直賺翻了。

據統計,僅在1940年到1944年間,瑞典靠鐵礦出口從德國國家銀行收取了37.3噸黃金,靠軸承出口接受了德國59.7噸黃金。

瑞典的博福斯系列火炮,也曾是當時美國航母和戰列艦的標配,相當拉風。

戰後的1960年,世界人均GDP前十的國家分別是:

孤懸海外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哈馬;

中西歐的瑞士+盧森堡;

北歐的瑞典+挪威+冰島。

這些國家,很明顯都是得益於二戰受創傷較少,甚至大有一番斬獲的。

第二,從產業來看,北歐各國充分抓住了各自的資源優勢,打造出了一系列差異化的垂直產業鏈。

任何國家、地區、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

我們能否在這個世界上立足,並賺到大錢,關鍵在於發掘我們的擅長點,依靠差異化+垂直整合來提升利潤率。

北歐各國,在這個方面可謂做到了極致。

我們從最小的國家冰島說起,冰島人口很少,只有30多萬人,一戰以前主要靠打魚為生。

冰島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南北冷暖洋流的交匯為其帶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

冰島周邊有著非常多的鱈魚,包括綠青鱈和黑線鱈等,還有鯖魚和鯡魚,為了漁業資源甚至跟英國打過三場「鱈魚戰爭」。

但是靠打魚,是沒有辦法成為發達國家的,要想富,還是得工業化。

冰島的地質條件很特別,它有100多座火山,溫泉眾多,地熱資源豐富,被稱為「冰火島」。

冰島人抓住了這個特點,地熱可以驅動蒸汽發電,使得冰島的電力成本很低,於是大力發展耗能型工業,生產出電解鋁、鋼鐵、水泥、油漆等化工品,大力出口。

以電解鋁為例,冰島是世界十大鋁生產國之一,年產量跟美國處於同一水平。

一個30多萬人的小國,能夠將一個產業做到世界頂級,足矣。

而冰島不僅僅滿足於地熱發電,它又瞄上了旅遊業。

火山、溫泉、瀑布、冰川、極光,這些極致的風景對遊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2017年的訪客量高達220多萬人,是冰島人口的5-6倍多。

一產有鱈魚,二產有耗能工業,三產有旅遊業,每個都享譽世界,就此將冰島推上了世界人均GDP榜單前十的寶座。

當然,這些產業的探索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十幾年前(2003-2007),冰島有錢了之後就開始作妖,大量投資美國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隨後在次貸風暴中賠了個底朝天。

金融是一條讓財富滾雪球的捷徑,但還是要有正確的姿勢。

挪威在這方面,更值得投資者學習。

挪威的人口500多萬,比冰島大很多,國土面積也大得多,但資源環境跟冰島有相似之處。

首先都靠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挪威有6000多艘海洋捕撈船,是世界十大海洋捕撈國之一。

但挪威更注重可持續發展,它們制定了鱈魚捕撈的配額制,並利用其冰冷且純淨的海水條件,大力發展海洋養殖。

挪威挑選了利潤率更高,在高端市場上深受歡迎的三文魚重點發展。

挪威如今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深水海洋養殖技術,世界最大的5家三文魚養殖企業有4家來自挪威,分別是Marine、Cermaq、Leroy、Salmar,還有一家AquaChile來自智利。

由此,挪威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2021 年出口了 310 萬噸海產品,價值約合121 億歐元。

在中國市場上,挪威三文魚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

挪威也跟冰島一樣,擁有先天優越的山水資源。

挪威境內擁有眾多的高山峽谷,這些峽谷都可以轉化為低成本的水力發電。

如今,挪威是歐洲最大的水電國家,水電站多達1000座,96%的電力供應都來自水電。

於是跟冰島一樣,挪威也走上了耗能型工業的發展之路。

今天,挪威是世界第八大電解鋁生產國,鎂產量世界第二,也是世界主要的鐵合金生產國之一。

挪威的高山、峽谷、瀑布、海洋的組合,形成了世界知名的挪威峽灣,風景壯麗,旅遊業自然也是不能錯過的。

跟冰島主要吸引背包客的探險式旅遊不同,挪威重點發展的是高端郵輪旅遊。

挪威郵輪公司是市值排名第三的世界級郵輪公司,由於疫情原因,2022年的市值只有60億美元,是疫情前250億美元的四分之一。

郵輪和星級酒店、賭場,是旅遊業中最好的三種商業模式之一,它們主要服務於有錢人,毛利率高、品牌效應明顯,賺錢能力是最強的。

令人驚嘆的是,挪威不僅提供郵輪旅遊服務,還是世界主要的豪華郵輪生產國之一,全球最大的郵輪「海洋綠洲號」就是挪威企業建造的。

挪威的高端造船業技術,來自它的第三根支柱:油氣產業鏈的發達。

二戰之後,英國在北海發現石油,跟英國隔海相望的挪威很快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

今天,挪威是歐洲第二大油氣生產國,僅次於俄羅斯,歐盟20%以上的天然氣來源於挪威。

油氣資源也成為了挪威最大的出口產品,占比在50%以上。

但挪威又不僅僅依靠於賣礦,它依靠自我奮鬥,發展出了一系列相關技術和產業。

挪威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至今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頂尖的深海石油鑽探、開採和運輸公司。

憑著這門手藝,Statoil也是裏海、西非安哥拉、委內瑞拉和巴西等海上油田的主要開發者之一。

跟隨在Statoil後面的,則是挪威一大批由造船廠轉型而來的海工設備企業。

雖然由於成本問題,挪威的造船廠在規模上已經落後於亞洲,但是在兩個領域挪威仍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一個是高技術含量的海工設備零部件和特種船舶,比如動力推進系統、管道系統、鑽井設備、定位系統、海工支援船(OSV)等等。

另一個是海洋工業軟體,由挪威船級社(DNV GL)推出的海洋工程分析軟體SeSAm,在業內享有盛名。

挪威船級社成立於1864年,是世界最大的海洋風險管理服務機構,業務包括船級服務、認證服務、軟體技術服務,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員工逾9000人。

海洋石油的開採和運輸是一門高風險的生意,天氣、維修保養和運營意外都可能導致油氣的泄露和爆炸,造成巨大損失。

挪威的發達體現在這裡,它生產的海洋石油僅占世界的8%,卻運營著世界10%的油氣運輸船隊數量,並占據著世界船舶檢測、認證、海事保險市場20%的份額。

挪威首都奧斯陸目前是歐洲最重要的海事知識中心,在海洋金融、法律、風險管理方面擁有數千家企業。

以海事金融為例,DNB挪威銀行是世界主要的幾家提供船舶融資、海洋能源融資業務的銀行之一。

DNB挪威銀行還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

挪威人幾乎都擁有一個基本共識及擔憂,一旦石油資源枯竭,挪威經濟何去何從?

即使短期內石油產量還能維持,但是油價周期性的大幅波動、人口的老齡化、產業單一缺乏抗風險能力等問題,也使得挪威人倍感焦慮。

經過多年的公開辯論,他們達成了一致意見——

基金投資,是財富穩健增長的最科學道路。

基金投資有兩大優勢:

第一是風險分散化,通過在全球市場的分散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挪威本國產業單一的困擾。

第二是長期成長性,通過在美國、亞洲等經濟發展良好的地區進行投資,能夠分享它們的產業成長利潤。

從長期來看,股票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資渠道,沒有之一。

只要遵循科學合理的投資之道,比如指數式投資,獲得年化6%的收益率是大概率的事情。

(標普500、滬深3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都在6%左右。)

因此,從1990年代開始,挪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獲得的石油收入都被轉存到主權基金中,通過在全世界的股票投資實現「錢生錢」。

截至2022年,這隻基金的資產規模高達1.27萬億美元,在有數據的24個財年中,有19個財年取得了正收益。

自從1998年以來,基金總體盈利6.327萬億克朗,年平均回報為6%。

其投資組合有超過9000隻股票,截至2022年6月底,前20大重倉股為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雀巢、羅氏、台積電、殼牌、特斯拉、Meta、阿斯利康、諾和諾德、聯合健康、諾華製藥、ASML、伯克希爾哈撒韋、強生、埃克森美孚、三星電子、英偉達。

從這個持倉組合來看,基本可等同於標普500指數。

對於其回報率,挪威人是非常滿意的,試想發達國家一年的GDP增速也就1-2%左右,又有幾個產業能達成年化6%的增速呢?

難怪挪威主權基金的CEO Yngve Slyngstad曾經在聲明中說:

「在全球金融市場投資獲得的回報是如此之高,以至於可以與再次發現石油相提並論。」

這便是挪威在數十年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三大產業鏈:

海洋資源:水產捕撈-三文魚養殖

山水資源:水力發電-耗能工業-郵輪旅遊-郵輪設計和製造

油氣資源:深海勘探和開採-鑽井平台-工業軟體-煉化加工-石油運輸-海事保險-投融資銀行-法律稅務-主權財富基金

這種基於資源的獨特性,不斷深入挖掘並打造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的思路,才是挪威成就頂尖發達國家地位的關鍵。

————

跟冰島和挪威相比,芬蘭的人口不算多,只有500多萬,卻是北歐各國中人均GDP最低的,這又是為什麼?

主要由兩點造成:

第一,歷史起點更低。

芬蘭曾長期是沙俄殖民地,一戰中才趁著沙俄帝國的崩潰而獨立,二戰時又跟蘇聯打了一場慘烈的蘇芬戰爭,損失慘重。

第二,芬蘭的高價值資源更少。

芬蘭境內的漁業、能源、礦產資源都不多,唯一有優勢的就是遍布全境的森林了。

直至今日,芬蘭的核心產業有三塊:造紙、通信設備、機械。

首先,芬蘭將森林、木材加工、造紙這條產業鏈做到了極致。

2020年,芬蘭生產了800多萬噸的紙產品,其中90%都拿去出口了,當然這產量也不算大,僅占全球年產量的2%左右。

但芬蘭卻擁有世界十大紙業巨頭其中的兩家:芬歐匯川、斯道拉恩索。

兩家公司都是在上百年的歷史中,在全球不斷收購紙業資產而壯大的,因此控制了許多國家的木材和紙品產能。

然後,一些造紙業的出局者,轉型向其它行業發展,意外創造了新的機會。

諾基亞便是其中的代表。

諾基亞原來是1868年,採礦工程師艾德斯坦在諾基亞河邊創辦的一家紙漿廠,靠著周邊豐富的森林資源和低成本的水力資源而逐漸成長。

咦,一個毫無技術含量的紙漿廠怎麼會變成世界聞名的通信設備巨頭的呢?

一切都是資本家的「魔法」。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打了4年,各種資產極度貶值。

趁著這個機會,芬蘭商人愛德華·波隆趁機將諾基亞收購,這位波隆先生可以被視為是芬蘭版的「巴菲特」,一生都在尋找低價抄底的機會。

1922年,波隆又收購了芬蘭電纜廠,並在隨後的數十年間通過收購和投資將業務擴張到輪胎、膠鞋、塑料、鋁製品、子彈、電容、電機、電視、電子產品等等。

業務包羅萬有,完全是靠資本聯結在一起,頗有「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風采。

比如1984年,諾基亞便收購了北歐最大的電視機公司Salora,和計算機公司Luxor。

1988年,諾基亞又趁著股災的機會,低價收購了愛立信的信息系統業務,從此躍升為北歐最大的高科技企業。

在這個時候,諾基亞歷史上最偉大的CEO約瑪·奧利拉上任了。

奧利拉是一位銀行家,畢業後就在花旗銀行工作,花了7年時間從基層員工一直做到了高管層,然後跳槽去諾基亞財務部擔任高管。

1990年前後,芬蘭國內受到蘇聯解體的影響,經濟動盪不寧,諾基亞的各個業務也出現了大量虧損。

1992年,奧利拉臨危受命,上任總裁兼CEO職務。

直到2012年離任董事長,這位偉大的企業家見證了諾基亞歷史上最輝煌的20年。

作為銀行家,奧利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新審視諾基亞的資產負債表,基於旗下業務的盈利能力將發展潛力較差的業務一一出售。

就這樣,造紙廠、輪胎廠、電纜廠、電視機和計算機業務,都被賣掉了,回籠的資金被聚焦投入到最有前景的業務上。

通信設備和手機,從此成為了諾基亞的主業,在1990年代移動通信向GSM數位技術升級的過程中,諾基亞脫穎而出。

1992年,諾基亞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GSM手機——諾基亞1011,能夠存儲99個電話號碼,具備90分鐘的通話時間。

1994年,諾基亞2110推出,這是第一款具有大屏幕,可以收發簡訊的手機,本來預計能夠賣出40萬部,最後銷量竟然達到了驚人的2000萬部,轟動了世界。

1996年,諾基亞推出8110和9000系列,前者具有創意的滑蓋功能,滑蓋滑開就能接聽電話,非常酷;後者是智慧型手機的雛形,可以收發電子郵件,處理文檔和表格。

1997年,諾基亞6110發布,首次內置了貪吃蛇遊戲,它能利用數字鍵盤來操控蛇,不斷吃掉果實,趣味無窮,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1998年,諾基亞5110和8810發布,前者加入了可更換面板的設計,時尚感十足;後者取消了外置天線,採用了鍍鉻滑蓋,極具高級感。

也正是在1998年,諾基亞擊敗了摩托羅拉,成為新一代手機霸主。

諾基亞的成功,得益於它抓住了GSM數位技術的機會,通過率先支持簡訊、電子郵件、遊戲等功能,以及滑蓋、可更換面板等時尚設計,從而風靡世界。

1999年,諾基亞3210發布,內置天線、T9文本輸入、自定義鈴聲、可更換面板、內置三個遊戲和一個非常便宜的價格,讓這款手機在青少年中備受追捧,最終銷量達到1.6億台,是史上最暢銷的手機之一。

2000年,諾基亞在全球手機市場上的份額達到了30%,幾乎是第二名摩托羅拉的兩倍。

在1996-2001年的五年時間裡,公司營收從65億歐元增長到310億歐元,增長了5倍,成為了全球科技界最耀眼的傳奇。

並且,這個傳奇一直保持到了2010年第二季度,當時諾基亞的手機市場份額約35%,仍遙遙領先於第二名三星的20%份額。

但危機已經出現。

隨著蘋果初代iPhone在2007年發布,和高清大屏智能機iPhone 4在2010年6月的發布,一場智慧型手機革命拉開了大幕。

誰能料到,由於遲遲不願意支持安卓智能系統——

僅僅過了兩年,2012年,諾基亞便被三星超越,讓出了世界手機霸主的寶座。

又過了一年,2013年,市場份額快速萎縮的諾基亞手機業務便被微軟以38億歐元的低價收購了。

科技產業的變化就是如此的快,這個最高市值曾高達1100億美元的巨頭僅僅在幾年間便土崩瓦解。

據說那一年,親手將諾基亞做大,又親眼見證著諾基亞衰敗的奧利拉含著眼淚對媒體說:

「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當然,諾基亞的手機業務雖然沒了,面向B端的通訊設備業務還是有的。

2013年,在賣掉手機業務後,它便將錢拿去收購了西門子的通訊設備業務,2014年又收購了阿爾卡特朗訊,再加上2010年收購的摩托羅拉通訊設備部門……

連番併購後,諾基亞一躍超過了愛立信,成為僅次於華為的世界第二大通信設備龍頭。

這輪轉型,可謂是諾基亞的絕地求生:

當時幾個被收購的對象,都是虧損連連,諾基亞差一點就資金鍊斷裂;

為了生存,諾基亞不僅賣了手機業務,還將鼎盛期買入的一些其它業務也全部賣掉,比如在全球車載導航市場占據90%份額的hero地圖;

諾基亞將全球所有4萬名工程師都聚集在一起,加班加點攻克5G技術,才終於在幾年後的5G設備更換潮中超越愛立信,贏得了生機。

多年之後,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感慨道:

「在今天的近10萬諾基亞員工中,只有不到1%的人還持有2012年的工卡。」

科技產業的競爭,殘酷如斯。

今天,諾基亞仍然是芬蘭的一線大企業,但市值最大的公司已換了主人,它是來自機械行業的龍頭:通力電梯。

這家世界級電梯巨頭,起家於1910年的一個機器修理店,後來代理進口電梯,1918年開始自主研發生產。

不過數十年來,規模都很小,畢竟芬蘭人口有限,市場狹窄。

要想突破做大,還是得靠資本的力量,通力電梯是靠著三次「逆向收購+長期持有」而晉升為電梯界龍頭的。

1968年,全球股市深陷越戰危機,甘迺迪總統被暗殺,德國「經濟奇蹟之父」艾哈德政府倒台。

通力抓住機會收購了瑞典電梯公司Asea-Graham,業務量增長了三倍,一躍成為北歐市場最大的電梯和扶梯製造商。

1974年,經過石油危機和水門事件的連番打擊,美股道瓊指數在兩年內(1973-1974)下跌了45%。

通力再一次抓住機會,收購了西屋公司的電梯業務。

當時西屋公司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工業巨頭,在能源、交通、通訊、軍工領域都有龐大的業務線,以及十幾萬員工。

可惜,規模大了,業務龐雜了,就容易出現大企業病,多而不精。

通力卻一直專注在電梯領域,因為專注而實現了更高的利潤率,買下後很快就成為了歐洲電梯龍頭。

1994年,美國第四大電梯企業蒙哥馬利公司陷入經營困境而掛牌出售,通力果斷買下,再次實現了規模的壯大。

就這樣,三次抄底,讓通力從一個芬蘭的小電梯廠躍升為了世界電梯三巨頭(另兩個是美國奧的斯、瑞士迅達)之一。

相比起通信產業的快速變化,機械行業的變化要緩慢很多,更看重質量和經驗的積累。

也因此,通力能夠專注在電梯行業,穩紮穩打,一步步的收購擴大業務規模,竟然在數十年後最終超越了芬蘭的科技霸主諾基亞。

————

芬蘭的鄰國瑞典,雖然是北歐最大的國家,擁有1000萬人口。

但在地理資源和產業鏈的打造上,跟芬蘭卻是十分相似。

首先,瑞典也有很豐富的森林資源,木材加工業發達,孕育了宜家家居、利樂包裝兩大巨頭。

宜家家居是世界最大的連鎖家居賣場,從設計、生產到零售端,一手包辦,差異化明顯,因此能獨享較高的利潤率。

宜家老闆英格瓦·坎普拉德在2018年去世前不僅是瑞典首富,也是歐洲十大富豪之一。

利樂包裝是世界最大的無菌食品包裝企業,世界上大部分的牛奶、果汁和飲料的紙盒包裝都是由利樂提供的。

1960年代的時候,利樂包裝公司的老闆魯賓·勞辛投入了大量的金錢進行研發。

他通過高溫殺菌技術+紙盒中添加鋁箔防護層的方法,讓牛奶在常溫中也能保存更長時間,這被譽為是「食品加工技術在20世紀取得的最重要進步」。

當魯賓·勞辛在1983年去世時,他已是瑞典富豪榜上數一數二的人物。

瑞典的第二大產業是通訊設備,這個國家同樣有一家蜚聲世界的龍頭愛立信,鼎盛時通訊設備和手機業務與諾基亞互為瑜亮。

不過,和諾基亞不同的是,愛立信是純正的自主研髮型企業。

它1876年從電報機修理店起步,隨後在電話機誕生沒多久便跟進自主研發,從固話通信設備到移動通信設備,愛立信一步一個腳印,發展成行業巨頭。

另外,和芬蘭略有不同的是,瑞典有更多鐵礦資源,已探明的鐵礦儲量大概有36億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

因此在二戰中,德國不願意得罪它,從瑞典進口了大量鐵礦石。

有鐵礦,有廉價的木材充當燃料,一戰二戰中又獲得了中立國紅利,瑞典的機械工業因此在20世紀上半葉獲得了飛速發展。

那時候,瑞典的採礦、冶金、機械工業有多繁榮?

據說元素周期表上的118個元素中,瑞典科學家發現了其中20多個,僅次於大英帝國。

發明家諾貝爾一生有255種發明,其中129種是炸藥,專為採礦而研發的。

直到今天,瑞典的機械產業仍是世界第一流的:

軸承龍頭斯凱孚、空氣壓縮機龍頭阿特拉斯·科普柯、卡車龍頭沃爾沃、採礦設備龍頭山特維克、鎖業龍頭亞薩合萊,家電龍頭伊萊克斯,機器人龍頭ABB的一半血統也來自瑞典。

這裡重點說下斯凱孚和亞薩合萊。

斯凱孚是世界最大的軸承企業,在全球擁有80餘家工廠,占世界軸承產量的20%。

這家企業完全就是靠併購做大的,自1907年成立以來,通過近百次併購不斷進入各個細分領域,以及各個地區市場。

斯凱孚的創始人斯文·溫奎斯特是個發明家,是雙列自動調準式滾珠軸承的發明者。

但瑞典畢竟是個小國家,一家瑞典企業如何快速走向世界呢?

發明家溫奎斯特選擇了用資本的技巧來實現目標。

1916年,一戰打得正酣,全世界都動盪不寧,溫奎斯特將公司推向瑞典斯德哥爾摩交易所上市,然後用融來的錢一口氣收購了4家企業。

其中有兩家是位於美國費城的Hess-Bright製造公司和Atlas滾珠公司,讓他成功實現了對美國市場的拓展。

不過,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裡,斯凱孚仍然只是北歐軸承龍頭,全球市場上仍然有德國的舍弗勒,日本的NSK、NTN、THK,美國的TIMKEN等企業跟斯凱孚激烈競爭。

軸承這個行業有兩個特點:

第一是技術門檻較高,因此能獲得不錯的利潤率。

軸承看起來不起眼,但它的質量和工藝往往決定了一個機械產品的耐用程度,被稱為「高端產品的關節」,因此下遊客戶往往願意選用大品牌的產品。

第二是產品種類極多,幾乎每一類機械和交通產品都有對應的專用軸承。

因此市場上的軸承品種超過了十餘萬種,這麼多的品種,必然導致市場的分散。

每一種產品,如果都通過自主研發來進入,效率將是十分低下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收購,抓住周期低谷的機會,大量抄底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

1985年,Lennart Johansson出任斯凱孚董事長,Mauritz Sahlin出任CEO,在兩人接下來十幾年的合作中,斯凱孚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

當年,斯凱孚在瑞士蘇黎世證交所和美國納斯達克兩地上市,募了一筆大錢。

正是用這筆錢,讓它得以抓住了1987-1994年之間全球資本市場的低迷機會全力抄底。

這段時間,全世界發生了什麼?

讓我們回憶一下:

1987年美國股災,兩個月內美股下跌了36%,造成全球資本市場被拋售。

1988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社會主義陣營開始收縮。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東歐各國政府紛紛垮台。

1990年波羅的海三國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1年蘇聯解體,海灣戰爭爆發,南斯拉夫內戰爆發,美國爆發戰後第三次地產危機,日本房地產泡沫開始破裂。

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分裂,美國洛杉磯大暴動,搶劫和縱火持續一周,約1萬人被逮捕。

1993年南斯拉夫內戰進入最慘烈階段,20多萬人參戰。

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造成100萬人死亡,俄羅斯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

這是二戰以後全球政治最動盪的八年,資本市場的波動也非常巨大,給了優秀的投資者以充分的機會去抄底。

1987年,斯凱孚一口氣買了4家公司:瑞士Jacob AG公司、瑞典Transmatic公司、荷蘭Ateco公司、義大利滾珠螺杆製造公司Gamfior。

1988,斯凱孚收購奧地利軸承公司SWG,和英國AMPEP公司,後者是世界著名的飛機用滑動軸承製造商。

1989年,收購美國公司Palomar,這是一家生產監測滾動軸承工作狀態的設備公司。

1990年,連續收購了7家公司,包括兩家密封件公司、一家鋼材高速切割工具公司、一家雷射測量儀企業、一家振動監控設備公司等。

1991年,收購了瑞士一家為紡紗機生產高速主軸的公司SMM,以及另外幾家東德工廠。

……

這8年間,斯凱孚合計收購了20多家公司,進入了十幾個不同的細分領域,從此躍升為全球品類最齊全的綜合軸承平台企業。

低價抄底,不僅是軸承龍頭斯凱孚切入細分領域的捷徑,同樣是鎖具之王亞薩合萊長成跨國巨頭的奧秘。

亞薩合萊是瑞典市值十強之一,市值200億歐元,在全球60個國家擁有工廠,5萬名員工,占有全球10%以上的鎖具市場份額。

鎖具是這樣一個行業:

技術門檻不高,品牌效應不明顯,市場極度分散,企業普遍缺乏成長性,主要依靠渠道優勢在某個區域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你很難想像,這麼一個看上去平庸的行業,也能誕生一個市值200億歐元的跨國巨頭!

並且在1994年之前,這還是一個業務主要集中在北歐的企業,僅僅20年時間,就將生產基地和渠道網絡覆蓋到了全球每個角落,成為鎖具行業的巨無霸。

達成這一切的,依然是併購。

1994-2014年,該公司在全球併購了300多家公司,讓亞薩合萊擁有了以下這些地方的龍頭品牌:

瑞典的ASSA、BE-SAM,芬蘭的ABLOY,挪威的VINGCARD,

德國的IKON、Eff-Eff,法國的VACHETTE、JPM,以色列的MUL-T-LOCK,

美國的YALE、SAR-GENT、HID,澳洲的LOCKWOOD,紐西蘭的Interlock,

韓國的BEST Metaline、iRevo、Gateman、Angel、King,

中國的固力鎖具、盼盼防盜門、國強五金、保德安、神飛利益、多麥克司、北京天明、龍電、三和,

以及其它國家的數百個品牌……

大多數人或許都沒有聽過「亞薩合萊」這個名字,但是以上這些品牌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不管你用的是什麼品牌,最終的利潤都會流入到亞薩合萊的帳戶中。

亞薩合萊認為,五金行業是一個很傳統並且極度分散的市場,渠道阻力是最大的問題,要破解增長的瓶頸唯有依賴於併購。

併購的最佳時機就是在經濟低迷和股市持續下跌的時候。

這時候,市場信心缺乏,企業老闆很多想退出、轉型的,投資者不僅可以撿到便宜貨,而且可以輕易分辨出哪些是優質的便宜貨——劣質的會自己死掉。

因此經濟年景好的時候,亞薩合萊都會準備好現金,然後等到經濟危機出現的時候,便全力出擊。

我們以最近20年,亞薩合萊在中國的投資動作為例:

2001年1月,亞薩合萊收購固力(GULI),獲得了在中國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當時是亞洲金融風暴的第4年了。

中國經濟GDP在1992-1997年間連續6年保持著9%的高增長,此後在1997年底遭遇金融風暴,GDP增速在接下來的4年都低於9%。

由於人口生育率高,經濟增速低於8%便會有高失業率的風險,因此政府的一個重要口號便是「保8」。

但連續兩年都沒有實現目標,市場信心極度低迷,熬到2000年,固力最終選擇了賣身亞薩合萊。

固力1992年成立,當時已是廣東最大的鎖具企業,獲得了「中國十大鎖王」的稱號。

直至今天,這個公司依然是亞薩合萊在中國南方最大的生產基地,大約4000人左右。

接下來的幾年,中國加入世貿,經濟開始高速增長,亞薩合萊在中國的動作便停止了下來。

一直到2008年,金融風暴再次來襲。

當年,亞薩合萊收購了兩個中型公司,北京瑞中天明和神飛。

2009年,買下中國最大的防盜門企業盼盼,讓亞薩合萊在中國市場的營收直接翻倍。

現在,亞薩合萊在中國北方也擁有了一個龐大的生產基地,大約5000人左右。

接下來的幾年,亞薩合萊繼續買買買——

2010年,買下防火門企業深圳龍電科技。

2012年,買下山東省最大的門窗企業國強五金和粵東防火門龍頭三和金屬。

2013年,買下浙江鎖具龍頭保德安。

2014年,買下佳衛鎖業、第吉爾等幾家二三線鎖具企業。

2008-2014年,是中國遭受金融危機後,經濟從房地產向科技產業轉型的重要年份。

幾乎所有人都對房地產的前景失去了信心,認為這已是一個夕陽產業,潛力有限。

於是很多民營企業主都將工廠賣了,向高科技、網際網路等行業轉型。

當大家都在轉型,拋售五金資產的時候,亞薩合萊趁機抄底,幾乎將中國各地的門鎖五金龍頭企業全部搜羅了一遍。

就這樣,它坐上了中國鎖具之王的寶座。

它在其它各國的上位史,也大致如此——將逆向投資的法則在一個不起眼的行業做到極致,便成就了一個兩百億歐元的跨國巨頭。

其實,瑞典的許多企業龍頭,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成長起來的,只不過一些抄底時間過於久遠,很多人已經淡忘。

比如家電龍頭伊萊克斯,這個企業在近百年時間裡收購了全球400多個家電品牌,從一個吸塵器企業發展成為包羅萬有的家電之王:

它1910年成立,1912年才生產出第一台吸塵器,1919年就抓住一戰的機會收購了比它規模更大的Lux公司。

後者成立於1901年,已經有近20年歷史了,是當時瑞典較大的煤油燈企業,也是伊萊克斯(Electrolux)名字中最後三個字母的來源。

伊萊克斯歷史上的重要併購,主要發生在1970-80年代,尤其是石油危機後全球經濟動盪的那幾年。

這段時間的石油危機主要有兩次:1973年和1978年。

1973年,伊萊克斯通過收購美國的National Union Electric、Eureka兩家公司,打入了美國市場;

1978-1986年,伊萊克斯通過收購義大利家電龍頭扎努西,和美國第三大家電企業White Consolidated,以及其它的數十家公司,飛速躍升為西方家電龍頭。

不過,無論是伊萊克斯,還是愛立信、ABB、薩博、阿斯利康、阿特拉斯·科普柯這些瑞典百年名企,它的實際控制人都已不再是創始人家族。

而是換了一個主人,一個神秘的瑞典財閥:瓦倫堡家族。

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有隻手遮天的財閥家族,韓國有三星財團,義大利有阿涅利家族,瑞典則是瓦倫堡家族。

在瑞典,有一句話這樣描述瓦倫堡家族:

「瓦家跺跺腳,瑞典搖一搖」,說的就是這個家族無所不在的影響力。

據說,該家族勢力最盛的時候,持有的瑞典上市公司股份占比高達三分之一,最值錢的瑞典核心資產幾乎都掌控在它們手裡。

但瓦倫堡家族又不像三星家族那麼招搖,動不動就上娛樂版頭條。

它們的座右銘是:

「存在,不被看見」。

低調到什麼程度呢?在各種財富排行榜上,你都看不到「瓦倫堡」這個姓氏。

原來,根據瓦倫堡家族的規定,家族財富都和瓦倫堡基金捆綁在一起,由基金控股的幾個投資平台來實現財富增殖。

至於家族子弟,每年只能領取限定的薪酬,通常在年薪100萬歐元以內。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多,一來避稅,二來保證資產都能交由專業人士打理,穩健增長。

正因為這樣,這個家族才能綿延近200年而不衰,生生不息。

瓦倫堡家族目前的核心旗艦主要是兩個:

第一個是瑞典北歐斯安銀行(SEB),這是北歐最大的銀行,也是家族財富的起源。

第二個是銀瑞達(Investor AB)公司,這是家族的投資平台,大量持有瑞典上市公司的股權,部分以AB架構實現對上市公司的實控權。

另外,該公司旗下還包括私募股權公司EQT,這是歐洲第二大PE基金公司。

阿里巴巴的創始合伙人蔡崇信曾就職於Investor AB,正是在他的關係下,馬雲才拿到了早期創業關鍵的500萬美元天使輪(高盛和Investor AB聯合投資)。

雖然今天的瓦倫堡家族足夠輝煌,但我們將時間線往回撥,這同樣是一個勵志的屌絲逆襲故事。

19世紀中期以前,家族生意的創始人安德烈·奧斯卡·瓦倫堡,是水手出身,也曾在海軍中工作過。

1837年,他去了美國闖蕩,在經濟危機中押注航運業的前景,買下一條蒸汽船,成功在航運業的大周期波動中賺到第一桶金。

安德烈是個典型的冒險家,他有一句名言:

「經濟不景氣,生意才會好起來」。

說的就是在經濟低迷時,逆向抄底的投資哲學。

1850年代,安德烈棄舟登陸,成立了瑞典第一家私人銀行,這家銀行後來發展成為了北歐斯安銀行(SEB)。

金融業是百業之母,各行各業都需要跟銀行貸款做生意,隨著SEB銀行的壯大,安德烈很自然的就跟那些企業建立起了密切的生意關係。

1857年,美國爆發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向歐洲傳導,瑞典由於出口蕭條,也出現了企業的倒閉潮。

SEB銀行由於大量貸款難以收回,引發擠兌風波,群眾連日排隊取錢。

如果處理不好,銀行隨時面臨著關門的風險!

安德烈不愧是一代巨賈,他臨危不亂,靠「三板斧」不僅拯救了銀行,還找到了一條精妙的抄底之路。

第一板斧,他讓工作人員扛著裝滿硬幣的麻袋不斷進出銀行,以向公眾顯示銀行是有足夠現金支付的(實際上都是最小幣值的硬幣)。

公眾的焦慮情緒漸漸散去……

第二板斧,他通過特定關係,請瑞典國王出面,以國王的名義在銀行存進了1萬瑞典克朗。

有了國家信用的背書,擠兌風潮最終平息。

第三板斧,安德烈跟無法還貸的企業談判,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解決企業的現金流問題。

雖然最終有一部分企業還是破產倒閉了,但更多的企業活了下來,這些企業在經濟回暖之後股權價值大幅上漲。

SEB銀行不僅狠狠的賺了一筆,而且從此找到了一條在經濟周期的波動中不斷逆向抄底的金光大道。

隨後數十年,經濟危機一輪一輪的出現,每次危機過後,SEB銀行的帳戶上都會增添幾百幾千家企業的股權資產。

就這樣,瑞典的一大批核心資產企業的股權,像ABB、阿斯利康、愛立信、伊萊克斯等,便以很低廉的價格落入到了SEB銀行手中。

1916年,由於瑞典出台了禁止銀行擁有公司股權的法律,瓦倫堡家族於是將這些資產進行了重組,分拆成立了銀瑞達(Investor AB)公司,作為專門的投資平台。

一百多年後,安德烈已經逝去,瓦倫堡家族的傳奇卻依然在持續。

其實,無論是冰島、挪威,還是芬蘭、瑞典,隨著工業化的開展,各種產業的茁壯成長。

你會發現,最終它們都走上了依靠金融投資「滾雪球」的道路。

只不過,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方法:

冰島就像個愣頭青,冒冒失失的參與衍生品投資,最終在金融風暴中吃了大虧。

挪威就像個持重的老年人,靠著「指數式基金」的投資,實現了財富的穩健增長。

芬蘭更擅長諾基亞式的風險投資,短期內快速做大,也在科技產業的激烈競爭中嘗到了苦澀的味道。

瑞典則是群英薈萃,有著大量依靠逆向投資而上位的工業巨頭,更有獨孤求敗一般的瓦倫堡家族。

當你們都在孜孜以求於企業的增長時,他向你貸款獲得利潤;

當你們在經濟危機中掙扎求存時,他通過債轉股的方式低價拿到了你們的控股權。

這才是投資界最高級的手段。

(北歐的內容實在太多,關于丹麥的故事,我們留到下一篇再講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