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催眠?什麼是催眠心理療法?

榮新奇教授 發佈 2022-11-11T07:14:02.529858+00:00

提起催眠,你可能會想起電影或電視節目中的場景:催眠師喃喃幾句話,就可以操縱某人的思想和言行……你可能覺得催眠是魔法或幻術。即使在心理治療領域,催眠仍然是神秘而富爭議性的。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催眠可以有效療愈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等等。

提起催眠,你可能會想起電影或電視節目中的場景:催眠師喃喃幾句話,就可以操縱某人的思想和言行……

你可能覺得催眠是魔法或幻術。即使在心理治療領域,催眠仍然是神秘而富爭議性的。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催眠可以有效療愈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等等。因此,許多專家學者開始將催眠與現有的心理療法結合起來,形成全新的催眠心理療法。

為了消除你的誤解,本文為你介紹催眠和催眠心理療法,以及催眠心理療法如何有益於你的心理健康。

什麼是催眠?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催眠是一種臨床醫生使用暗示來幫助來訪者放鬆和集中注意力的心理治療技術。更具體地說,催眠是一種引導進入潛意識的工具,一種幫助來訪者感知、探索和加深對自己的了解的方式。

催眠過程將人從「顯意識」狀態轉移到「潛意識」狀態。在催眠過程中,身體和顯意識會放鬆,而潛意識會被激活。催眠師進行催眠並加強來訪者的潛意識狀態。在催眠過程中,催眠師引導被催眠者從顯意識轉移到前意識,再轉移到潛意識。1900年,佛洛伊德提出了冰山理論,並提出我們的思想由三個層次的意識組成:

·顯意識:顯意識是頭腦最淺層,由我們意識到的思想、記憶和感覺組成。顯意識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互動時的感覺和知覺。當我們處於顯意識狀態時,我們會理性地思考和處理信息。

·前意識:前意識處於顯意識之下。存儲在前意識層面的信息很難被意識到,但可能可以通過額外的努力轉移到顯意識中。前意識包含無法立即回想起的童年記憶等信息。

·潛意識:潛意識包含人們通常不察覺的本能、欲望和情慾。這個層面還保存著因為回想起來會很痛苦而壓抑了的記憶。潛意識中儲存的信息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夢境。就像冰山水面下的部分一樣,潛意識在看不見的地方運作,但自然而活躍地主導著我們頭腦的大多數活動。

什麼是催眠心理療法?

催眠最為大家所知和熟悉的是,它可以給人帶來顯著的放鬆。但當與其他心理療法相結合時,催眠提供了一種稱為「催眠心理療法」的心理治療方式。

此外,催眠通常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包括行為矯正療法和動態療法,以解決來訪者的不同治療需求。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就擅長以催眠療法為平台,結合認知行為療法、森田療法等各種高效療法來療愈來訪者的心理問題。

催眠心理治療不僅僅只是催眠師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進行專業訓練、擁有其他心理治療的知識和技能的催眠師或心理諮詢師進行。

催眠心理療法利用潛意識,引導來訪者進入一種「提升了」的意識狀態,在那裡他們可以自由地探索他們隱藏的感受、想法和記憶。

催眠心理療法如何進行?

正如其名,催眠心理療法在來訪者被催眠時進行。在催眠療愈的開始,來訪者將在催眠師的引導下從顯意識狀態轉移到無意識狀態。

催眠師將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應用「催眠暗示」,以鼓勵來訪者專注於他們的思想。

由於催眠師經常將催眠與其他心理治療方法結合起來,所以催眠療愈的結構因所使用的療法(例如行為治療、精神分析)而異。

催眠師將通過對話和放鬆或專注練習來指導他們的來訪者。

催眠心理療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催眠心理療法可有效療愈各種身體和心理問題。2016年,臨床催眠師Cowen對94篇期刊文章進行了元分析,並檢驗了催眠療愈的有效性。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催眠療法可有效治療身體健康問題,包括:腸易激綜合症(IBS)、述情障礙(Alexithymia)、肥胖、性功能障礙、睡眠問題等等。

除了身體問題外,催眠心理療法還可以有效療愈心理問題,例如:焦慮症、抑鬱症、創傷後遺症(PTSD)、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即使你沒有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催眠療法也可能為你的健康帶來以下好處:降低壓力水平、增強自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戒菸、情感療愈等等。

雖然催眠的功能強大,但影響催眠療愈結果的因素也有很多。催眠療法的總體結果可能會受到2個因素的影響:

1、預期效應

患者對催眠的初始態度在決定患者能否經歷催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動機也是體驗催眠的意願,因此患者對能夠體驗催眠的信念是整體結果的重要決定因素。

換句話說,不相信催眠和催眠療法的患者可能不太能從催眠療法中受益。

2、可催眠性和可受暗示性

可催眠性和可受暗示性是催眠和催眠治療整體有效性的重要決定因素。

可催眠性是指一個人是否可以被催眠,而可受暗示性是一個人對暗示的反應程度。

可催眠性和可受暗示性越高,患者就越有可能從催眠療法中受益。相反,那些可催眠性和可受暗示性低的人可能會發現催眠療法的效果不是那麼明顯。

原文原創自榮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轉載,請取得許可並標明出處。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頭像私信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