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語學不好,你想過是因為掉坑了嗎?

edutalk灣區教育圈 發佈 2022-11-10T20:26:23.097388+00:00

導師介紹Emi Chang畢業於美國Barry University,英語教育學碩士(TESOL),18年幼少兒英語教研經驗。家長A:我們從小就開始上有外教的雙語幼兒園,我覺得孩子幼兒園三年學了蠻多單詞,日常交流也還行,為什麼到了初中感覺英語課上得很吃力?



導師介紹

Emi Chang

畢業於美國Barry University,英語教育學碩士(TESOL),18年幼少兒英語教研經驗。




家長A:我們從小就開始上有外教的雙語幼兒園,我覺得孩子幼兒園三年學了蠻多單詞,日常交流也還行,為什麼到了初中感覺英語課上得很吃力?


家長B:聽說為了給孩子多爭取一點學其他科目的時間,英語最好是小學5年級以前就把KET\PET考完?


家長C:我覺得我孩子聽力和口語還行,但是閱讀和寫作差一點,能不能推薦一些好的閱讀寫作課程,這個寒假正好提升一下?




Emi:其實一聊到英文學習,我們就會發現在啟蒙路上踩坑的家長真的很多。提到「磨耳朵」、「自然拼讀」、「分級閱讀」這些學習方法感覺大家都聽過,學了一段時間的就開始各種考試「KET/PET」、「TOEFL Primary / TOEFL Junior」……


其實最大的誤區之一是學習目標的定位,家長們從一開始是把英文當成學科還是語言學習呢?一旦是以分數和考試作為學習成果評估,就很容易用「學了幾個單詞?」「考了幾級?」來判斷英文學習水平。而且,很容易拿身邊人的例子作為橫向比較,「人家五年級就過了PET,你怎麼還在學這個?」


有些家長覺得:「我們不追求考試啊,也是從磨耳朵開始,各種兒童英文動畫片、兒歌,英文學習APP、點讀筆、繪本也買了不少,學習效果好像也不行啊。」


這也是誤區之一「等待學習型」,這類家長覺得順其自然就好,等孩子大點,聽多了自然就會說了。我想問一下大家,你是不是平常看美劇、英文電影也挺多的?你的英語是不是「順其自然」就會了?




第三類是「病急亂投醫」型,這類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英文培訓班,哪個機構名氣更大,廣告宣傳做得多就選哪個。但是每個都學不長,這家的「口語課」還行,但是「閱讀課」跟不上,得換一家。聽說這家的「閱讀寫作課」不錯,很多學生都考過了TOEFL Junior,我們得趕緊轉學。


還有不少家長覺得送孩子上國際學校是去學英文,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國際學校本來的初衷就是給英文母語的孩子上課,是在純英文的環境裡去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如果你孩子的英文基礎本來就薄弱,一進校就面臨用英語去學數學、物理等更複雜的學科知識,你有沒有想過Ta的學習壓力有多大?


所以,什麼時候開始學?怎樣才是科學的語言學習順序?要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如何評估學習效果?了解這些才能給孩子做好語言學習規劃。





Emi老師出生於台灣教育世家,2006年在美國獲得英語教育(TESOL)專業碩士後回國從事幼少兒英語課程研發和教學工作,在18年的教學經驗中,學生年齡從2歲到18歲,堅持「先有語言再學語文」的英文思維與能力培養目標。


怎麼選擇英文學習環境?



學習語言,從來不是學習語言本身,學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語言,可以把這種方式,潛移默化成一種本能。


家長都知道環境對於語言學習來說很重要,但「2歲進雙語幼兒園」和「小升初進國際學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英文學習環境。因為前者還沒有形成強勢語言思維,在語言學習上大腦不會有「翻譯」加工機制,而中學階段再進入全英環境的學習,如果孩子的英文能力不能達到中文的反應速度,聽不懂自然就學不會,而學不會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才是導致孩子在進入難度和強度都越老越大的高年級階段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到底孩子聽懂了多少?


一開始的英文啟蒙期,我們都會進行大量的「磨耳朵」訓練,但聽懂多少比聽了多少更重要。在我們的經驗里,一個2歲開始學習英文的孩子,Ta可能需要經歷3-5年的「磨耳朵」輸入過程。我們作為老師或者家長,應該去觀察孩子是不是真的聽懂了這句話的意思,而不是單純地進行「中英翻譯」的短期記憶訓練。比如可以在日常對話中,一些指令性的語言「Stand up」,「Go wash your hand」,孩子聽到後是不是可以立即去做相應的行為。反面例子則是那些學完每一課,下課就布置記單詞打卡任務的方式。


同時,也可以用這個標準來擇校,判斷這間幼兒園是不是有好的英文啟蒙教學資源?應該看課程體系中是不是有更多日常交流的內容,而不是只有外教在固定時間教一些特別能夠量化教學成果的內容。如果學生群體更大比例是英文母語為主的孩子,那麼使用英文交流的場景和頻率也更高,這才有可能達到沉浸式的語言習得效果。


聽說讀寫的學習順序很重要


和中文的學習順序一樣,英文的學習也需要經歷同樣長時間的輸入和輸出,才能融會貫通。很多時候把語言學習中聽說讀寫的板塊單一的割裂開,是「學不好英文」的錯誤開始。從我的教學經驗來舉例,1個2歲開始學英文的孩子,起碼要經過3-5年的「磨耳朵」時間。


就像我們學母語的時候,嬰兒在會說話之前,一定是累積了很長時間的單詞、語句的輸入,爸爸媽媽每天都跟孩子說各種各樣的事,而到差不多一歲的時候,孩子才會蹦出來一些經常聽到的「指令性」單字。所以那些每天只聽十幾分鐘英文故事,或者每周就上一個小時英文課就覺得已經是在「學英文」的孩子,達不到家長心目中期待看到的「學習效果」。


剛剛幼兒園畢業的6歲孩子,不會寫字很正常,看不太懂帶文字的繪本也很正常。為什麼家長卻認為學了5、6年英文,「你怎麼還是這個水平?」


在「聽-說」的過程中,學自然拼讀和學漢語拼音一樣,都是在聽懂了大部分常用詞語和句子後,開始學習發音規律,通過掌握了發音規律,再去學習更多的新詞。同樣的道理,閱讀能力的發展也基於聽懂和會說的基礎,再來學習語法的規律。再往上的寫作能力則不僅僅是語言能力的掌握,還需要知識量的拓寬和思維表達的練習。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整體能力發展,都需要在足夠的學習時間、正確的學習方法下慢慢培養起來,並不是缺哪塊就補哪塊這麼簡單。


我們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劃,在啟蒙期每周至少有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並且一直從幼兒園持續到小學畢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知識面也越來越廣,我和學生們能夠用英文討論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從經濟、文化到娛樂等各個領域。


比如最近我們班上初一的孩子,看到TIMES雜誌上美國出台了一個新的借貸政策,她完全可以用全英文跟我討論「像花唄、微粒貸這樣的借貸方式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我覺得這就是英文學習最終的目的,探索到更大的世界,理解不同語言思維背後的文化,做更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