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尚比亞買12架殲6,翻臉賴帳,中方妙計「催債」,再獲2億訂單

全民歷史觀 發佈 2022-11-10T20:24:42.351982+00:00

1985年,尚比亞國防部大樓突發火災。突如其來的大火,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清點工作完成後,相關工作人員看著面前已燒作灰燼的辦公室,眉頭慢慢皺了起來。

1985年,尚比亞國防部大樓突發火災。

突如其來的大火,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一番緊急的撲救後,大樓的火勢終於得到了控制。

清點工作完成後,相關工作人員看著面前已燒作灰燼的辦公室,眉頭慢慢皺了起來。

「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大樓內檔案室的損壞情況嚴重,裡面還有非常重要的合同文件……」

工作人員連忙將這一消息上報了相關領導,請求下一步指示。

然而,即使是經驗更為豐富的領導,在這一噩耗面前也近乎是束手無策。原因在於,那份被燒毀的合同文件涉及到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與此同時,剛剛得知消息的中國代表團,同樣感覺到了不安。

這場大火一燒,祖國交給他們的任務不僅沒有完成,甚至還有前功盡棄的可能。

「那批殲6飛機的款項,究竟還能不能成功追回?」

望著尚比亞國防部辦公室的廢墟,中方代表團陷入了沉思……

這批殲6飛機的欠款,究竟從何而來?

這場軍購糾紛,最後又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

持續七年之久的跨國催債

1985年,中國代表團再一次坐上了飛往尚比亞的航班。

自從1980年兩國簽訂貿易合同後,這已經是中方代表團第五次飛往尚比亞,與對方商議還款相關事宜了。

兩年前,中國領導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鄭重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緊鑼密鼓地將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當做眼下急需完成的工作目標。

而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向好,在帶給國內群眾日新月異的生活體驗之餘,經濟形勢的瞬息萬變,也對中國外匯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在改革開放前,為了儘可能打開國際市場,提高中國影響力,我們走得一直都是對外無償援助的路線;

但在改革開放之後,如何通過對外貿易來提高國內經濟水平,就成了領導人必須答好的課題。

也正是因此,1978年以來,有償軍事貿易,就漸漸走入了中國外匯市場中。

綜合考慮之後,中方領導人決定,將殲6戰鬥機作為出口主力,開始對外售賣軍事裝備。

作為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代超音速戰機,殲6戰鬥機於1964年交付使用,是對朝鮮製作出的米格19戰機的消化和再升華。

雖然沒有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製造的武器先進,但因為報價較低、實用性強,殲6戰鬥機還是受到了許多國家的歡迎。

特別是在殲6成功出口埃及,打響其自生產入列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軍購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意到了殲6。

非洲國家尚比亞,就是在這個時候向中國發出了合作的橄欖枝。

但是,面對尚比亞,中方代表團一時間還有些拿不定主意。

與埃及、阿聯等國家不同,尚比亞的國家經濟一直發展不暢,受西方資本國家的影響很大。

一旦交易過程出現問題,尚比亞支付中斷,中方要面臨的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尷尬場面。

但多方面考慮後,中方代表團還是決定,同意與尚比亞進行貿易合作。

甚至,為了表現出對他們的照顧,中方還主動提出減免政策,以970萬美元的價格將12架殲6戰鬥機打包出售。

這樣的價格,相比起給其他國家的定價,已經算是相當優惠了。

眼見中方如此爽快,尚比亞也十分感激,當即同意成交,並表示可以先付150萬美元的首付款。

幾天後,中國生產的殲6戰鬥機就被運到了尚比亞。

但在貨到付款環節,尚比亞方還是出了岔子。

1980年,按照雙方約定,中方代表團飛赴尚比亞,準備提走殲6戰鬥機剩餘未支付款項。

可讓他們預料不到的是,雙方代表團一碰面,尚比亞負責人就面帶難色的表示,無法繼續支付「尾款」。

這一消息,讓中方代表團非常訝異。要知道,正是因為考慮到尚比亞的實際情況,我們才再三調價,甚至專門出具了一份減免政策。

如今尚比亞的「賴帳」,大大辜負了中方的信任。

在中方代表團的詢問下,尚比亞負責人解釋,這次的殲6戰鬥機「賴帳」事件,真的並非他們故意所為。

在最開始,他們的經濟能力的確可以支付起中方的報價,不然也不會那麼爽快地同意成交。

問題其實出在了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反應上。

中方與尚比亞進行軍事貿易合作的消息傳開後,由於害怕尚比亞的軍事因此迅猛發展,威脅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上的既得利益,西方國家偷偷開啟了一系列的經濟措施。

與中國不同,尚比亞國內經濟受西方國家的影響很重,藉助這一便利,西方國家趁機將大批資本滲透進尚比亞國內市場。

大批的國外資本下場,打得尚比亞本國經濟一蹶不振,甚至還欠下了高額的外債和貸款,國內經濟處在了崩盤的邊緣。

正是因此,已經自顧不暇的尚比亞,根本無法償還中方殲6戰鬥機的剩餘款項,是被迫「賴帳」的。

無奈之下,中方代表團也只能空手而歸。

消息傳回國內後,輿論更是讓中方代表團如坐針氈。

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自身發展尚且吃力,根本不理解為什麼要向尚比亞提供幫助。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賴帳」事件之前,中方和尚比亞一直走的是合作共贏的路線……

中贊友誼的開始——可信賴的全天候朋友

1964年,尚比亞向國際社會公開宣布,脫離英國統治,正式成為獨立國家。

作為英國早期最為著名的「吸血包」,尚比亞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把經濟供養做到了極致

由於地處非洲中心地帶,被東非與中非近八個國家環繞,尚比亞同時處在了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與東南非共同市場這兩個經濟群體中,經濟優勢一目了然。

而在地理環境這一領域,尚比亞也近乎得天獨厚。

以自然資源為例,在尚比亞國內,像銅、鈷、鐵礦石等礦產資源,已經排到了國際前列,既是「銅礦之國」,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鈷生產國。

這樣的自然優勢,足以讓大多數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忌憚不已。

也正是因此,在尚比亞宣布「脫英」之後,其接下來的去向問題,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

在當時的國際輿論看來,尚比亞雖物產豐富,但缺乏一個「領頭大哥」,自己獨立發展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在脫離英國統治後,尚比亞很有可能會從當前的經濟大國中選擇一個,繼續依託大國的扶持來提高自身經濟實力。

但讓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是,僅僅在宣布獨立的幾個月以後,尚比亞就高調宣布,要與中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這一意外反轉,讓大家都非常震驚。

當時,新中國建立僅僅十餘年,國內經濟並未迎來飛躍式的發展。

從這樣的情況分析,中國確實不是尚比亞的優質選擇。但站在尚比亞的視角,一切都變得合理了起來。

原來,雖然尚比亞已經脫離了英國統治,但卻依然遭受著來自後者的經濟阻撓與發展干預。

再加上「離家出走」囊中羞澀,此時的尚比亞,最缺乏的是經濟物質上的有關支持。

利用尚比亞的這一弱點,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便開出不公平的合作條約,試圖逼迫尚比亞為其所用,開啟新一輪的「吸血」統治。

這樣的利益對比,尚比亞當然不願意接受。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1967年,尚比亞向中國發出邀請,希望中國能支援他們的鐵路建設,以便快速恢復國內經濟

幾乎沒有過多思考,中方領導人欣然同意了尚比亞的請求,並指示,要不遺餘力,全面支持坦贊鐵路建設。

1970年,中國在自身經濟發展吃力的情況下,為坦贊鐵路建設輸送了高達近10億的人民幣支持,並以無息貸款的方式發放到位。

甚至,為了能夠儘快幫助坦贊鐵路建設完成,中國還將80多萬噸設備材料運至尚比亞,並陸續派出13000多名技術人才,到尚比亞支援鐵路建設。

由於經濟條件限制,中國技術人才到達尚比亞後,大部分都以純人力工作的形式完成著鐵路建設的任務,體力消耗極大。

高溫酷暑的氣候環境,再加上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阻撓,在修建坦贊鐵路的八年時間裡,累計68名中國技術人才倒在了建設路上,為中贊友誼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終於,1976年7月,坦贊鐵路正式移交工作完成。

利用這條來之不易的鐵路,尚比亞和坦尚尼亞富銅地區的礦石出口走廊被順利打通,大大提高了尚比亞的外匯收入,經濟窘境被有序解決。

中國人民的無私奉獻,讓尚比亞領導人大為感動,並多次在公開場合盛讚中國,稱其為「可信賴的全天候朋友」。

為了能夠答謝中國的這份恩情,尚比亞不遺餘力,奔走在了國際社會上。

從1950年開始,新中國就在試圖重新拿回自己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但因為受到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阻撓,這個過程一直進展不順。

1964年中贊建交後,尚比亞就曾數次積極提議,要求聯合國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雖然屢次遭拒,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

1971年,尚比亞頂住壓力,拒絕了美國開出的利益誘惑,與其他非洲國家一起,堅決支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對於中國而言,這樣的幫助至關重要。

雖然在援建坦贊鐵路時,中國的國內經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因此帶來的巨大回報,也讓相關人員的付出有了結果。

經此一事後,中贊關係進展迅猛,是彼此不可多得的合作夥伴與強大後援。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方領導人才大膽決定,以極低的價格出售殲6戰鬥機。

如今尚比亞被迫「賴帳」,如果中方直接翻臉不認人,勢必會使雙方多年的友好關係陷入冰點,讓別有用心的資本主義國家坐收漁翁之利。

可如果將帳目一筆勾銷,那中方承受的損失,也會讓國內本就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再度惡化,後果不堪設想。

「究竟以什麼方式處理,才能降低這場事件的負面影響?」

苦苦思索後,中方代表眼神一亮,有了主意……

令人稱奇的「催債」方式

「你們能提供一份新的合同和流水證明嗎?」

1985年,尚比亞代表人望著已成灰燼的檔案室,向中方代表團提出了處理思路。

他的禮貌詢問,讓中方代表團緊張的心情得以放鬆。

在最開始發現軍購合同被焚時,尚比亞方一直對合同一事避而不談,這讓中方代表團十分擔心。

合同是證明兩國軍購貿易的重要憑證,一旦被毀,尚比亞就可能藉此「賴帳」,不再向中國支付剩餘貨款。

特別是在尚比亞國內經濟受阻,已經拒絕過中方的支付要求後,作為憑證的合同就更加重要了。

無論合同被毀是天災還是人禍,這一信號,都讓中方代表團十分緊張。

不過好在,一番緊急的商討過後,尚比亞方代表在重新面見中方代表團時,態度肉眼可見的好轉了起來。

面對一臉緊張的中方代表團,尚比亞方代表表示,只要中方能重新提供合同憑證,雙方的經濟合約就依舊有效。

當即,中方代表團就向尚比亞方表達了感謝,並命人去取合同原件,以便複印。

但是,面對中方代表團的致謝,尚比亞代表卻搖了搖頭,表示是中方的一系列反應,給了兩國繼續和平交往的可能。

原來,在1980年,尚比亞剛剛提出「賴帳」要求後,中方代表就以實際行動,向其證明了兩國的堅定友誼。

在當時,中國正處於需要外匯湧入的關鍵時期,以極低的價格向尚比亞出售殲6戰機,原本就是一個讓人欽佩的決定。

更何況,後續尚比亞遇到經濟難題而被迫翻臉「賴帳」時,中方也並未咄咄逼人,加劇兩國的矛盾衝突。

恰恰相反,中方代表團在得知尚比亞的經濟隱情之後,大度選擇了「分期還款」,儘量不給尚比亞過多的經濟壓力。

中國的處理方式,讓當時正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尚比亞大為感動。

於是,自1980年開始,中國就踏上了漫漫「催債路」。

為了儘可能減輕尚比亞的經濟壓力,在「催債」方式的選擇上,中方代表團也十分高明。

每次到達尚比亞後,中方代表團都絕口不提還債的有關事宜,而是大大方方與尚比亞代表敘舊,促進雙方外交感情的升溫。

等敘舊工作進行的差不多時,中方代表團便會根據情況,向尚比亞方表現出,願意與其繼續進行軍事貿易的意向,並表示希望能與對方繼續深度合作。

從明面上看,中方是不計前嫌,願意以更低的優惠價格繼續促進雙方的友好交往,但在話里話外,「催債」的訴求也被傳達了出來。

只不過,通過開展新合作這樣的理由,尚比亞的面子也得以保留,中方的「催債」行為並沒有讓雙方的合作關係受到影響。

很快,幾次訪問過後,尚比亞方代表便無法繼續厚顏「賴帳」,向中方代表團主動提出了還款協商。

「我們目前確實無法全額還款,可不可以每年付一部分,逐年還清本金與利息?」

尚比亞方代表稱,由於國內外國資本入侵嚴重,所以目前尚比亞的經形勢依舊不容樂觀,但可以做到每年固定還款,爭取儘快還清債務。

這一提議,正中中方代表團下懷。

雖然這樣的還款模式,會讓中方損失一定的資金,但考慮到雙方的友誼基礎,中方代表團還是立即同意了尚比亞方的請求。

可以說,正是中方代表團的這次退讓,讓尚比亞有了得以喘息的時間,沒有成為西方資本掌控下的炮灰。

所以當檔案室失火,軍購合同被焚毀後,尚比亞方反覆思索,最終還是決定照舊履行條約,按期歸還中方債務。

尚比亞代表的坦誠,讓得知前因後果的中方代表團更加感動。

一番商議過後,中方代表團向對方表示,鑑於尚比亞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他們決定調整還款模式,由每年固定還款改為靈活還款。

也就是說,從此之後,尚比亞方只需要在資金充裕時履行還款義務,有多少還多少就可以了。

面對中方這一大氣決定,尚比亞方感激不已。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免受破產風險,繼續發展本國經濟。

為了表示對中方的感激,尚比亞方緊接著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調整國內還款政策,優先面對中國還款。

相對於西方國家,尚比亞在中國的欠款是比較少的。尚比亞之前的「賴帳」行為,正是由於需要對西方國家還款所導致的。

如今優先面對中國還款,不僅意味著中國的債務問題能夠極早解決,也證明了雙方的友好關係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面對擺在眼前的經濟糾紛,如果不是中贊雙方始終保持高度信任,友好協商後續事宜,問題也不會這樣輕鬆解決。

尚比亞方的這個決定,讓中贊雙方代表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終於,九十年代初,如同承諾的那般,尚比亞乾脆利落的還清了中國的欠款,類似的「賴帳」事件再也沒有發生過。

而經受住這一考驗的兩國,更是將深度合作貫徹到了之後的貿易往來中。

隨著中國航空航天武器的不斷出現,像運12、K-8教練機也在第一時間被運往尚比亞進行銷售。

憑藉著雙方的友誼基礎,在其後幾次的軍事購買中,中方與尚比亞方的合作都非常愉快。

甚至,正是有了尚比亞在非洲的宣傳,中方的軍事武器才打響了名號,銷量持續走俏。

2001年,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新聞公報發布「最窮國家名單」,非洲國家尚比亞赫然在列。

當時國際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進行貿易往來時,發達國家需向最窮國家免除一部分債務,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所謂「民主國家」,更應該擔起責任,免除全部債務。

對於尚比亞來說,這個規定無異於一張「免死金牌」。

西方國家的債務全部免除後,為了表達對中國的感謝與支持,肯亞連續下單多種軍事裝備,總價高達2億。

對於中贊雙方來說,這樣的局面,既是危機下的信任使然,也是危機過後的雙贏喜訊。

結語

2022年,是中國與尚比亞建交的第58個年頭。正是因為中贊雙方的堅定信任,兩國的友誼才會恆久長遠,走過漫漫幾十載。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有時候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體諒,事情就會變得截然不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