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團隊專訪丨磨盤山村設計師:希望更多大眾關注中國農村老人現狀

封面新聞 發佈 2022-11-10T05:37:25.986895+00:00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首屆數字鄉村創新設計大賽決賽結果剛剛公布,中建西南院雙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建築工程師王行健就接到同事的來電:「老王,恭喜啊,你們的參賽作品獲得了一等獎。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首屆數字鄉村創新設計大賽決賽結果剛剛公布,中建西南院雙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建築工程師王行健就接到同事的來電:「老王,恭喜啊,你們的參賽作品獲得了一等獎。」

團隊成員王行健

過去數月間,包括王行健、吳昊天等人在內的團隊眾人,圍繞金堂縣磨盤山村老人的養老、醫療和增收需求,進行了鄉村數字適老化改造項目設計,作品最終也獲得了決賽評委的高度評價。

團隊成員吳昊天

團隊成員石一衫

團隊成員陳姝亞

磨盤山村數字賦能點位示意圖

「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還是很意外,但競賽獲獎不是本意,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大眾能關注到中國農村老人的現狀,讓這個群體不被數字時代忽視和遺忘。」王行健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道。

瞄準典型農業村老齡化問題

做出適老化成套設計

早在7月初,大賽走進中建西南院推介後,雙碳中心就組織團隊報名參賽。王行健介紹,位於成都市東側的金堂縣雲合鎮磨盤山村,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它是典型的農業村,人口只有4000人左右,老年人占近20%,農村普遍面臨的老齡化問題在這裡幾乎都存在。」

團隊經實地調研發現,當地老人沒有足夠的養老設施,但村里剛好有閒置的村辦公室和民居可以改造;大多數老人都受到慢性病的困擾,村里卻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儘可能地幹活創收,但因為傳統農業生產的局限性,他們的收入仍然不高。

了解上述情況後,王行健團隊開始了改造方案的設計。設計理念上,他們以數字賦能為策略,從養老、醫療、管理3個途徑解決問題。

記者注意到,方案中,該團隊利用磨盤山村的閒置房屋,建立了閒置資產平台,「後期通過數字平台與社會資本(的)需求對接,就可以對閒置房屋的功能改造提出建議,從而形成村內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養老設施」,王行健闡述。

同時,針對老人跌倒後缺乏及時救治的現象,團隊藉助可穿戴設備設計了農村數字監護系統,「我們將設備採集到的老人行動軌跡呈現在數字地圖上,選取其中的高頻點建設數字監護站。結合視頻監測、圖像姿態識別,一旦老人跌倒或走失,工作人員就能接收到信息,並及時告知老人的位置和情況。」

數字養老防走失、防意外監護系統示意圖

針對看病難問題,團隊結合在線視頻、無人機配送等技術,建立了老年人健康資料庫和城鄉遠程醫療系統。此外,為了幫助老人增收,他們設計了在線APP等平台,將紅柑、紫紅薯、大閘蟹等村裡的農特產品推廣向城市,讓城市的多樣化需求能與農村最常見的自然環境資源、農業生產過程結合起來......

項目能得到大賽評委的認可,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很自豪,但大家更希望項目後續能夠順利落地:「目前還只是設計方案,可以預見,未來要實現這個項目的可持續化運營,還需要政府部門、數字媒體、在線商家、線上物流、金融機構、養老機構的共同參與。」

不只做建築的建築師

「跨界做數字鄉村設計既充滿挑戰性又富有意義」

回過頭來看,作為建築團隊成員跨界來做數字鄉村設計,設計師本人感到既充滿挑戰性又富有意義。

跨界,需要這個4人團隊不斷補充知識。「過程中,我們以問題導向為原則,為解決問題,惡補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和數位化知識。其間,為了研究藥物自動化配送,我們專門搜集了一些無人駕駛領域的基礎知識,後面隨著項目的推進,才意識到它的投入太高了,轉而調整為更經濟的無人機配送。」王行健說道。在不熟悉的領域,他們也儘量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用成熟的技術來實現預期效果。

在設計過程中,腦洞大開和邊界的控制也需要把握好力度。「方案前期,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不只做建築的建築師』,起初是開放性的討論,提出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王行健回憶,當時他們甚至還做了一套方案,用氦氣球搭載物聯網系統來實現信息的收集與監測。「因為考慮氦氣球容易獲取,造價低,也很有特點。」後期為了成型,他們也不斷對想法進行收縮。上述想法很快被同事提醒,存在後期維護成本高和安全隱患問題,繼而改成了地面固定的搭建方式。

設計中,實用性也是貫穿始終的原則。「我們來自雙碳中心,做出來的東西當然要低碳環保。我們採用低造價方式來實現項目的改造。其中採用了當地盛產的竹子,用作建築的集成材料。室內家具也儘量就地取材用木質或藤編的,更加低碳、綠色,也更吻合老人的使用習慣。」王行健介紹。

採訪接近尾聲了,王行健還是不敢相信能取到這麼好的成績。「此次競賽是雙碳中心團隊群策群力實現的結果,西南院的平台和技術也給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為央企的代表隊伍之一,我們也想借這個公益項目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特別想強調的是,競賽獲獎不是目的,而是希望以磨盤山村為例,讓媒體、大眾更多地關注到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農村老人,讓更多人參與鄉村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的解題思路。」王行健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