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熱效果如何?RGB值不值投入?骨伽天吳T5親測分享

科技財說 發佈 2022-11-11T07:34:28.008294+00:00

前言好的散熱系統,有助於發揮電腦性能,同時也能延長硬體壽命。搭建優秀的散熱,主要是通過CPU散熱器,和機箱風扇來完成。在intel酷睿13代處理器分享會上,我們發現展示機居然使用,骨伽天吳T5 360水冷。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intel親自展示呢?本篇就給大家帶來親測體驗。

前言

好的散熱系統,有助於發揮電腦性能,同時也能延長硬體壽命。搭建優秀的散熱,主要是通過CPU散熱器,和機箱風扇來完成。

在intel酷睿13代處理器分享會上,我們發現展示機居然使用,骨伽天吳T5 360水冷。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intel親自展示呢?本篇就給大家帶來親測體驗。

【以「本土」水神命名,討好中國市場】

中國,向來是硬體消費市場的巨大組成。很多國際硬體大廠,願意在產品型號、甚至是音譯logo里加入合適的中文標識,以獲得認同感,或容易被記住。

骨伽的市場部則另闢蹊徑,從文化方面入手。比如「天吳」,取自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 。雖從價格上匹配不了ROG龍神、恩傑海妖,但氣勢上似乎已經透露出某種期待。



【外觀點評:規格豐富、支持ARGB】

這款散熱器的規格,很豐富。有240和360,並且分別都有黑、白兩種配色,根據不同機箱大小和主題去選擇。我剛換的白色中塔ATX(骨伽X5)機箱,所以就選擇了白色的360水冷。

「一體式」水冷結構,相對簡單。包括:冷頭、冷排(水排)、水管、風扇。主要零部件,都是預先組裝好的,不需要連接水管、加水等操作。減小了安裝難度。



不管是哪種配色,顏色都是統一的,我的風扇、冷頭,甚至轉接線都是白色的。反之你買黑色款,就是全黑。機箱內不串色,看上去就很清爽。

骨伽天吳T5支持ARGB神光同步,可編程尋址控制,能實現炫彩、音樂、流水、星空等效果。這是該產品的亮點。



使用華碩主板,用AURA(奧創)軟體設置,效果最佳!微星、馬賽克,甚至部分七彩虹、銘瑄、影馳等主板也支持,達到類似的效果(具體諮詢主板客服)。



我們看,冷頭外邊有一圈光,內部好幾圈光(我tm匱乏的形容詞)。非常好看,好看爆了O(∩_∩)O。搞個gif大家欣賞下吧,實在是表述不來。

【安裝:兼容新老平台,簡化線材連接】

骨伽提供的扣具很豐富,包括:

intel(115X、1200、1366、1700),amd(AM4、AM3,以及AM3+、AM2+、AM2、FM2、FM1)。幾乎囊括市面上所有了,新老平台都可以用。因為Intel 13代沿用12代的扣具,所以也可以用。AM5就尚不確定了。



(線材)連接方式,以「串聯」為主。

就是3個風扇的「燈光線」和「PWM」相互串聯,然後(分別)用1根轉接線,連到主板。冷頭的燈光線,也是串聯到風扇上。

我以前安裝很多水冷,它們是要把每個風扇的2根線,分別連接到「集線器」(一種小盒子)上,走線非常臃腫,很難協調之間的距離。相比之下,骨伽天吳T5的方式,更容易理線。

冷頭固定方式,恢復成下壓螺絲。

之前我用過骨伽波塞冬水冷,它和天吳T5很相似度。當時的旋轉固定很有創意,但有學習成本。要先調松支架,無比順時時針轉,總之得摸索。



而之後不久推出的骨伽天吳T5,果斷恢復成最傳統的,手擰螺絲下壓的方式。咱不省支架,Intel和amd分開來,反而不會搞錯。 操作也更容易掌握。

這裡提一個小小的建議。

骨伽的扣具很多,兼容平台也多,所以附件自然就複雜多了。如果標籤能分細一些,把分類做好,就不用反覆查教程了。我認為大致可分4個袋子:

1、公共螺絲,無論什麼平台都要用到的。

a、冷排螺絲(安裝風扇和固定冷排);

b、冷頭螺絲(連接冷頭和支架);

c、手擰螺絲(壓住冷頭支架)。

2、intel平台。

a、intel專用背板、支架;

b、tntel間隔螺柱。

3、amd平台。

a、amd專用支架(提示:amd背板是主板自帶的);

b、amd間隔螺柱。

4、矽脂、轉接線。

我認為我的這種歸類,比原來好很多。再貼上具體標籤更好,用戶就不用去找視頻,對著琢磨半天了。

【關於質保:三年賠付,消滅「恐水症」】

用戶不願使用水冷散熱器,最主要原因就是害怕漏水。人的認知很自然地覺得,電腦裡面有水,這事不靠譜!如果我告訴你,風冷銅管里也有冷卻液,你會怎麼想?

本來一體式水冷結構就很簡單,只要固定冷頭和冷排就行了。骨伽天吳T5還贈送了「漏液賠付」,三年質保。並對因產品問題造成損失,提供100%、90%、80%逐年遞減的賠付。

自信絕對不是毫無理由,骨伽冷排採用8段溫區焊接工藝,抗壓能力提升240%。水管採用EPDM+IIR雙層橡膠管。最大程度保護周全,有問題骨伽來擔著。

【測試:AMD R5-5600、RTX3090】

介紹下測試平台和環境:全默頻,室溫25℃。機箱頭部,加了3把風扇。所有側板全部安裝上,絕對符合日常使用。

CPU:AMD R5-5600;

主板:ROG X570-E;

內存:芝奇DDR4-3200 8G*2;

硬碟:鎧俠RC20 1T+希捷3T;

顯卡:影馳RTX3090星曜;

電源:骨伽POLAR 1200W;

機箱:骨伽 影武者X5。

單烤FPU約15分鐘,數據如下:

CPU核心溫度:63℃;

CPU主頻:4.25GHz;

CPU電壓:1.12V;

CPU功耗:75W。

全核最大4.4GHz,平均4.2Ghz。單核以及其他具體數據如上。

冷頭轉速,一直都是滿速,約2600RPM;

冷排(風扇)烤機轉速,約1300RPM,距離理論上限2200還有距離,說明CPU溫度還不夠高,也反映出骨伽天吳T5 360散熱能力對付AMD R5級別U,很輕鬆;

機箱風扇轉速,在1200RPM左右。此時整體噪音,也僅僅是48分貝左右。屬於能聽到,能接受。

雙烤:FPU+甜甜圈,約15分鐘。

CPU核心溫度:72℃;

CPU主頻:4.08GHz;

CPU電壓:1.08V;

CPU功耗:75W。

GPU核心溫度:77℃;

GPU核心主頻:1.53GHz;

顯卡風扇轉速:2180RPM;

GPU功耗:340W左右。

CPU全核最大4.4GHz,平均4.08Ghz。單核及其他具體數據如上。

75W應該就是AMD 5600設定的默認功耗牆了。CPU溫度上升9度,主頻下降約0.2GHz。冷排及機箱風扇,略微提高100~200RPM(仍然沒有觸發理論最高轉速)。此時的整體噪音不超過55分貝。兩次烤機,機箱頂部有明顯熱感。這就是骨伽天吳T5 360帶給我的體驗。

文章最後,解釋一下,為什麼用的是65W的銳龍5600處理器。我的主板好像比U還貴不少,是不是配置有點畸形?答:我原本用的是5800X,就是那個素有積熱聞名,眾生平等的U。

直接說吧:5800X雙烤很容易到達90度(溫度牆),這個結果和其他更高級的散熱器一樣。所以測試也沒啥意義。具體數據如下:

15分鐘單烤FPU:CPU核心82℃、4.49Ghz、135W、1.32V;

15分鐘雙烤:CPU核心90℃、4.45GHz、135W、1.29V。同時GPU核心73℃、350W。

具體到遊戲,以《古墓麗影-暗影為例。設置:4K解析度、畫質最高、無DLSS。

5800X,平均幀率93,GPU使用率99%,CPU溫度59℃

5600,平均幀率93,GPU使用率99%,CPU溫度50℃

補充說明:afterburner忘記修改備註(Override group name)了,所以兩次測試CPU名稱都顯示5800X,實際上左邊的是5600。因為是手動截圖,無法做到精準同步,實時數據不代表全貌,特別是主頻、幀數在動態變化,所以綜合成績以遊戲基準測試結果為準。上圖主要反應溫度和大致功耗水平。

結論:遊戲幀數,5600和5800X差距不明顯。GPU的使用率、功耗、核心頻率都差不多。對於遊戲用戶,一顆便宜且功耗低的R5-5600足夠你釋放強如RTX3090的性能。同時又徹底沒有溫度焦慮,骨伽天吳T5把它壓得死死的。再配個B550重炮手又能便宜不少,何樂而不為?

關鍵字: